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母愛的散文
關于描寫母愛的散文篇1:母愛
母愛是上帝賜予女性最好的禮物,我是女人,愛孩子是我的本能。
兒子讀初三了,學業緊張,每天有十五個小時是屬于學校的,對于他的學與問,我已無力相助,只設法在他的飲食起居上多點照應。今年有點忙,無暇顧及他的一日三餐,前幾天,看他的個子又長高了些,瘦瘦的身子仿佛一陣風就要吹走了似的,對他說:“兒子,媽媽沒事就回家給你做晚飯吃吧,可是,如果我沒空,你跑上跑下的,食堂吃不到怎么辦呢?”兒子反應很快說:“媽媽你在家就把外面的門開著。”嗯!母子倆就這樣約定好了。一連幾天,我上饒玉山來回跑,這件事早忘了。
今天有空我回家給孩子做飯了,但是,飯做好了,也不知道他回不回?下課鈴響了,手機里校訊通短信也響了,我站在廚房里,頭伸得像長頸鹿一樣盼他回。不一會兒,真的看見兒子回了,我手舞足蹈起來,遠遠地:“Hi,Hi......”兒子也看到我了,一個箭步跑上四樓。
母子倆經常見面,但是,這份默契還是第一回,我問他:“你怎么知道媽媽今天在家?”兒子說:“我每天都回來看門,門沒開,我就回學校食堂去了。”
我這才想起手機里的校訊通短信,淚差一點涌了出來......
描寫母愛的散文篇2:母愛如山
五一回老家,發現母親又老了很多,頭發幾乎全白了,眼神也似乎沒有了記憶中的那份光彩,只有當她突然看見我時的那份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喜悅和微笑,卻是那樣的真真切切。那個微笑的眼神,一瞬間就把我拉回到兒時——母親年輕的時候。
家里姊妹四個,我最小,對于一個六七十年代西北農民的家庭而言,生活的窘境可想而知,但在我的記憶深處,卻從不曾有過窮和苦的概念,有的只是母親每次見到我時的那種喜悅和微笑的眼神。這個眼神,永遠使我幸福滿滿、快樂無邊!
俗話說:“老狗記得前世的事”,我時常懷疑,我是否真的由狗轉世而來。說來也怪,四十歲的我,到現在居然能清楚的記得我吃奶的事。小時候貪玩,每次在外面都是玩的饑腸咕咕,一回家,就瘋狂的撲進母親的懷抱,掀開母親的衣服,貪婪地吮吸母親的乳汁,而母親不管多累,都從不厭煩,只是那樣微笑著像欣賞一件無價的藝術品一樣看著我,就這樣我吃了六年的母乳,直到上小學。
母親常跟我說,我是家里的福星,因為我出生的時候,家里剛分了土地,一出生就沒有餓過肚子,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雖然也許在生活上,我的童年過的很苦、很累、很窮!但母親的那句話,使我的靈魂深處,是那么的富有,是別人沒法比的。
我的牙長的歪七扭八,十分難看,小時候母親就說,牙長成那樣,有肉吃,是砍肉的斧頭。因此我小時候很為我的歪七扭八的牙齒驕傲,因為我長大后就有肉吃,我有砍肉的斧頭,總感覺比別人高一頭,直到長大,才發現那只是母親一個善意的謊言和美好的期望。然而不管怎樣,因為母親那句話,使得我從來沒有因為牙長得丑而自卑,沒有對我有任何的影響。我甚至愿意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姊妹四個中,大哥自小就十分懂事,學習也非常努力,然而家里農活重,父親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想讓大哥退學,母親堅決不同意,為這事經常吵架,而每次都以母親的眼淚結束,但決不妥協。母親就這樣一邊吵著架,一邊用自己廋弱的身軀,包全了家里的一切雜務,還幫父親干重活,從來沒叫過一聲累,一直把大哥送進了大學的校門,姐姐卻是不幸的,也許是因為女孩子的原因,母親的眼淚沒能阻止父親的決定,最終還是退學了,據說因為姐姐學習好,老師也上門求過父親,也沒能讓父親改變主意,直到現在,每當提起這件事,母親總是眼睛里噙滿淚水,覺得自己沒能照顧好自己的兒女,飽含心痛和內疚。二哥中途有一年想退學,說要學開車,母親當場就氣暈過去了,二哥害怕了,乖乖的去了學校,我學習不好,但在母親堅定的眼神中,也一路走進了大學的殿堂。我們哥三個能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環境下,全部完成學業,那是怎樣的一個奇跡,而這樣一個奇跡,是母親用廋弱的身軀和堅定的信念而創造的,我的堂兄妹十四個,他們卻沒有我們的幸運,再沒有一個人進過大學的門檻。
小時候除了土地上干活,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鄰村駐著一個營的野戰部隊,時不時會放一場露天電影,每次我都嚷嚷著要去看,母親也是每次都帶我去,記憶中的老家似乎永遠都是冷,看電影時,孩子們主要是繞著場子玩耍,電影放的什么,已經全然不記得了,只記得散場的時候,都是凍得手腳發麻,母親總是解開她棉襖的衣襟,把我揣在懷里,貼著母親的肌膚,只幾分鐘,全身就暖和了,滿血復活!而母親就如同把一個冰塊放進自己的懷里。
母親很聰明,雖然沒有上過什么學,但電影上的歌曲,她一學就會,她經常唱給我聽,慢慢地培養了我對音樂瘋狂的喜愛,那時候家里沒有什么樂器,我就自己動手做,西北沒有竹子,就用泡桐的新枝做笛子,春天新發芽的柳樹枝也是做喇叭的好材料。我甚至用幾根鋼絲訂在木板上,做成了一把琴,居然也能彈出歌來,那時候我十歲左右,上三四年級。去年回家,母親居然還保留著我做的那把琴,保留了將近三十年了。母親就是用這種細如發絲的愛,培養了我的興趣,使我在任何時候都對生活充滿樂觀和希望。
母愛的散文篇3:母愛無聲
或許是在廣東待的時間久了,自己已經習慣了廣東的暖氣候,回到家鄉后特別怕冷,總是適應不了家鄉冬天的冷氣候,母親總認為是我懷兒子時嘔吐得太厲害,因此體質變差了。總之,自打回到家鄉后,隔三差五的就會感冒。盡管每次降溫前我都會及時添加衣物,但是感冒依然與我纏綿不休。
一入冬,母親就總是擔心我會感冒,每次回家都像叮囑小孩子一樣叮囑我,每次打電話只要一聽到我咳嗽,或是鼻塞了就會緊張地問:“你又感冒了?”若是我因為工作周末不能回家,母親一定會抽時間來學校,看完后還會絮絮叨叨地叮囑,臨走時就會搜尋一番看看我們母子有沒有換下衣服,若是有衣服還未洗,母親就會一袋裝走,還要一再叮囑,“冬天天冷,不要自己手洗衣服了,帶回家用洗衣機洗,免得感冒,自己身體不好就要多注意了。”每次我都不住的點頭,但是,我真的不想把衣服拿回家去洗。母親都已經老了,而我自己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還要讓母親為我這么操心,我真的很不愿意,所以每次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都不愿意回家去讓她跟著難受。
冬天天冷,周末回家,每晚沐浴完后,睡衣一換就不想再洗衣服了,心想著反正明天不上班有時間洗,等我起床后去洗衣服時,母親早已將衣服洗凈晾好。
小時候,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我,那是我年齡小需要她的照顧才能成長起來,而現如今我自己也做了母親了,母親依然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著我,為我操心,為我憂慮,我總覺得自己很不應該,愧疚之感油然而生,就想讓母親少為我操心,有時,便在閑聊時想勸一下母親,好讓她不要再把我當小孩子一樣照顧了。母親卻說:“每一個孩子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所以母親對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要花一份心思,無論什么時候,子女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操心呢?就像你對你的一對兒女能不操心嗎?……”
面對母親如此的話語,我知道,無論我說再多的話,都無法更改母親對我的細心呵護和傾心付出,因為那是一份最真切、最無私、最偉大的母愛,有如一股永不枯竭的涓涓細流,潺潺流淌,緩緩的溫潤著兒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