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生意義的散文
關于人生意義的散文篇1:人生的意義
我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全國曾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場“關于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的大討論,社會上有人就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我那時在部隊,正好在老山前線。在戰爭的烽火考驗中,共和國將士們就紛紛提出了“軍人的奉獻在戰場”、“軍人的奉獻在于犧牲”、“一人辛苦萬人甜”、“一家不圓萬家圓”的奉獻精神;而我就提出了“軍人的價值和奉獻豈止在戰場”,詮釋了一個全面的軍人的價值。因曾有過那段不尋常的人生經歷,從人民軍隊里走過來幾十年后,我很想探討一下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已成為探討人生的永恒主題。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長嘆:“人生苦短”、“人生真短啊!不知不覺我們就老了。”還有人探討說:“人生這么短暫,我們應該怎樣度過?”、“人生沒有下輩子”、“活著是為了什么?”其實,說的都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生不過百年,年已過半百的我,回過頭來反觀人生,我從人生的青春開始就投身于人民軍隊的行列,經受過吃苦、吃虧、奉獻的考驗,更經歷過戰爭烽火的考驗。轉業回地方幾十年里,一直在“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旗幟下,為千家萬戶送光明。現退二線,仍一如既往地為單位、社會想事情、做貢獻。作為人生經歷還算豐富的我,對人生的意義有了些許感受,隨筆端浸潤在字里行間。
人生的經歷告訴我:人生是一個過程。要說人生的意義,大多數人應從青春時期踏入社會開始。人生意義中包含的內容無非是:青春時期的拼搏奉獻、取得成功的事業、擁有必要的金錢、擁有美滿的愛情、保持健康的身體。我認為,這是支撐起人生大廈的五根柱子。
青春時期的拼搏,這是剛踏入社會時期,人生才剛剛開始,是打好人生基礎的關鍵階段。“萬丈高樓平地起”,青春時期對體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青春是珍貴的,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幾十年一晃而過;一個人的青春就更加短暫,花開一春,草綠一夏,猶如曇花一現,青春就顯得十分珍貴,是誘人的字眼,閃光的名字,不知引起古今中外多少人的贊美和謳歌。楊沫為此寫出了《青春之歌》,王蒙熱烈地呼喊著《青春萬歲》,都歌頌了青春的寶貴和美好。而為了整個人生過得有意義,許多人不惜以青春做賭注。于是,有人提出了“青春無悔”,有人提出“讓青春放射出燦爛的光華”,還有人提出“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青春獻軍營”、“甘把青春獻邊疆”,說的都是人生的意義。說明了青春對于整個人生有著多么重要的意義啊!
取得成功的事業,也就是做有益于人類、國家、社會和一切生靈的工作。這是每個人所向往的,是人生意義的重要體現,是每個人一生孜孜追求的目標,也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生的支柱。一個找不到自己應該追求的事業的人是可悲的,就像無頭的蒼蠅,到處亂碰亂撞,每每看到社會上到處尋找事業的人,我就會聯想到這個比喻。你經過拼搏努力追求后,取得了事業的成功,有了理想的職業,這是你自己最感興趣的,它不僅能帶給你金錢和地位,而且能帶給你無窮的樂趣和成就感,使人生掛上理想的光環,使整個人生富有意義。
關于人生意義的散文篇2:意義
二十余雖的青春歲月,迷茫空虛不知向何處走去,處境猶如只身在茫茫瀚海之中飄搖浮浪,眼睛迫切地望向四面八方,得到的卻是一片迷離,眼未盲,心卻被層層迷霧所遮,終究是越看越著急,索性讓這一切回歸內心,尋個究竟,故于午后閑暇時刻沉靜內省,與心談語,探求人生的意義。在下乃后生晚輩,學識短淺,人生經歷亦不豐厚,妄談人生之意義,還望各位有緣的讀者朋友不要見怪,也希望能向各位素未謀面、以文相交的朋友多多學習,以期解人生之惑,求個明白。
人生者,以人身客居于世游歷四方,或是為欣賞自然美景,或是為結交四海方朋,或是為尋求紅塵知己,或是為安身立命,或是為明了自我本性······在人生的旅途之中,我們走走停停,各自感悟自身的處境,時而欣喜若狂,時而傷心斷腸,現在的我感覺這一切似乎都索然無味,只是沉浸在一片憂愁之中,不知何去何從,唉······天涯何處是吾家?
莊生有云:人生如寄,多憂何為?那人生既然如寄,究竟該如何去寄?是逍遙游世?還是慈悲濟世?亦或是深諳世事,多有機巧,虛偽逢迎度此一生?亦或是勤苦耕耘,不問收獲?我首先聲明:我是個小人,我的見解并非正見,還望各位讀者朋友勿要深信!我想依我個人的鄙陋之見,這四者都需要,我不想用反證法來證明我的觀點,我想人生一世大抵需要滿足兩個方面的需求,一者為物質生活,二者為精神生活,(或許還有一種超脫的靈魂生活,蓋常人所不及,且在下不能明了,此處就不加論述了)。
物質生活的滿足需要我們工作勞動,這是無可厚非的,也許某些人可能生來家境殷實,或為官宦子弟,不必如此為生活而操勞,我只能是羨慕了,但我不嫉妒,因為如果自身處在那個位置,大抵也會如此這般模樣,再者如果因此嫉妒弄得自己氣大傷身,真是不值得,奉勸各位讀者朋友切不可有仇富之心,我們可以追求公平與正義,但萬不可有仇恨之心,因為我感覺感化要比打壓來得好一些,況且你能保證你在那個位置的時候不如此做事?凡事要懂得反躬自省,還有人與人的平衡,各位也許對此觀點大不認同,可以盡管罵我以抒懷,直心作道場即可,不必虛偽藏匿內心情懷。精神之生活為自適之生活,亦即自由自在做自我之生活,這當然是每個人的追求,無人不想逍遙天地之間,無掛無礙,大方自在。我想在現世物質生活為精神生活之基礎,我不反對忍饑挨餓還追求高品位的精神,我們可以抱有這樣一種觀點,以工作勞動之所得來滿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如有富余,可做些慈悲濟世之業,亦可為自己積些福德,但要明了自己所幫助對象的品德操守,若此人貪心熾盛,不知感恩,反而自高勝人,大可棄之不顧,默擯治之。
關于人生意義的散文篇3:人生
賈寶玉是女媧補天所剩頑石所化,稱通天寶玉。投胎人間本是奔著享樂而來,誰知到了人間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享樂是有的,而這享樂里更隨著許多的苦,最后看破紅塵,做和尚去了。
《創世紀》里說:人類祖先原是伊甸園里一對無憂無慮的快活男女,因受了魔鬼誘惑偷食禁果,被上帝懲罰。上帝對夏娃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黎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
說的都是人打生下來就伴隨著苦。人生有三苦:愛恨苦,離別苦,求而不得之苦。為什么嬰兒生下來張口就哭,而不是笑?大概是因他一早就知道自己掉進了人生的苦海吧?
有人說,人生所以苦,是因為人性里有貪、嗔、癡三念。因著這三念,便生出了許多事端,無盡的煩惱。自古以來,多少政治家、軍事家、社會評論家、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盡了多少努力想改變世界讓人們活著不那么苦?然而,盡管歲月更替改朝換代,能人異士層出不窮,人,依舊苦!偉人如毛主席,英明、傳奇一世,卻因“__”而晚節不保;哲學家如尼采,還沒來得及完成指導人們活得更好的藝術就先瘋掉了。
然而,人們仍在努力,不斷研究出各種發明,有貌似能改善生活的電燈、電話、汽車、飛機等;也有抵御外敵增加“安全性”的火藥、槍炮、原子彈之類;更有測驗人體抵抗力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轉基因一流……哈哈,人類從來就是頑強的物種。人類是天才也是蠢才,研究得出改變外部環境的一切,卻研究不出不“心”苦的法子。
人生既然這么苦,又何苦要來這一遭呢?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樂觀者找到了很多答案,嚴謹者決定暫不去想,豁達者認為不需要想,自信者斷定自己找到了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之于我,不過是盡力讓自己和身邊人多一些快樂、生活多一些色彩、存在得有些價值;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安無虞罷了。
中國有句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中國又有句話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若要較真拿它們去做比較研究哪句更在理,那便是鉆牛角尖了。能人異士也好,凡夫俗子也罷,每個生命,既存在,就有他存在的意義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