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的題目散文
關于水的題目散文篇1:水的寫意
想起水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好像并不要費吹灰之力。想起水就聯想到了童話。聯想到了童話,就觸動了天真稚嫩的心弦。
那童話應該就是天真了吧。
水是童話。水是天真的。 早晨起來,水早就起來了。水凝聚成了晶瑩的露珠,閃亮在青翠欲滴的葉子上,連小草的頂尖兒都有了露珠的倩影,一顫一顫的,在笑呢。露珠不是十分的安生,這一點很像小孩子的眼睛,無邪,靈動,帶著天藍色的調皮。露珠也不是過分的小心謹慎,打濕了你的鞋子,浸潤了你的褲管。你感覺到露珠原來是涼簌簌的。 露珠是涼簌簌的,那水也就是涼簌簌的了。
但是,水真的是童話嗎?
太陽升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艷艷的,均均勻勻的搽了霞光一般的胭脂,帶著醉人的淺笑。我來到老得沒有了牙齒的井臺上,扶著光滑的石井欄,探著身子看那墨玉般的水面。轆轤吱吱啞啞的叫起來,井繩順順溜溜的系著水桶,水桶劃破了淡雅的寧靜,水面的漣漪很聽話的蕩了起來 這井水不會是來自遙遠的春秋戰國吧?那個時候,姜太公好像一個趔趄,搖身一變就成了水星了。我想姜太公童年的夢,肯定也是遺忘在這一眼古井里了。 所以古井很古老。也所以古老的古井酒是古老的童話了。
但是童話會衰老嗎?不會的,所有的童話永遠都是黃發垂髫的孩童啊! 你還不信,笑著我的迂腐了。
倘若在果園,水的姿色是更加的五彩繽紛的了。雪梨的腦袋,從油綠的枝葉兒的縫里一顆顆探出來,淡淡的黃著;水蜜桃的笑魘,很容易讓人想起了姑娘的粉臉,忍不住一抹一擰,那眼睛里的星星急得想要蹦出來,額頭上的皺紋勻稱的舒展開了,魔鬼的微笑產生了一個立地成佛的寓言。人啊,原本就是這樣。
但是,水呢? 水啊,永遠是癡心不改的一往情深。 成串的紫葡萄,黑瑪瑙一樣閃亮,藍水晶一般發光,喜唰唰在秋風里湊熱鬧。這些時候,水用不著羞怯了。水落落大方的織就了天使膜樣的云錦,定格在你的眼前,于是,你的慵懶,你的倦怠,你的疲憊,你的松懈,你的迷茫,還有你的冷落,你的悲哀,你的心灰意冷的莫衷一是,統統潰敗了。
這樣一來,水真的是所向無敵了。
是的,毫無疑問。
水的所向無敵,應該是從水之夢開始的。 啊,那悠遠纏綿的水之夢。 那艱苦卓絕的水之夢。 一滴水從大山的胸腔深處滲出來,沖破了黑暗的禁錮,掙脫了壓抑的繩索,自由了。自由的水滴,沒有忘記生命的力量來源于無私的匯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分不出我,我分不出你,泉水形成了。一汪山泉,蘊含了多少動人的故事呢?問明月吧,問星星吧,問鳥雀吧,要不就問飄帶一般的藻草吧;問碎石也行,問小魚小蝦小蝌蚪小青蛙小孑孓也行啊。他們知道得比我們要多得多?;蛘吒纱嗑腿柹饺?。但是山泉不會輕易說出她的故事。因為,她的故事里藏了太多的秘密。山泉笑笑,叮叮咚咚的笑聲,沿著九曲十八彎的漫長,拯救著荒涼的赤貧和凋零的蒼白 。這就是一滴水的征程。 一滴水大了,成了山泉;山泉肥了,成了溪流;溪流壯了,成了江河;江河奔騰了,成了汪洋。終于,一滴水在夢中醒來,忘卻那疲憊,抖落那勞頓,義不容辭的擔當起了神圣的使命,化成霧,凝成云,跟著風,走遍千山萬水,開始了嶄新的生命輪回,勇敢的蛻變,為自己贏得了亙古不移的贊譽!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矢志不移,水滴穿石;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不爭,故無不爭! 水知道流淌,水不枯; 水知道凝聚,水不死; 水知道歸宿,水就是水 。
面對水,我深深地鞠躬
關于水的題目散文篇2:水
水是生命世界最好的東西,我以為。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水是“仁”,它寬厚、和藹、仁慈。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這個神秘的循環鏈中,水,舉足輕重。它,參與生命的創造,維持世界的存在與繁榮。
生命的最初形態是液體。水,是一切生命的母親。
人類登上了月球,即將涉足火星和金星,在茫茫的蒼穹中,迄今沒有發現人類的近鄰,甚至生命的痕跡。月球上沒有水,火星和金星上也沒有水。
沒有水,人不僅難以生成,而且也難以存活。據說,人在特殊條件下可以餓七天不死,但沒有水卻只能維持三天。人體內,本身就蘊蓄著大量的水。
女兒是水做的,男兒又何嘗不是呢?
人依賴于水,就如同依賴于有社會以來的仁者。
真正的仁者一定是智者,水是智者。
水,無色、無味、無態,適合于所有的環境,并能使環境同化。它從天上來,它從地上走。它沒有翅膀,卻能上天;它沒有腿,卻徜徉于海洋;它沒有堅硬的爪牙,卻奔涌于地下。它滋潤萬物,又融于萬物。它神秘而又實在,有限而又無限。
動,總是樂觀的勇往直前,無論目標多么遙遠,前途多么艱險,將要承受多少苦難。你聽,泉水叮咚,小溪呢喃,湖泊吟哦,江河高歌。流動的水,永遠是歡樂的,永遠是充滿活力的。
它智慧地走著,向下、向前。對障礙,它繞行,又絕非消極的逃避。在繞行中,它消磨障礙,感化障礙。智者面前,其實是沒有真正的難題的。
靜,則有如冥想,有如沉思。一滴,一潭,一湖,一海,靜謐,深邃,廖闊,玄奧,變幻莫測。沉積泥沙,涵養生命,化腐朽為神奇。真正的智者總是思想家。
真正的智者,又一定是勇者。水,是大勇者。
因為它至柔,所以它至剛。穿石,那只是小菜一碟;崖上的飛身一躍,那不過是小小的特寫;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仁者之水,智勇雙全,難怪老子稱之為“幾于道”,并極力推崇“上善若水”的了。
然而,當“水”一而再再而三地嬗變為“上水”、“水貨”、“走水”之類的含義和觀念時,仁者之水因之而被褻瀆。對水的大不敬,其實是對我們自身的大不敬。
人類呼喚仁者,因為仁者如水,它無所不能,又盡善盡美。而我們這些水做的男兒、女兒,卻成不了真正的水,讓人類在呼喚中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以至喉嚨暗啞。
關于水的題目散文篇3:樂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_《道德經》,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人應該有像水一樣有著寵辱不驚的心態,不過于爭奪,因此失去自己的心性。老子,我國道家學派的奠基者,他主張順應自然,而他也賦予了水的詩意,水的品格,但是我想這并不是水的第一品格,而是由人感應自然而得的感嘆。
水,除了本身賦有的美感之外,更具有它無窮無盡的效用。土地需要水的灌溉,綠樹需要水的補給,花草需要水的甘灑,動物需要水的滋養,生活需要水的洗塵。我們離不開水,生命要延續,水無可替代。 水潤澤大地,滋潤萬物。春去冬來,春天牛毛細雨喚醒萬物,枝椏抽條,花朵綻放,在好雨紛紛時節,萬物復蘇。農民耕種,等待季節的收獲。夏天的雨是涼的,當大地被太陽炙烤時,夏雨的到來減緩了水的蒸發,植物的死亡。秋雨是冷的,為植物的灌溉做了最后的努力,它洗滌了大地,催熟了果實。冬雨是刺骨的,白雪覆蓋了大地,一時千樹萬樹梨花開,整個大地都附上了白色大衣,常說瑞雪兆豐年,近年的瑞雪昭示了來年的豐收。水是萬物之靈,河水滋養了農田,湖水養育了平原城鎮,海水保存了原始的種子。
水堅韌不拔,源源不斷,斬不盡,落不絕。它曾見證了屈原的投身立意,也曾見證了楚霸王的烏江自刎,也見證了三國的草船借箭……,它見證了太多太多。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抽刀斷水水更流,它不盡不決,更有著不斷向前向上的決意,向大海融匯,為夢想奔騰。
我贊美水的生命,冰點的無奈是暫時的妥協,至高的升華是汽水又一次的降臨。不斷的循環造就了無窮無盡的生命。它給予了詩人施展抱負的題材,它寄與了萬物存活的希望。水的感情炙熱而復雜,人無盡的私欲使它絕望使它憤怒,洪水,干旱,都是它情緒的體現。
樂水、學水、會水,人的一生若是懂了水,也就懂了什么叫生命,懂了做的準則,行的標準,人應該會水,懂水,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