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鉤沉:別總讓孩子給長輩洗腳
眾所周知,江西萬人同時洗腳,創(chuàng)吉尼斯世界紀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雜文《別總讓孩子給長輩洗腳》,供大家參考!
《總讓孩子給長輩洗腳》原文:
據《信息日報》9月14日報道:9月13日,以弘揚中華孝道文化為宗旨的“泉月春暉——我給父母洗腳”挑戰(zhàn)吉尼斯世界紀錄活動在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qū)溫湯鎮(zhèn)玉盤廣場舉行。經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的工作人員現場認定,此次活動共有10289人同時洗腳,其中給父母洗腳的有3000對,創(chuàng)造了“最多人洗腳”吉尼斯世界紀錄,并頒發(fā)了證書。
又據《新華每日電訊》9月14日報道:9月13日,江西宜春明月山風景區(qū)舉行萬人洗腳活動,孩子們在給父母洗腳,共有10289人同時洗腳。當日16時,江西萬人洗腳挑戰(zhàn)活動拉開帷幕,在活動現場一條條泡腳長龍向四面八方延伸,一個個木盆前,兒女們給父母洗腳、兒媳給婆婆洗腳,孫子孫女給爺爺奶奶洗腳。還有一群群穿著校服的學生,在學校集體組織下,前來為素不相識的長輩們洗腳。還有不少已經在這里療養(yǎng)或休假的游客,他們的兒女得知要舉行這樣一個活動,特意從外地趕來,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為父母盡孝道。
眾所周知,江西萬人同時洗腳,創(chuàng)吉尼斯世界紀錄。頻繁上演的洗腳吉尼斯,看重的是大場面,方式上力求公開表演,看點是數字記錄,至于活動中怎樣體現孝道內涵未見深入思考。也曾看到一些人在這樣的活動中觸景生情,聲淚俱下,但孝道一旦被推上公開演出的舞臺,孝道推崇的情感交流,極易被“秀”的因素覆蓋。國人又一次用“人多力量大”的方式,輕松改寫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不過,活動聲勢再大,也不足以證明這些孩子將來在家里也會替父母洗腳。更無法證明,這樣靠制造浩大聲勢的活動,真的能促進社會孝道風氣。對于“孝”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里如此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的根本意義在于道德倫常,維護正常的人際關系,保證社會文明“香火”的健康延續(xù)。給父母洗腳不能說不是孝道,但講孝道本身是“向內”的,主要體現在一個家庭內部“尊長”的日常點滴,即時間上不拘泥于特定。這是一兩次公開表演無法替代得了的;內容上相當豐富,大到生活起居飲食乃至生病照料,小到對長輩的語氣與行為。一個人是否真的講孝道,外面表演再成功都不算數,其長輩最有發(fā)言權。
頻繁上演的洗腳吉尼斯,看重的是大場面,這種公開表演難以體現孝道內涵。當然也曾看到一些人在這樣的活動中觸景生情,聲淚俱下,但孝道一旦被推上公開演出的舞臺,孝道推崇的情感交流極易被“秀”的因素覆蓋。把一個原本“向內”的道德文化推向公開表演的前臺,必須面臨這樣一系列問題的拷問:孝道是否具有表演價值?表演是否可以深化孝道內涵?公開表演到底是促進社會孝道水平提升,還是固化孝道內容?當講孝道變成了社會的公開演出,是否助長社會重“外”不重“內”的現象?會否導致原本融洽的家庭關系,因為孝道表演“主流”化形式化,被迫改弦更張,甚至因為不入“主流”而受到莫須有的道德壓力?
動輒要孩子們給長輩洗腳,雖說是開展孝道意識教育,但孝道意識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洗腳。何況,組織孩子們到風景區(qū)參加萬人洗腳活動,是把孩子們當做表演的工具,背離了孝道意識教育的初衷。時下,一些學校和政府部門總喜歡打著培養(yǎng)孩子們孝道意識的招牌,強迫孩子們給長輩包括父母洗腳、下跪、鞠躬,好像只要這么做了,孩子們的孝道意識就培養(yǎng)出來了。殊不知,這是在矮化孩子們,有傷孩子們的人格尊嚴。著名文化批評家朱大可曾就此類現象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一些地方一提孝道,其對傳統的推崇表演甚于實績。雖然東漢許慎的解釋也包含有推崇孝道做給子女看的含意,但這種“向內”的孝道更傾向于表率,即讓子女通過感知父母對長輩的言行點滴,在耳濡目染中學習延續(xù)孝德傳統。總之,推崇孝道,從家庭內部關系看,取決于長幼之間的順暢溝通與關系和諧,形式內容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取所需;從家庭外部看,關鍵在于強化公德輿論的監(jiān)督力量,以此倒逼孝道風氣的提升。
因此,筆者謹慎呼吁:在大力推崇孝道文化的今天,別總讓孩子給長輩洗腳!一些學校和政府部門也絕不允許打著培養(yǎng)孩子們孝道意識的招牌,來強迫孩子們給長輩包括父母洗腳、下跪、鞠躬!因為不但培養(yǎng)不出來孩子們的孝道意識,相反還會矮化孩子們,并有傷孩子們的人格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