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1
從小到大我讀過不少的小說,有一些情節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愿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雌渲幸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完平凡的世界,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這本書:苦難和奮斗,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斗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具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全書字里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
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于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總之,世間所有的真情都在這里得到了體現。我想起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凄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
因為有愛,有了溫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應該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因把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春笞屓撕苁軉l,回味無窮。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2
每個平凡的人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這個寒假,我開始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路遙的這部小說是圍繞著孫玉厚一家展開的。這個家里,年齡最小的是蘭香,她從小就十分懂事。上小學時,別人家的孩子穿的是一件件新衣服,而蘭香穿的是破破的舊衣服。雖然如此,她卻從不向家人要新衣服。因為她知道,這個家實在是太窮了。每當家里有一些好吃的,她也總是找借口躲得遠遠地,她要把好吃的留給年邁的奶奶。
蘭香不僅懂事,而且十分勤勞。當她還只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時,每天放學回到家,她就會提起她的小籃子,到山坡上拾柴火。她年齡小,拾的少,但每天拾得柴火也夠媽媽燒兩鍋哩。蘭香還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小時候,她的爸爸和哥哥們圍在一起算賬,她在旁邊看,一口就說出了答案。課堂上,蘭香的數學老師寫了一黑板的數學題,剛寫完,蘭香就站起來說:“這道題等于零。”
蘭香只是書中的一個人物,還有許許多多的讓我十分感動的人物。有吃著黑饃配雨水菜湯卻仍然堅持學習的孫少平,有十三歲就扛起家庭重任的任勞任怨的孫少安,還有潤葉、金波、田曉霞……他們青春的勇氣給了我非常大的觸動,我們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環境,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好好學習呢?
我是一個平凡的小學生,我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斷知難而進,努力執著。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3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愤b《平凡的世界》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保爾要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斗。那么我們作為平常人,應該怎樣為了生活而拼搏奮斗呢?!镀椒驳氖澜纭方o了我們一些啟示。
第一類:孫少安的物質式的奮斗
孫少安,13歲就開始勞動,18歲已肩負起家庭的重任。在當時“農業學大寨”的社會背景下他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土地上。每天早出晚歸,捯飭自己和隊里的土地。他認為只有把土地種好,收成好了,人們的溫飽就能解決了。是的,那個時候,整個雙水村的人都過著貧窮的生活,尤其是少安家,每天連頓飽飯都吃不上,他的弟弟在學校也只是吃最差的丙菜和非洲黑饃饃。但是在孫少安的心里,他認為人不可能永遠過窮日子,正是有這股勁兒才讓他每天都對生活充滿希望。
家庭承包制時期,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更是精心呵護。每年收成較好,家里也富裕了不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他有了賺錢的念頭,于是開起了燒磚窯,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之后還擴大了磚廠的規模,雖然再次過程中,有過艱辛,賠本,孫少安有一段一蹶不振的時期,但是最終化險為夷。在他心里一直有一種聲音在吶喊:不,他應該像往常一樣,精神抖擻地跳上這輛生活的馬車,坐在駕轅的位置上,繃緊全身的肌肉和神經,吆喝著,吶喊著,繼續走向前去。
生活就是這樣,會有失敗也會有成功,唯有永無止境的奮斗才能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我們的生活就像孫少安的生活一樣,由貧窮一步步轉變好。這中間有政策的鼓勵,有親朋好友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奮斗,讓我們的物質生活一步步走向輝煌。
第二類:孫少平的精神式奮斗
孫少平和孫少安不一樣,他沒有把眼界放在家里的一畝三分地上,沒有把心放在農村,他讀書較多,思維比較開闊,他向往的是外面更寬廣的世界。所以,他毅然決然的背井離鄉,在黃原他過著難以想象的生活,每天在東大街的橋下面等待包工頭來招工,之后住在破舊的窯洞里,還要干繁重的勞動。但是他覺得這是值得的,他的生活是充實而多彩的。在銅城大牙灣煤礦,每天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但他愛這個黑色的世界。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他仍舊堅持讀書,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在少平心中,他不在乎物質的需求,更看重精神的供給。
他曾給妹妹蘭香的信中這樣寫:
我們出身于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要知道,對于我們這樣出身農民家庭的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是多么不容易啊!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親愛的妹妹,我多么希望你的一生充滿歡樂??墒?,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
少平的這段話對我印象很深。我們安于現狀,對于貧窮總是刻意回避,其實生于農村的我們有時候會自卑,就像少平剛開始吃丙菜總是在沒有人的時候躲著吃。但是只要是有追求的人們就會變自卑為動力,一再追求自己精神上的滿足。少平通過救班里的侯會英,讓這個女子對自己刮目相看,甚至喜歡上了自己。解救郝紅梅,不讓同學們的嘲諷影響到她。這些都是精神強大的一種表現。無論什么時候,他都沒有放棄生活,放棄信念,一直努力前行,追求生活的意義。
我們在自己生活的平凡的世界中要像孫少安和孫少平一樣,堅定信念,吃苦耐勞,時刻保持精神的強大。正如文中所說: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4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對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直到讀了這本書《平凡的世界》,才恍然大悟。
這是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有著平凡的感動,有著對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我們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5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所作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人物,在這平凡的世界,走著平凡的道路,過著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物,在這平凡的人世,有著平凡的夢想,有著平凡的追求;可是奇妙的是,平凡的人物,在這艱苦的歲月,卻有著不平凡的精神,有著不尋常的毅力;平凡的人物,在這艱難的時代,卻有著過人的執著,有著異人的魄力。
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孫少平,是家中的二小子,高中畢業的他回村當了教師。在那個時代,教師已經是份不錯的職業了。但他不甘于眼前的平靜,滿懷著自己的夢想,選擇了出門闖蕩。他去了黃原城打工,不畏艱苦,最終憑著自己的努力進了礦場工作,還與省報的女記者田曉霞談起了戀愛。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師傅和曉霞都為了救人和他陰陽兩隔,而他自己,也為了救人毀了容。但是他并沒有被重重困難打 倒,堅持著希望,努力生活著。
哥哥孫少安是奮斗精神的另一個代表,與孫少平追求飛揚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穩和精明都是內斂的。長子的家庭責任和過早的承擔世事,使得孫少安難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縛,變成了農村變革的先覺者。然而,他的愛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最終,孫少安在初嘗成功滋味的時候不得不面對妻子的去世,正如孫少平在享受愛情甜蜜的時候不得不接受田曉霞的突然死亡一樣,唾手可得的完美生活消失殆盡。
人生的多雨期免不了有暴風巨浪。它如一條拋物線,即使站到點也會摔入深谷的低點,也許你會感到絕望、無助,但是解決的辦法就是冷靜,平凡的內心世界會為你排除萬難,走出深淵,有朝一日卷土重來。波折重重,路途坎坷并不意味你就要低頭。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但一定要勇于進取,即使忍受著痛苦也要堅持下去,痛苦不是白受的,它使我們偉大。我們要做一個外表平凡,但精神層面不平凡的人,鑄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6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出生于陜西榆林市清澗縣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家雖貧卻從未放棄過讀書,他平凡、樸實,接地氣,這也許就是他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這樣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作品的原因之一吧。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边@句話用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孫少平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庭雖然貧困,卻抑制不了孫少平對讀書的熱愛,同時,他也不甘于平凡。
他出城打工,希望能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在打工的時候也不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在工地里,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幾乎所有工人都在打呼嚕酣眠之時,有一點幽光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孫少平,在忍受著背部因干活而留下的斑駁傷痕而帶來的疼痛的同時,在呼嚕震天,汗臭彌漫的惡劣環境之中勤讀不輟,是什么支撐著他做到如此地步呢?是源于他對讀書的熱愛!
那平凡的外表下藏著的是一個怎樣純凈的靈魂??!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對他不公平,不僅學業事業艱難,愛情道路上的她也是走的坎坎坷坷,不僅年少時的愛戀破滅,長大后與田曉霞的愛情也是聚少離多,甚至最后田曉霞也命喪黃泉……
每當我學習懈怠,甚至想要放棄時,總會想起孫少平的艱苦的求學經歷。窮且益堅尚且不墜青云之志!在如此艱苦惡劣的條件下,面臨重重阻撓,他尚不放棄讀書學習,我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呢?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7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過不少的小說,也有一些情節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愿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地??雌渲幸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了《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么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么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后,我的第一個感覺。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巨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并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著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作家傾注了畢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寫作的焦點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能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煉與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說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它表達了昂首向上的奮發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沒有一條小船不是經過風暴而順利抵達港灣的,孫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實現“飛”的壯舉與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斷的挫折和打擊。如為了擴大社員自留地,他曾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黑典型來批判;曾為嘗試著進行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而遭到縣委的嚴厲批評;最為殘酷的是在第一次擴大磚場時,因高薪聘來的燒磚師原來是騙子的緣故,他的磚全部?燒砸了。無力歸還貸款,也付不出村中幫忙勞力的工資,那時,他就像一只被風暴打斷翅膀的小鳥在冷風中簌簌地顫抖著。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個個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實,那么的善良,這該是作家心靈的折射:路遙定也是那么的一個人。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干出了點名堂,他賢惠的妻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于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郝紅梅畢竟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讀者有些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愿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殘忍!
我有些明白了:我們心理上總不愿去接受悲劇,所以,中國戲曲倒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昭示給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誠,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大家都明白維納斯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為殘缺的美。那么,路遙既從生活中,也從美學上理解了這一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結局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一,使讀者唏噓不已。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篇8
重溫《平凡的世界》,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書中著力塑造的人物的真實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對平凡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故事中主人公孫少平,一個有著鮮明時代特質的青年。他的生活經歷雖算不上大起大落,但足可以品嘗到其中沉沉浮浮的生活和艱難辛酸的多種滋味。
高中時代的孫少平最不能接受的是“由于貧困而給自尊心所帶來的傷害”,他希望“能穿著一身體面衣裳讓站在女同學面前”,他希望每頓飯能有一個“不是嘴饞,而是為了獲得尊嚴”的白饃或煮饃。然而,也有他值得高興的時候:“由于讀書多,許多人聽他講書中的故事?!?/p>
與此同時,孫少安這個有著簡單而熾熱情感的青年,卻遭遇著不能選擇的痛苦。他喜歡青梅竹馬的潤葉,但他理智地考慮到“答應卻等于害了她?!边€是努力地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如果說生活為田曉霞和孫少平打開了一扇心靈之窗,那么少安與大眼睛的山西姑娘——秀蓮的結合,則為孫少安也開了一扇愛情和事業同步向前的窗戶。雖然在趕往心靈相偎的終點時也不免挫折。可是堅強的男主人公用鮮血和汗水捍衛著他們的愛情基礎,他們希望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這是非常值得的,因為對方是一位善良美麗并有著金子般發亮的心的姑娘。
生活讓孫少平成了一個攬工小子,繼而又成了煤礦工人。在干活的時候,他沒有因為讀過書就挑三揀四。像牛一般干活的日子里,他始終還不曾放棄讀書學習。是啊,“勞動是光榮的”,所以他與曉霞的相戀并沒有所謂的自卑,他真誠執著并善良地生活著。
孫少安的境況也在轟轟烈烈發生著變化,磚廠的創辦給貧困的家庭帶來富裕的快樂。兒子有了,新居也有了,日子似乎有滋有味了。就在大家都喜上眉梢的時候,生活向他又板起了嚴肅的面孔。田曉霞消失在滾滾洪水中。無論多苦多累都不曾掉一滴眼淚的孫少平失聲痛哭了,無盡的淚水祭奠了那永不復歸的愛情。他再次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回到了大牙灣煤礦,因為“只有走進那塊土地,他才能喚起生活的信念”,“深重的精神創傷也許仍然得用牛馬般的體力勞動來醫治……”
出于要同大家共同富裕的想法,孫少安擴大了磚廠的規模,想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不幸的是,他的美好愿望落空了。但他沒有放棄也沒有退縮,在親人的支持下,慢慢地找尋翻身的起點……
讀到此,我的情緒也跟著主人公的遭遇而同時起伏。雖然這只是文學創作,可它卻與現實是那么驚人的相似。人生就是在幸與不幸中的漩渦中不停地掙扎,一味的抱怨絲毫不起作用,一味地逆來順受也只會永沉水底,只有積極面對才有上浮的可能,而這也正是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最明智的選擇。
此外,書中還有一些鮮活我們記憶的人:秉直的田福軍,善良的全金波,執著的李向前,耿直的王世才……他們身上閃光的品質是真實而感人的,我們也能在書中感覺到他們真誠的微笑。
再次重溫《平凡的世界》,不僅凈化了我的心靈,也讓我意識到一個平凡的人怎樣才能獲得生活的認可——那就是永葆自己的真誠和善良。
不知道為什么,特別感動于路遙對《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所作的祭文:“我們承認偉人在歷史進程中的貢獻。可是從本質上說,人類生活的大廈是由無數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真正萬古長青的是普通人的無私奉獻——這便是生生不息的人類生活。
當青春和生命的贊歌在經歷風雨后依然恒久時,我們應該感謝路遙,感謝他在生命琴弦上的傾心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