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森林的散文
關(guān)于森林的散文篇1:從森林里走過
一生都想著有一個大的森林,讓我在其中生活,過著遠離塵囂的日子。
在那里,我會看到什么!青綠的苔鮮,滿裹在粗壯的樹身上,濕漉漉的滲著葉汁,陽光從林間透著下來,射在青苔上,泛起綠瑩瑩的霧氣。就那么光亮的一斑,會在你的心里燃起綠色生命的火焰,感動出生命的偉大和美麗。
樹是拼命地往空中生長,粗壯就是一種力量,根也拼命地向四處伸長,交錯如網(wǎng),緊緊地纏繞在一起。樹身越高大,根系越磅礴,遍地的藤狀物叢生纏綿,緊緊地抱在一起。這種擁抱是終生的,只要生命存在,永遠就不再分離。然這種擁抱又是離心的,你死我活的,這便道出了生命的自私,誰強壯就活著,殘弱的便早早夭折了去。在自然界,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僅止于此。
我很奇怪,在大森林里,夭折并不等于死亡,而僅僅表現(xiàn)為殘缺。老大的樹,不知何故,就突然地折斷了,留下一個殘樁,連著倒下的樹身,那樹身落地就又生根,又長出一股新枝,這樹就形成了一個空洞,誰也沒有死去。就這般殘缺的長起,而這種殘缺的情景,森林里到處都有,這倒形成了一種風景,一種獨特的、自然的、人類也無法創(chuàng)造的美麗風景。
這種景色有時是震撼的,讓人無法想象它的形成是復雜還是簡單,但這種超然的美貌總是有殘缺在此相伴,這就使人想起了斷臂維納斯,她的形象曾讓多少雕塑家遺憾而為她再塑斷臂,可怎么都不及殘缺的美,結(jié)果殘缺就成了美的一種至高境界,這里究竟有著什么樣的秘密!大森林里到處都在揭示著它,人類對美的認識,應(yīng)該從研究生命中獲得。
還有一種東西讓人很驚奇,那便是寄生。這種現(xiàn)象在森林中處處可見,小到青苔,大到藤蔓,都是以寄生的方式在展示著生命的力量,有時竟是很輝煌的。看到一棵樹,樹身是螺旋狀的,根部有樹的根基,很粗很壯,也有藤的根基,不足樹的枝粗,然而它卻深嵌在樹身里,盤繞著往上爬。不知多少年月去了,它和樹合為一體,就再也分不開,它的枝葉茂盛的不得了,遮天障目,榮耀一生。
我更驚奇那小小的苔鮮,樹長多高,它就能依附多高,總是躲著陽光生長,陽光照射了它,能清楚地看到它原來也是一棵樹,有桿有根也有冠,這根就扎在樹身上,吸著大樹的汁液強壯自己的生命。這個世界就是這么讓生命在期間活著,這種活法是否公正呢!想到人類,人類社會,寄生或說
為依附的現(xiàn)象,恰似這森林一般,只是人類有聰明的頭腦,能讓寄生更冠冕堂皇些。
森林里常有霧在漫走,很輕飄,很彌漫。總是浮在林子的上空,遮云蓋日。濃的霧不知從哪里涌來,遠處的林子就沒有了形象,全埋在水氣中,水氣常凝聚在葉尖上,流出一顆顆晶亮的水珠。樹的桿、樹的葉全是潤潤的青綠。這是一種柔潤的氛圍,柔潤的生成決定著生命在這里的活躍。
這就象人類的社會,總得有一些東西時常柔軟人們的心,這東西不像林中的霧,看不到也摸不著,但它卻能夠在人的心葉上灑下柔軟的露珠,有了這種氛圍,人們便平和、安定,生命即可長久。
關(guān)于森林的散文篇2:森林公園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匆匆忙忙的吃了早飯,自己灌好了水,洗了臉刷了牙,準備好了,我到爸爸媽媽的屋子里問他們:‘‘準備好了嗎?’’媽媽說:‘‘準備好了!’’這是要干什么去呢?嘻嘻,一會呢就知道了。
我和爸爸媽媽們坐著車到了森林公園。我們走近森林公園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參天古樹,長得有三十多米高,還有旁邊的人工噴水池里的噴水器噴起了水,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水柱旁邊有條彩虹。再往里走,就走到了噴水池后面不高的假山亭,上面有兩個亭子,亭子上有一些植物,綠油油的,漂亮極了!往里走轉(zhuǎn)眼之間就到了孔雀的地方,我們來的很巧,我們一來孔雀就開屏了。他開屏的時候,動作很優(yōu)美,讓我們看的目不轉(zhuǎn)睛,直到走的時候爸爸媽媽叫的我才回過神來。我們再往里走,不知不覺的就走到了盡頭,我忽然看見樹上有一只猴子長長的尾巴,可愛極了!我們在山頂,我喊了一嗓子,山下的人就給我回音。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下坡時候,由于坡度很大我一個小跑就剎不住車了還好有爸爸媽媽幫我不然我就摔了!上山的時候我走了將近2個多點。到了門口我看見有吃的就吃了起來,吃的津津有味。到了山門口農(nóng)家小院的燈都亮了起來,果樹上掛滿了果實,葡萄架上的葡萄多的讓人眼花繚亂山間的景色真美!
我和爸爸媽媽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以后還要多上這里來!
關(guān)于森林的散文篇3:美麗森林
在夢中見到一片森林。該怎么形容它呢?過目不忘吧。忘不了它的綠、深、靜。
森林之綠,是一種溫暖的綠。樹木是綠的,綠得深不可測。似乎是在一張素白的宣紙上潑上綠色的油彩,濃郁、自然,卻不失活潑之趣。恰似一個個在紙上跳躍的小人兒,不諳世事。濃濃綠蔭掩擋了皎皎驕陽,卻仍有細碎的陽光透過縫隙滲透于其中。滿面笑顏的花朵,臉上透著淡微的紅暈,襯得這滿目綠色,分外明亮耀眼。依著樹的小湖,沉靜典雅,偶爾微風拂過,伴著圈圈漣漪,翩翩起舞。風停之時,湖面澄澈如鏡,倒映著郁郁蔥蔥的樹木。恍惚間,竟覺得湖也被染上了綠色。森林的綠,豐滿充實得很,乍得一看,綠色似乎溢滿了整個空間。在這綠色之中,你盡情呼吸,似乎也變成一個滿懷希冀、溫暖洋溢的孩子。
森林之深,是一種濃重的深。漫步于林叢中,你便能感覺到它。似乎,它正瞇縫著眼盯著你。你回眸,你駐足,卻始終無法發(fā)現(xiàn)它。你失望地回過身,卻又感到身后的眼神,穿過你的身體,直達心臟。似乎,似乎有滿腔言語欲于向你訴說,向你傳達它對你的,不易外露的感情。此時的花花草草,也似乎被它感染,順從地低下頭。葉子用手掩著,與周圍的伙伴耳語著些什么。你感到好奇,卻無法尋覓到答案。于是甩了甩頭,不再理會。然而,那欲言又止的眼神、那低沉輕緩的絮語、那窸窸窣窣的風聲,卻永遠銘刻在你的記憶之輪上。
森林之靜,是一種清幽的靜。這并不是靜得悄無聲息,而是除了自然發(fā)出的聲音之外,再無其他雜音。靜是由心而生的靜。你聽,那小草破土而出的聲音,那樹葉摩擦發(fā)出的聲音,那雛鳥展翅欲飛發(fā)出的聲音,無不例外地體現(xiàn)出森林的生機。花朵恣意盛開,展現(xiàn)動人姿態(tài);泉水涔涔汨汨,奏響水之圣歌;動物盡情奔跑,釋放無限活力。嘈雜而分明的聲音中,暗藏靜謐。而靜的源頭,是無數(shù)顆愉悅的心的交匯之處,也許這正是所謂的“靜由心生”吧?置身于森林,被它的靜所感染。內(nèi)心中所有的塵埃似乎都被拂了去,剩下滿懷清幽。
夢中的森林或許并不存在于世,但它卻是我心中所向往之地。它如一團氤氳的霧氣,始終縈繞在我的周圍。那個使我魂牽夢縈的謎樣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