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必背的公式有哪些
高一化學必背的公式有哪些
甲烷燃燒
CH4+2O2→CO2+2H2O(條件為點燃)
甲烷隔絕空氣高溫分解
甲烷分解很復雜,以下是最終分解。CH4→C+2H2(條件為高溫高壓,催化劑)
甲烷和氯氣發生取代反應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條件都為光照。 )
實驗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條件是CaO 加熱)
乙烯燃燒
CH2=CH2+3O2→2CO2+2H2O(條件為點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條件為催化劑)
乙烯和氯化氫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氫氣
CH2=CH2+H2→CH3-CH3 (條件為催化劑)
實驗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條件為加熱,濃H2SO4)
乙炔燃燒
C2H2+3O2→2CO2+H2O (條件為點燃)
苯燃燒
2C6H6+15O2→12CO2+6H2O (條件為點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乙醇完全燃燒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條件為點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條件為催化劑)(這是總方程式)
乙醇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氧化鈣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醛氧化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條件為催化劑或加溫)
高中化學方程式記憶竅門
1:實驗聯想法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制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和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
2:反應規律法
化學反應不是無規律可循?;?、分解、置換和復分解等反應規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里再強調一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如,FeCl3是較強的氧化劑,Cu是不算太弱的還原劑,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總是首先發生在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之間這一原則,因而兩者能發生反應: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與FeCl2是較弱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因而它們之間不能反應。
3:編組法
索引能概括全體,而編組能突出局部,是一種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表現形式。兩者相互補充,異曲同工。例如,關于鋁元素的一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⑥2Al3++3CO32-+3H2O=2Al(OH)3↓+3CO2
⑦2AlO2-+CO2+3H2O=2Al(OH)3↓+CO32-
4:索引法
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并填寫在特制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利用零碎時間重現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5:口訣法
為了使化學方程式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有時還可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特點編成某種形式的便于記憶的語句,這就叫口訣法。例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應口訣為:二堿(生)一水,偏鋁酸鈉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這個反應的口訣是:三銅八酸、稀,一氧化氮??谠E法的進一步演變就成為特定系數編碼法,“38342”就是此反應的編碼。
6:對比法
兩個反應,在原料上有相同之處,但反應結果不盡相同,為了避免混淆,可以采用對比記憶法。例如: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Cu+4HNO3(濃)=Cu(NO3)2+2H2O+2NO2↑
化學考試中經常用到的規律有哪些
1、溶解性規律——見溶解性表; 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 PH的變色范圍
甲基橙 <3.1紅色 3.1——4.4橙色 >4.4黃色
酚酞 <8.0無色 8.0——10.0淺紅色 >10.0紅色
石蕊 <5.1紅色 5.1——8.0紫色 >8.0藍色
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奪電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1)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物;
(2)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
例:當Na2CO3與AlCl3溶液混和時: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寫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應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例:電解KCl溶液: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配平: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6、將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的方法:(1)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式;(2)再考慮反應時的環境(酸性或堿性);(3)使二邊的原子數、電荷數相等。
例:蓄電池內的反應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
寫出二個半反應: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環境中,補滿其它原子:
應為: 負極:Pb + SO42- -2e- = PbSO4
正極: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當是充電時則是電解,電極反應則為以上電極反應的倒轉:
酸與堿反應(寫化學方程式)
⑴鹽酸中和氫氧化鈉:NaOH + HCl = NaCl + H2O (中和反應)
在燒杯中加入10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
①.中和反應: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②.鹽: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③.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堿性物質,以調節土壤的酸堿性,利于植物生長。于是人們將適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④.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⑤.用于醫藥: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這情況下,可以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堿性物質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
⑵氫氧化銅和硫酸: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高考化學答題注意事項
答題時,考生首先要多審幾遍題,充分理解題目的要求,明確實驗目的。
在書寫文字表達回答時,考生一定要抓住要點,不能泛泛而談,不能用套話,要有針對性。如回答“氣體通過濃硫酸時濃硫酸的作用”,如果簡單回答為“除雜質”“干燥”就不符合要求,要明確回答是除掉混合氣體中的哪些氣體或干燥哪一種氣體等。
實驗題解題時,考生一定要關注實驗細節。如有一問是要求檢驗水煤氣中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情況下,存在有一氧化碳和氫氣。由于不能直接檢驗,所以利用一氧化碳和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化學反應,將產生的氣體產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行檢驗。因此考生在設計實驗時,要先除掉水煤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再進行還原實驗,最后檢驗其反應后的產物。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氣體通過洗氣瓶時導管的“長進”“短出”和檢驗水蒸氣的最好試劑是無水硫酸銅等細節。
化學考前復習注意事項
1、將教材中重點的知識再看一遍。重點是實驗探究、學與問的思考題、物質結構、重要的數據表、圖,和一些有代表性和綜合性的習題,把《考試說明》中的重點典例再瀏覽一遍。
2、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題解法,高考可能考到的類似題要多看兩遍,儲存在頭腦中,應考時可以啟發思維??纯醋鲞^的??碱},尤其是做錯的題。把同一類型的題歸納到一起,分析歸納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如實驗探究題,一般是從探究目的、方法選擇、藥品選用、實驗現象分析,歸納得出結論。要重視信息題,解信息題時首先要理解信息,分析題中表格、數據、曲線圖,歸納,找到解題的關鍵,然后根據題意結合已有知識應用信息,從而解決問題。
3、考前適當做題還是必要的。要根據自己的復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選做一些選擇題,以保證選擇題的得分,還可以做1-2份其他各大市的??季碇凶约焊械胶玫闹械入y度題,難題、繁瑣計算的題不要做。做題要限時限量。
4、一些同學考試失分,并非是不會做,而是由于答題不規范,書寫不完整,思維不嚴謹所致。如講到氣體體積與物質的量的關系時一定要考慮氣體存在的條件,弱電解質溶液題一定要分清酸、堿的物質的量濃度、c(H )、c(OH )和pH的關系。建議在臨考前看看近兩年的高考試題和評分標準,提醒自己答題時盡可能使用書本中的規范性語言、符號、關鍵詞回答問題,減少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