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導讀鑒賞(2)
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詩詞鑒賞】
這一首說的是王熙鳳。
判詞前畫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鳳”。喻賈家的勢力不過是座冰山,太陽一出就要消融。雌風(王熙鳳)立在冰山上,極危險。
王熙鳳是“護官符”說的“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的小姐;嫁給榮府賈璉為妻。她的姑母是賈政的妻子,即寶玉之母王夫人。書中說金陵四大家族“皆連絡有親”,即指此類。
王熙風掌榮府管家大權的時代,已是這個家族走下坡路的時期了。準備迎接元妃省親時,鳳姐慨嘆:“可恨我小幾歲年紀,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沒見世面了。”可見書中寫的富貴生活較之其家族鼎盛時期還差得遠,接著又趨向衰亡,所以說她“偏從末世來”。王熙風實際上是榮國府日常生活的軸心。她姿容美麗,秉性聰明,口齒伶俐,精明干練,秦可卿托夢時說她:“你是脂粉隊里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秦可卿出喪時,她協理寧國府,就是在讀者眼前進行了一次典型表演。從千頭萬緒的混亂狀態中,她一下子就找到關鍵所在,然后殺伐決斷,三下五除二,就把寧國府里里外外整頓得井井有條,真有日理萬機的才干如果她是男人,可以在封建時代當個政治家。然而她心性歹毒,為了滿足無止境的貪欲,克扣月銀,放高利貸,接受巨額賄賂,為此可以殺人不眨眼,什么缺德的事全干得出來,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女魔王。她的才能和她的罪惡像水和面揉在了一起。因此當賈家敗落時,第一個倒霉的就是她,將要凄慘地結束其短暫的一生。
判詞“勢敗休云貴”
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
【詩詞鑒賞】
這一首說的是王熙風的女兒巧姐。
判詞前面的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紡績”。這是暗示巧姐的最后結局是做一名勤苦操勞、艱辛度日的農婦。
巧姐是王熙鳳的獨生女。判詞前的畫面暗示她將嫁給一個莊稼漢,成為做飯紡織的農村婦女。從錦衣玉食的公府千金,淪為喂豬打狗的農婦,這是多么大的變化!在作者看來,這也是命運的戲弄。有人根據甄士隱<好了歌解注>里“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一句的提示,推測巧姐要被賣到妓院為娼,后被劉姥姥救出,同劉姥姥的外孫板兒結為夫婦。這個推測從書中可以找到根據。第四十一回寫巧姐和板兒交換柚子和佛手的情節,很可能是預示他們未來的關系。板兒是農家孩子,將來是農民無疑,嫁給他才能紡線織布。高鶚續書寫賈環、賈蕓、王仁等人設圈套要把巧姐賣給一個外藩的郡王作安,劉姥姥偷著把巧姐接到鄉下,由她作媒把巧姐嫁給一個大地主的兒子(并且是個秀才!),和作者的原意就有相當距離了。
“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正是對上層社會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慨嘆。倒是劉姥姥這個窮老太婆,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以報,使人感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詩詞鑒賞】
這一首說的是李統,連帶也說了賈蘭。
判詞前“畫著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茂蘭,指賈蘭,說他要有出息,當大官。守著他的美人當然是其母親。
李紈是寶玉的親嫂子。她與其夫賈珠婚后生了賈蘭,不久丈夫就死了。李紈同其姻娌王熙鳳為人恰恰相反。王熙風像一團烈火,她像一堆死灰;王熙鳳像一把利刃,她像一塊面團;王熙鳳貪求無居,她與世無爭。在大觀園諸女性中,她是最默默無聞的一個,她不注意別人,別人也不注意她。賈家沒落后,賈蘭要靠讀書求取功名,“頭戴簪纓”,“胸懸金印”,當一個大大的官;李紈要因此受誥封,“戴珠冠,披風襖”,榮耀一番。可是在作者看來,這也是沒有意義的,接著就是死亡,還是虛幻。年輕守寡,晚年母以子貴,也不過供世人作談笑資料罷了。
紅樓夢曲十四首
引 子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 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詩詞鑒賞】
曲子一開頭就對男女情愛發出慨嘆,這同第一回里說的“大旨談情”是一致的。但我們不能據此就把《紅樓夢》視為一部言情小說。如果僅僅是寫愛情故事,作者為什么又有“誰解其中味?”的擔心?這首曲和以下諸曲中,都隱含著一種對命運不可知的唱嘆,說明作者有更深廣的寄托。
《紅樓夢》的內容是復雜的,主題也是多層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現了作者的婦女觀。作者認為,婦女無論就天資、才干等任何一方面說,都不讓須眉,只是那個社會把她們的聰明才智壓抑埋沒了。特別是隨著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無辜的女孩子隨著一齊毀滅,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紅樓夢>是一曲女兒們的頌歌和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