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關于思鄉的散文 名家關于鄉愁的散文
名家關于思鄉的散文篇1:思鄉
想起了十年前的那個正月,剛過完年,便告別家鄉。帶著向親友借來的幾萬元錢,來到這個陌生的小鎮,開始了向理想邁進第一步。也是在那個時候明白了什么叫白手起家,什么叫親力親為。萬事開頭難,那是的艱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堅持不了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自己,為了家人和孩子。一定要堅持要努力。十年過去了。終于在這個地方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堅持就是勝利。雖說現在不算是大勝利,但已經心滿意足了
有了這個小窩,同時也意味著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不能回到故鄉。不知道是不是在外漂泊的久了,始終不能把這個地方稱之為家,心底念念不忘的還是故鄉的那片土地。累了,傷了,依然想回到故鄉的懷抱里,聽聽家鄉話,喝口家鄉水。那在外的一切心酸與疲憊也會隨之遠去。從最初在外那一年算起,已經漂泊了快十五個年頭了。真的累了。只想回到故鄉的那篇土地,再也不出來了
每年一次的回家鄉探望,仿佛已經滿足不了我的思鄉情了。總想多回故鄉,多陪陪年邁的父母,多看看家鄉的一切。怎奈時間不允許。其實真的是時間不允許嗎?或許只是借口罷了。人活著就有賺不完的錢要說無奈的應該是這個殘酷的現實吧。讓人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為了家人為了自己過得更好一些。生在這個時代,太多的壓力圍繞著我們,不努力只能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故鄉,仿佛成了我的一個夢。也許,只有等自己真正老的那天,才能回到故鄉的那片熱土吧。再也不去漂泊,再也不去流浪,安靜的守著她度過余生。
名家關于思鄉的散文篇2:思鄉
向北望,望不見故鄉,心飛翔,在夢里尋見了方向,纏綿的思愁,揉碎在心里,化作淚千行。
故鄉呵故鄉!在這里有大海的高歌,我卻仍然忘不掉你那淙淙河水的低唱,故鄉呵故鄉!在這里有高聳的樓宇,我卻仍然忘不掉你那泥土味的芳香。
故鄉啊!我想念你。想念你那雨后泥濘的小路,想念你那溫暖柔和的艷陽,想念你那綠樹叢生的山丘,想念你那筆直挺拔的白楊。你的每一片白云,你的每一棵綠樹,你的每一顆塵土,都印在了我的心上.
鄉愁,是一種深植于血脈中的情感,無法遺忘。
鄉愁,是一首憂傷的曲子,永遠的在心中回響。
甜蜜的憂傷啊!
我的故鄉!
名家關于思鄉的散文篇3:月色思鄉
梧桐已老,一葉飄然而過,迷亂了半秋煙火。雁影已去,蟬鳴已歇,鳳凰山色也已紅衰翠減。瑩瑩月光下,只有秋蟲鄉音未改,夜夜聲聲,不住淺吟低唱。小樓幽窗,游子獨倚,月影漸圓,漸已進深秋。
獨在異鄉,游子的夜是多難安寢的。佇立在小窗口,看一輪冰心在穹窿中東升而起,還籠著黃昏余留的霧氣。時而一縷青煙如紗,朦朧一片月色似乳;時而一撇孤鴻似筆,描繪一輪月影如畫。
一抔月色,拂過山墻、倚在小樓,映一簾竹影珊珊,照一片瓦光鱗鱗。濃濃的月色如濃濃的茶,恰似濃濃的鄉韻香遠。
倚樓望月,這異鄉的小窗月影一似那時故鄉的月影,但這異鄉的月色卻多了一分清寒,少了那故鄉月色的溫暖——那像母親懷抱般的溫暖。
暖暖的故鄉月色照暖小巷的青石板,所以故鄉的孩子總喜歡坐在小巷聽母親講那月中的神話;暖暖的故鄉月色照暖古井的清泉,所以故鄉的孩子總喜歡喝母親打井水煮出的濃粥;暖暖的故鄉月色照暖母親的懷抱,所以故鄉的孩子總是離不開那里的溫柔……暖暖的故鄉月色還在遠遠故鄉,窗前的清寒寸斷了游子的柔腸。
我不忍心再看這異鄉的月色,合起雙眼,斜靠在小窗,倚樓聽月,如在聽一曲淺吟低唱。有故鄉小橋流水的潺潺,有故鄉黃昏細雨的滴答,有打打鬧鬧時孩子的陣陣歡笑,還有炊煙裊裊中母親的聲聲呼喚.一句句故鄉的音符,一次次在耳畔低語,月色如淺唱,故鄉可如常?
漸長漸大,漸行漸遠。走過千山萬水,看過曉霧夕云,即使是那雨后的黃昏,也沒有故鄉的月色最美。
披一身桂華似雪,攢一肩月色如霜。伸手到窗外,接一掌月色,合緊五指,莫讓這濃濃的鄉韻流走。
“故鄉的月色,照著故鄉兒時的小巷,兩邊的泥墻下,秋蟲不住鄉音的婉轉,伴隨著你走向那悠長、悠長又悠長的小巷盡頭,在那里總有一窗徹夜不熄的燈光。最熟悉的門樓下,一對夫婦正相倚遠望,鬢發已如月華的銀白。”這應該是每一個游子都有過的夢……
看過“名家關于思鄉的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鄉愁的名家散文
2.思鄉優秀散文
3.描寫思鄉散文
4.唯美思鄉散文
5.關于思鄉的文章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