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好句好段摘錄
損兵折將 所向披靡 泰然自若 如饑似渴 如膠似漆 有條不紊 有目共睹 語重心長
玉石俱焚 語驚四座 同床異夢 同甘共苦 聲淚俱下 聲名大振 聲勢浩大 震撼人心
《窗邊的小豆豆》好句好段
《窗邊的小豆豆》好句好段:
1) “山”指什么呢?打個比方說吧,就是指蔬菜啦,肉啦什么的(請注意,肉雖然不是山上產的,但是若按大的分類的話,牛啊,豬啊,雞啊,這些都是在陸地上長的,所以歸入“山里的”這一類)。
2) 小豆豆這回才好不容易明白了什么是“海里的東西和山里的東西”。她有點擔心,照這個樣子,今天早上媽媽急急忙忙給自己做的飯菜能合格嗎?
3) 然而,當小豆豆把飯盒蓋打開時,差一點“哇哈”地叫出聲來,她甚至把嘴捂上了,因為這飯盒里裝的太棒了!黃色的炒雞蛋、青色的豌豆、茶色的魚肉松、粉紅色的炒得松蓬蓬的咸雪魚子,各種各樣的顏色,就象花園那么漂亮。
4) 就是說,要把這首歌唱完才能動手吃飯。原來的曲子和校長填的詞十分合拍,以至這所學校的畢業生長到相當大以后還一直堅持這支曲子就是吃飯前必唱的歌呢!
5) 也許校長是因為自己牙齒脫落了才創作這首歌的,也許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歌詞本身,而是為了讓學生們記住他平時總對大家說過的話,即開飯要多花點時間,一邊高高興興地談論各種話題,一邊從從容容地把飯吃完。
6) 不過,還是把話說回來吧,大家高聲唱完這首歌以后,說了聲“謝謝啦”,就動手吃起了“海里的東西和山里的東西”。小豆豆當然也和大家采取了一致的行動。
7) 這種散步,對于孩子們來說,表面上好象是自由游戲的時間,實際上卻學到了寶貴的理科、歷史和生物學的知識。而這一切又正是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的。小豆豆已經完全和大家交上了朋友,覺得好象和大家老早就在一起了似的。
8) 想到這里,小豆豆恨不得馬上就能趕到學校,雖然還有兩站才能下車,但她已經站到車門口擺好了起跑的姿勢,只等電車一到自由岡車站就可以立即跑下去了。
9) 到了下一站,車門打開時,有一位正要上車的阿姨看到有個小女孩站在門口擺出一副立即就要跑出去的架勢,還以為她要下車呢,可她卻根本沒有動。
10) 校長顯得有點遺憾,但根本沒有生氣,就用黑板擦把歌詞擦掉了。小豆豆心里有點過意不去,覺得“太對不起校長啦!”但轉念一想:“我們想要更了不起的嘛,這也是沒辦法呀!”
11) 其實,再沒有哪首校歌能這么簡單,又這么能充分體現校長愛“學校和孩子們”的心情了,然而孩子們還不能理解這層意思。而且,自那以后孩子們也把校歌的事忘了,校長可能也不想要了吧,用黑板擦擦掉之后,巴學園始終就沒再有過校歌。
12) 對于小豆豆來說,今天可是個干了一番大事業的日子。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小豆豆把自己最珍貴的錢包掉到學校的廁所里了。雖說里面沒裝一分錢,但那是小豆豆最喜歡的錢包,以至上廁所時都要帶在身上。那個錢包十分漂亮,表皮是用黃、紅、綠三色絲線編成的小方格,外形呈四方扁平狀,有個三角形的舌頭式的蓋,暗扣處鑲了個銀色的蘇格蘭獵狗式的別針。
13) 小豆豆從小就有個怪毛病,上廁所解完手后常常要低頭往下看看。由于有這么個毛病,上小學以前就有好幾次把麥稈編的或是鑲有白花邊的帽子掉進了廁所里。
14) 當時沒有象現在這樣的沖洗式廁所,下面是一個水槽,糞便都是從里面掏出來的,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帽子就浮在糞便上,沒人再去管它了。因此,媽媽平時一再囑咐小豆豆:“解完手不要往下看!”
15) 盡管這樣,今天上課前去廁所時,一不注意又往下看了。就在那一瞬間,也不知是沒拿好還是別的緣故,那只心愛的錢包“撲通”一聲掉進了茅坑,小豆豆“啊”地驚叫了一聲,下面漆黑一團,根本就看不到錢包的影子。
16) 你猜,這時小豆豆怎么了呢?她沒有哭鼻子,也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立即朝勤雜工叔叔(現在叫公務員叔叔)堆放雜物的小屋跑去了。并且把灑水用的勺子扛了回來。比起年紀還小的小豆豆來,勺子把幾乎比她的個子高出去一倍,但她根本顧不得這許多了。
17) 小豆豆繞到學校后面,找到了掏糞口。她估計錢包可能掉在廁所外側墻壁附近了,可是哪兒也沒有,找了好大一會兒工夫,這時才注意到離墻一公尺遠的地面上有個圓圓的水泥蓋,小豆豆判斷這很可能就是掏糞口。
18) 好不容易把水排干,下面馬上出現了一個洞口,這肯定就是掏糞口了。小豆豆把頭探進去仔細瞧了一番,口里說:“好象有九品佛池塘那么大呢!”
19) 接下來小豆豆就大干起來了。就是說,把勺子伸進糞池里開始往外掏糞了。起初,只是掏錢包可能落下去的那一塊地方,但由于里面又深又暗,再加上上面是用三個門隔開的廁所,下面共用一個糞池,所以面積相當大。
20) 而且如果把頭往里探得過深的話,就有可能掉進去,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只管往外掏,掏出來的東西都堆在了洞口周圍。
21) 不用說,每掏一勺小豆豆都要檢查一遍,看錢包是否摻在里面。每次都以為“這下有了吧”,可是,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錢包就是不往勺子里來。就在這時,傳來了上課的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