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蓮花的散文
女人生命中有三朵花,一朵開在唇上,是圣潔的蓮花;一朵開在胸部,是妖嬈的桃花;一朵開在私處,是有毒的罌粟。今天我們來推薦有關蓮花的散文。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蓮花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蓮花的散文篇1:話說蓮花
我出生在蓮花,蓮花縣本不產蓮花,何以蓮花而名,難得可考。而今以“蓮花”之名,劈大片土地專植蓮花,建蓮花公園并辦蓮花節,是為旅游開發和宣傳之意義。其實也為“地如其名”做了一個注解。但這種刻意而為的行動我無意刻意探究。
以蓮花命名的地方很多,如黃山的蓮花峰、北京南部蓮花池、廣州番禺的蓮花山、山東萊蕪的蓮花山、深圳的蓮花山公園等等,而以蓮花命名的商品更是不計其數,如蓮花汽車、蓮花味精、蓮花衛視…。不一而足。以蓮花命名的大概均因與蓮有某種關聯而得名,黃山的蓮花峰因周圍群山環繞,頗似蓮花,故名;北京南部蓮花池因盛夏時節荷花滿塘,故名;萊蕪蓮花山因九峰拱圍如蓮,故名;廣州番禺的蓮花山,因峰頂上有一塊酷似蓮花的巖石,故名。
黃山是去過的,時間久了對蓮花峰的印象有點模糊,但感覺黃山的很多峰還是像蓮花瓣的。深圳的蓮花山公園因近地利之便多次去,但始終沒有搞清為何叫“蓮花山”。因城市的建設發展,現在的蓮花山形成了被城市合圍之勢,真可以說得上是城市中的綠洲了,也許俯視下真像漂在水面上一片大大的、綠綠的蓮葉,而佇立在山頂的小平的雕像廣場就像盛開的蓮花吧。
人們爭相以蓮花來命名,除此因素外,我想蓮花的美好隱喻性是一個內在的重要原因。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歷代文人墨客對蓮花寄予了許多美好的意境,宋朝周敦頤《愛蓮說》最具代表性: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關于蓮花的散文篇2:我與蓮花
今天晚飯,我做的榆錢窩窩。
本來,我想明天自己去榆樹上折枝條,可是,我沒有把握,因為榆樹都很高。
下午,我正在電腦上敲《我去趕集》,蓮花抱著孩子來了,進門就問我:“嬸子,你吃榆錢窩窩嗎?”
我趕緊把拌好的柳芽給她嘗嘗,說:“吃過柳芽嗎?我今天偷的。”
“天哪!在哪兒偷的?”蓮花笑呵呵地問。
“順河集路邊,有一片海棠樹苗,里面有好多柳樹……”
“噢知道,你真會找地方。”蓮花邊吃邊說:“我今天弄了一些榆錢,做了一鍋窩窩頭,還剩一些榆錢,我三嬸子說她拿走做窩窩,現在她正澆地,還沒回來,你趕緊去拿點來。”
我正想張嘴,蓮花急忙說:“還有很多,你快去拿。找個塑料袋子。”
我順手拿起桌子上的塑料袋子,跟著蓮花來到她家。
蓮花拿起窩窩頭,非得讓我吃,看著綠油油的窩窩頭,我真的有點饞,毫不客氣地拿起來就吃。
臨走,我裝了一袋子榆錢,高興地說:“我也去做一鍋窩窩頭。”
前幾天,我也是正在電腦上看文字,蓮花抱著孩子進來了,“嘩啦”一下,從衣兜里掏出來很多大紅棗,曬干的,特別大,我真是頭一次見這么大個的干紅棗。
我驚問:“哎呀,這么大的棗!哪來的?”順手拿起一個,放進嘴里咬一口,真甜!
“我昨天買的,就是看著這么好,我才買的,下鍋里煮粥喝,挺好的。”蓮花繼續往外掏著。
“你干啥呀?給我這么多!”
“你熬粥喝,一次放幾個就行,我給你說,等鍋里的水開了,再放棗,這樣粥不苦,放早了,有苦味,這是我跟網上學的。”
還有那次,對了,二月二,也是我在女兒這個小屋里看電腦,蓮花抱著孩子進來了,嘩啦啦地放桌子上一大堆炒熟的黃豆:“給,專門給你送的,嘗嘗好吃不?”
“噢,今天是二月二,是應該吃這個的,我都忘記了這個風俗。”我邊說邊嘎嘣嘎嘣地吃豆子:“還真好吃!好多年沒吃這個了,你還真有心,想起來炒黃豆。”
那是我剛從北京回來的時候,家里的交通工具都還沒修好,蓮花說:“嬸子,你想趕集給我說一聲,我騎俺家的三輪車帶你去,你坐在后面,正好給我抱孩子。”
好多事情,我記不清了,在這個清冷的季節里,我沐浴著溫暖的春風,讓我孤獨的靈魂,感覺到春天的美麗。
其實,蓮花和我的關系,從血緣上,是沒有的,說起來,她只是我鄰居家的女兒,按農村里的說法,我們兩家的關系,是出了五服的,盡管老公和他的父親是同一個老祖宗。
從小,蓮花便是我跟前的一個小天使,她是我看著長大的,她與我的感情,應該僅次于她的母親吧,我覺得。
以前每年的春節,我家過年的餃子,幾乎都是在蓮花的參與下,完成的。我們家過年的熱鬧,離不開蓮花。直到蓮花結婚,遠嫁到濰坊。
關于蓮花的散文篇3:荷花
(一)
初夏,蓮湖公園。古柳垂堤,清風淡淡。堤旁,是一片荷花。
我久久地凝視這片如詩如畫的荷花。你,在晨曦中,亭亭出水中,灼灼迎朝暉,碧葉流瑩珠,幽香暗襲人。紅花綠葉相映,盡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風姿。
(二)
荷花,你不似眾芳搖落時,凌寒綻放的臘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雖然一身傲霜風骨為多少仁人志士所垂青。但畢竟常常點綴在庭園樓閣,而成為寄寓情抒閨怨之物。
荷花,你也不似猗猗風姿,幽幽其香的蘭花。雖不與塵世紛爭,空谷藹蘭香,碧澗映寒天。但蘭花只是在深山峽谷里,依水傍石,沖和恬淡,淵默自守,陶冶貞潔,自醉幽雅,隱喻仁人志士的遺世情懷。
菊。百花春敷,它獨享秋榮。當簾卷西風時,東籬黃花在濃露中綻笑。金蕊泛流霞,勁風送暗香。它傲霜怒放的人文氣質,為古來無數人淡如菊的士人所感嘆。但是,蕭瑟秋風四起,嚴霜相逼時,它也只能凋為昨日黃花,令舞蝶也喟然。
竹。風過簌簌有聲,月下窈窕疏影。青竹賦詞,竹香入詩。竹子那凌厲風霜中蒼翠儼然的品格,它剛直不卑、虛心高節的品質,已為多少文人騷客所稱道。竹,或滿山蒼翠,或傍峭巖而生,但更多的是雅居在文人官員的庭院。千丈古竹戀碧云,一枝笛管吐新曲,獨坐幽篁,撫琴吟唱。倒是因歲饑為民請賑而被罷官的鄭板橋對竹別有一番感觸,“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進而引發了“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民生情懷。
(三)
與梅、蘭、菊、竹花中四君子相比,我更贊美荷花。
荷花,無論是鄉間池塘,還是空山溪谷;無論是名湖勝地,還是庭院淺池,因地而生。既不攀榮求雅,更不趨炎附勢。落落出紅塵,磊磊落凡間。
三月,還是乍曖還寒的季節,湖上一葉浮萍,逐流飄零。你卻用小而稚嫩的點點的翠綠,一個又一個,輕靈飄逸,穩穩地而又生機勃勃地踏出了春的腳印。春來了,你從不和百花爭俏斗艷。而是用一片片碩大、碧翠的荷葉鋪滿了水面,和蒼穹默默地對視和交流。
在那幾乎令人窒息的污泥濁水中,你不似臧獲困泥淖,任其蹂躪而屈辱一生。你沒有一絲呻吟,而是痛苦并頑強地抗爭著。鄙其污濁,啜其養分;立身淤泥,不染纖塵。初夏,你終于掙脫了世俗的羈絆,從碧如蘭的池水里伸出,大口地、深深地呼吸著自由的空氣。幾枝白蓮,冰清玉潔;數朵紅荷,一片嫣然。湖面掠過一陣清風,那挺拔的花苞,猶如一支畫筆,飽蘸生命的甘苦,在盡情揮灑人生的水墨丹青……。
(四)
我更喜歡雨后的荷花。
雨后柔和而疏疏的晨暉里,湖面靄靄淡煙,蒙蒙細霧。氤氳 慢慢散去,忽然發現,一夜風雨,竟喚醒萬朵笑靨。一池蓮花,盡態極妍。或如貴妃出浴,回眸一笑;或如鄉間村姑,梨花帶雨;或如待嫁閨秀,閉花羞月;或如閨中繡女,含情凝睇……。在清幽淡雅的荷香中,雨后略帶涼意和濕漉漉的空氣,如游絲般緩緩沁入心扉,讓人頓覺清靈怡然。
面對風云變幻,你依然故我。如潤如酥的細雨,你頜首笑迎,與其潑墨作畫;縱然是滂沱大雨,你也坦然面對,用寬大的荷葉,將它融入層層漣漪。
也是一個雨后的傍晚,我行走在六盤山麓一個稱作野山谷的峽谷。一片原始森林伴著一條小溪在幽靜的峽谷里綿延數里。深深地呼吸著雨后土地和松果的芬芳。
看了“關于蓮花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蓮的散文
2.關于蓮花的名家散文
3.關于蓮的托物言志散文
4.關于蓮花的散文
5.做人當如蓮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