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少年夢的散文
關于少年夢的散文篇1:少年的夢
我呆呆的坐在床上,望著遠方,蒙蒙亮的天空。
昨晚,我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了去年的同窗。
在夢里,我瞧見了她與我共同軍訓,同在一連的那段快樂時光。
我永遠記得,她是那么的在意著我,多少次失敗,是她拍著我的肩度過,多少次挫折,是我發著脾氣,她在一旁默默安慰著……
可我卻從不把她當朋友,我多少次與那些只會打游戲的狐朋狗友玩得不亦樂乎,多少次把她棄之角落。
我抱著頭,猛然想起了離別時,我們留下的聯系方式。
我想起了她向我要,我大筆一揮,瀟灑的給他寫上,卻傲氣的不向他要。
我不穿衣服,不漱口洗臉,就這樣爬下了床,魔怔了似的,翻箱倒柜,只為找那個藍色的筆記本。
試卷,書,被我翻出了一大堆,在我面前紛飛,我呆愣著:那些日子,我就只做了這些題,而淡忘了友誼嗎?
一本又一本相似的本子從我眼前閃過,地板上堆起了書山,一分又一秒過去,終于,我找到了那個本子!
我激動的跪在了地上,如獲大赦,抱著那本子久久不肯放下,一頁一頁的翻著,有我上課跟她的對話,有我下課悉心教她的題目,翻到最后一頁,有我給她留下的與名!、
我心潮翻涌,卻不想這么久來,她卻沒有加我,也許是她忘記了我吧,因為我真的太不在意他了,現在,我苦笑,那唯有我主動去加她。
可是,我捻著本子的每一頁,仿佛要把它看穿,翻爛了那個本子,仍舊只看到,我那狐朋狗友給我寫的游戲賬號……
我不甘心,一遍又一遍的翻著那本子,整個世界,仿佛只有翻書的“嘩嘩”聲,與她的影子。
可我無論怎么翻,都只見著自己的。
那一剎那,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
我又滾回床上,頹廢的仰望天空。
天空依舊朦朦朧朧的,仿佛被蒙上了一層灰。
我思緒紛飛,過去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來。
我眼前,又浮現起,她一筆一劃地寫著她的名字,那端莊的面孔,安詳的模樣,那期待的眼神,那燦爛的笑容。
我又想起,自己那傲氣的模樣,從來沒從心底把它當作好朋友,從來只是她幫我,我就幫幫她,我們之間,仿佛隔了一層玻璃,她努力去打碎,我用利益維持。
還記得她的音容笑貌,還記得她那俏皮的樣子,還記得,她看著我,眨眼做出高難度題目崇拜的樣子,還記得她對我說:你長的挺不錯,在我們班上還算好了!
還記得她對我說:你的字寫得真好!我們班上那些男生真是垃圾!
還記得這一切的一切,我仿佛是那么淡定,那么傲氣。
那真的是傲氣嗎?現在想來,是傻氣吧。
我笑了,笑中是苦澀,是快樂,是美好,還是悲傷,我自己也說不清。
我一度不在意它,仿佛她就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而如今,我在乎起她來了,她不在乎我了。
過去的日子,如落葉般在空中飄散,凋零。
關于少年夢的散文篇2:"少年夢“說
最近翻書時,偶看到當今一名人的一句話:“民國少年們的夢想是縱橫四海,改造國家,做天下主人翁!今日少年們的夢想是買一套房,做一間屋的主人翁。想起來不勝唏噓。” 看到這段話,心中頗不以為然。雖不知名人是在何種境地說的這番話,但心中總感覺此言如果不是“飽漢不知餓漢饑”,就是有點“政治秀”。
梁啟超老先生說過:“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而本人則認為,論說“少年夢”,應以時境而論。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當時的民國是個動亂的年代:列強辱華,瓜分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三座大山的壓迫和剝削,使得民眾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奮起抗爭,從而造成“民國少年們的夢想是縱橫四海,改造國家,做天下主人翁!”
現在的中國,國力強盛,民眾的溫飽已解決,只求安居樂業之境也。而“安居樂業”之首是“安居”。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連固定的“窩”都沒有,“少年夢”還怎么做?“樂業”當然也就無處提起。
由此,我又想起了那位寶貝皇帝——晉惠帝——說的一句話。當時天下鬧災荒,許多百姓被餓死。當有大臣向皇帝稟告此事時,他老人家竟然說:老百姓真傻,干嘛非要吃糧食,吃肉不就行了?這與名人的話雖不可同日而語或相提并論,但從某一角度來看,都有點叫人哭笑不得:老百姓人都餓死了,還談得上吃肉?你是“功成名就”了,可以到美國等發達地區到處去瀟灑,而少年們剛剛起步,首先得筑個能安穩做夢的“窩”。如此一來,他們為一套房而奮斗也就可以理解了,這也是必須的,大可不必為此“不勝唏噓”了!尤為重要的是,我們的少年們在任何關鍵時刻都沒有只為了一套房而放棄“以天下為己任”,他們都是將國家興亡、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你看,抗洪搶險最前沿、抗震救災第一線,哪兒最危險,哪兒就有少年們的身影。就連在高考這個最大的人生拐點上,我們宜春的少年面對歹徒的屠刀,為了保護他人的人身安全挺身而出,敢于作出犧牲......。這能說今日少年們的夢想僅僅"是買一套房,做一間屋的主人翁“嗎?事實上,我們的少年們已經用他們的行為擊碎了社會上"垮掉的一代”的哀鳴。
梁老先生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們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但他們略顯萌嫩,還得有前人的護持與幫助。少年一旦擁有了一套房而解決后顧之憂,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祖國的建設和民族的振興,才能更好地實現中國夢。而這更多的是需要長輩的呵護與成功者的引導,而不應該僅僅是所謂的“不勝唏噓”。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梁啟超語)。
少年夢,中國夢!
關于少年夢的散文篇3:淺談塵世少年夢
江南
都說江南是個煙花之地,著實的——否則,它又如何止得住歷來風流才子那踏盡紅塵的腳步呢?
談江南,便不得不談談江南水——江南的魂。江南素來便有水鄉一稱,此稱可非浪得虛名。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蘇杭能與天堂相媲者,唯江南之水也。江南之水以其靈動、秀麗、澄澈而著稱,它不像大江那般澎湃、奔放,也不像滄海那般翻騰、洶涌,似極小家碧玉。
所謂江南水,當然也囊括了江南煙雨。江南煙雨,是春姑娘的作品;夏雨浩湯、秋雨綿長,而冬雨——在江南似乎沒它一席之地。
呵!江南煙雨、煙雨江南,多美的畫簾,淡雅而朦朧,總教人捉摸不透;于是又學古人晃晃腦,吟哦那“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慨嘆。
塞北
是呵,多寫意的江南。可我,生于江南,卻不解其萬千風情;長于江南,卻獨鐘塞北……
塞北,有它獨特的風光,但我并不傾情于其風光;使我神往的,使昔時的金戈鐵馬。
我一直以為:只有塞北,才是鐵血真男兒的歸所。在這兒,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鐵血豪情;在這兒,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凌云壯志。我想:堂堂八尺男兒,若無那縱橫乾坤的豪情壯志,也應手持三尺之劍、捐軀報國。
可如今太平盛世、四海升平,哪來的半生戎馬?昔時戎馬已成風沙,誰又知道斷劍之殤?
一切不過是避世少年的一場華夢罷了。
少年夢
傳說中,神州大地有許多劍俠,能御劍太虛、日行萬里;隔空馭劍,取人首級于千里之外。于是地,便幻想自己也是那么的一個劍俠,“懸劍濟世”、仗劍天涯。
終究發現,那不過是武俠小說的情節罷了。然而,劍俠不存于世間,它又何嘗不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呢?
出于對劍俠的熱衷,也就戀上了劍俠的根本——劍。看——龍淵、純鈞、湛瀘、魚腸、承影、泰阿、干將、莫邪,嘖嘖,真神兵也!曾幾何時,少年的夢中也浮現過其影子呢。
呵,少年的夢呀!夢醒了,那些神兵利劍也無處尋覓了。
還是這片天,還是這方土,還是這無心留連得煙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