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光陰的散文
描寫光陰的散文篇1:一味光陰
草舍煙村綠,一窗天外明。虛光歸白社,莫負硯池清。
_______文/墨華之秋
歲月幽幽,日子如水,光陰的加深,最美的生活于我來說,大概就是閑下時的閱讀與寫字了,一水硯池,清心養墨,平淡拾味。
人生漫漫,韶華不覺間,臨近遲暮,一支素筆,一本好書,一硯淡墨,或深,或淺,寄托著所有的情感歸屬。
生活,無論是否繁忙,閑下來的時間,定然養在水墨里。于是,時常給自己注入一段靜好的時光,寫人生四季,看春色撩人,感花氣當軒,聞之,“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劉眘虛的詩,似乎寫到我的心里,清新自然,幽靜多趣而小愜意。
人生,春夏秋冬,心境不一。別過春季,看夏意蔥綠,掬水有涼風,感之,春思才幾刻,荷風一夜到涼亭,濃淡都極致。于是,又入至初秋,看江南,還是漫天綠意,楊柳堆煙一處,何時經年落花情思纏綿幾許,唯心一角,修修剪剪,但得秋水無塵。
終日練筆,聞韶忘味。何時把光陰寫舊?掛在枝頭上的青綠,已是多個季節輾轉,花開時的模樣,尋何處?落在頁角,一低眉,光陰的情味淡薄稀稀。
某一天,路過四月的花海,你很想寫一段花事的繽紛,用什么詞來描繪花兒赤裸裸的多情?寥寥幾筆,墨色的簡練,卻寫成了含蓄內斂,才發現,關于“情”這個詞,正如韶華的褪卻,再也寫不出香人的季節。
“歲月”這兩個字真的很特別,它帶著你一路奔波,撿起,舍下,重復來去后,當你,再看花,看流水,看著看著就淡了,一切盡在體會的不言中。
人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孤獨,聚在一隅,不會讓人靠近,擦肩繁華,默然度過。一段人生,山一程,水一程,風一程,雨一程,唯有經過光陰的磨礪,才能處世內斂而厚重。內斂了,厚重了,多余的人生交際言語就少了,清涼在自己的世界,走自己的風景,讀自己的書,寫自己的字,小日子若許悠閑自得。
雪小禪言:“一個人看透人世間是荒涼徹骨的,看清人生是滿目瘡疤的,如果心底間還有永遠在的善良和溫暖,她一步步走下去,看到的風景仍然是明亮的。”而我只管掬一池秋水作墨,山眉素月,雖有些清寡,卻在薄涼的俗世,深情地為自己活著。
人生,最難得的是心靜,最難修的也是心靜,晨時,黃昏,鋪一尺白絹歲月,染上幾筆煙火,寫上幾筆娟娟小字,畫出幾朵梅花刺骨,淡煙流水,小窗幽夢,生活繁瑣,花開花謝,一墨調靜。
我能想到的,就是把山水的情懷寫成詩,把生活的瑣碎寫成宋詞,而后,就坐在自己筆下的柴門處,剪一縷舊時年華的風,茶思為引,干凈為底色,描繪上寵辱不驚,生活的質地,喧囂與浮躁,也就自然疏離。
尋常煙火,煮字聞禪。人生,繪小煙火,若心中有清風明月,平平常常皆能成詩,都是美的享受。
光陰是微妙的一筆,一橫一點是小日子,把生活寫簡了,把窗外的花寫落了,剩下的淡墨,山水有情,云影天窗,筆墨香息裊裊,入至靈魂,縱然孤寂,光陰不虛度。
人生的風雨,行至腳下,一行一路的,不能太滿,不能太直白,留點縫隙,留點白,留點遐思,留下簡約,留下淡,只等風路過,吹起往事,三兩朵煙火,一筆舊時光洗滌,曾經滄海,輕與淺,埋入一首詩中,鋪滿的,殘缺的,染了煙火細膩的,時光過處,不一樣的季節,不一樣的情愫,融合著丹青,黑白簡練,最后一室淡香。
想來,人生最向往的大概就是古樸山居,一扇閑窗,養一室墨香,清內濁,出門四面青山,溪流撫琴,養心養肺。
為此,古人是極其懂得享受的,看《小窗幽記》最為養心,其言:“好香用以熏德,好紙用以垂世,好筆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煥彩”。一筆墨,親臨山水,拈花一笑間,也就有了陶淵明的田園色彩,再穿過常建的“曲徑通幽處”一隅草堂,自然成了“禪房花木深。”推門進屋,一案對窗,弄墨生香,不覺,風輕盈,世俗擱淺在門外,不知何時,就把墨寫老了。
一路寫文字,從情愫愛恨至淡如清水,歲月之心,真的,淡了,靜了,那些老在字體里的舊句,一筆一畫,柴門小院,尋常入景,心中依然有愛,唯真而入心,安逸于歲月的懷里,光陰漫延。
描寫光陰的散文篇2:私人光陰
有些光陰,是很私人的。比如,起風起兮之時,獨聽秋意漫卷;草木黃落之時,獨看銀杏葉飄落。
去年冬天,西湖居然下起小雪。一位居住在杭州的朋友獨自夜月泛舟西湖,給我發來一條短信說:雪漫輕舟獨聽雪。啟齒一讀,便覺一股清寒的雪香躥入口中,又溜溜滑進心脾之中。夜色催更,殘月如鉤,寒星寥寥,一片輕舟孤零零飄蕩在幽幽的西湖水上,任意東西。絮絮小雪一片一片落下,落在船上,好似點點花開;落在頭發上,青絲染雪,別生風采;落在西湖水中,觸之即溶,化進了西湖的心里。
雪漫輕舟獨聽雪。雪,只能一個人聽,人多了,便多了俗氣。獨聽雪,靜靜默默,聽雪花在人間飛舞的聲音,聽雪花溶進西湖水的聲音,聽這一方天地的聲音。天地寂寂,萬物寥寥,絮雪飄飄,獨自聽雪,靜享這一片刻的私人光陰。這一刻雪染的光陰,一定要是獨享的,不沾塵火,那樣才是風煙俱凈,才是心與雪、與天同凈。事后,我給朋友回短信說:盛世獨歡。
唯有躲開盛世的喧囂與浮華,獨享光陰染雪,才會感受到那種貼近心靈的歡愉。
還有一個朋友,也是躲盛世躲得遠遠的,一直都在行走,一直都是獨享私人光陰。她喜歡獨自旅游,幾近癡迷。她一個人去鳳凰古城,尋覓沈從文筆下的鳳凰的精與魂。獨游鳳凰,她攀古城樓,一寸一寸感悟歷史的痕跡;夜里,她仰觀萬名塔,在光輝璀璨中仰視石塔的偉岸。
鳳凰的光陰,有著染了煙火氣息的古意。她獨享鳳凰的光陰,透過俗世的煙火,觸摸到了鳳凰的魂。古老的地方,一定要獨游,人多了,心中就多了塵俗。唯有一個人時,人才會找到自己的私人光陰,才會親近自己的內心,才能親近到老地方的“古”與“老”。
獨享私人光陰,把每一絲的光陰都過得豐滿,就如一粒粒裹滿蠶絲的繭,又瑩白又飽滿。
很是喜歡八大山人那幅《山水》,幾筆縱橫,染出殘山剩水,深深淺淺,有著莫大的意境與遠意。濃墨兩筆,繪出兩棵孤零零的老樹,又是凄涼又是硬朗。寂寂一筆,斷續相連,畫出一葉孤舟,細薄如柳葉,一舟子在船尾撐桿擺渡,船頭一人獨坐,俯仰天地。
最是羨慕船頭獨坐那一人。天地渺渺,乾坤朗朗,獨坐船頭,仰觀星漢無極,俯看山河萬里,靜享這一刻的私人光陰。他不僅是獨坐船頭,更是獨坐天與地之間,獨坐生與死之間,獨坐前世與來生之間。光陰獨享,這一方天地他也能獨享。
私人光陰,要獨享,才能把生命過得精細,好似老爐煮新茶,慢慢泡,慢慢沉浮,一絲一縷的新香才會生發出來。
很多人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從來不在乎光陰,從來不尋找自己的私人光陰,哪怕有私人光陰,也只是忽悠過去,從未享受過。這樣的生命粗糙至極,猶如一灘被風吹著的死水,再多的生機也是別人給的。
我時時都在尋找自己的私人光陰。在自己的私人光陰里,讀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寫寫自己喜歡的文字,時而內省一下自己的內心與靈魂,保持著自己生命的新鮮與活力。與我而言,這樣才是享受了自己的私人光陰,享受了自己的生命。
私人光陰,要慢慢過、慢慢享,似清泉溫酒,才會有濃濃的香與詩意。
描寫光陰的散文篇3:閑記光陰
窗外陽光熾熱,只一點,就足夠將人燙傷。一個人,喜歡在屋里靜坐,品一口清涼的茶水,然后翻開自己喜歡的書卷,讀幾篇文章。有時候,偶然讀到哪個句子,卻發現和自己的心境是那么的契合,便不忍心割舍,一遍一遍的重復著。原來,生活中,總有那么一個人,和你是那么的相同,好似從一個模板上刻錄。
剝落在手邊的光陰就這樣溫婉的流淌著,好似每一個地方,都有那么一段刻苦銘心的故事。盛在那天光下的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在淺薄的流年,或多或少的經歷一些事,也曾為了一場雨的傾訴而心照不宣,一陣風的挽留而淚流滿面。總有那么個季節,你遇見她,從此每一刻都能擠出一個像模像樣的故事,每一刻都能盛出最美的笑顏。
生活中總會若有若無的經歷一些美好,比如春之落櫻、夏之花火、秋之紅葉、冬之飛雪。每一個人都會碰到一些深印于心的故事,那些故事純美而安靜、又簡單而自然,每一次想起,嘴邊都會泛起一絲微笑。而上天與你約定好了相見,也會與你約定好告別。
青春來的時候,萬物都在向大地爭寵。原來有些詞匯就只能寫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過了那些日子,就只能在回憶中尋找。還記得那時,躲在學校的鐵門后,期許著相見。原來,每一個偶然,都被你寫進日記。單純的喜歡著,沒有約定,更不要考慮以后。
就是那種特別的感覺,也許一生都會反復的迷戀。從此,每一個夜晚都所屬他人、每一篇日記都是相同的字跡。有些時候,總是感懷時光的無情,還有現實的無義,卻沒有真正的想過,那些能讓人甜蜜但昏卻的想像,也是光陰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將所有寫過的詩詞,都添上平仄;將所有寫過的句子,都補上韻腳。從此,山高水闊,途經的每一段光陰,都需要自己親自修繕。那些羞澀、慌亂的表情,以為可以永遠的安插在時光里,永不褪去,殊不知,在某個轉角處,竟全都丟失。
過著過著,我們竟需要拾撿別人的故事,來鋪墊自己的光陰。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都有那么一段缺口,我們很容易在那段缺口迷失自己。有時候,我們將生活過得波瀾不驚、平淡如水,以為這樣便是永遠。可是,朝代會更迭、時光會流轉,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或是一種情感能夠在光陰的長河中一直流淌。
人生是一場旅行,可兜兜轉轉后,還是會回到起點。千里千尋永遠抵不過驀然回首,我們在紅塵中行走,并不是為了走到終點。而是在行走中,經過些人、些事,懂得將情感隱藏。那些路過的風景,有一天也許會變化,可是當你路過的那一剎,一定是最美的時刻。
書上的字跡開始模糊,窗外蕩起的一陣涼風將我吹醒,才發現已至黃昏。起步出門,望著那西天的云彩一點點的消散,才暮然懂得,沒有什么東西能在生命之中永恒存在。我,大概哪天也會老去……
看過“描寫光陰的散文”的人還看:
1.感慨光陰逝去的散文
2.描寫時光的優美散文作品
3.時間優美散文
4.關于舊時光的散文
5.描寫感嘆歲月流逝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