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可分為哪四大類
散文可分為哪四大類
散文的分類有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寫景散文、哲理散文。
1、敘事散文或稱記敘散文,以敘事為主,敘事情節不求完整,但很集中,敘事中的情滲透在字里行間。側重于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2、抒情散文或稱寫景散文,指以描繪景物、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著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還常常運用象征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3、寫景散文是以描繪景物為主的。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
散文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現主題。例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它縱貫古今,橫亙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于人生百態家長里短,閃思維領域萬千景觀。
高明的散文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形諸筆墨,寫就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美文。時常涵詠這類美文,自然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熏陶,洗禮和升華,這種內化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散文的特點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它的特點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語言優美。
散文的“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構自由、不拘一格;散文的“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穿全文的線索。
散文的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
散文的線索
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為線索;以行為為線索;以文眼為線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線,還有暗線,線索的特征有:在結構上貫穿全文,時隱時現,有明顯的標志(或是標題本身,或在文中反復出現)。
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感情色彩濃厚,委婉含蓄,聲調和諧,表現力強。在分析時,要特別注意它在語言環境中的特定含義,要結合上下文,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文章的語言風格,甚至修辭,才能既理解詞語的表層意義,又理解其深層含義。
散文的整體布局
(1)注重鋪設文脈。
文脈主要是就整篇文章而言的,即縱貫作品的脈絡(線索)。一篇當中,起“縱貫”作用的,可能同時有幾種因素,像時間推移、人物的串連、情感的逐層加深、視角的變換與連接(空間轉移)等等。其中,往往會有某一種印痕更深,凸顯得更為明顯。
(2)注重過渡和照應。
散文,特別是比較長的散文,涉及的材料多,頭緒也多,材料之間又不像小說那樣有情節上的聯系,所以,除了要鋪設縱貫全篇的脈絡來增強整體感,在過渡和照應方面也非常講究。過渡是密切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直接聯系,從一個內容自然而然地轉移到另外一個內容。照應是密切前后內容之間的聯系,使前面提到的東西能夠有著落,通常表現為:首尾呼應;對前面所埋伏筆的呼應;為了強調而在后面反復提及形成呼應。
(3)注重舒卷自如,濃淡相宜。
“舒”與“卷”,也可以說成放(展開)與收(收束)。“舒”就是馳騁聯想和想像,放開思路盡情地寫出去。“濃”與“淡”,這是就描寫的色彩、力度而言的。“濃”是說用墨多,用力大,寫得細致繁復。“淡”是說文字簡約,輕描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