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有關的散文
花間冷雨淚,細雨輕叩柴扉,手握一抹冬日的殘陽,行在春天的路上。關于春季是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春季有關的散文篇,希望對你有用!
春季有關的散文篇1:春天
過年,對于許多的人來說,就是一張車票,年前是歸程票,年后是返程票。因此,過年,實際上就是現代交通工具的戰爭。過年,硬是把車輛逼的踹不過氣來;過年,硬是把車輛逼在大街小巷里比步行還慢;過年,硬是逼著人和車輛斗錢、斗志氣,最后硬是把中國傳統的過年斗成了全國性的車輛展覽會!
大年除夕一過,就是喜氣洋洋的春節。什么叫春節?春節實際上就是春天里的第一天。因此,春天里的第一天值得慶賀,人們拜會親友,人們旅游家鄉的景點,小孩歸紅包,小孩穿新衣服,新春里新氣象。
春天里,春風和和煦煦來了,小雨奶水一樣流在了大地上,小河開始冰雪融化了,樹枝開始發芽了,小草也開始伸出嫩綠……一切的一切,都變得可愛了。此時,努力、拼搏這個詞就顯得多余了;此時,哲學似的大道理就顯得迂腐了;此時,圈子、背景似乎有些做作了。因為春天里的氣候,一切的一切都自然的吐芽、開花了!
因此,請不要講努力,也不要講拼搏,也不要講大道理,也不要講圈子講背景講關系,請給一切渴求生長的萬物一個春天的氣候吧!一切渴求生長的萬物在春天里的氣候里都能自然的吐芽,開花!
天,之所以是天,就是因為天在萬物渴求復蘇渴求開花的最佳時刻能送來春風,能制造一個春天的氣候!這就是天的神圣和偉大之處!那些卑鄙,那些罡風,那些陰霾……在春天的大環境大氣候里只能逃遁。
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就是給封建的中國一個覺醒,恰似一個春風一個春天的氣候,中國立刻就掀起了反封建除倭寇的革命浪潮。
毛澤東提出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就是給當時的黑暗中國一個曙光,恰似一個春風一個春天的氣候,中國人民立刻眾志成城,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一個屬于人民自己的新中國。
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就是給七十年代的集貧中國一個富裕之路,恰似一個春風一個春天的氣候,中國人民立刻就奔上了小康。
小孩讀書,重在給小孩一個讀書的春天!
青年人創業,重在能有一個創業的春天!
愛情,重在時時培植一個愛情的春天!
婚姻,重在夫婦二人自己給自己氤氳一個家庭的春天!
正常情況之下,人沒有傻子,人沒有懶惰,人沒有骯臟,如果真有這些,那也是社會制造的,那也是人為的,那也是大小環境和大小氣候的產物。我們如果人人都在適當的時候,能都有一個春天的氣候,那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理想的人生,那每一個人都能活的怒放,都能活得鮮艷,活的舒坦!
春天里的美,美在有了春風有了春的氣息!
春天里的美,美在百花都能競放,美在小草都能換上綠裝!
春天里的美,美在人人都有了春天的精神和春天的思想!
春季有關的散文篇2:春天的氣息
清晨醒來,正好一只鳥兒落在窗臺,在窗臺上歡快地跳躍幾下,清脆的鳴叫兩聲后,又很快落下窗臺飛走了。就在鳥兒剛剛起飛的當兒,又追逐而來另一只相同的鳥,但它僅在空中轉了一個身,就緊追前一只小鳥而去。窗臺上再次傳來兩聲清脆歡悅的鳥鳴。
窗外,雖然細雨霏霏,寒涼陣陣,讓人錯覺仍是寒冬,但窗臺上突然飛至小小鳥和它們留下的幾聲清脆歡悅的鳥鳴,讓我一下警醒:春天已經悄無聲息的來到。鴨子天天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知道春天江水的冷暖;鳥兒飛翔在天空,它們自然也能感知到春天與寒冬細微的變化。我躺在被窩,躲避著冬天清晨的寒冷,貪戀著床鋪的溫暖,自然不愿承認春天其實已經到來。
春天真的已經到來了嗎?我趕緊穿好衣褲,走至窗前,推開了那扇積著薄霧的玻璃窗門,探出腦袋,急急的要尋找窗外春天的影子。一股寒風破窗而入,直灌我的脖頸,凍得我一個激靈。我仍繼續努力的尋找春天的影子,努力要傾聽出她的聲音。
果然,我嗅覺到了夾裹在窗外凄風冷雨中的春天的氣息:我驚奇地發現,仿佛在一夜之間,窗下院中的樹木已經頂出了一樹即將泛綠的芽苞;窗外雖然風帶寒涼,但我分明感覺到寒涼的風中,已經帶了春風的和煦與滋潤;還有在天空或枝頭追逐跳躍的小鳥,它們的鳴叫是那樣清脆而歡悅,這不正說明它們早已擺脫了冬的寒冷和制約,在春的季節里大膽的活潑或向異性進行招喚和展示……
春天開始向我們走來。側耳傾聽,我仿佛聽到了她大踏步向我們走來的腳步聲。
走在上班的路上,路過天天都經過的湖邊公園,雖然雨濕一片,但鳥兒在樹枝間盡情地歡跳和鳴唱,湖邊的柳比冬天更綠了,地上草濃了顏色,小樹們悄悄的含了綠芽;在亭閣里晨練的老年和婦女們,衣服也似乎比冬天穿得更少了很多,有了春的朝氣和精神;再看堤下的湖面,早飛走了每年冬天聚集而來越冬的成群候鳥和野鴨,改為換之是淺水區里開始有了小魚浮擊水面翻肚吐泡……
再推門進得辦公室,仔細觀察擺在辦公桌和窗臺上的幾盆花木,突然發現,原先帶黃的葉片,黃葉兒的數量要比冬天的少了很多;而冬天里一直綠色著,現在又要比冬天里更加綠色;就連莖葉的長勢,也要比冬天看上去更加精神和硬朗。再觀察,我竟然發現了在那些黃片和綠葉之間,開始有了嫩綠的芽兒萌發。這芽兒是春的預示,蓬勃綠色的希望。我在這預示和希望間,聞到了春天的氣息。
春是一年的開始,萬物復蘇的時節。古人曾有無數詩篇描述春天:如韓愈的“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劉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等千古名篇。春天是給人予溫暖,給人予希望的。我會在新的一年里收獲什么呢?至少,我現在已經捕獲到了春天的氣息,看到了葉兒泛綠的希望。
春季有關的散文篇3:春天里的鄉愁
鄉愁應思念而來,在春天里宛如毫無遮攔的鄉野山花,自由潑辣地盛放。
故鄉的春天,是如云的黃,潑墨的綠,晶瑩的白組成的一個奇幻的世界。總覺得那樣的美是故鄉骨子里才有的特質。隱藏在魔幻背后的鄉愁則是所有美的結晶體。
原生態的鄉愁,它是希望的孕育體,亦是一種新生的力量,神奇而生生不息的力量。
五歲時,我生了一場讓醫生也摸不著頭腦的病,連續一星期高燒不退,急得全家人眼淚汪汪。昏沉的我聽得最清楚的便是蓓蓓家小狗的叫聲。
其實每天蓓蓓和小狗都會來看不醒人事的我。蓓蓓柔軟嬌嫩的櫻桃小嘴欲啟又合,如一雙清亮無比的嬰兒眼透視著發生的一切,她和小狗就那樣牢牢地守護著我,不說話也不想離開。當我快要被醫院下病危通知時,蓓蓓滿臉積蓄的憂傷卻擠出春花般的笑意說:“我給你做一種你沒吃過的菜,保證你肯定會好起來,你信不信?不過你得負責吃上一些,吃了就有力氣,病才會好……”在醫生都不敢打包票的險境下,蓓蓓豁出命來把與生俱來的信心全部押上,保證我會好,也不怕被人腹誹,罵她完全就是個“小騙子”。那時我的精神狀態似乎很識相就勢好轉。
鳥兒在樹上歡鳴,椿樹散發出一束束薄荷味的香氣,由遠及近大行其道。想不到連上村后那座小山頂也怕摔下的蓓蓓居然有美猴王的潛質,高高地爬上了樹。身子生龍活虎、左旋右轉,云里霧里繞上跳下。小手嫻熟利索地摘著新生的葉子,一把把鮮嫩肥碩的椿葉像一只只粉綠色的蝴蝶展開翅膀,紛紛落在小狗身邊。小狗甩著尾巴,眼巴巴朝樹上的蓓蓓汪汪直叫,不知是不是在說:“小心點,蓓蓓你可別掉下來,葉子不要亂扔嘛,別把我身上好看的毛弄亂了……”
春天的陽光很潤很暖,像綿幽金線溫溫柔柔地穿過樹權,照在蓓蓓還有點顫顫驚驚的腿上,小小的身子蜷縮一團,幾乎要被星星碎碎的春光融化似的。一片片粉嫩的葉子如碧波蕩漾,滿枝滿杈洋溢著噴薄欲出的熱情與希望。
樹下的小狗很乖,不等蓓蓓吩咐很識時務,把橫七豎把的椿葉銜到嘴里,再一排排整齊地擺到籃子里。
蓓蓓的奶奶說這世上椿葉炒蛋是最好吃的菜,可蓓蓓卻不知用什么蛋來炒才算絕配。于是她堅持著“一個也不能少”的原則分別用鴨蛋、雞蛋、鵝蛋炒了三大碗朝我端來。
柔軟的小手稍使勁,攪得一團濃香就往我口里塞,跟喂豬似的沒什么區別。大而好奇的眼睛神秘地問:“吃出來沒有,是什么蛋炒的?”她問得如此好笑,我大聲報答案:“當然是雞蛋。”“不對,不對,你再嘗一口試試。”劃槳似的筷子開始向第二碗下手。雖則狼吞虎咽下口,感覺還是天眩地轉,苦得要命。但不敢掃她的興,裝作像沒發生任何事一樣。
“來,這口肯定好吃!”半哄半騙的她,筷子上夾著無力掙扎的嫩葉,我三分同情卻七分咬緊牙關,嗞嗞對抗著這比黃連還苦的“佳肴”。
“真好吃,吃了肯定會好。”見我沒反應,她笑盈盈,彎弓射大雕似的誘我拿下第三口,我不知道我為何這么容易中招。可能有苦在先,這口似乎不再那么富有威脅,老老實實咽下,嘴里真想罵她:“小作孽的,害人。”
“好吃吧,這一次是什么蛋?”這一問還真把我問翻了,難道她用了很多不同的蛋?!我的腦袋呼呼膨脹起來,頭大。明明就一種蛋,一個味,全是苦,還故意考我。
“都一個樣,難道你去掏了鳥蛋?”我還真沒嘗出這兩口有何不同,我驚訝地發問。
“那再來一口,你就知道了!”她的筷子開始一個碗一個碗里撲。待我的肚子如稻場收下逼來的“神菜”,我還是沒嘗出落下肚的究竟是什么蛋。
“蓓蓓最聰明,還是你嘗嘗是些什么蛋?”我坐直了身子,從她手里奪過筷子,如法炮制回敬她。這時我發現她的手上幾處紅腫,還破了皮。心疼地問是不是油濺傷的。她泰然地說:“手癢,自己抓的。”“嘿嘿”極不自然朝我笑,然后以敬畏、鑒賞加從容的神態吃了一口,沒想到她面相極度難看。接連又嘗了另外兩種,臉色突變。“怎么搞的,全是苦的啊,你也吃得下!”然后不好意思按住肚子狂笑起來。
“吃錯了,吃錯了,我們吃的不是香椿,是臭椿……”笑聲如鐮刀猛地朝我的腹部割去。
我的媽,我愕然。這一驚非同小可,看著她那慌亂而又頓足,喜憂參半種種出格的表情,我的精神一下振奮了。
那天晚上,燒便莫名其妙地退去。等我的身體完全康復后,媽媽疑惑不解地問醫生:“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醫生恍若隔世淡淡地說:“感冒……”
小小的感冒差點讓我的性命終結,三碗苦不堪言的椿菜卻讓我從魔鬼的口中即時逃出,對于那時的智商,我寧愿把這樣的幸運歸結于蓓蓓和小狗對我的關懷感動了上蒼。
時光已遠,椿菜那溫暖中深蘊的苦澀香氣一直縈繞于心。而童年的蓓蓓與小狗卻依然不曾長大,終生印在我五歲清淺的流光中,笑盈盈的,如椿樹的嫩芽。
如果說鄉愁是有顏色的話,我想這色應該是如云朵似的黃。那是一片火黃的世界,觸目驚心的黃,鋪天蓋地的黃,黃得春燕的眼眸也流下了黃色的淚水,而我的外公就躺在這黃中。
十歲時的一個早晨,爸爸臉色煞白,泣不成聲地說:“快,跟我回老家見你外公最后一面,昨晚,走的……”
“那不用上學了嗎?”我的心深深地沉了下去,眼前烏漆抹黑。
“還上什么學,馬上就走。”
爸爸騎上自行車帶著我就往老家飛奔。水路、山路、公路一共上百里的路程,一路長風呼嘯如刀割,凍得我發抖。爸爸不時對我說:“寶,別睡著了。”大概行了一個多小時后,兩腿懸空吊得發麻,顛躓困頓難忍,我在搖搖晃晃的車上還真的睡著了,不多久,自行車急轉騰空而起,我和爸爸全部倒插蔥栽了下來。
爸爸的臉和手都被擦破了皮,流出數層鮮紅的血,車子和水壺倒在一邊,他卻什么也不顧不管,急切把我抱在懷里,痛惜地問:“腳傷到沒有?”原來是我的腳攪到車輪里了,還好我穿的是笨重的厚旅游鞋,并無大礙。
接下的行程,爸爸再也不敢把我放在車的后座上。轉移到前杠的上的我,卑躬屈膝實在難受,可爸爸還得更難受地逆風而行,怕我再次睡著,余下的路程是走一段騎一段,爸爸這才告訴我有關外公的一些事情。
外公去逝的前一年就得知自己患了肺癌,懷揣著絕命判決書自動離職去了黃石,一個沒有人認識他的地方工作。租了間低矮的單人房,自取爐灶,結束了大半輩子由外婆掌勺的生涯,過上了純粹的煙火人生。即便外公病情嚴重,但香煙照抽不誤。濃濃的煙霧成了他無法擺脫的盅。
為了不影響家人,不給家人帶來一絲的負擔,外公的絕密工作做得異常到位。頭發梳得更亮,衣服更是穿戴得百般整齊,不僅帶病工作,還帶病加班加點。所吃的藥全都放在一個小小的香水瓶里隨身攜帶,沒有人知道他是在吃藥還是在服用保健品。
直到生命的最后兩天他才把舅舅叫到身邊說,他終是要去的,該回老家了,一定要把他葬在自家的那片菜園里,這樣他的心也就安了。外婆說他想得真周到,生前一心想走得遠遠的,現在終于收心。每天睡在菜地里,家家戶戶要是來個什么人,他都可以看得到,他討的就是這份舒心,還是家鄉人好啊!。
春天的地里,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突然難受地長出一個圓圓黃黃的墳,外公躺在里面什么也看不到,而他要守望的終是他心目中無垠的鄉愁。爸爸久久駐立,小心地從墳上取了一坯土帶回家。我當時甚是驚訝不知爸爸用意何在。很多次看到媽媽一個人對著裝有那包土的漆黑盒子叩頭,然后默默地把那把土放在手心,呆呆地流淚。記不清多少次,每看到這些,我的心膽就像碎了一地一樣。
外公最后的希望是讓自己回歸家園,而爸媽卻只能在一抷土中完結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之痛。這份由思念熬制而成的鄉愁,有誰能說得清它到底有多重?就像天外還有藍天那么廣那么遠,就像深不見底的海洋那么深嗎?
前段時間聽媽媽說堂弟婚期已至,但苦于新房未置而懸而未決。目前各親戚正愁眉不展地籌錢,堂弟女友說若不能在城里買到新房,就要毀婚。我納悶說不是家里有那么高那么寬的樓房嗎?嬸娘說現在就是這個形勢,很多年輕人過不慣農村的生活,村子里的房子再好也瞧不上。媽媽說,年經的一代一走,父母便真的成了獨守空巢的老人。條件好的,老的少的轉戰大江南北,盡量往好環境的大城市里鉆,所以老家的村莊以后會顯得越發空曠荒蕪,等你嬸娘這最后一家離開了村子,以后我們要回老家的理由也就斷了。
聽罷心頭感到一陣強過一陣的刺痛偷襲,一股辛酸的失落久久不肯結束。倘若老家再沒有一個親人,我們就沒有家鄉了嗎?當堂弟千方百計想跳出原鄉時,我卻為他感到悲哀。無論我走多遠,無論我在何方,故鄉永遠是我精神的根,是我身上流動的血脈源泉。我對故鄉的忠愛從未改弦易轍。
有一天傍晚,當我在異鄉的小河邊聽到陣陣齊聲的蛙鳴時,我竟無法移動我欲行的腳步,淚水居然如潮水涌下;當我在他鄉看到二、三只麻雀立在老榕樹上孤單地叫著,我想起故鄉的楊柳,杉樹上密如星辰的麻雀。它們自由自在,沒有人打擾,也不怕人打擾,成群結隊地立在尚未發芽的杉樹上面,就像樹枝旁生的枝葉,一大家族的麻雀少則二、三十只,多則上百只。它們時而振翅高飛越過山郊、曠野隨意棲息、停留,時而又像約好似的重新飛回,翱翔于天際,列隊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人字形、川字形、一字形,那么壯觀那么和諧。有誰知它們的前世今生、祖祖輩輩與村莊同在,生于斯長于斯眠于斯?
每念及故鄉,那些帶著鮮嫩青春氣息的早晨,曬著陽光飄來稻詞麥詩的夏日,那些牧童橫笛吹,夕陽西下還不肯回家的晚秋,那些圍著皚皚白雪的梅面桃腮,那些牛羊駕晨馱暮的悲喜人間,那些青山綠水鶯語的極妙俗世,便會一一溯回到我的面前,仿佛這世界由我作主,無怨恨作橋,無悲傷截路,極盡天一合一的和諧,行走其中,真正暢通無阻。
我想鄉愁本非浮萍,會隨我所在的地域變遷而飄蕩無依。盡管流離顛沛,總有一宗泛黃的鄉愁會為你守得艷陽高照,總有一些平凡的故鄉人在夢的山崖把你等候。縱使村莊面目全非,故人已遠,而凝聚在靈魂中的鄉愁即是千萬年來不易拔除的根系,它已深深釘在了山川湖海之中。焦躁的行為,浮躁的背景亦不能摧毀它的貞靜和對原鄉的堅守。
不管歲月如何更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不曾改動的舊址,如同堅強的衛士奮勇地守護著我記憶中連綿不絕的鄉愁,訴說著那一抹抹青翠欲滴,欲說還休的的遙遠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