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綠色的散文推薦
描寫綠色的散文推薦篇1:五指山的綠色
五指山啊!英雄的業績與壯麗的山河交相輝映!
我愛五指山雄偉的群峰,也愛五指山險峻山石中林海綠色;我愛五指山的青山蒼勁,也愛五指山的溪水潺潺;我愛五指山的峰巒和云霧,也愛五指山的田園和春色;……
五指山的綠啊!撩人心扉,令人陶醉!
汽車行使在蜿蜒盤旋的山路上,如同進入了綠色的海洋。五指山無山不綠,無山不林,……
隨著一處處景點的參觀,我留戀著每一處的綠色世界。
那山上的林木蔥蘢,椰葉疊翠。參天的大樹簇擁著一塊塊巖石,上山的小路也已掩蓋在綠樹之中,只有沿路標所示,才能在綠色樹林中尋回那歲月悠悠的印痕。當年紅色娘子軍們上山休息過的地方,在郁郁蔥蔥的懷抱中,椰子樹則倍加巍峨挺拔,這一片片的椰樹林,年年月月展示著它那可貴的風格。
五指山的綠色是因為紅軍戰士所流的鮮血滋潤才這樣根深葉茂,璀璨的綠色明珠,是革命先烈們用血肉澆鑄的。……
從山谷至山頂層巒疊嶂,滿目青翠,處處碧綠,四季常青。
雨后放晴時,山林的綠色更是清脆欲滴。
我在高峰上遙望另外四指,這四指的綠色浮在白云上,欲上青天。在清晰透徹難尋一點塵埃的陽光下,山林是一片幽靜、典雅。青翠的椰子樹,以它挺拔高大的身姿溫柔地伸出新葉。稍上一點,原始的林木形成一團團蘑菇狀,一個個球形、傘形,墨綠墨綠的。山頂,爭相長高的四季常青樹木,形成了參天不齊的林冠,伸臂展翅,昂首藍天。忽而一縷輕紗薄云,飄逸地從樹冠掠過,猶如身披婚紗的婷婷玉立的仙女。
五指山的椰子樹,是大山綠色的驕傲。這成片成片的椰子樹密密匝匝,直刺云霄。這是永恒的翠綠,綠色的永恒,它帶給人們多少曠達和多少情思啊!
綠色賦予了五指山的靈氣,綠色過濾了五指山中的空氣。
在五指山登高,人們很少有胸悶的感覺。清晨,臨窗而立,吮吸新鮮空氣,吐故納新,泌人心肺。
綠色即為生命。讓五指山的綠色接過當年紅軍手握的剛槍,保衛祖國,保衛海南島,保衛南沙群島,讓人間閱盡春色吧!
……
一首“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雙手接過紅軍的剛槍,海南島上保衛祖國,啊!五指山!……”的歌曲把我們又送上了回昌的歸程。
留戀啊!五指山的綠色!
描寫綠色的散文推薦篇2:綠色的雨季
綠色,充滿著生機和希望的憧憬,填充著生命的充實和活力。綠色的雨季為生命帶來了不可或缺靈力,為生活帶來了無與倫比的魅力。
春天的雨綿綿的,細細的,讓人愛不釋手。撐一把傘,傍晚走在林蔭的小路上,新綠的枝葉在新雨的滋潤下散發著淡淡的幽香,讓你如癡如醉,仿佛走進了夢境,偶爾的落在臉上的幾滴冷雨提醒著你原來是這么的真實。雨后的草坪散發著吸引的魔力,清新的同時,更讓你體會到生命的頑強與活力。遠處的幾只麻雀在辛勤的搜索著獵物,不是的用尖尖的喙啄幾下,毛茸茸的小腦袋真想伸手去摸摸,遺憾的是在我身手的同時,這個小精靈已經飛走了。
隱隱的雷聲漸行漸遠,空氣中依然彌漫著生命的香味,青青的,澀澀的。收起雨傘,幾點雨滴順著衣領落在后背上,雖然已到暮春,但還是感覺涼涼的,讓人有點酥酥的感覺。猛然間有點醉了,不是因為眼球的飽滿而是因為心靈的滿足。這又怎能說不是天堂?遠離往常的喧囂,沒有風塵的襲擾,萬物和諧充滿友愛的氣息,沒有強權與壓迫,更多的是一種平和與安詳以及自由的奔放,讓你有一種還原童真的沖動。
幾天的陰云密布,淅淅瀝瀝的小雨已經接近尾聲,不知不覺已經愛戀上了她的存在,短短的蜜月期不知不覺已近結束,又要去接受她的離去。不是每次的離別都會有悲情的淚水,冷冷的雨滴竟然默默地貼上了我的眼睛,分不清淚水和雨水。只是那一抹綠色還將持續等待下次的約會……
描寫綠色的散文推薦篇3:綠色的火焰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的生活都很貧困,故鄉的農村基本是以種地為生,靠天吃飯。人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奔波勞累,要是趕上個災年或者收成不好,就會有很多的人家糧食不夠吃。有時一到每年的春季,也就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一些“接不開鍋”的戶就會背著個破口袋走家竄戶的乞討糧食了,也有不少闖關東的。糧食是生活的基本保證,一家人的糧食夠吃了甚至有點結余在那時就是最大的追求和希望了!
我的故鄉依山傍水土地肥沃,一般家庭的糧食都能夠吃了。當時村子里的老人們經常自豪地對我們這些孩子們說:“咱們的村子可是一個好地方啊,澇了有山地,旱了有河邊的地,不管怎樣都能對付個半飽,是不會餓死人的!”這也許就是故鄉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原因吧。
我童年的時代家里真的沒有缺過糧食,但是父親卻從來都把糧食看的特別重。平時我們在玩耍的時候把再貴重東西弄壞了,他都不會生氣,可是你要糟蹋一粒糧食那可就不行了,比要了他的命還嚴重。記得我剛懂事時父親就教我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詩,平時吃飯父親總是要求我們把碗里的每一個飯粒吃都吃干凈了。有一次吃飯時不小心掉了幾個飯粒,父親看到后沒知聲地撿起來放到了自己的嘴里。我看到后嘟囔了一句:“真的至于嗎?”。可能是我大點了,這次父親沒有和我發火,而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你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在挨餓嗎?再說這粒糧食來得容易嗎?每一粒糧食都是莊家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兒換來的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養成了珍惜糧食的習慣,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現在有時在單位里看到年輕人把吃不了的飯菜倒掉,真的就好像有人用刀子捅我的心一樣難受!
我父親平常過日子非常節儉,可是對需要幫助的人卻出手大方。那是一九七二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父親下地回來看到村頭有一個不認識的女人面容憔悴,一打聽才知道這個女人的丈夫常年有病,又趕上年景不好打的糧食眼看就吃不到年了,沒辦法只好討點糧食準備過年,可是天太晚回不了家了。得知情況后我父親就叫來母親把這個女人帶回來家中,給她做了飯菜,并留她住在了我們家里,第二天臨走時又給了她不少糧食。就這樣我們兩家就一直保持著聯系。第二年端午節前后的一天,我在外邊玩夠了回家吃飯,看到父母的表情都很痛苦,原來是他們聽說在我們家住過那個討飯的女人死了。死的原因是因為快過節了,孩子們看到別人家都有吃好的也著急地跟大人要,可是家里什么也沒有啊?實在沒有辦法那個女人就在院子里采了一把青菜,又在院子里的地上隨便抓了幾把土和了點泥,用泥和青菜包起了泥餑餑,并且也放在鍋里用火蒸,眼看鍋里冒氣了,孩子們以為有希望了,但他們哪知道那是用泥做的餑餑啊!就這樣這個女人氣恨自己無用,一時想不開跳到后院的井里淹死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上產生了強烈的震撼,盡管我當時還不怎么太懂得人生和生活的艱辛!
故鄉的五月已經初夏了,已經不是播種的季節了,但我還是堅持跟父親要了點珍貴的玉米種子,自己在河邊找到一小塊空地,除掉了上面的雜草又翻了幾遍,然后把玉米種子播下了。初夏的氣溫很高,玉米苗很快就破土而出,而且長得特別快,一晃就是綠油油的一片了。我每天都要去河邊看望這片玉米苗,幫它澆水,給它除草,就連做夢都想讓它快點長大,到時收獲更多的玉米,這樣人們就不用再挨餓了。有一天,我真的做了一個夢,夢中看到我的玉米苗長大了,而且越長越快,不一會就變成了一片綠色的火焰了!火焰跳動著越來越大地向四擴散,使整個大地和天空都變綠了……隨后凡是綠色的地方都變成了金色的玉米,世界上的人都前來收獲,怎么收也收不盡!就連那討飯的女人也來了……
做夢是人正常的生理現象,人的一生會做過許許多多的夢。但是這個夢,這個綠色的火焰卻時時地在我心靈的深處燃燒著,給我以勇氣和力量。
看過“描寫綠色的散文推薦”的人還看:
1.描寫綠色的生命散文
2.關于綠色的散文
3.關于綠色散文
4.關于綠的散文
5.有關綠色環境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