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
人生自古誰無死出自《過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作的詩作,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人生自古誰無死的出處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人生自古誰無死原文:
《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宋代】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原文注釋:
[1]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孫,字履善,一字宋瑞, 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愛國詩人、抗元名將。文天祥在被元軍俘獲后,寧死不屈,從容赴義。其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著有《文山先生全集》等。
[2]遭逢:指自己遇到朝廷的選拔。
[3]起一經:是指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官職。1256年,文天祥以進士第一名的身份入朝為官。
[4]周星:歲星,即木星。木星每十二年在天空循環一周,所有古人用周星借指十二年。
[5]惶恐灘:贛江十八灘之一,以水流湍急而著稱,在今江西省萬安縣境內。
[6]汗青:古時候都是在竹簡上寫字,為了防止蟲蛀,先要用火炙烤竹片,此時竹片中的水分蒸發出來,樣子很像人的汗珠,所有把書簡稱為汗青。這里特指史冊。
人生自古誰無死原文翻譯: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開始于一部儒家經書;從率領義軍抗擊元兵以來,經過了四年的艱苦歲月。
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敵人的侵略下支離破碎,就像狂風吹卷著柳絮零落飄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動蕩不安,就像暴雨打擊下的浮萍顛簸浮沉。想到前兵敗江西,(自己)從惶恐灘頭撤離的情景,那險惡的激流、嚴峻的形勢,至今還讓人惶恐心驚;
想到去年五嶺坡全軍覆沒,身陷敵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嘆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誰沒有一死呢?
為國捐軀,死得其所,(讓我)留下這顆赤誠之心光照青史吧!
人生自古誰無死原文鑒賞: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與元軍作戰,被俘,途經零汀洋時,元軍逼迫他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他寫下了這首詩。詩人以詩明志,表現出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和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詩人回顧自己的仕途和征戰的經歷:因科舉而蒙朝廷重用,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中已經度過了四個春秋。“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間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南宋幾近滅亡。“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破碎的山河猶如風中飄絮,動蕩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國家的災難、個人的坎坷濃縮在這兩個比喻句中,意思是國家和個人的命運都已經難以挽回。“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在曾經兵敗的惶恐灘頭,詩人也曾為自己的命運惶恐憂慮,而今途經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嘆自己的孤苦伶仃,無力挽救國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來,人世間誰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顆赤膽忠心,永遠照耀在史冊上。此句慷慨陳詞,直抒胸中正氣,表現出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和昂揚斗志,因此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