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戀過去的散文
懷戀過去的散文篇1:我們都在,懷念過去
我以為,終有一天,我會忘記過去,忘記你,忘記那一切一切的回憶。可是有一天,我聽到一首老歌,我的眼淚就不聽話了。那歌聲在耳畔回蕩,那歌詞刺痛了憂傷。當我唱起這首歌,我又想起你了。還記得那年,我們都很快樂。
————題記
夜色涼如水,夜半對鏡梳妝,鏡中那女子一臉愁容,誰念風過軒窗,獨自涼。今夜花落,誰人知多少?唯恐,悲傷逆流成河。記憶穿過青煙迷霧,繞過西樓月滿,漸漸迷離成心中的柔腸九轉。
聽一首纏綿悱惻的曲子,看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念起一個遠去的人,想起一座散布著回憶的城。在靜默處,聆聽自己心靈的低語。離別渡口,誰是誰的前生今世?倚樓聽風,誰是誰的風月牽掛?窗前月下,誰又是誰的剎那芳華?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那一次望遠亭外的踐行,竟成了揮之不去的沉痛。一別之后,音訊全無。當清晰的疼日日夜夜蔓延至全身,當冰冷的淚水一次次奪眶而出,當堅強被遺忘在角落,才知,愛之深,恨之切。才懂,緣來緣滅,不過是天長地久有盡頭。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安妮寶貝說:”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遺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紀念的,有些事情能夠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無能為力。我愛你。這是我的劫難。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是啊,有些事情是可以紀念的,盡管回憶的時候有些痛。人是需要溫暖的,哪怕是記憶里曾有過的一些零星的美好。
似水流年里,總有些寂寞,如煙,散在空氣里,絲絲縷縷滲入心,讓人無力去掙扎。總有些觸心動情的文字,能讓我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句話,那個字,那個人,在心里。總有一首歌,在漫長又無助的夜里,被你不厭其煩的聽著。盡管,那歌詞你都了熟于心。有種思念,讓人淚如雨下。有種遺憾,是相愛卻不能相守。歲月流轉,那眼角的滄桑,是誰給的念念不忘?還來不及遺忘,還來不及告別,時光,揮一揮手,抖一抖衣袖,默默遠去。
我以為,終有一天,我會忘記過去,忘記你,忘記那一切一切的回憶。可是有一天,我聽到一首老歌,我的眼淚就不聽話了。那歌聲在耳畔回蕩,那歌詞刺痛了憂傷。當我唱起這首歌,我又想起你了,還記得那年,我們都很快樂。
“原來,這世界最殘忍的離別,是看著你離開,卻無法挽留。‘’在這紅塵里,我們曾經也深深愛過,只是,一曲終了,人散落在天涯。盛世繁華,誰與牽掛?
一直認為,愛,是花與蝶的難分難舍,是星與月的相伴,是枝與葉的相守。情,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然。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至死不渝,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美好心愿。感情即使低入塵埃里面,還要開出倔強的花兒。這感情呀,是最最要人命的。似罌粟,似蠱毒。一旦染上,無法自拔。
愛情,讓人歡喜讓人憂愁。不喜歡癡纏,不喜歡悲傷,可看見花落,心不由得悲傷。卻原來,所有的情緒皆因你而起。我的世界你曾經來過,留下一束光亮,你走之后,我的世界一片灰暗。那么刻骨的曾經,是斷了線的風箏,至今,下落不明。
弦斷,曲悠揚,白天怎會懂夜的憂傷,黑夜又怎會懂白天日的淺唱。歲月悠悠,靜水深流,只恐這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回首處,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土,卻香如故的花瓣,可是你最真切的思念?看夜空中繁星點點,那在最北端的一顆星星,偷去了誰的心愿?我知道,時間可以回到起點,記憶可以回到昨天,可是我們,還回得去嗎?
懷戀過去的散文篇2:惟有懷念
不知何時,故鄉已漸行漸遠,親朋也是聚少離多。于是開始習慣回望過去,于是夢里不再是未來的憧憬而是過往的煙云。人生是一個接一個的故事,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如云彩飄進飄出你我生活的天幕。可是偌大的天幕,最終停留的卻只有那幾抹最為絢爛的云彩,大多數的云彩終免不了隨風飄散,了無痕跡。我想那幾抹停留的云彩不應只是天幕中無關緊要的點綴,更應成為珍藏一生的瑰寶。它所蘊藏的不是過往的嘆息而是人生的真諦。懷念不是為了傷逝,而是為了找到心的方向。
每當夏日來臨,我總會想起故鄉那曾經遮天蔽日的梧桐樹。之所以如此懷念,多半是緣于小學時的那篇作文——《故鄉的梧桐樹》。那是一篇極得老師贊許的作文,也是我學習生涯的最為得意之作。那些稚嫩的言語雖是早已忘卻,但那一片深情卻是鐫刻在心。后來隨著不斷的學習成長,辭藻雖是越發華麗,描寫雖是越發精彩,但如此的真情流露確乎是再也沒有的了。不知何時,開始學會掩飾情感;不知何時,開始習慣言不由衷。漸漸地,心的呼喊越來越模糊,心的冷漠越來越清晰。也許就是從故鄉的梧桐樹慢慢消逝的那個季節開始。
如今,惟有懷念。那時故鄉每條街道兩旁都是粗壯的梧桐樹。夏日綠樹成蔭時,即便是正午,抬頭看天也不必瞇縫著眼。因為陽光不再成片,卻被樹剪成絲絲縷縷的帶子,在枝葉間垂掛下來。待陽光照到臉上,便只剩下些斑斑點點的黃色。那時的我愛在梧桐樹下奔跑,直到滿頭大汗。一抹頭,一甩手,空氣中便濺滿了綠色的水珠,那水珠劃過空氣的聲響是暢快的充滿活力的不知疲倦的。不知何時,那些伴我成長的梧桐樹消失了。也許就是從《故鄉的梧桐樹》在我指尖慢慢流逝的那段歲月開始。
后來,故鄉的道路越修越寬,道路兩旁卻再也沒了梧桐樹的守衛;故鄉的高樓越建越多,高樓前后卻再也沒了梧桐樹的陪伴。最后,我是再也無法觸碰到那故鄉的梧桐樹了。惟有懷念。
抬頭看天,灰蒙蒙的一片像是一個大井口,厚若棉被的云飄過,是追也追不回的另一世界。井內的空氣是如此躁熱,讓人停不下急促的腳步;井內的空氣是如此的渾濁,讓人看不清美好的心靈。井如此的深,也許三生三世也爬不到井外的那個天地了。在時局潮流洶涌的大浪中,我停不下我的腳步,故鄉也停不下她的腳步。我與她緊緊地攀援在一片行將朽爛的木頭上,朝著渺無邊際的深淵飄去,我救不得她,她也救不得我。
多年以后,我游蕩在故鄉空寂的街頭,看著周邊廢棄的工廠,空置的樓宇,荒蕪的農田,我一定會想起在梧桐樹下奔跑的那個夏日午后。那時的空氣如此寧靜,那時的河流如此清澈,那時的梧桐樹如此茂盛。現在已無法回不到那時。
懷戀過去的散文篇3:懷念那些舊時光
最近總是因了一件件小事,觸動了那些藏在很久之前的記憶。懷念童年的天真無邪,懷念那些放學后去挖野菜的快樂時光,懷念那些和小伙伴們在田野里奔跑嬉戲的場景,懷念那些關于電影的記憶,懷念小時候每一頓飯菜中媽媽的味道。它們如一縷清新的風,輕輕拂過內心的深處,帶著欣喜、帶著幸福、帶著恬淡的野菊的清香在心頭彌漫……
當孩子們讓我幫她們玩“撐交”的游戲時,突然,那些關于舊時光的記憶一點點在腦海中宛如畫卷鋪陳開來……
那時候,童年在現在看來,是那么的愜意。沒有成堆的作業、沒有各種各樣被家長逼迫著去上的補課班、沒有電腦的誘惑、更沒有向他們一樣過早成熟的心態,每一天都是快樂的時光。學校里,沒有板起面孔訓人的老師,沒有因了作業而失去自信的小伙伴。更多的時候,以最原生態的方式過著每一天。尤喜歡春天放學后舊時光,回家之后,跨起小竹籃,便和小伙伴們去田野里去挖薺菜,回來之后蒸成窩窩頭,咬一口,都是一股野菜的清香,那時,覺得那就是世上最好吃的美味。其實,喜歡的是那份回歸自然的舒適和自由吧。還有每到周末,那田間奔跑的一群群小伙伴,時而捉著迷藏,時而玩著過家家的游戲,都豐富了那時候的童年時光。
曾記得那時的校園教室門口有一顆棗樹,上面有一個大大馬蜂窩。調皮的我在每次經過它的時候,總要去晃動那棵樹,也不見有馬蜂襲來,便向小伙伴們炫耀:“馬蜂怕我,它們不敢蟄我”。在小伙伴的起哄和慫恿下,無奈去用更大的力量晃動那棵樹,結果惹來馬蜂的圍攻。直到他們嚇得亂跑,我被蟄了滿頭疙瘩,被老師親昵的抱在懷中,抹著清涼油卻還沾沾自喜。
還有那些關于電影的記憶。每到下午放學,如果看到村莊正中的大路上掛上了電影屏幕,那份欣喜雀躍已經在心中漾開了花。本來踢著小石子走路的姿態就會變成了飛快的跑回家,然后一趟趟樂此不彼的搬著凳子去占正中的位置,僅僅為了看電影的時候可以近距離的看到畫面。還要催促著母親早早做飯,然后就一次次徘徊在家和那場準備上映的電影場所之間。那時候的電影有時候并不都是孩子喜愛看的,有喜劇、戲劇、槍戰、偶爾會有一兩個加演片,如果是動畫片那就是孩子們最喜歡和最盼望的了。那份觀賞時的專注不亞于現在看動畫片入迷的孩子。若是本村沒有電影,聽說鄰村有,也會在爸爸的陪伴下,摸著夜路趕去,雖沒有在自己家的優越感,更多的時候跑到了土堆、柴草垛、或是樹杈上,若是連這些地方都沒有,只能坐在屏幕的反面去看和別人左右顛倒的畫面,但是,那仍是心底最美好的記憶!興致勃勃的看著至今看來也沒有多少稀奇情節的電影,那時候,卻是大人和孩子心中最美的精神食糧吧。如今,電影、電視、電腦都已普及,孩子們卻缺少了那份快樂而又值得回憶的童年!
童年里的記憶還有那些打木耳、玩陀螺、拾骨頭、丟沙包、掉手絹、斗雞、吉吉林砍大刀等游戲,我曾經問過我的學生,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在他們搖頭的時候,我更多的時候感到了辛酸。物質不再缺乏的今天,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了什么?游戲僅僅是網絡中的、電影的記憶也是影院里的、那些原生態的東西,他們沒有經歷過,等他們長大后,她們的童年時光留下的是什么呢?留給我們每個成人值得好好思考……
懷念舊時光除了懷念童年之外,還懷念媽媽的味道。媽媽做的飯菜的香味;媽媽在燈下一針一線納著鞋底落在墻上的影子;媽媽在冬日來臨時糊在木窗上的窗花;媽媽用靈巧的雙手把不富裕的日子,過的一樣如花般幸福的流淌……那些記憶,溫柔了童年,絢爛了曾經,豐富著那些年貧瘠卻不缺少愛的過往……
舊時光,宛如一張張的老照片,泛著黃卻又記錄著曾經;它們在成長的生命中扮演著快樂、單純、天真、無邪,它們又在回憶中讓我們一遍遍重溫著幸福的味道。那些年,那些舊時光,那些幸福的味道,其實都和物質無關,它來于內心深處的滿足、來自于活的淡然卻又豐富的生活。在物欲橫流的今天,當你的欲望不斷的膨脹,當你對物質的需求遠遠超過了能力范圍之內,你是否能夠回憶起那些年的幸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