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讀的名著
1、《西游記》吳承恩
2、《水滸》施耐庵
3、《朝花夕拾》魯迅
4、《駱駝祥子》老舍
5、《繁星·春水》冰心
6、《魯濱孫漂流記》笛福
7、《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8、《名人傳》羅曼·羅蘭
9、《童年》高爾基
10、《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11、《論語》
12、《三國演義》羅貫中
13、《紅樓夢》曹雪芹
14、《吶喊》魯迅
15、《女神》郭沫若
16、《子夜》茅盾
17、《家》巴金
18、《雷雨》曹禺
19、《圍城》錢鐘書
20、《談美書簡》朱光潛
21、《哈姆萊特》莎士比亞
22、《堂吉訶德》塞萬提斯
23、《歌德談話錄》艾克曼
24、《巴黎圣母院》雨果
25、《歐也尼·葛朗臺》巴爾扎克
26、《匹克威克外傳》狄更斯
27、《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28、《普希金詩選》普希金
29、《老人與海》海明威
30、《泰戈爾詩選》泰戈爾
中學生必讀的名著(篇2)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并為后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后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后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于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
中學生必讀的名著(篇3)
中學生必讀的課外書一:《時間移民》
但凡關注國內科幻的讀者應該都聽過劉慈欣的名字,《時間移民》是他的中短篇小說集,但在《三體》的光環下并沒有顯得失色。劉慈欣的科幻是大氣磅礴的。基于深厚科學理論的框架基石堅固可信,放眼宇宙終極目標的哲學思考醍醐灌頂,對當今世事的洞察秋毫可辨入骨十分。
中學生必讀的課外書二:《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被美國亞馬遜編輯票選為“人生必讀的100本書”之一;被《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等20多家媒體評為“度最佳圖書”。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凱特?阿特金森帶領讀者跟隨女主角厄蘇拉的腳步,看她如何在上世紀動蕩的年代里,一遍又一遍活過自己的人生。阿特金森借由這個故事讓我們見證,即使在最黑暗荒蕪的時刻依舊有溫暖的存在,并且透過她絕妙的敘事與描繪能力,帶我們重返過去。《生命不息》頌贊了并存于人類中最光明美善與最丑陋不堪的面向,是阿特金森筆下最深刻且最具想象力的一部作品。
中學生必讀的課外書四: 《羅輯思維》
在這個隨手即得互聯網海量信息的時代,如何突破思維瓶頸?不妨讀讀《羅輯思維》,作者羅振宇知識信息量極大,大量的歷史社科人文史料旁征博引中,拋出一個個正統的歪理邪說話題,不是標新立異、不是特立獨行。幽默犀利的語言引導大家擺脫舊方法束縛,增長見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羅輯思維》書中引用了大量網友的各種觀點,博弈之間又能激發進一步的思索。學習就是一種思維過程。我們可以不認同羅振宇的觀點和結論,但值得學習借鑒他的創新思維,改造自己改變命運!
中學生必讀的課外書五:《魚羊野史》
東方衛視脫口秀節目《曉松說》未刪節版完整收錄,講述每一天在歷史上發生的大事件或有趣的事,以高曉松的角度來重新解讀歷史事件,風格輕松幽默,重溫故國、故城、故人芳華剎那。《魚羊野史》的文字是真的有靈魂有門道的。這是煙火氣與文藝氣息并存的一本書,很有看頭。有歷史,有軍事,有娛樂,談各國風土人情,講古今名人八卦……
中學生必讀的課外書六:《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是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的力作。她是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馬克?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她身居福布斯百強女性榜第5名,榮登《時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在這本書中她深刻地剖析了男女不平等現象的根本原因,鼓勵女性放開腳步追求自己的夢想,戰勝內在的恐懼與不自信,追求更美麗的人生。這本書非常適合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閱讀,同時也適用于所有還在探索人生道路,并對未來充滿憧憬的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