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名著
1、對祖國、對故鄉、對祖先保存、收回或應當回歸的土地的愛,是我們的神圣感情。——哈桑二世《挑戰》
2、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首先,你必須剝開柚皮,然后試咬幾口,以便適應柚子的風味;當你開始享受柚子時,柚子汁卻可能噴得你睜不開眼睛。——羅杰·馮·伊區《生命的意義》
3、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后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有一種對生活的無限熱情和渴望。——陳忠實《白鹿原》
4、誰終將聲震世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我的時代還沒到來,有的人死后方生。——尼采《敵基督者》
5、他只想獨來獨往,不愿屈從任何人。他深信自己是世上最高貴的人。——大仲馬《蒙梭羅夫人》
6、謊言和誓言的區別在于,一個是聽的人當真了,一個是說的人當真了。——夏七夕《后來我們都哭了》
7、我相信,驕傲是和才能成正比的。但是,正如大才樸實無華,小才華而不實一樣,大驕傲往往謙遜平和,只有小驕傲才露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臉相。有巨大優越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萬物、寬待眾生的胸懷。——周國平《智慧和人品》
8、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真摯的感悟沒有磨滅,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恒的。有一個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巖井俊二《情書》
9、人生就是如此,一切都會隨著時間而流逝,回憶越來越淡薄,痛苦也會越來越少。——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二人證據》
中國現代名著【篇2】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陳寅恪贊其“取材謹嚴,持論精確”。
2.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由經學轉向的創始之功
梁啟超贊其“凡關于知識論方面,到處發見石破天驚的偉論”。
3.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的最大貢獻是什么?
中國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遷善,而務要表見之于生活中。
——張岱年
4.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宗教史研究的奠基性著作
本來Religion這個名詞,它的意義,不是單指著有制度的組織而言,乃是包含一切人類心能中的崇拜。
——王治心
5.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外一種)》:近代的第一部倫理學史專著,28位思想家的倫理思想,另附有《中學修身教科書》
吾國夙重倫理學,而至今尚無倫理學史,邇及倫理界懷疑時代之托始,異方學說之分道而輸入者,如風如燭,幾有互相衡突之勢,茍不得吾民族固有之思想體系以相為衡準,則益將彷徨于歧路,蓋此事之亟如此。
——蔡元培
6.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
他在逆流而上,頂著全盤西化的狂瀾,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他不愧為現代儒學思想的第一人,是現代新儒家的源頭活水。
——胡軍(北大哲學系教授)
7.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討論中國文化問題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研究中國近百年來社會文化問題的報告
七年之病,需求三年之艾。百年大病,最少需求三十年之艾。
——殷海光《知識分子的責任》
8.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只有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藝術精神構成了中國藝術精神的主體,山水畫的出現,乃莊學在人生中、藝術上的落實。
徐氏與唐君毅、牟宗三被尊推為港臺新儒家“三大師”
9.方授楚《墨學源流》:民國墨學的最高水平
10.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撤藩籬而破壁壘,凡諸門戶,通為一家,發現古人學術之真相。
一時代之學術,則必其有一時代之共同潮流與其共同精神,此皆出于時代之需要,而莫能自外。逮于時代變,需要衰,乃有新學術繼之代興。若就此尋之,不僅今文諸師,同隨此潮流,同抱此精神,即古文諸師,亦莫不與此潮流精神相應相和,乃始共同形成其為一時代之學術焉。
——錢穆
11.呂思勉《理學綱要》:一本書了解理學
中國無純粹之哲學,凡講哲學者,其意皆欲措之人事者也。
——呂思勉“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之一
12.歐陽竟無《歐陽竟無內外學》:佛學為內學,把一切非佛學歸之為外學;內學重個人內心的修煉和解脫,外學以世俗事實作論證。
中國近代佛學家歐陽竟無的論著。
13.羅志希《科學與玄學》:如何認識以張君勱、梁啟超為代表的“玄學派”和以丁文江、胡適、吳稚暉為代表的“科學派”之間的“科玄論戰”
14.賀麟《文化與人生》:賀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創立了與馮友蘭“新理學”相對的“新心學”體系,現代新儒家的倡導者之一。
15.熊十力《新唯識論》:“識”或“本心”乃宇宙之本體、萬化之根源,“體用不二”
宇宙萬象剎那頓變,都不暫住,猶如幻化,故曰無常。
——熊十力
16.宗白華《藝境》:“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唯一自選的文集
17.金岳霖《論道》:中國現代哲學中系統最完備、最富有創造性的本體論專著
18.傅勤家《中國道教史》:第一部道教史著作
惟各教皆有其歷史,而道教無有也。
——傅勤家
中國現代名著【篇3】
一、紅樓夢(清代長篇人情小說)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二、水滸傳(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于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問世后,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后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范。
三、三國演義(羅貫中著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四、鏡花緣(李汝珍創作長篇小說)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后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鏡花緣》還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
五、西游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西游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