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名著
中國近現代名著【篇1】
【我是農民】
《我是農民》是著名作家賈平凹最珍視的自傳性作品。
本書記敘了作家20歲之前的經歷,包括家庭、成長、遭際、初戀和苦難。20世紀50年代出生于農村的一代人的歷史,富有戲劇性和相當怪異的傳奇色彩,農民的生活經歷給了作家最初的體驗。《我是農民》為后代人詮釋苦難,提煉真實的社會生活。“真正的苦難在鄉下,真正的快樂在苦難中。”作者由檢討和批評自己開始并進而觸及到農民群體的缺點和弱點,是深刻的,也是在為十六大提出的新農村建設解讀農民的生存狀態。“我是農民”將會成為一種流行語詞。它基于一個階層的價值重構、情感裂變、倫理沉淀、轉型陣痛的過程而終將流行于中國歷史前進的腳步中。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是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說,瓊瑤創作的言情小說多達60多部,本本暢銷,拍成影視,部部賣座,賺盡海內外華人的愛與淚,人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瓊瑤”。瓊瑤作品感人至深、可讀性強,讓三代人流盡熱淚,成功囊括在世的幾乎所有年齡層讀者,成為“鉆石級”純愛代言人。
《庭院深深》講述了柏園大茶莊的少爺柏沛文在偶爾的機會中認識了摘茶女工章含煙,為她高貴純潔的氣質所折服。于是,經過柏的努力,他們開始了艱苦的戀愛過程。婚后,柏母對曾經做過舞小姐的含煙百般不滿,含煙忍辱負重終于在一次暴雨中出走,下落不明。后來,一場無情大火燒毀了含煙山莊,沛文雙目失明。十年后,含煙舊地重游回到已成廢墟的含煙山莊,見到了雙目失明的沛文和可愛的女兒,她發現再也離不開他們了……
【穆斯林的葬禮】
《穆斯林的葬禮》是女作家霍達所著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先后榮獲建國四十周年北京市優秀文學獎、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長篇小說獎。
《穆斯林的葬禮》全書五十余萬字,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回腸蕩氣,余韻繞梁。作品用樸實的語言描述了穆斯林與穆斯林之間的純真厚愛的感情,用歡快的字跡書寫了楚老師和新月之間的師生之情和可歌可泣的師生戀情。故事最后的情節跌宕起伏,一些難以面對的事實層層呈現在了活人面前,讓讀者真實的感情都融進了作者的心血之中,感情高昂,悲壯。
中國近現代名著【篇2】
1、世上沒有像模子刻出來一樣的惡人。平時大家都是善人,至少大家都是普通人。然而正因為一到緊要關頭就會突然變成惡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大意。——夏目漱石《心》
2、盡管好幾十萬人聚居在一小塊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盡管他們肆意把石頭砸進地里,不讓花草樹木生長,盡管他們除盡剛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盡管他們濫伐樹木,驅逐鳥獸,在城市里,春天畢竟還是春天。——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3、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海明威《老人與海》
4、人性的確如此,既輕信又愛懷疑,說它軟弱它又很頑固,自己打不定主意,為別人做事卻又很有決斷。——薩克雷《名利場》
5、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你也要再錯過群星了。——泰戈爾《飛鳥集》
6、你微微地笑著,不同我說什么話。而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待得很久了。——泰戈爾《飛鳥集》
7、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海明威《永別了武器》
8、沒有痛苦,人就不會了解他的局限,也不會了解自己。——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9、如果你愛一個人,隨意而安,讓他/她自由地飛,如果最后他/她還是回到你身邊,那就是命中注定的。——狄更斯《雙城記》
10、不要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費時間的人而浪費你的時間。——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11、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12、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13、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圣-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14、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斗。我只同意后半句。——海明威《戰地鐘聲》
15、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的守望者。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可我真正喜歡干的就是這個。——塞林格《麥田的守望者》
16、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卻又得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事了。——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17、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18、如果愛一個人,那就愛整個的他,實事求是地照他本來的面目去愛他,而不是脫離實際希望他這樣那樣的??——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19、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20、也許人類的悲哀便在于此,擁有的東西不去珍惜,對于得不到的卻永遠渴望。——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1、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但他們終究不是愛情。——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22、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3、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4、最長的路也有盡頭,最黑暗的夜晚也會迎接清晨。——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中國近現代名著【篇3】
第一:《吶喊》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本次榜單第一名的是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我認識魯迅是那篇著名的《閏土》和刻在桌子上的“早”開始的。而《閏土》正是《吶喊》中的一篇。《吶喊》是中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著作。它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為后來的作品夯實了基礎。魯迅先生在《吶喊》中塑造出一大批如狂人、阿Q、孔乙己生動鮮活的文學形象。通過對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的描寫。對踐踏生命的封建傳統禮教、封建世俗、封建制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深刻批判。深入剖析國民及民族的劣根性,為時代吶喊,試圖喚醒國人的思想。《吶喊》奠定了魯迅先生在中國近代文學史無可比擬的地位。他是中國的民族脊梁。
第二:《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1899-1966)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
在茅盾先生的《子夜》和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之間我選了后者作為本榜單榜眼的位置。《駱駝祥子》是1936年老舍先生寫的長篇小說。是我接觸的第一部近代文學著作,至今久久難忘。本書的大背景是黑暗、畸形,失衡的舊社會。通過對生活在低層民眾掙扎而又悲慘的命運的描寫,揭露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官僚階層的統治下的舊中國。任何想通過個人勤勞奮斗來改變自身命運的努力都是徒勞的,祥子的幾經沉淪最終不得不向命運低頭。作者帶著對民族、文化的出路的關切來剖析祥子的命運,既從傳統文明中的積極因素出發批判現代畸形文明的負面效應,為傳統美德的淪落而痛惜,又不滿于祥子身上所積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詛咒那個“把人變成鬼”的黑暗的社會和制度,又痛心于無知、愚昧的善良民眾在病態的舊社會的墮落。
第三:《子夜》
《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于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
茅盾先生是中國近代文學史的奠基人之一,以他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學獎”是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子夜》的成功在于它史無前例的塑造了吳蓀甫這個典型的民族資本家。通過他來對整個社會各階層階級人物的心理、思想、命運進行全方位的描述。深刻的揭露了在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主義下,民族工業沒有任何出路。以吳蓀甫的遭遇象征性的暗示了作者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理性認識。《子夜》的問世,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長篇創作方面的發展起了開辟道路的作用,同時也表明了茅盾先生的創作已進入了成熟時期。
第四:《圍城》
《圍城》是錢鐘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一書是錢鐘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就一般而言,情節瑣碎的書必然要有絕佳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鐘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因此,我們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忽略其言語),《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圍城》里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