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季羨林
季羨林的《成功》經常作為中學語文的閱讀題素材。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于成功 季羨林的內容,歡迎閱讀!
成功 季羨林
什么叫成功?順手拿過一本《現代漢語詞典》,上面寫道:“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言簡意賅,明白之至。
但是,談到“預期”,則錯綜復雜,紛紜混亂。人人每時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預期,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總之是無法界定,也無法分類,我們不去談它。
我在這里只談成功,特別是成功之道。這又是一個極大的題目,我卻只是小做。積七八十年之經驗,我得到下面這個公式:天資+勤奮+機遇= 成功
“天資”,我本來想用“天才”,但天才是個稀見現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棄而不用,改用“天資”,大家一看就明白。這個公式實在過分簡單化了,但其中的含義是清楚的。搞得太繁瑣,反而不容易說清楚。
談道天資,首先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天資是不同的,這是一個事實,誰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學術界和文藝界自命天才的人頗不稀見,我除了羨慕這些人“自我感覺過分良好”外,不敢贊一詞。對于自己的天資,我看,還是客觀一點好,實事求是一點好。
至于勤奮,一向為古人所贊揚。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等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家喻戶曉。韓文公的“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更為讀書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事理至明,無待饒舌。
談到機遇,往往被人所忽視。它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侯影響極大。就以我為例,如果清華不派我到德國去留學,則我的一生完全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無能也為力。只有勤奮一項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在這里,古人的教導也多得很。還是先舉韓文公。他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這兩句話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靜安先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二境寫的是成功。其中沒有寫天資和機遇。我不敢說,這是他的疏漏,因為寫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認為,補上天資與機遇,似更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 “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從事做學問或干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成功 季羨林閱讀題
1、根據文章內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寫完整。(3分)
+ += 成功
2、作者認為成功的關鍵是什么?(2分)
3、本文開頭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地引出論題;結尾提醒人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化文章的中心。(本題用自己的語言概括)(4分)
4、請為本文補寫一個有關勤奮的名人事例。(3分)
5.文中說“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請就“天資”或“機遇”任選一點談談你的看法。(5分)
成功 季羨林閱讀題答案
(1)天資 勤奮機遇 點拔: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解答時應抓住下文中論證成功的三個條件填空。
(2)勤奮(自身努力)點撥: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解答時應認真閱讀原文,可從“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機遇是不期而來的”“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中得知答案。
(3)借助詞典,解釋“成功”(設問)必須以勤奮的精神去做學問干事業(要獲得成功必須勤奮)點拔:此題考查對文章結構的理解。解答時要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根據首尾兩段的內容概括作答。
(4)示例:①蘇秦以錐刺股,勤奮學習,終于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②聞一多為了著書立說,足不下樓,目不窺園;③愛迪生為了發明創造,勤奮工作,每晚只睡三四個小時。點撥:此題考查對論據的把握能力。補寫時應能體現“勤奮”二字,事例的敘述要完整。
(5)示例:①天資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決定自己的天賦。不同意的理由是,經過后天的努力,人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質。②機遇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隨意地創造機遇。不同意的理由是,機遇雖然總是“不期而來”,但有了機遇還有一個能否“抓住”、“把握”的問題,這就要靠主觀努力。點撥:此題考查拓展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時要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總結提示:此文的閱讀重在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及遷移閱讀的能力。“成功”是一個較為引人關注的話題,解答時應抓住成功的條件,掌握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看過“成功 季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