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著書籍推薦
近代名著書籍推薦(篇1)
1、世上沒有像模子刻出來一樣的惡人。平時大家都是善人,至少大家都是普通人。然而正因為一到緊要關頭就會突然變成惡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大意。——夏目漱石《心》
2、盡管好幾十萬人聚居在一小塊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盡管他們肆意把石頭砸進地里,不讓花草樹木生長,盡管他們除盡剛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盡管他們濫伐樹木,驅逐鳥獸,在城市里,春天畢竟還是春天。——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3、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海明威《老人與海》
4、人性的確如此,既輕信又愛懷疑,說它軟弱它又很頑固,自己打不定主意,為別人做事卻又很有決斷。——薩克雷《名利場》
5、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你也要再錯過群星了。——泰戈爾《飛鳥集》
6、你微微地笑著,不同我說什么話。而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待得很久了。——泰戈爾《飛鳥集》
7、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海明威《永別了武器》
8、沒有痛苦,人就不會了解他的局限,也不會了解自己。——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9、如果你愛一個人,隨意而安,讓他/她自由地飛,如果最后他/她還是回到你身邊,那就是命中注定的。——狄更斯《雙城記》
10、不要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費時間的人而浪費你的時間。——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11、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12、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13、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圣-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14、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斗。我只同意后半句。——海明威《戰地鐘聲》
15、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的守望者。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干的就是這個。——塞林格《麥田的守望者》
16、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卻又得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事了。——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17、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18、如果愛一個人,那就愛整個的他,實事求是地照他本來的面目去愛他,而不是脫離實際希望他這樣那樣的??——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19、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20、也許人類的悲哀便在于此,擁有的東西不去珍惜,對于得不到的卻永遠渴望。——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1、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但他們終究不是愛情。——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22、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3、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4、最長的路也有盡頭,最黑暗的夜晚也會迎接清晨。——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25、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辛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辛福于施與的人。——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
26、人生的態度是,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柏拉圖《理想國》
27、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杰羅姆·大衛·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
28、凡事需多聽但少言;聆聽他人之意見,但保留自己之判斷。——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29、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歌德《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
30、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我仍自以為是無限宇宙之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31、沒有時間磨不掉的記憶,沒有死亡治不愈的傷痛。——塞萬提斯《唐·吉訶德》
32、誰也不能比善良仁愛的人們更優秀。——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
33、我絕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不幸拿來反復咀嚼(念念不忘);我要享受現時,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34、為了使靈魂寧靜,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35、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
36、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泰戈爾《飛鳥集》
37、不要放棄你的幻想。當幻想沒有了以后,你還可以生存,但是你雖生猶死。——馬克·吐溫《百萬英鎊》
38、我要好好地活著,用心地活著,等到有一天,上天把他欠我的全都還給我!——卡夫卡《變形記》
近代名著書籍推薦(篇2)
1、司馬遷《史記》
《史記》是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學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3、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百科全書”。有說它是言哲思的,有說它是言智術的,有說它是言兵事的。但它總的是說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經》或可稱《得道經》。《道德經》文約義豐,全書5千余言,81章,分上下兩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表達了宇宙和自然的總規律,《德經》說的是處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表達了人類的人生觀和道德觀。“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道德經》的智慧源于老子對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內容涉及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經世致用之學。
4、司馬光《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5、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6、孫武《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7、莊子《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 ,是道家經典。《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莊子之語看似夸言萬里,想象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8、吳楚材《古文觀止》
“觀止”一詞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它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9、孔子《論語》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漢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是儒家學派經典之作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 《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而且論語教給了后人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論語》與《易經》、《老子》,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籍,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結晶。
10、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內容廣博,既有治軍為政之道,又有人生處世之談,自1879年初刊以來,廣為流傳,是研究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曾國藩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近代名著書籍推薦(篇3)
1、胡適:《文學改良芻議》
2、周作人:《人的.文學》
3、魯迅:《狂人日記》、《阿Q正傳》、《在酒樓上》、《無常》、《過客》
4、葉紹鈞:《潘先生在難中》、《倪煥之》
5、郁達夫:《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
6、王魯彥:《黃金》
7、廢名:《竹林的故事》
8、許地山:《綴網勞蛛》
9、冰心:《超人》
10、郭沫若:《鳳凰涅槃》、《天狗》、《屈原》
11、馮至:《我是一條小河》、《蛇》
12、聞一多:《死水》、《發現》、《口供》
13、徐志摩:《再別康橋》、《偶然》、《雪花的快樂》
14、李金發:《棄婦》
15、周作人:《烏篷船》、《苦雨》
16、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17、冰心:《寄小讀者》(選)
18、田漢《湖上的悲劇》、《獲虎之夜》、《名優之死》
19、丁西林:《一只馬蜂》、《壓迫》
20、茅盾:《子夜》、《林家鋪子》、《春蠶》、《腐蝕》
21、老舍:《駱駝祥子》、《斷魂槍》
22、巴金:《家》、《寒夜》
23、沈從文:《邊城》、《八駿圖》
24、柔石:《二月》
25、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
26、張天翼:《包氏父子》
27、艾蕪:《山峽中》
28、蕭紅:《呼蘭河傳》
29、穆時英:《夜總會里的五個人》
30、施蟄存:《梅雨之夕》
31、戴望舒:《雨巷》、《我的記憶》、《尋夢者》、《我用殘損的手掌》
32、卞之琳:《斷章》、《距離的組織》、《尺八》
33、何其芳:《預言》
34、臧克家:《難民》、《老馬》
35、魯迅:《燈下漫筆》、《紀念劉和珍君》、《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鑄劍》、《采薇》
36、林語堂:《我的戒煙》
37、何其芳:《雨前》、《哀歌》
38、夏丏尊:《白馬湖之冬》
39、豐子愷:《漸》
40、夏衍:《包身工》
41、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42、夏衍:《上海屋檐下》
43、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44、張天翼:《華威先生》
45、沙汀:《在其香居茶館里》
46、錢鐘書:《圍城》
47、路翎:《財主底兒女們》
48、張愛玲:《金鎖記》、《傾城之戀》
49、孫犁:《荷花淀》
50、丁玲:《在醫院中》、《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5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愛這土地》、《太陽》
52、田間:《給戰斗者》
53、穆旦:《詩八首》
54、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55、梁實秋:《雅舍小品》(選)
56、陽翰笙:《天國春秋》
57、夏衍:《芳草天涯》
58、陳白塵:《升官圖》
59、賀敬之、丁毅等:《白毛女》
60、畢淑敏:《昆侖殤》、《預約死亡》、《婚姻鞋》、《紅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