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名著
俄國名著(精選篇1)
一、《死魂靈》果戈理
《死魂靈》是俄國作家果戈理的經典名著,1983年9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在作者鋒利的筆下,形形色色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墮落的官吏以及廣大農奴的悲慘處境等可怕的現實,揭露得淋漓盡致。《死魂靈》,辛辣地諷刺、描繪了一幅丑惡、腐朽的專制農奴制畫卷。
二、《上尉的女兒》普希金
《上尉的女兒》是普希金創作的一部真實而深刻地反映普加喬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小說以同情的筆調描寫了18世紀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農民斗爭的現實主義作品。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這部小說被譯為《俄國情史》,成為中俄文學交流的第一位使者。
三、《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
小說描寫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受無政府主義思想毒害,認為自己是個超人,可以為所欲為。為生計所迫,他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無辜妹妹麗扎韋塔,制造了一起震驚全俄的兇殺案。經歷了一場內心痛苦的懺悔后,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亞。作品著重刻畫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變化,揭示俄國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
四、《父與子》伊萬·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
寫于俄國農奴制改革法令頒布時期。小說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義陣營和自由主義陣營之間尖銳的思想斗爭。屠格涅夫敏銳地反映了這一社會歷史變革時期的尖銳斗爭,刻畫了兩種社會勢力——民主主義者和自由派貴族間的思想沖突。小說問世之初,即在文學界引起激烈爭論。
五、《鋼鐵是怎樣煉成》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于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六、《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尸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該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俄國名著(精選篇2)
1、我永恒的靈魂,注視著你的心,縱然黑夜孤寂,白晝如焚。——蘭波《地獄一季》
2、年輕的時候,即使身無分文,一貧如洗,也會享受生活。在沒有列車的時候,我和她和貓躺在鐵軌上。那時我們年輕,新婚不久,陽光免費。——村上春樹的《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狀的貧窮》
3、那些極度鄙視自己同胞的人,決不能變為偉大。他們注定了也會受到別人的輕蔑。——泰戈爾《戈拉》
4、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查特拉斯如是說》
5、各時代的差異盡管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卻不能把真的改變為不真的,時代盡管推移,真理總永遠是真理。——明屠爾諾《詩的藝術》
6、你的過去我不愿過問,但是你的未來我希望參與。——約翰·華生《福爾摩斯探案集》
7、快樂是辛苦的回味。——歐里庇得斯《俄狄浦斯》
8、保護愛你的人,把必要的東西供給像星辰一樣為你放射光芒的人,再也沒有更甜蜜的事了。——雨果《笑面人》
9、人可以攀登任何高處,但為此需要決心和信心。——安徒生《安徒生童話》
10、人要想做一番事業,就要看準目標和選定實現的途徑。因此,歸根結底,我認為,言是行的姐妹,更確切地講,言必行。——穆罕默德·姆扎利《言必行》
11、這時他的胸膛似乎要被陣陣嗚咽撕裂,滿胸的淚水泉水般涌了出來。——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12、知道自己最糟處的人不會因此而更糟。——富勒《至理名言》
13、只要你自己不倒,別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卻不能阻止你滿面灰塵,遍體傷痕地站起來。——畢淑敏《恰到好處的幸福》
14、我本微末凡塵,卻心向天空,若有狂風暴雨,我便化身帝王。——凈無痕《伏天氏》
俄國名著(精選篇3)
《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復活》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899年。
該書取材于一件真實事件,主要描寫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姑媽家女仆瑪絲洛娃,使她懷孕并被趕出家門。后來,她淪為妓女,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他為她奔走伸冤,并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上訴失敗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亞。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使她重新愛他。
《復活》是托爾斯泰最后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小說通過瑪絲洛娃的苦難遭遇和聶赫留朵夫的上訴經過,廣泛而深刻地抨擊了法庭、監獄、官僚機關的腐敗、黑暗,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動官吏的殘暴昏庸、毫無人性,撕下了官辦教會的偽善面紗,反映了農村的破產和農民的極端貧困,勾畫了一幅已經走到崩潰邊緣的農奴制俄國的社會圖畫。《復活》多次被中國教育部列為中學生推薦讀物。
《戰爭與和平》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是文學巨匠、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創作于1863-186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于8月。
該作屬于世界十大名著之一,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等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童年》馬克西姆·高爾基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帝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靜靜的頓河》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
《靜靜的頓河》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所著長篇小說,由譯林出版社出版于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