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春雨的散文隨筆
生命每一點都離不開那些看似無生命的東西,正如這春雨,是我們生命的源泉。關于春雨的散文隨筆送給你們。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描寫春雨的散文隨筆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描寫春雨的散文隨筆篇1:春雨夜
是夜,春雨綿密,時光輪回,該是年之初,萬物生長的季節,想起那些在迅速成長中的孩子和即將老去的我們,曾以為青春永遠的我們,經不起時光點滴的雕琢,沒有關系,沒有關系,這人生的路途上,從不曾缺了前者,同行者,后來者,我們以為自己的獨一無二,不過是前人的足跡,來者的追隨罷了。
想起家人,我們那一大家子的人。
弟弟說感到不適。我驀然想起,我們誰都沒有陪在誰的身邊。還在北國雪域的父親,偏遠山村的母親,以及散落各處的我們,遠的很遠,近的卻也不近,總讓我們的一日三餐,各自吃下,對著的是自己,或者別人,家人卻鮮少在其中。即便是逢年過節,因為工作的緣故,也總有成員未能出席年夜飯。是很遺憾,更遺憾的是,需要的時候,我們未能相互照顧。
朋友說,許久不見寫東西了呢?寫,需要靈感,而它總偏愛跌宕起伏的生活,當生活淡淡過去,走向一馬平川,并且以為這平坦旅途將永無止境,我們便也沉默,直到某天,它突然地覆天翻,我們便有了新的風景。
畢淑敏說,寫作是回憶,回憶也偏愛深刻的昨天,也不得不說,我們回憶的行囊愈來愈重之后,我們的心便放棄了一些,相同的昨天便不受待見,而我們收拾行囊的時候大概也拈輕怕重,一番思量,我們的記憶便也背棄我們了。
這座城市,我生活了兩年多的時間,它漸漸從陌生到熟悉,即便不熟悉,我也懶于探索,算是無睹吧。但是今夜,我察覺到它從未有過的寧靜,人聲消弭,這是否已是空城?我還在,人們卻是去了哪兒?這綿密的春雨,是將人們擁進沉醉的睡眠里了嗎?
睡吧,城市,晚安,城市
關于描寫春雨的散文隨筆篇2:春雷、春雨
清晨還在夜的懷里安靜地眠睡,在甜蜜的夢鄉里沉醉 。
辛勤的天父松開環抱地母的溫暖雙臂,站直偉岸的身軀,慈愛的看著辛苦孕育一冬的溫柔地母和地母懷里甜睡的愛兒。春,已來臨。天父和地母商量著該叫醒愛兒們起來了,趁著大好春光,成長、茁壯。
天父得到地母默許的眼神,帶著今年的第一聲春雷,攜著絲絲耀眼的閃電,探出云霄,帶著無限喜悅轟然炸開。猶如春節盛大的禮炮。這聲音集合了世上所有偉大父親的嚴慈,裹挾著無私的無邊大愛,響徹云霄。春雨如繽紛的焰火般颯颯降臨,淋漓盡致的灑向大地。
閃電眨著眼,愛撫被喚醒的愛兒,用更強的光照亮大地,讓天父尋找仍在沉睡的愛兒。天父站在云霄的空寂寂的最高處,用最洪亮的聲音炸響第二聲春雷,轟隆之聲在高高的空寂里滾滾不覺絕。孩子們多數都已舒醒。這下可忙壞了殷勤的閃電,不停地四面招呼。春雨也絲絲的溫柔了,輕輕地摩挲著孩子們稚嫩的小臉蛋,安撫一雙雙好奇的無邪的眼。
春雨注入殷勤等候一冬的大樹。我仿佛看到萬千枝條精神抖擻。無數數也數不清的枝芽,像一個個小燈籠掛滿大樹的枝枝椏椏。一棵大樹就是一個璀璨的上元燈夜。我貪婪的欣賞。又仿佛是一只只黃絨絨的小雀,立滿大樹的枝枝椏椏,歡悅之聲在我心底情不自禁的想起,屢屢不絕。
春雨灑向寒冬里頑強綠著的青竹。我仿佛聽到片片竹葉都掩嘴偷笑的沙沙聲。它們大有以野火燎原之勢,調皮的把尖尖的腦袋漫山遍野鉆出地面勢頭。我也被他們頑皮的不可抵擋的勢態感染,趕緊捂上嘴,把咯咯咯咯的歡笑聲吞入心底,免得吵醒了身邊甜睡的愛人。
春雨浸潤了柔軟的大地。大地更加溫軟、綿厚。我仿佛看到了頑強的小草,將青色秀滿大地,挺著俏麗的小身板,隨著春風自由自在的舞蹈。
隨著一陣陣的閃電,一絲絲的雨聲,我的腦海出現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我筆拙,怎么能書盡寫完呢!就盡情的看盡情的聽吧!
天父帶著閃電繼續游走在云霄,滾滾的春雷不時的響起。叫醒那些貪戀地母溫暖懷抱的愛兒。威嚴的敦促他們“快起來,快起來,春光如此短暫,怎可無心錯過,耽誤一生,辜負你們母親的辛勤孕育、殷切希望”。
清晨已被天地的愛兒們鬧醒,大亮了,雷停,雨住。溫柔的晨光微笑的注視著這和諧美滿的大家庭。我伸出雙手,輕輕地捧起天地無私而且和諧溫暖的大愛,植入心田。想象著他們像藤蔓一樣爬滿我的心間,撐起無限廣闊而又無比溫暖的心空。再把天地的大愛還給我無比熱愛的世間。
關于描寫春雨的散文隨筆篇3:春雨紛紛情綿綿
又是紛紛春雨的季節。一場接著的紛紛春雨淅淅瀝瀝地下,冬眠了一冬的青蛙醒了,在春雨滋潤的田野上敲起了歡快的蛙鼓,就是這紛紛春雨送來了春風習習,送來濃濃春意,春雨下過后,滿處春光明媚,春雨中,草兒抖動了,花兒顫動了,鳥兒騷動了,人們的春情萌動了。鄉野上的青草,綠樹,花兒一叢叢,一株株,一串串,一個勁的向上生長,穿過春雨的問候,展露嬌嫩的歡顏,吐露著厚實的心事。鄉野上的人們呼吸著久違的新鮮空氣,在雨中,感受雨的溫柔。雨滴輕輕漫漫,疏疏斜斜;感受雨的清涼。雨細細密密,點點滴滴,輕柔打在干燥的肌膚上,心中的煩憂也消退了幾分;感受雨的情意。雨淅淅瀝瀝,紛紛揚揚,落在手心,婉約成珍珠,嗅一下,無味,感受到它的清新;看一下,無色,卻能看到它的潤澤如珠。讓人有一種“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愜意和舒適的快感。
在我的記憶中,鄉間的父輩們盼春雨,一到每年的春三月,他們就早盼夜盼春雨快下多下,春雨落處,滿地生機,望著春雨下,渾身春情生,春雨正下,他們在雨中行,春雨下過,他們趕著牛扛上犁扛上耙扛上鐵鍬挖鋤去翻耕田土播下種子和種下希望。他們明白,一場春雨一場忙,才有秋后糧滿倉。
在我的記憶中,鄉間的春雨溫柔而多情,璀璨而濕潤,清涼而潤心。紛紛春雨,淋濕了我的回憶……
在那紛紛春雨的時節里,我和小伙伴們就跟著三五相邀,結伴而往的阿姐們,帶上竹籃或可以裝食品的塑料袋去山里撿一種酷似木耳的野菌子,人們稱它叫“地耳”。它無需人們去培植,只需幾場淅淅瀝瀝,綿綿纏纏的的春雨輕灑慢侵,那自生自滅的地耳,一夜之間就在田邊地頭的巖窩窩里長成了且鮮且嫩且肥的一朵朵、一堆堆,一蓬蓬的了。撿地耳自然是我們小伙伴和年輕阿姐們最喜歡干的一件事。我們來到平時地耳長得最好的地方,精心撿回最鮮嫩的地耳裝進籃里袋中。這時候,那些有了心上人的阿姐們,趁著撿地耳的機會,甜甜的回味與阿哥約會的情景,口里禁不住的朝著山那邊唱起相思相戀的情歌。我和小伙伴們嘰嘰呀呀的學著,更多的是哼起唱著我們的童謠和品著我們的童趣。
我們把撿回的地耳用山泉的井水洗凈之后,拿回家用香茶油在鍋子里炒上一陣后,摻上腌制的細包谷粉伴有紅辣椒粉的酸菜煮過,粘乎乎的,吃起來香喂十足又格外的開胃,它是我們鄉間唯有在春時里能吃到的佳肴。父母親每吃到我撿回炒好煮好的地耳菜,總會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父親的話本來就不多,要想得到他能夸我幾句,向來都是一件很難的事,他的金口銀牙好難開,母親總是一勺接著一勺舀起煮好的地耳往我的碗里送,嘴里不停得說:“多吃多吃,多吃地耳好潤色壯骨,腦殼開竅好讀書……”后來,我一直很能讀書,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讀書的成績一直都好,特別是語文成績總是拿第一。如今想起來,也許是我兒時特別愛吃地耳的緣故吧!
春雨紛紛的時節,鄉間田壩子上春水發了,滿田的春水清澈透底,溫溫的田水沒了冬日的冰涼。冬日里一直躲在田里稀泥巴里的田螺,從泥中爬出來,拖著一道長長的泥印,慢慢向前挪行,只要田水一有波動,它們就會反躺著裝著假死。田螺出動我和小伙伴也出動了,我們就各自挎上一個竹簍簍,高挽起褲腳,去田里撿田螺,鄉間的田肥,田螺多而大個,我就拈起大個的田螺撿,用不了多時,就撿回了滿滿的一竹簍田螺。拿回到家里用一大盆清水養著,好讓田螺把里面的泥巴吐出,兩三天換一次清水,直到田螺把泥巴吐干凈為止。
這時,我就把田螺拿到水井里在清洗幾次,拿回家放進灶房的大鐵鍋里放上油撒上鹽反復翻滾爆炒,再放上腌制的細包谷粉伴有紅辣椒粉的酸菜煮開。這樣,只要寨子上有一家煮田螺,那就是滿寨的香。不論是誰家煮田螺,就要裝上一大碗給隔壁鄰居送去。在我們的鄉里,一碗田螺算不上什么,但鄉親們相送的傳遞的是鄉里固有而溫馨的鄉情。每次我們家煮田螺的時候,母親總會給鄰居一家一碗的送去,隔壁煮田螺時也會給我們家送上一碗,彼此彼此,你來我往。每到我們一家吃田螺的時候,母親總是事先為我和妹妹準備一根細小的竹簽,以便我們兄妹倆好挑起田螺里頭的肉。當她看到津津有味地吃著田螺肉,滿臉的笑甜在心里頭。常言道:當父母的好的甜的總留給兒女,苦的辣的酸的自己悄悄咽下。如今想起來,雖是一件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母親給予兒女的總是溫暖的親情呀!( 文
看了“關于描寫春雨的散文隨筆"的人還看過:
1.關于描寫春雨的散文
2.關于描寫雨的散文
3.關于雨的美文
4.描寫夏天的雨散文隨筆
5.描寫夏天的雨散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