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的西方外國名著
2、年輕的時候,即使身無分文,一貧如洗,也會享受生活。在沒有列車的時候,我和她和貓躺在鐵軌上。那時我們年輕,新婚不久,陽光免費。——村上春樹的《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狀的貧窮》
3、那些極度鄙視自己同胞的人,決不能變為偉大。他們注定了也會受到別人的輕蔑。——泰戈爾《戈拉》
4、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查特拉斯如是說》
5、各時代的差異盡管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卻不能把真的改變為不真的,時代盡管推移,真理總永遠是真理。——明屠爾諾《詩的藝術》
6、你的過去我不愿過問,但是你的未來我希望參與。——約翰·華生《福爾摩斯探案集》
7、快樂是辛苦的回味。——歐里庇得斯《俄狄浦斯》
8、保護愛你的人,把必要的東西供給像星辰一樣為你放射光芒的人,再也沒有更甜蜜的事了。——雨果《笑面人》
9、人可以攀登任何高處,但為此需要決心和信心。——安徒生《安徒生童話》
10、人要想做一番事業,就要看準目標和選定實現的途徑。因此,歸根結底,我認為,言是行的姐妹,更確切地講,言必行。——穆罕默德·姆扎利《言必行》
11、這時他的胸膛似乎要被陣陣嗚咽撕裂,滿胸的淚水泉水般涌了出來。——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12、知道自己最糟處的人不會因此而更糟。——富勒《至理名言》
13、只要你自己不倒,別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卻不能阻止你滿面灰塵,遍體傷痕地站起來。——畢淑敏《恰到好處的幸福》
14、我本微末凡塵,卻心向天空,若有狂風暴雨,我便化身帝王。——凈無痕《伏天氏》
暢銷的西方外國名著(精選篇2)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紅與黑》是19世紀法國乃至歐洲文學的一座豐碑。小說圍繞主人公于連的個人奮斗及兩次愛情經歷的描寫,揭示了復辟王朝時期的波瀾的階級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會腐敗,貴族反動和資產階級利欲熏心的廣闊生活畫面。于連的兩次愛情動機都是以愛情占有為出發點最終要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通過于連這個文學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國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沖擊下的貴族以及中小資產階級的恐慌情緒;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個出現于社會劇烈變革中的個人野心家的藝術形象,美化了資產階級的生活觀和幸福觀。小說的結構嚴謹勻稱,語言簡潔流暢,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與環境緊密相連,善于揭示人物的內心沖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間變化,以此來突出人的個性特征,這是本書最大的藝術特點
《約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通過主人公一生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沖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長篇小說。它是一個音樂天才的藝術發展過程的精雕細琢的記錄。羅曼·羅蘭描繪書中主人公的心靈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他還消除了法國與德國之間的藝術隔閡。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經歷也就是每一個丟掉過去、開拓將來的天才人物的經歷,也是貝多芬的身上引申出來的。1915年羅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是由于《約翰·克利斯托夫》這部巨著。
暢銷的西方外國名著(精選篇3)
《卡拉馬佐夫兄弟們》(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兄弟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最后一篇長篇小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花費兩年時間完成。整部小說有兩個層次: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樁弒父案,而受害人的幾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串謀之嫌;但深層次上,這是一幕關于人精神的戲劇,講述了一個信仰、猜忌、理智與自由意志間的道德角斗。
這部小說寫作于19世紀俄羅斯的斯塔拉亞羅薩,而整個故事也發生于這座小鎮。這部小說通常被認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文學創作的巔峰之作。
《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故事的背景設立在丹麥王國。該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的故事。戲劇中生動刻畫了真假兩種瘋狂、極度的悲傷和無法抑制的憤怒,表達了復仇、、背叛和道德敗壞等主題。作為莎士比亞筆下最長的一部戲劇,《哈姆雷特》被看做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悲劇。
此外,《哈姆雷特》還是全球表演最多的戲劇,并激發了歌德、狄更斯、喬伊斯和默多克等作家。《哈姆雷特》是世界上除《灰姑娘》之外被翻拍次數最多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令人心碎又心酸的小說,既有強烈而真摯的愛情,又有不忠與嫉妒。小說講述的是美麗而叛逆的安娜與迷人軍官亞倫強森之間的愛情故事。
從安娜反抗無感情的包辦婚姻、與社會偽善作斗爭的那一刻起,悲劇就開始了。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俄羅斯,描繪了當時城市與鄉村生活的巨大差異。該小說是文學世界里評價極高的一部作品,無數讀者曾為勇敢而高尚的安娜而著迷,為婚姻不幸的安娜而惋惜,為安娜與軍官的悲劇愛情而悲嘆。
《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圣誕頌歌》(查爾斯狄更斯)
《圣誕頌歌》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三部圣誕小說之一,主要講的是一個吝嗇鬼的故事以及吝嗇鬼在夜幕中見到“鬼”之后的巨大變化。
該小說對英格蘭圣誕傳統的恢復有著很大影響。小說不僅為人民描繪了歡樂、溫馨、燈光閃爍的圣誕夜,也向人們展示了絕望、冷酷、黑暗、悲傷的圣誕夜。小說中的吝嗇鬼就是冬天的象征,但是他那顆重復純真的心又象征著冬天后面總是美好的春天和夏天。
《小王子》(安東尼德圣-埃克蘇佩里)
《小王子》是作家安東尼德圣埃克絮佩里于1942年寫成的著名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是來自一個小星球的小王子的故事。透過小王子純真的雙眼,小說中描繪了好奇、美麗、愛與失去。該小說是閱讀人數最多、翻譯語言最多的法語小說,被列為法國20世紀的最佳小說。
小說目前已經被翻譯成250多種語言、方言和盲文,每年在全球銷量超過100萬冊,是最受兒童和成人喜愛的文學作品之一。“再見!”狐貍說道:“現在我要說的是我的一個秘密,一個非常簡單的秘密。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清楚。”
《哈利波特》(J.K.羅琳)
《哈利波特》是一本真正影響到20世紀末青年一代的作品。該書由7部組成,描繪了魔法師哈利和他的朋友、同學在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的系列冒險故事。故事的主線是哈利與黑魔法師伏地魔之間的對戰,而伏地魔的圖謀是長生不老,統治魔法世界和所有不會魔法的“麻瓜”人類,尤其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一經出版很快迎來褒貶不一的大批評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全世界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該書全系列總共銷售超過4.5億冊,成就了圖書史上的暢銷神話。書中的主題多種多樣——幻想、謎團、驚悚、浪漫和冒險——但是正如作者所說,該書的主題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