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初中閱讀的課外書
適合初中閱讀的課外書篇1
1、《西游記》
2、《水滸傳》
3、《三國演義》
4、《紅樓夢》(清)曹雪芹、高鄂著
5、《朝花夕拾》魯迅著
6、《駱駝祥子》老舍著
7、《繁星·春水》冰心著
8、《格列佛游記》
9、《童年》(俄)高爾基著
10、《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11、《名人傳》(法)羅曼·羅蘭著。
12、《威尼斯商人》
13、《魯濱遜漂流記》
14、《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15、《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6、《荷花淀》
17、《大自然的智慧》
18、《夢在青春在》
19、《城南舊事》
20、《草房子》
適合初中閱讀的課外書篇2
1.《西游記》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
2.《魯濱遜漂流記》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只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鄉。
3.《名人傳》
《名人傳》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或譯作米開朗基羅)(1906)、《托爾斯泰傳》(1911)三部傳記。被稱為“三大英雄傳記”,也被稱為“巨人三傳”。現已被選中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名著閱讀。這本書也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4.《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共由18篇散文組成,在四季循環更替的過程中,詳細記錄了梭羅內心的渴望、沖突、失望和自我調整,以及調整過后再次渴望的復雜的心路歷程,幾經循環,直到最終實現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來挑戰他個人的、甚至是整個人類的界限。但這種挑戰不是對實現自我價值的無限希望,而是傷后復原的無限力量。
5.《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適合初中閱讀的課外書篇3
1、抱怨是一種心態,抱怨生活的不堪,只能說自己內心有多不堪,抱怨別人殘忍,只能證明自己不懂感恩,也許,他抱怨不是目的,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價值,或者引起別人的注意。
2、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身邊總有些喜歡抱怨的人,當然,也包括我們自己,都是一個粗糙的生命,是需要經受生活的慢慢打磨,而變得光潔、明亮。
3、當我們感到遺憾時,我們需要拿出些許的風度來。人們常說,如果我們不能首先原諒自己的話,我們也不能原諒別人。雖然人生的這個秘密是不留遺憾,但是大部分人都會有些遺憾的事。
4、很多時候,生活不會是一副完美的樣子,能完美的不是人生,想完美的是人心。但平凡的人有平凡的心,擁有平凡的渴望和平凡的心情,用平凡淡然拼湊永恒的日子。真實而簡單的活著,才是最真,最美,最快樂的事情。
5、人生就是這樣,一半糊涂,一半清醒,有時糊涂,有時清醒。什么時候,放下隨意,放棄如意,或許也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失落時悄悄徘徊,傷感時默默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