心得體會散文2000字
心得體會散文2000字篇1
頭一次讀女作家的散文,帶給我的感覺真是煥然一新。男作家的散文可直抒胸臆,而張曉風的散文卻如流水般溫柔,她將愛情,親情,友情,熟練地展于筆下。
她的散文意蘊深厚,事事洞明,如廣闊人生,淡有淡味,濃有濃情,懷舊的固然動人溫情,探新的也能發人深思,沒有那另行的憂郁輕飄的文風,她的散文敘述自然,沖淡寧靜,文辭如水,一筆如舟,引領讀者步步進入一條條美麗的水流,她的散文,句法富有彈性,語言富有聲色。她的文章想象豐富與,所以說,讀她的散文不會覺得無趣。
在其中,有幾篇令我印象深刻:如《母親的羽衣》中,開頭是一個溫馨而富有情趣的畫面:在女兒睡覺前,她摟著母親的脖子問:“媽媽,你是不是仙女變的?”世界上每一位母親,都是仙女。她們是為何藏起羽衣,從仙女隱忍到母親的呢?因為愛。因為愛,她不忍心飛走了。張曉風又從女兒的話中得到了意義,又從回憶得到了悲苦。是的,作為一個母親,怎能披著羽衣返回天界呢?
如《愁鄉石》,作者與朋友來到日本的“鵝庫瑪”,這個島嶼上有一個叫做“中國海”的海。“中國海”引起了張曉風的思鄉之情,作者借在“中國海”拾到的幾顆“愁鄉石”來抒發作者在“中國海”上遙望中國說不清的咸澀。“中國海”的沙灘上有許多彩色的貝殼,但張曉風無法讓悲激的心情去適應一地的色彩。作者還在文章結尾寫道:雖望鄉亦情卻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
心得體會散文2000字篇2
“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籍的人,無懼于任何事物,任何人。”這是法國人彭沙爾對愛這個猜不出、摸不透的字的理解,而畢淑敏也自她的散文靜靜地訴說著她心中對愛的理解。
畢淑敏的散文短小卻又使人覺得鮮美,她的散文就好比一場愛的盛宴仔細品讀她的散文,時而波濤洶涌,震撼心靈;時而溪流娟娟,滋潤心田。靜靜回味她的散文,新鮮卻富有高深的哲理性,她將一個女人細膩的情感描寫的淋漓盡致,且不夾帶小女人的惺惺作態,顯得大氣非凡。
畢淑敏她是一名醫生,通常醫生都被我理解為淡漠的,原以為她的散文也應該是冰冷的。讀過后,我才知道我的一切原以為都被我自己給否定了,所有的自認為都是錯誤的。在翻過一頁一頁紙張的瞬間,會感應到她筆下字里行間滲透出的暖暖溫馨,她是一個內心豐富且又柔軟的作家。讀她的散文,會讓人有一種很清新的感覺,那是一種很好的感覺,像是一棵植物剛長出嫩芽的感覺,很柔軟。她的散文題目是簡簡單單的,文字是簡簡短短的,但正是這簡單、簡短,將原本簡單卻又不簡單的愛描述的無與倫比,這是一種無可比擬的風景,是生命的核心,同時也是生命存在的意義。
在畢淑敏的筆下,愛仿佛是大海,是經由千百條小河流水匯合而成的,包括了家庭之愛、戀人之愛、對生命的愛、對幼小兒童的愛由小變大,由少變多。雖然愛的內容不同,表達方式不同,卻殊途同歸,凝結成天界沒有而人間特有的最美好的結晶,閃耀著無與倫比的光芒
在這個物欲飛速膨脹卻缺乏愛的時代,在森林、草原被高樓大廈取而代之的空間,愛可以說是世界級的保護資產,可又有多少人意識到呢?包括我的爸爸媽媽嗎?很顯然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她,只有畢淑敏這個從醫的女人,她用愛裝飾自己,用愛教育后人,讓排山倒海的愛使生活更具激情,讓生活更加的浪漫。
愛別人,也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我們不僅要愛自己,更要愛別人,或許還可以愛別人的別人。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籍的人,是無懼與任何事物、任何人的。愛就像是一條娟娟的細流,滋滋地流淌在我們的心頭;愛也像是一朵靜待盛開的花骨朵兒,靜靜地等待有心人來將它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