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菩薩蠻》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江途經造口時所作的詞。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意思:
郁孤臺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里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注釋:
⑴菩薩蠻:詞牌名。
⑵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萬安縣南六十里。
⑶郁孤臺: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西北部賀蘭山頂,又稱望闕臺,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得名。清江:贛江與袁江合流處舊稱清江。
⑷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為漢唐故都。此處代指宋都汴京。
⑸愁余:使我發愁。
(6)無數山:很多座山。
(7)鷓鴣:鳥名。傳說其叫聲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聲凄苦。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寫作背景:
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間,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經常巡回往復于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鑒賞:
辛棄疾此首《菩薩蠻》,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寫極深沉之愛國情思,無愧為詞中瑰寶。
詞題“書江西造口壁”,起寫郁孤臺與清江。造口一名皂口 ,在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萬安縣志 》)。詞中的郁孤臺在贛州城西北角(《嘉靖贛州府志圖 》),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得名。“唐李勉為虔州(即贛州)剌史時,登臨北望,慨然曰:‘余雖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闕一也。’改郁孤為望闕。”(《方輿勝覽》)清江即贛江。章、貢二水抱贛州城而流 ,至郁孤臺下匯為贛江北流,經造口、萬安、太和、吉州(治廬陵,今吉安)、隆興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陽湖注入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