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的散文有哪些
賈平凹作為中國當代文壇中成就斐然的一位精英作家,他自70年代末登上文壇至今,一直致力于多角度的小說創作,因而其三十多年的小說創作脈絡呈現出了縱深發展的趨勢。賈平凹的散文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賈平凹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賈平凹的散文篇1:記五塊藏石
紅蛙:紅靈壁石,樣子像蛙,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是站在田埂欲跳的那一種,或許是瞧見了稻葉上的一只蜻蜓的那個瞬間,形神兼備。它的嘴大而扁,沿嘴邊一道白線。眼睛突鼓,粉紅一圈,中間為紅中泛紫色,產生一種水汪汪的亮色。通體暗紅,顎下以至前爪紅如朱砂。來人初見,莫不驚訝,久看之,顎下部似乎一呼一吸地動。我名凹,蛙與凹同音,素來在宴席上不食青蛙和牛蛙,得之此石,以為是生靈回報,珍視異常,置于案上石佛的左側,讓其成神。
烏雞:家人屬相是雞,恰生日前得此葡萄瑪瑙石,甚為吉祥。瑪瑙石本身名貴,如此大的體積又酷像雞就更稀罕。脖子以上,密集葡萄珠,烏黑如漆,翅至尾部色稍淺,光照透亮。我藏石頭,一半是朋友贈送或自撿,一半是以字畫換取,一幅字可換數件石,而此石來自內蒙,要價萬元,幾經交涉到8千元,遂書四幅斗方。
小鬼:靈壁石,完整無損的小人形狀,有雙目,有鼻有口,頭顱橢圓。身子稍傾斜,雙手相拱。有肚臍眼和下身。極其精靈幽默。買時圍觀者很多,都說此石太像人,但因雙目深陷如洞,像是鬼,嫌放在家里害怕。我不怕鬼,沒做虧心事,而且鬼有鬼的可愛處,何況家里畫的有鐘馗像哩。
珊瑚:這是一塊巨大的珊瑚化石。我喜歡大的。搬上樓的時候,四個人抬的,放在廳里果然威風得很。整個石頭是焦黑色,珊瑚節已磨平,呈現出魚鱗一樣的甲紋。珊瑚石許多,但如此大的平石板狀的珊瑚石恐怕是極少極少的吧。我題詞:海風山骨。唯一擔心的是樓板負重不起,每次移動莫不小心翼翼。
胡琴:以前我有個樹根,稱謂美人琴,后來送了別人。又曾得到過一個八音石,敲之音韻極好,但沒有形狀。這塊石頭下是一橢圓,上是一個長柄,像琵琶,但比琵琶桿兒長了許多,且長柄梢稍彎,有幾處突出的齒,我便稱之為胡琴。此胡琴無弦的,以石敲之,各處音響不同。朋友送我的時候,是在酒席上,他喝多了,說有個寶貝,你如果說準琴棋書畫中的一個就送你。我不加思索說是琴。他仰天長嘆:這是天意!我怕他酒醒反悔,立即去他家,到家時他酒醒了,抱了這石琴一邊作彈奏動作一邊狂歌,樣子讓人感動,我就不忍心索要了。但他豪爽,一定要送我,再一次說:這是天意,這是緣份啊!
人與石頭確實是有緣份的。這些石頭能成為我的藏品,卻有一些很奇怪的經歷,今日我有緣得了,不知幾時緣盡,又歸落誰手?好的石頭就是這么與人產生著緣份,而被人輾轉珍藏在世間的。或許,應該再換一種思維,人與自然萬物的關系不僅僅是一種和諧,我們其實不一定是萬物之靈,只是普通一分子,當我們住進一所房子后,這房子也會說:我們有緣收藏了這一個人啊!
賈平凹的散文篇2:殘佛
去涇河里撿玩石,原本是懶散行為,卻撿著了一尊佛,一下子莊嚴得不得了。
那時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圓數里唯有的那棵樹上,安靜地歇棲著一只鷹,然后起飛,不知去處。佛是灰顏色的沙質石頭所刻,底座兩層,中間鏤空,上有蓮花臺。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見,只是已經沒了棱角。這是佛要痛哭的,但佛不痛哭,佛沒有了頭,也沒有了腹,蓮臺僅存盤起來的一只左腳和一只搭在腳上的右手。那一刻,陳舊的機器在轟隆隆價響,石料場上的傳送帶將石頭傳送到粉碎機前,突然這佛石就出現了。佛石并不是金光四射,它被泥沙裹著,依樣丑陋,這如同任何偉人獨身于鬧市里立即就被淹沒一樣,但這一塊石頭樣子畢竟特別,忍不住搶救下來,佛就如此這般地降臨了。
我不敢說是我救佛,佛是需要我救的嗎?我把佛石清洗干凈,抱回來放在家中供奉,著實在一整天里哀嘆它的苦難,但第二天就覺悟了,是佛故意經過了傳送帶,站在了粉碎機的進口,考驗我的感覺。我慶幸我的感覺沒有遲鈍,自信良善本泯,勇氣還在。此后日日為它焚香,敬它,也敬了自己。
或說,佛是完美的,此佛殘成這樣,還算佛嗎?人如果沒頭身,殘骸是可惡的,佛殘缺了卻依樣美麗。我看著它的時候,香火裊裊,那頭和身似乎在煙霧中幻化而去,而端莊和善的面容就在空中,那低垂的微微含笑的目光在注視著我。“佛,”我說,“佛的手也是佛,佛的腳也是佛。”光明的玻璃粉碎了還是光明的。瞧這一手一腳呀,放在那里是多么安祥!
或說,佛畢竟是人心造的佛,更何況這尊佛僅是一塊石頭。是石頭,并不堅硬的沙質石頭,但心想事便可成,刻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誠,而被供奉在廟堂里度眾生又賦予了意念,這石頭就成了佛。鈔票不也僅僅是一張紙嗎,但鈔票在流通中卻威力無窮,可以買來整莊的土地,買來一座城,買來人的尊嚴和生命。
或說,那么,既然是佛,佛法無邊,為什么會在涇河里沖撞滾磨?對了,是在那一個夏天,山洪暴發,沖毀了佛廟,石佛同廟宇的磚瓦、石條。木柱一齊落入河中,磚瓦、石條、木柱都在滾磨中碎為細沙了而石佛卻留了下來,正因為它是佛!請注意,涇河的涇字,應該是經,佛并不是難以逃過大難,佛是要經河來尋找它應到的地位,這就是他要尋到我這里來。古老的涇河有過柳毅傳書的傳說,佛卻親自經河,洛河上的甄氏成神,飄渺一去成云成煙,這佛雖殘卻又實實在在來我的書屋,我該呼它是涇佛了。
我敬奉著這一手一腳的涇佛。
許多人得知我得了一尊涇佛,瞧著皆說古,一定有靈驗,便紛紛焚香磕頭,祈禱涇佛保佑他發財,賜他以高官,賜他以兒孫,他們生活中缺什么就祈禱什么,甚至那個姓王的鄰居在打麻將前也來祈禱自己的手氣。我終于明白,涇佛之所以沒有了頭沒有了身,全是被那些虔誠的蕓蕓眾生乞了去的,蕓蕓眾生的最虔誠其實是最自私。佛難道不明白這些人的自私嗎,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這么對待著人的自私,他只能犧牲自己而面對著自私的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啊。
我把涇佛供奉在書屋,每日燒香,我厭煩人的可憐和可恥,我并不許愿。
“不,”昨夜里我在夢中,佛卻在說,“那我就不是佛了!”
今早起來,我終于插上香后,下跪作拜,我說,佛,那我就許愿吧,既然佛作為佛擁有佛的美麗和犧牲,就保佑我靈魂安妥和身軀安寧,作為人活在世上就好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歡樂和一切痛苦煩惱吧。
人都是忙的,我比別人會更忙,有佛親近,我想以后我不會怯弱,也不再逃避,美麗地做我的工作。
1997年2月20日
賈平凹的散文篇3:動物安祥
我喜歡收藏,尤其那些奇石、怪木、陶罐和畫框之類,旦經發現,想方設法都要弄來。幾年間,房子里已經塞滿,臥室和書房盡是陶罐畫框樂器刀具等易撞易碎之物,而客廳里就都成了大塊的石頭和大塊的木頭,巧的是這些大石大木全然動物造型,再加上從新疆弄來的各種獸頭角骨,結果成了動物世界。這些動物,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曾經是有過生命,有的從來就是石頭和木頭,它們能集中到一起陪我,我覺得實在是一種緣份,每日奔波忙碌之后,回到家中,看看這個,瞧瞧那個,龍虎獅豹,牛羊豬狗,魚蟲鷹狐,就給了我力量,給了我歡愉,勞累和煩惱隨之消失。
但因這些動物木石不同,大小各異,且有的眉目慈善,有的嘴臉猙獰,如何安置它們的位置,卻頗費了我一番心思。獸頭角骨中,盤羊頭是最大的,我先掛在面積最大的西墻上,但牦牛頭在北墻掛了后,牦牛頭雖略小,其勢擴張,威風竟大于盤羊頭,兩者就調了過。龍是不能臥地的,就懸于內門頂上。龜有兩只,一只蹲墻角,一只伏沙發扶手上。
柏木根的巨虎最占地方,側立于西北角。海百合化石靠在門后,一米長的角蟲石直立茶杌前。木羊石狗在沙發后,兩個石獅守在門口。這么安排了,又覺得不妥,似乎虎應在東墻下,石魚又應在北邊沙發靠背頂上,龍不該盤于門內頂而該在廳中最顯眼部位,羊與狗又得分開,那只木狐則要臥于沙發前,臥馬如果在廚房門口,仰起的頭正好與對面墻上的真馬頭相呼應。這么過幾天調整一次,還是看著不舒服,而且來客,又各是各的說法,倒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一夜作夢,在門口的兩個獅子竟吵起來,一個說先來后到我該站在前邊,一個說憑你的出身還有資格說這話?兩個就咬起來,四只紅眼,兩嘴茸毛。夢醒我就去客廳,兩個獅子依然在門口處臥著,冰冰冷冷的兩塊石頭。
心想,這就怪了,莫非石頭鑿了獅子真就有獅子的靈魂?前邊的那只是我前年在南山一個村莊買來的,當時它就在豬圈里,當時發現了,那家農民說,一塊石頭,你要喜歡了你就搬去吧。待我從豬圈里好不容易搬上了汽車,那農民見我興奮勁,就反悔了,一定要付款,結果幾經討價還價,付了他二十五元。這獅子不大威風,但模樣極俊,立腳高望,仰面朝天,是個高傲的角色,像個君子。另一只是一個朋友送的,當時他有一個拴馬樁和這只獅子,讓我選一個,我就帶回了這獅子,我喜歡的是它的蠻勁,模樣并不好看,如李逵、程咬金一樣,是被打破了頭仍撲著去進攻的那種。
我拍了拍它們,說:吵什么呀,都是看門的有什么吵的?!但我還是把它們分開了,差別懸殊的是互不計較的,爭斗的只是兩相差不多的同伙,于是一個守了大門,一個守了臥室門。第二日,我重新調整了這些動物的位置,龍、虎、牛。
馬當然還是各占四面墻上墻下,這些位置似乎就是它們的,而西墻下放了羊。鹿、石魚和角蟲石,東墻下是水晶貓、水晶狗。龜和狐,南墻下安放了石麒麟,北墻的沙發靠背頂上一溜兒是海百合化石,三葉蟲化石,象牙化石,鴕鳥,馬頭石,猴頭石。安置畢了,將一尊巨大的木雕佛祖奉在廳中的一個石桌上,給佛上了一柱香,想佛法無邊,它可以管住人性也可以管住獸性的。又想,人為靈,獸為半靈,既有靈氣,必有鬼氣,遂畫了一個鐘馗掛在門后。還覺得不夠,書寫了古書中的一段話貼在沙發后的空墻上,這段話是:
碗大一片赤縣神州,眾生塞滿,原是假合,若復件件認真,爭竟何已。
至今,再未做過它們爭吵之夢,平日沒事在家,看看這個瞧瞧那個,都覺順眼,也甚和諧,這恐怕是佛的作用,也恐怕是鐘馗和那段古句的作用吧。
看過“賈平凹的散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