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云南的散文 描寫唯美云南的散文
描寫云南的散文篇1:七 彩 云 南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夢寐以求的愿望終于在碩果累累的秋天實現了。走出華亭踏上讓人心曠神怡的七彩云南大地,迷人的景觀太多了,導游介紹:在昆明有滇池、有民族村、石林、世博園、九鄉;在大理有三塔、蝴蝶泉、古城、洱海和蒼山;在麗江有古城,東巴拉、玉龍雪山、玉水寨;聽說還有實行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度的滬沽湖,香梅里拉;還有熱帶雨林的傣族居聚區西雙版納等等風景名勝區。但受線路的限制和經濟條件的制約,只是勿勿去過石林、大理、麗江和九鄉。
云南是個少數民族居聚區,據導游介紹說全國有56個民族,云南都有。我去過的石林以彝族較多,大理白族較多,麗江納西族較多。阿詩瑪就是彝族姑娘的代表,金花就是白族姑娘的代表。在去石林的路上,導游演說了有趣的云南“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老太爬樹比猴快;背著娃娃談戀愛;雞蛋串著賣;三個蚊子一盤菜;三只老鼠一麻袋;頭上頂著褲腰帶……她還津津有味地說起阿詩瑪和阿黑哥勇敢而堅貞不屈的愛情故事,在游客中選擇著“阿詩瑪”和“阿黑”、“阿白”來取樂,講了彝族的許多風俗習慣和彝族語言……觀看石林時,我被那一望無際的自然景觀所感動,總想天下還會有這樣絕妙的奇觀,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形象,有亭亭玉立的美女,有逼真的蓮花,還有西游記故事里的人物等等,要說最具特色的還是勤勞勇敢的阿詩瑪“化身”巨石。我們邊走邊聽著導游的講解,不知不覺就走出了石林。
到了大理,在去三塔的路上,導游介紹著蒼山、三塔、蝴蝶泉、洱海、特產和白族宅子及風俗習慣。拍攝的電影《五朵金花》、電視劇《天龍八部》、歌曲《月亮出來亮旺旺》,白族人稱女的為金花,稱男的為阿鵬哥。那里四季有風,蒼山春季盛開著滿山的茶花,還有每戶白族宅子圍墻邊四季開著的三葉梅很美麗,正二月遍地的油菜花更迷人,白族的房子修的真漂亮,兩層小洋樓式的古建筑,青瓦白墻,圍墻大門,看起來很嚴實,白墻上還畫著一副黑色畫和寫著巨大的“福”字,宅子四周圍立著四行整齊的象哨兵似的樹,據導游說,白族人修宅子先栽樹,樹成活了才能修房子,認為才是風水寶地,若樹不成活,堅決不能修房子。白族人有農歷正月過火把節、五月蝴蝶會和八月十五日晚上在洱海賞月的習慣,無論年老的一家子,或年輕的情侶,租借一只小船去洱海欣賞那亮旺旺的月亮過夜??上沂鞘迦针x開大理的,沒那個福份身臨其景去體驗和享受。這大抵就是大理為發展旅游產業總結出的四個字“風花雪月”的意思吧。
大理三塔是唐代修建的,是大理王國歸順唐朝友好的見證,三個塔的形狀大小與高度都不一樣,呈三角形擺布,上千年過去了,它經歷了多少個風吹,日曬,雷電雨淋,還有地震,雖有一塔明顯傾斜,但仍然矗立于蒼山腳下,吸引著天南海北無數游子的心。
描寫云南的散文篇2:云南印象
從云南旅游回來好幾天了,還是沒法平靜下來,把心中的那份喜悅沉淀,一直還是在心里飄飄揚揚。
沒去云南的時候,一直聽說那里是花城,全國的鮮花70%都是來自那里。所以一直以為一下飛機,就會看到滿世界的鮮花,車行在路上發現并不是如此,街道兩邊的綠化帶和我們家鄉的差不多,也大多是松樹和綠葉植物。想想可能是因為今年云南大旱的緣故吧,很多草還沒全綠,半黃半綠,真的和我的想象不盡相同。恍惚間自己還在家鄉,只有紅色的土壤,提醒我現在在高原,在云南。
導游
如果說對云南的最初印象,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讓我們接觸的第一個云南人——我們的白族導游肖導,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白族,不高稍胖,在云南這個天高云淡,紫外線格外強的城市里,他也不算黑。普通話說得并不是太標準,但是學識淵博,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真誠。他是他們那個貧困的小山村里考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全村的父老鄉親都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學成歸來,能把知識帶回來,幫他們擺脫貧困。肖導每年都會休假一段時間去他們村的小學校教課,這樣既能讓全村唯一的校長兼老師有時間照顧一下家里的農活,另一方面給孩子們帶去外界的新思想,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貧困。他告訴我們,云南是一個很窮的省,全部經濟都是靠煙草,旅游和鮮花。所以希望我們在給家人買禮物的同時,也為云南的經濟繁榮出一份力。不管這種推銷是否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我被深深的打動了,即使自己的家鄉再窮,心里也充滿了熱愛,只想盡自己的一份力,讓它早日富強起來。
白族
云南是個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但人數最多的是白族。我們去大理的嚴家大院品了人生三道茶。第一杯是苦茶,入口枯澀,但是細品起來,有一縷麥香。就好象人在年輕的時候,辛苦的打拼,在奮斗中作樂,艱難地向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靠近,即使跌倒了,也要咬牙爬起來。這茶就是奮斗的汗水和淚。,生活的磨礪,事業的打拼其中的苦澀就在這第一道茶里。只要你認真感受,你會在苦澀中看到希望,體會到拼搏的甜香。第二道茶是甜茶,是人生的第二個階段,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年輕時候的拼搏已經有了回報,也有了一個溫暖的家,一份屬于自己的幸福。就如這加了蜂蜜的甜茶??啾M甘來。安心享受這成功的甜蜜,但是也要格外珍惜。以免甜過頭變得酸了,甜茶讓人學會珍惜,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珍惜眼前人。第三杯茶是回味茶,人生百味,到年老的時候,回顧自己這一輩子走過來的路,酸甜苦辣,不是能用一兩個字就能說得清楚。也曾年輕過,美麗過,也曾風光過,也曾轟轟烈烈過,到頭來都是過眼的云煙,平平淡淡才是真。白族人用茶來寓意人生,絕對是生活的智者?;蛟S你這一生曲折磨難,也或是一帆風順。不管是絢麗的還是苦難的人生,到最后還是一樣會生老病死。除了生命,別的任何東西都是身外之物,再怎么執著的追求,也終有一天要放手。
描寫云南的散文篇3:云南印象
5月7日,從寧波飛往昆明的B-2611客機伴著啟動時的沉悶聲,在航道上滑行一周后于20點30分準點在寧波機場起飛。坐在機艙里,觀望著機翼上葉片的折起與舒展,穿過一道道云層,數分鐘后便在數千米的高空中平靜而安祥地飛翔著。此時,我那落定后的思緒開始向著夢幻般的,向著峰谷縱橫、川流回旋的奇異高原云南靜靜地飄移。
云南是一個非常耳熟的地方,很久以前,就對云南有著一種向往,尤其對著名的玉龍雪山、大理和香格里拉有著一種近乎探秘的感覺,雖然通過網絡、電視中對當地的納西族等少數民族的人物風情略知一二,但對他們如何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上生活卻充滿著迷惑……在有過些許的耳鳴之后,伴著同事們濃濃的鄉音,我打開出發前才發到手的旅行社出團計劃單,單上標有:昆明-大理-麗江的線路,并有玉龍雪山、玉水寨、新華民族村、石林等景點。鑒于經費與時間,盡管沒有安排香格里拉等著名的景點。但我想,這樣的旅行已足夠我對云南增添一份美好的印跡了。
時代的快速發展,一些人士乘坐客機進行公務、商務洽談、外出旅行已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海島人除了特別需要的才會選擇乘坐飛機。一來整個舟山市也只有一個朱家尖民用機場,在島嶼之間尚未全面實現大陸連島工程之際,趕到朱家尖乘坐客機總有不便;二來海島人日常的出行已習慣于以船、車代行,相對來說以車代行比較實惠,“時間就是金錢”對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講也許只是一種概念而已。
每次集體組織的外出旅游活動乘坐客機的位置大都是靠近機翼的地方,或稍前、或稍后、或正中,并且經常是坐在不靠機窗的地方,想透過云層的某一個間隙俯視機下的云層和大地的景致常常難以如愿,旅游社預定的機票恐怕也只能如此,但渴望滿足的感覺還是占據了我的心頭。這次出行依然是坐在靠近機翼的地方,座位是14F,一個靠窗的位置,略感欣喜,除了能看到起飛、降落時機翼上的部件導向轉換,視線也能避開機翼,看到機下滿目的云彩和天空中閃亮的點點星辰,這已足夠我享受天空的云彩和大地的繁華了。
透過舷窗,但見高空云海如浪,推波助瀾,時而合攏,時而封閉。透過如棉的云海,隱約可見山峰高低不平,云霧繚繞懷間、冠頂,云層給大地穿上了神秘的衣裳。
今夜,月光如洗,在柔嫩的月光映照下,那厚度不一的云層,又仿佛是大地色彩絢麗的紗衣,時而相擁,時而拂散。相擁時情意綿綿,密匝匝地堆積著許多情話,柔情似水,潺潺流動于晶瑩剔透、白皚皚的雪原之上;拂散時形態各異、撲朔迷離,似是未曾謀面的。地面,時而可見燈光如絮,時而可見山崗如林,那白云遮擋月光形成的塊塊黑色的陰影也在大地的迷朦中緩緩移動……
看過“描寫云南的散文”的人還看:
1.描寫云南的散文
2.描寫云南的散文精選3篇
3.關于描寫云南的散文隨筆
4.寫云南風景的散文欣賞
5.關于云南旅行的精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