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夫妻恩愛的散文
描寫夫妻恩愛的散文篇1:平淡到老,恩愛一生
一直以來,以為浪漫的就是愛情,總以為愛情必當轟轟烈烈,可生可死,為求真心愛,可以放棄放有,只要能夠得到,必將不計一切后果。總是渴望得到一份浪漫的,真誠的,美麗的,多情的,也終究會永遠的愛情,在我尋找了多年,失敗了多次之后,讓我深深的知道,在人生的長河里,愛情不再是僅有浪漫,僅有真誠,僅有美麗,僅有多情可以負載的,愛情包含了太多,人們憧憬未來,在平淡中咀嚼幸福,在真誠愛招展。
我十五歲的時候,經歷了我的第一次戀愛,那時的我什么也不懂,上初三的時候,認識了他,一個同樣十五歲的小男孩。他叫么亞軍。是一個工人子弟,當時的我,還是農村孩子,在我舅舅孩子的介紹下認識了他。從此,我們開始了戀愛,其實準確的說我們那不是戀愛。我認識他才三個月,見了大約五次面吧,我們不知道應該對彼此說些什么,只是讓我舅舅的孩子拉著我和他的手互握了一下,這個是我第一次戀愛留給我的最深刻的記憶。當我們見第六次面的時候,他就要去參軍了。我記得我們分別的時候好象還互相擁抱了一下吧,他贈我一支鋼筆,我送他了一個筆記本。
接下來漫長的三年里,他給我寫了我數的信,幾乎每天都可以收到他給我的信,我沉浸在愛情的諾言里,在那個三年之間,我也給他寫了無數的信,有時他給我的信里只有一個字,我。那下一封信里就是一個愛字,再下來就是你。在這樣我自認為浪漫的愛情里,我渡過了三年,在這中間,他回家探了一次親,我們也見了一次面,大家好象沒什么話說,好象什么話都說不出來,是不是在信里說的太多了,還是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我只是在心里想,今生永遠愛著他。和他在一起,永遠不分離。我甚至送他了一雙我們農村只送給情人的枕套。等待他回來的時候和他定親。雙方父母也同意了我們的親事。雖然我是農村的,但是因為我的美麗與純樸,他父母也接受了我,我當時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在無邊的等待中堅難的渡過了三年,在這中間,上門提親的人不計其數,我都拒絕了,我要駐守我的愛情。,我堅信他是愛我的,我也是愛他的,我想念我的愛人。我相信他在部隊中一定也想我,在我們有字里行間,透著多少柔情蜜意,山盟海誓的誓言也許了千遍。我相信如此真摯的愛情必竟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然而我錯了,災難在他復員回家的時候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在我和他之間暴發了,他復員的時候,我家也農轉非了,我以伏異的成績上了技校,按理說我和他的幸福生活剛剛開始,我經歷了三年的漫長等待,他終于回來了,而我也如愿的解決了我的戶口問題,我們終于可以認真相愛。
那一年過年的時候,他正式到我家提親,臨走的時候,他要看我的日記本,我總是喜歡把我的心事記下來,當我想他的時候,當我痛苦的時候,當我迷惘無助的時候,因為我上初中的時候,是我們校刊的詩人才女,我喜歡雪萊,喜歡但丁,喜歡舒婷。我總是寫一些詩,也把我喜歡的詩都抄下來,但我沒想到我鐘愛的詩作和我喜歡的名言葬送了我的第一次愛情。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下著小雪,那天是情人節。,我收到了他的信,和我的日記本,他在信里說我不配擁有他的愛情,他不想要一個那樣的女人,我不明白,他在信上說我的日記本上寫的很清楚,我打開日記本,在他折起來的地方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我最喜歡那些知道我最丑惡的隱私而沒有拋棄我的人。我不記得這個是誰的名言,但我知道這個肯定不是我的名言,如果我能說出這么富有哲理的話,也許我就是但丁,就是海明威。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不知道這個是他的悲哀還是我的悲哀,他以為我有什么見不得人的隱私,他說他不愿意做那個不拋棄我的人。
我在雪里走了許久,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一場愛情悲劇正在上演,我找不到答案,我不知道我應該恨他的無知,還是恨我的多情,那一刻。淚水布滿了我的臉,雪雨帶著我的痛,我不知所錯,我三年來苦若等待的人,就是這樣一個膚淺的,這么一個盲目的人,不給我解釋的機會,其實我知道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的。我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難道我去檢查處女膜的完整無缺?我不想,我覺得對他來說這些都是沒用的,多佘的,我相信自己,我在自己的痛苦里掙扎,我在雪地里走了整整五個小時,我不知道我應該給我的愛情逝去唱挽歌,還是為自己的盲目付出感到后悔,我三年的青春,我三年的感情,就這么失去了,就象我逝去的不能叫做愛情的愛情一樣,那時,我覺得我痛苦的不是失去了愛人,而是我的天真,我的幼稚。我甚至不知道我熱愛的文學,卻在最關鍵的時刻背叛了我,我不知道是幫我認清了他。避免了一場錯誤的婚姻還是失去了我的所謂愛情,挽救了我的人生,我什么也不知道,風和著雪鉆到我的衣帽間。我好冷,從頭到腳,冰涼一片。淚水在我臉上結成了霜,我只知道我好痛。
到了郵電局門口,我覺得我應該給這個愛情拉上帷幕,我要了一張白紙,什么也沒寫,什么也沒有,我放到了信封里,寄了出去。,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意思。表白我的清白?我象那張紙?潔白的沒有污點?還是我和他已經無活可說?我不知道,也許兩重意思都有吧,其實象他那樣的人是不會看懂我的意思的,我知道,但我覺得我應該那么做,從此我不會再想他,不會再愛他了,他不配擁有我的愛情,因為他根本不懂得。
若干年后,我又擁有了我的第二次愛情,這個在我的心情散文里<;;心痛不在,祝我好走>;;中我說的很清楚了。同樣的浪漫。同樣的我。又犯了同樣的錯,。讓我本應該忘記的引以無戒的悲劇再次上演。我不想說我從此不再相信愛情,但我在聽了朋友的一個故事之后我終于懂得,我錯在哪里了。朋友說:我媽媽是個文盲,沒上過學,但有一天,當他和我爸坐在沙發上看足球,爸爸拉著媽媽的手,一次次的給他解說著什么得分,什么犯規,什么叫越位,媽媽聽的認真,爸爸講的細心,本來想換臺的他悄悄的走了,他說那一刻他相信那就是愛情。
描寫夫妻恩愛的散文篇2:最好的家教,是夫妻恩愛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
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開,但不能沒有愛!
尊重是最深層次的愛!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于無意識里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合而來,因此每個孩子的潛意識都希望爸媽是結合的。然而,夫妻能夠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況期待每對夫妻都能白頭偕老?因此夫妻離異時有所聞,重點是當夫妻分開時,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我們是否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呢?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若是得不到,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過什么方式與父母連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過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覺“我們是一起的”,這就是歸屬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會去管所做的內容是什么,有時甚至是觸法也不管,因為強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饑餓時只要能吃飽,甚至犯險去偷食物。因此,我們要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接,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需求。
描寫夫妻恩愛的散文篇3:夫妻恩愛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于無意識里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合而來,因此每個孩子的潛意識都希望爸爸媽媽是結合的。
如果夫妻不得已分開,關鍵是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我們是否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呢?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后,心理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若是得不到,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爸媽媽連接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過什么方式與父母連接的呢?那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過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覺“我們是一起的”,這就是歸屬感的需求。孩子不會去管所做的內容是什么,有時甚至是觸法也不管,強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饑餓時只要能吃飽,甚至冒險去偷食物。
因此,我們要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接,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需求。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所缺乏,都會讓孩子的潛意識無安全感。而最令孩子擔憂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斥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結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媽媽常說爸爸不好、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接,會采取強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發生相同的事。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的,而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里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
當我們否定自己的先生或太太時,我們正在給孩子什么樣的信息呢?“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不上進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是貪財、死愛錢、愛嘮叨的人,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樣!”這樣,孩子長大后肯定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懶惰、不負責、不上進、貪財、死愛錢、愛嘮叨。
為什么?因為他心里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他爸爸媽媽的信息全是負面信息,他只有跟這些負面信息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爸媽媽連接的歸屬感。或者你會說,我只放在心里沒說出來啊!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覺無比敏銳,就算表面上沒說,如果你心里有這些信息,一定會在無意識里顯露出來,而你的孩子一定會感受到。
看過“描寫夫妻恩愛的散文”的人還看:
1.有關夫妻恩愛散文
2.有關夫妻真愛散文
3.夫妻恩愛文章3篇
4.關于贊美愛人的散文
5.關于浪漫愛情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