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真誠相待
我們在每一個相會,每一個因緣里,都能全心地付出與融人,都能無私地感謝和奉獻。下面請閱讀小編帶來的林清玄的《真誠相待》。
林清玄《真誠相待》原文:
我去民權東路的殯儀館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最后的儀式是繞著朋友的棺木瞻仰他的遺容。看著朋友安詳的臉,想到去世前他因病而極端痛苦的樣于,現在他終于解脫了,我減少了憂傷的情緒,感到有一點安慰了。
走出殯儀館,我想到今后再也不能和朋友一起喝咖啡談笑,想到生命的短促無常,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告訴自己:“好好地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吧!因為百年后再也吸不到了。”就覺得空氣特別香甜。
然后,我步行到與朋友去過的亞都飯店喝咖啡,在那優美的歐式咖啡廳里,我端起咖啡,對自己說:“好好地品味這杯咖啡吧!因為百年后就喝不到了。”這樣想,覺得那咖啡特別的香甜。
喝完咖啡,我沿著民權東路向東走回家。走過了大家都不想進去、最后不得不進去的殯儀館。
走過了大家都在求財富、求姻緣、求子嗣的思主公廟,香火鼎盛,可以看到人間永不滿足的欲求。
走過了幾家婦產科的醫院,仿佛聽到新生兒恐慌面對人間的啼哭聲。
走過了廣大的榮星花園,看到幾對情侶在那里談情說愛,一對新婚夫妻在拍新婚的照片。
呀!生老病死的歷程是多么短暫,在民權東路一千米就走完了,我們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地在演出嗎?
讓我們更真誠地相待吧!因為我們的人生難得,因緣難遇!
讓我們對父母多一點孝心,因為百年后只會剩下懷念。
讓我們更真誠地對待妻子或丈夫,回為百年后就不能攜手散步了。
讓我們更珍惜兒女的成長,因為百年后要擁抱他們就不可得了。
讓我們在每一個相會,每一個因緣里,都能全心地付出與融人,都能無私地感謝和奉獻。
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誠的相待。
因為,因為,百年后,這些都不可得了!
有關林清玄介紹:
林清玄(1953~),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1953年生于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于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他在17歲時就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之后卻一發不可收,踏上了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曾于臺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杰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杰出校友獎、成功雜志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他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從小學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的所有文學大獎。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臺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臺幣的熱賣記錄。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