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最有名的散文作品
秋天最有名的散文作品篇1:咱啦的秋天
清泉在溪澗涓涓流淌,如同一支寄滿憂愁的山歌小調,輕輕地傳唱在山嶺之間。小溪嘩啦啦笑鬧不停。天光云影瞬息間被夢幻般打碎在泛黃草莖與水面相接的地方。
連綿不絕的群山背靠背延向天邊。嶺上楊梅熟得正透,瞥一眼就能酸到骨頭里去;秋收剛過的玉米林成片地挺立在黑土地里,像在與秋風把茶言歡,秉燭夜談。山坡上,小路邊,村頭巷尾,各種奇草異樹不約而同地泛黃、泛紅,黃得純粹,紅得似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
世世代代的人在這片土地上來來往往,世世代代的人與這片土地把心緊緊相連。這里的天空、山嶺、河流、田野,連同那茫茫的牛羊,都在這片秋色里安靜、祥和地生活。從鮮為人知、神秘邈遠、質樸純真的角度去看,這里又是一處陶翁筆下的世外桃源。
咱啦的秋天啊,讓我從小生活了二十余年的地方,如何讓我言盡你的物與人,言盡你日夜不息的紛紛擾擾的故事?
秋天最有名的散文作品篇2:秋天感悟
秋風
喧囂遁入了寧靜。淺唱或是低吟,總聽見麥田破響的聲音。風來時,植物都在保持端端正正的軍禮。
地平線被劃出的傷口,那是歲月在搖曳。泛黃的蒼茫,在風的埡口上,呼喚遲歸的暮色,散文留戀。秋天的風,走得如此之蹣跚。
秋天,有風。是誰把柳條彈奏的悠揚動聽。
秋雨
一肩殘月,滿目秋水。離別懷舊的幕布,滄桑泣立的舞臺。揮手已迷蒙,回頭卻在煙雨中。
用情思打濕土地,淅瀝無際。
獨立在雨中,意境盎然。聽到的,只是消瘦的足音。褪色的,已然無痕。
秋雨纏綿,縮短了天空與大地的距離。
秋雨過后,感悟茂密。秋雨無聲成了樹根的部分。
秋葉
不是衰退,而是給后來者留下的空位。
落紅的楓葉,埋沒了山徑。只有陽光和落葉的聲音,碰撞得如此清脆,散文新生。告別的瞬間,摔滿了大地的相思。
石頭上的花朵,見證了一年時光的磨礪,拒絕著敗花的淚滴。
秋田
耕牛踩碎了晚霞,流水分解了龜裂。稻香煮在清晨。夕照下,漣漪宛如村子的皺紋。
金黃已被泥土收割,根部的成熟,讓離開那般從容。一只揮動的手臂,把天空劃出道道彩虹。
秋田飽滿,像一個孕婦,在溫馨的病房,喜悅等候。
秋語
飛鳥無痕,云層有影。肢體的語言不再有障礙。萬物就簡單的如此相依。
秋天的景色,迷戀得太多。一只獨靜的筆,散文在夜里汩汩流動,響徹了通夜的鄉愁。
秋天的落葉,不小心,灑滿了紙的蒼白。
秋天最有名的散文作品篇3:一個夢想的秋天
已是深秋,楓葉已紅,這似乎有些凄涼,在我看來,卻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是一個夢想的季節。
獨自走在公園的小路上,看著隨風飄落的楓葉,突然想起杜牧的一句詩“停車做愛楓林晚,雙月紅于二月花”那美妙的場景了。
誰說秋天是凄涼的。很多情侶在秋風之下相互依偎,孩子撿起大把的楓葉當做自己的收獲。而我卻獨坐去欣賞這美景。是啊!正如辛棄疾所說:“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恩,真是好個秋。
不錯,無論在什么地方秋總是好的,如果不是這樣,“郁達夫”也不會把三分之二的生命折去換來北國的秋。
如果是我,我也愿意。
秋更是一個懷揣夢想的季節。若不是秋,“陶淵明”也不會寫出“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佳句;若不是秋,何來我對秋的認識,何來對秋的靈感。
雖然夏天的翠綠已經退去,但展現我們眼前的是一個新的景象。黃與紅的交織,這似乎是上天帶來的美景。涼爽的秋風使人們忘記了炎熱的夏季,這難道是凄涼?
正是秋,也帶來了偉人的雄心壯志,正如“曹操”寫的那一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霸氣。
秋天,是成就我夢想的季節,它賦予我寫作的靈感。
看過“秋天最有名的散文作品”的人還看:
1.描寫秋天的散文
2.感悟秋的收獲散文3篇
3.散文秋天主題
4.描寫秋天的經典散文名篇
5.描寫秋天的經典散文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