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華民族的散文
關于中華民族的散文篇1: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大浪淘沙五千年,歷史積淀了無限的滄桑,人類創造了無盡的輝煌。歷史欲要塵封昨日的文明,欲要淡化人類的印記,然而,夢里依稀,它未能抹去我們的榮光。中華文明走過了茫茫的歷史風沙,穿越了滾滾的時間長河,中華文明已經融入了黃河的浩浩湯湯,長江的源遠流長。
歷史上曾有無數的古國文明被時間風化,已經消逝淡然,而中華民族作為唯一能夠傳承文明至今不息的古老民族,又具有怎樣的民族內涵呢?
文化成就歷史,文化決定高度。中華民族有著以儒家文化為中心的傳統文明體系,在這種文明體系下,她有著天下一家、兼容并包的民族胸襟;她有著愛好和平、崇尚統一的精神追求。孔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孟子曰:“天下惡乎定,定于一”。荀子曰:“四海之內若一家”。這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華民族擁有以統一為主流的歷史。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每個中國人都有著深植于骨髓的大一統觀念,這種觀念深深支配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思想模式。愈是亂世,中華民族對大一統的呼聲與渴望愈是強烈,大一統是每一個圣明君主最遠大的奮斗目標,是每一個有志士子最崇高的政治關懷。正是憑著這種觀念,秦國實現了“周故與中國合而別,別五百歲復合”的史家預言;隋朝實現了“江東分王三百年,復與中國合”的古人憧憬。
歷史上中華民族不斷遭受外族的入侵,對于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著融于血脈的故土親情。面對金戈鐵馬,面對堅船利炮,我們從未迷惘,從未屈服。面對仇讎滅國,面對山河破碎,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自覺意識;都有著“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無畏;都有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剛毅;都有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無私;都有著“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決心;都有著“犯強漢者,雖遠比誅”的自信。
中國的近代史是屈辱的,不堪回首的,而面對列強的瓜分蹂躪,中華民族從未迷失自我。我們有高唱“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士子;有血書“還我青島,誓死力爭”的學生;有勇沖敵艦,自沉碧濤的戰士;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的領袖。正是這些獻身殉法,舍生取義的烈士;正是這些勇赴疆場,拋頭顱灑熱血的猛士;正是這些扶大廈于將傾,挽狂瀾于既倒的巨人,構成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屈的脊梁。正是有著這道脊梁,我們從封建殖民迎來了革命的曙光,從抗日內戰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中華民族從沉淪走向獨立,依然奮進。我們用“小米加步槍”戰勝了有著飛機大炮的美帝主義;我們一窮二白,卻用算盤計算試爆了原子彈;我們積貧積弱,卻用三十年改革開放給了世界一個中國奇跡。神舟載人飛船的順利升空;汶川地震中的勇敢堅毅;奧運會的完滿成功,所以這些無不顯示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力、生命力與凝聚力。然而,也有一些灰色勢力想要渾濁我們的祖國,那欲于版圖疆域之外別立乾坤的__集團,那想要劃鴻溝而治的臺獨勢力,對于他們那些為世人所不齒的卑劣勾當,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中華兒女都不會答應,人們會永遠將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思想混亂的地球村,每一個新世紀的中華兒女都應該擁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雖然我們都生活在快節奏的日夜忙碌中,但是,如果你看到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搶北京、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而無動于衷;你對日本、越南、菲律賓對我國主權的公然挑釁而漠不關心;你對美國、英國、印度對我國統一大業橫加干涉而熟視無睹,筆者想說,這不是你的自由超脫,更不是你的愛好和平,而是你過于缺乏民族自豪感,因此,才使你對民族傷痛麻木漠然,才使你對民族利益毫不在乎。你必須敢于擔當的承認,這是你的錯!
關于中華民族的散文篇2:中華民族萬歲
2015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2015年9月3日更是極不尋常的一天,這一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慶祝的節日。
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也留下了為了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民族英雄。我們不能忘記戰爭,不能忘記死亡與毀滅,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的民族英雄們!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著一顆熱愛祖國的赤誠之心,一顆互相關懷的仁愛之心。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忠于國家,忠于民族,甚至犧牲生命也毫無畏懼。有“精忠報國”的忠士岳飛;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還有那“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的鄧世昌;……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者悍然向沈陽中國駐軍發動進攻,從那時起,無數支東北抗日義勇軍揭竿而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浴血堅持了東北抗戰十四年。河南的楊靖宇,四川的趙一曼等,把他們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抗擊侵略者的黑土地上;冷云、胡秀芝、楊貴珍、安順福等八女投江的鏗鏘壯舉,更是為中華民族的抗倭史詩上,譜寫了又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詩篇。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七十多年,民歌里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是我們千千萬萬中華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根據地老百姓安全轉移,英勇阻擊了數千名日偽軍,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展示了中華兒女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
盧溝橋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愛國志士王者誠老人送兒子出川抗日,賜兒子的“死”字旗上用血書寫:“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這份豪情壯志,激勵著千百萬中華兒女英勇地奔赴抗日戰場;海外華僑陳嘉庚為代表的華人團體,捐錢捐物,大批華僑回到國內加入到抗戰的洪流中來;華僑們的積極踴躍參與,鼓舞著國人抗戰到底的決心和斗志。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上英勇抗擊著侵華日軍主力,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后戰場大規模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和平原游擊戰,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
忻口會戰,國民黨軍與侵略者激戰正酣,當聽到八路軍夜襲陽明堡機場,炸毀了二十四架日軍飛機時,前線全體國軍將士群情振奮,舉槍高呼:中華民族萬歲!……
宜昌失陷,重慶危在旦夕,八路軍在華北及時發動了百團大戰,調動了華中正面戰場的日軍主力回援華北,國軍及時反攻收回了失去的戰略要塞。勝利捷報傳來,更加堅定了中華民族抗戰到底的信心。
長沙會戰,共產黨及時組織敵后軍民在華北、華中、華東開展游擊破襲戰,阻擊、遲滯日軍的后勤運輸補給,僅河南省永城縣,軍民聯合一夜之間就扒掉了一百多公里的鐵路,配合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取得了歷史性重大勝利,讓中華民族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國共兩黨聯手抗戰的無數事例,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偉大。
抗戰期間,無數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以“一寸山河一寸血,舍我身軀壯河山”的英勇氣概,向世界昭示:中國人民不可侮!中華民族不可欺!如果沒有英勇的中華兒女的團結協助和浴血奮戰,我們的國家將不復存在,中華民族就不復存在,人民的自由和尊嚴也不復存在,我們今天享有的一切都不復存在。
經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抗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終于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3日正式簽訂了投降書。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重新走向振興的轉折點。中華民族從此又站起來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了,中國人民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關于中華民族的散文篇3: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國自古以“禮儀之幫”著稱于世,講誠實、守信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誠信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張“言必信,行必果。”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許多誠信人物及故事廣為傳誦。
臺灣苗栗縣的魏女士擺了一個蔬菜自助攤。攤上擺滿了各種時令蔬菜,任人自取,隨意投錢。不久,魏女士發現,大部分人取菜后,能自覺往錢箱里投錢,可是,也有一些人取菜后不投錢,悄悄溜走。后來魏女士請人畫了一幅題字的漫畫,掛在菜攤旁。漫畫上寫著兩行字:這里沒有監視器,只有上帝的望遠鏡。從此,不投錢的人逐漸減少,買賣雙方架起了誠信的橋梁。
中國內地也不乏“一諾千金”之士。被評為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的孫水林孫永林兄弟就是這樣一對誠信之士, 他們的誠信之舉令國人感動不已。當年在北京當包公頭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乘車返鄉, 但在途中遭遇車禍, 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完成哥哥遺愿,立即返鄉,將33.6萬元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60余位農民工手中。這一天,從早到晚,農民工上門領錢,26萬元不夠,孫東林貼上了自己的6.6萬元和母親的1萬元。因為沒賬本,工友們憑良心說多少就給多少。孫氏兄弟20年信守誠諾,被人們譽為“信義兄弟”。
可見誠信是一座橋,讓人們彼此互相溝通;誠信是一副厚實的盾牌,保護我們應有的權益;誠信是一個醒目的路標,防止人們掉進“金錢關系”的深淵;誠信是夜空中閃爍的北斗,指引一個又一個有良知的人走向成功和輝煌。但在市場經濟下,誠信在金錢和利益前似乎有點站不穩,但這并不表明誠信正在缺失。因為個人需要誠信、集體需要誠信、社會需要誠信。
歷史上沒有一個偉人或團體的成功離開誠信。 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堅持“藥物雖貴不敢頂替,炮制雖繁不敢省人力”的傳統,終于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屹立不倒,誠信便成為一個企業成功的法寶。 在人們的成功之路上,誠信也許不能算第一,但也是不可缺失的,丟掉誠信的人,即使躲過一時的風浪,但也只能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
誠信是中華民族固有的精神財富。 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瑰寶成語中,就有不少與誠信有關的,“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在古代,九鼎,千金是權利與財富的象征,古人把誠信與此二者相比,可見我們民族對誠信的重視。
中國是文明古國,誠信已成為十多億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和做人準則。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誠信又被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守信用、講誠信的社會新風尚日益高漲。 誠信像一座燈塔,正指引著我們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