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簡短讀后感
寫讀后感需要你有一定的閱讀量,這可以激勵你更多地閱讀,培養你的閱讀習慣。寫好鏡花緣簡短讀后感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鏡花緣簡短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1
《鏡花緣》共計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為開端。其中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歷海外三十余國的奇異經歷,后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后在一起飲酒游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
《鏡花緣》一書的命名取意于“鏡花水月”一詞,蘊涵著對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夸大和變形的手法寫出了社會的丑惡和可笑,也寫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但是由于故事發生的場所都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及其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借此來揭示的當時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
千奇百怪的國家,千奇百怪的風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場夢一般。故事中的.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時而語調激昂,似作者對未來的美好想象,時而語調低沉,似作者對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獨具匠心的通過對虛幻世界的描寫,無情的諷刺的現實社會的黑暗虛偽,寄寓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走出書本,看看人生有時就是鏡中花水中月,外表看來很美,但是永遠也不可能得到和擁有。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2
《鏡花緣》是繼《紅樓夢》之后比較優秀的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剁R花緣》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武則天稱帝,打敗了唐室舊臣徐敬業、駱賓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觀花,令白花嚴冬齊放。眾花神不敢違背圣旨,就齊聚皇家花園噴蕊吐艷。哪知違背了天規,被玉帝貶下凡塵成了一百個才女。眾花領袖白花仙子被貶到嶺南,托生為唐敖的女兒小山。唐敖殿試落第,心情沉悶,就隨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經舵工多九公導游,觀覽了海外異國風情,看到許多奇人異事。后來進入小蓬萊,求仙棄世,一去不返。小山思親心切,讓舅父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回家,歷經磨難后終于找到小蓬萊,卻意外地在泣紅亭中錄下一卷“天書”,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跡。并遵照父親的意思改名為唐閨臣。
第二部分寫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紅亭天書上載得分毫不差。這些才女及第后,拜見宗師,連日飲宴,賦詩游戲,表演了書、畫、棋、醫、卜、星相、音韻、算術等,以及燈謎、酒令、斗草、投壺等,盡歡而散,唐閨臣也重返仙山。這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兒子聯合劍南節度使文蕓,起兵反對武則天,一些才女也因姻親關系加入軍中,不少人殉難,終于打破了“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座大陣,武則天失敗。后來唐中宗復辟,仍尊則天為“大圣皇帝”,則天又下新詔,宣布明年重開女試,并命前科錄取的才女重赴“紅文宴”。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十分突出,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對嫁娶、葬殯、飲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辦法。他還通過對各國風土人情的描述,無情地批判了好吃懶做、說謊、奉承、不學無術等多種社會現象,對好讓不爭、待人寬大的“君子之風”、大人之度則給予贊揚和肯定。然而,書中的一個更重要、更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像男尊女卑的現象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見,控訴封建制度,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3
三月初三那天,各路神仙都去昆侖為王母祝壽,百獸、百鳥跳、唱了一陣,嫦娥對百花仙子說:“今天是王母圣誕,你應令百花齊放,既可增加氣氛,又可以助長酒興。”眾仙聽了,連聲稱“妙”。百花仙子卻以“花開有序”為由拒絕了。于是,百花與嫦娥在眾人面前打下一賭:“如果下屆有一位帝王能夠使百花齊放,那百花仙子就被貶下凡間?!闭尚脑潞猩鸀榈弁?,嫦娥就對心月狐說:“你若能使百花齊放,那天下萬紫千紅豈不更加好看?”心月狐想了想,答應了。心月狐托生在武家,取名武則天,后來當上了不可一世的女帝王。
一日,天空忽降鵝毛大雪,武則天賞雪飲酒,乘酒醉之際,下召令百花齊放。偏偏這時百花仙子在與麻姑下棋,眾花無從請示,又不敢抗旨不尊,只好乖乖開花。玉帝知道后,龍顏大怒,把百花仙子與其他九十九位仙子一同貶下凡間。百花仙子托生在唐敖家,取名唐小山。因遭奸臣陷害,唐敖被革去功名,與他妻子的弟弟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工一同出海經商,臨行時神仙托夢,要他去海外尋找失落的十二位花仙,從此,他們開始了在海外的冒險與尋覓。
作者沿用了《山海經》中國度的名稱:“大人國”國民腳下的彩云、“君子國”國民的君子風度、“兩面國”國民天生的兩面臉、“翼民國”國民長五尺的頭、“犬封國”國民的狗頭、“深目國”國民長在手心之中的眼睛、“勞民國”國民終日搖擺、勞碌不停的生活、“豕喙國”國民只會說謊話的嘴、“無腸國”國民吃飯的傳說、“女兒國”國民女子當政、男子為婦的傳統……無一例外的反射出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自私、虛驕、奢靡、吝嗇、作偽、狡詐。同時也顯示出作者對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里的渴望。
《鏡花緣》這部優秀的書籍猶如一面心靈的明鏡,不但可以照人,也可以照己。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4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名著《鏡花緣》。這是一部清代長篇小說,是一部與《西游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樣帶有濃厚神話色彩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他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這本書里有三位主人公,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他們來到了大人國,看見人們腳下都踏著彩云。一打聽,原來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腳下踩的是美麗的彩云,可奸詐狡猾的踩著的都是黑云。這就告訴我們要做善良之人,不能做為非作歹的事情。
他們還來到了黑齒國,在女學塾里,多九公賣弄學問,自夸自大被女子們好生羞辱了一番,我明白了驕傲的人是會吃虧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多讀書、多思考而不是多炫耀。
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閉上眼睛,各種奇妙的國家及其風土人情,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在我面前緩緩展開……君子國的謙讓,禮貌,祥和,讓我讀心頭一暖;勞民國的長壽,讓我懂得了健康的重要;黑齒國的文采讓我贊嘆;白民國的徒有其表讓我嘆息;淑士國的“酸”讓我感慨;厭火國的野蠻讓我驚恐;大耳朵國的過猶不及讓我深思;女兒國的陰陽顛倒讓我刮目相看......書的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5
小時候看的《鏡花緣傳奇》電視劇,故事中沒有嫦娥的推波助瀾,編劇又一味洗白小山/百花仙子,所有的過錯似乎都是由于風仙的`暴戾和對金童的迷戀。現在看書,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
風姨反駁固然不厚道,卻也不至于十惡不赦,反觀在各種傳奇、影視、故事中美麗大方,除卻竊藥沒有黑點,無可詬病的嫦娥,簡直看不出身為仙家的丁點閃光處。沒事找事,唯恐天下不亂,原本沒有膽子斗狠,看風姨站在自己這邊就開始借勢欺人。
先是挑撥百花仙子不將王母放在眼里,又是連連“冷笑”,最后更是激百花仙子定罰約。
前文雖有言“風姨與月府素日親密,與華氏向來不和”,但是風姨發難只一個回合,后面全是嫦娥出戰。是嫦娥被當槍使了吧,我的猜測。
再說女主,百花仙子,你也真夠個情商低下。剛開始還能有條有理對戰風姨,嫦娥一激就開始發狠話:“若無帝旨,即便下界人王有令,也不敢應命,何況其余!”什么叫其余,還是感嘆號?把王母放哪兒?這種話能說?還拿嫦娥竊藥的事戳人家心窩,不揭短不知道嗎?織女元女都說了,王母還在座,停了就行,以后真不想來了嗎?嫦娥讓你定賭約,麻姑都幫你說打掃就好,有臺階不下,硬往上撞,“墮落紅塵”很好玩?真想問問你是不是傻?嘴硬有好處?女魁星必定早就嫌你們吵,額頭蓋個戳,你也別反悔了。真是個小孩子,修煉不用修情商的嗎?
真想說一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好自為之吧,百花仙子。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6
我的書架上有好多書,它們整齊的放在書架上,一天放學,我發現書架上又多了一本,原來是媽媽給我買的,名字叫《鏡花緣》,我很高興。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說,魯迅爺爺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之為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于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杰作?!薄剁R花緣》已被譯成英、俄、德、日等文字。
它講述了千奇百怪的奇幻國度和形形色色的風土人情,幻想,歷史,諷刺,游記于一身,被當代學者稱為“雜家小說”。!
通過閱讀《鏡花緣》一書,我認識了很多有特色的國家和英雄人物, 并跟隨著主人公唐敖旅行經過了焰火國,游過了君子國,還有小人國、黑齒國等等許許多多不同的帶有神奇色彩的國家。
他們最先去了一個叫“君子國”的國家,他們發現這里的人很奇怪,總是討價還價,但是,討價還價的人不是買家而是賣家。如:一個小軍官買東西,他跟賣主吵了半天才用一些錢買了一些差的東西,可賣主死活不讓走,讓小軍官用一半的錢買了一半好的一半差的,這才算交易完畢。又去了一個叫“大人國”的國家,這里的人一出生腳下就踩著一朵云,走起來好像飄一樣。如果這個人腳下的云是彩色,是指心眼好。如果云是黑色的,就指心眼壞。又去了不少國家,如“勞民國”“聶耳國”“無腸國”“犬封國”等其他國家。
這本書里的故事讓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總是還想看,連吃飯睡覺都想著它,太吸引人了。
如果現代社會的人都像君子國一樣講誠信,像大人國一樣一看就知道誰好誰壞,社會就不會很亂。,人民就會更幸福,我們也會更快樂。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7
我的書架上有好多書,它們整齊的放在書架上,一天放學,我發現書架上又多了一本,原來是媽媽給我買的,名字叫《鏡花緣》,我很高興。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說,魯迅爺爺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之為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于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杰作。”《鏡花緣》已被譯成英、俄、德、日等文字。
它講述了千奇百怪的奇幻國度和形形色色的風土人情,幻想,歷史,諷刺,游記于一身,被當代學者稱為“雜家小說”。!
通過閱讀《鏡花緣》一書,我認識了很多有特色的國家和英雄人物, 并跟隨著主人公唐敖旅行經過了焰火國,游過了君子國,還有小人國、黑齒國等等許許多多不同的帶有神奇色彩的國家。
他們最先去了一個叫“君子國”的國家,他們發現這里的人很奇怪,總是討價還價,但是,討價還價的人不是買家而是賣家。如:一個小軍官買東西,他跟賣主吵了半天才用一些錢買了一些差的東西,可賣主死活不讓走,讓小軍官用一半的錢買了一半好的一半差的,這才算交易完畢。又去了一個叫“大人國”的國家,這里的人一出生腳下就踩著一朵云,走起來好像飄一樣。如果這個人腳下的云是彩色,是指心眼好。如果云是黑色的,就指心眼壞。又去了不少國家,如“勞民國”“聶耳國”“無腸國”“犬封國”等其他國家。
這本書里的故事讓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總是還想看,連吃飯睡覺都想著它,太吸引人了。
如果現代社會的人都像君子國一樣講誠信,像大人國一樣一看就知道誰好誰壞,社會就不會很亂。,人民就會更幸福,我們也會更快樂。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8
長篇小說《鏡花緣》是寫唐朝武則天當政之后,一日酒醉下旨詔令百花齊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眾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之后因被玉帝知道,上天所遣,降于人間,變成女子,因百花瞎子掌管百花不嚴,犯下過錯也落入了凡塵,穿越在山海各處尋找那被遣而變凡人的仙子。最后在經歷各種艱險返回天人。而武則天也因為一些事情,也不愿再下旨百花齊放。
這部書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反映出她們要求在社會生活和政治地位上平等的對待。表現了作者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書中所寫的女子,都是有膽識,有才華,有抱負,有才華文采的如:頗有文才的黑齒國學者黎江薇、盧紫萱、敢于和野獸搏斗的魏紫櫻、駱江蕖,俠客顏紫消,數學家米蘭芬,女王陰若花,輔巨枝蘭音,和為尋父親遠出海外的唐山等作者對她們歌頌的意義,在于對女子長期被壓迫的歷史批判,對女子無才遍是德的封建亂理的否定。
這本書對于婦女描寫的非常有膽識才華。我想像她們那樣的`人活在這個社會,一定會是眾人的焦點。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武則天開放女科的她們一樣會被埋沒,理想抱負得不到施展,真是所謂的社會逼人,幸而我是生在這樣一個社會,而不是那時,否則的話,我想今后的生活也應該是默默無聞。我不想在這個社會中埋沒,所以我要爭取上進,讓人們知道我的存在。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9
《鏡花緣》是繼《紅樓夢》之后比較優秀的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剁R花緣》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武則天稱帝,打敗了唐室舊臣徐敬業、駱賓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觀花,令白花嚴冬齊放。眾花神不敢違背圣旨,就齊聚皇家花園噴蕊吐艷。哪知違背了天規,被玉帝貶下凡塵成了一百個才女。眾花領袖白花仙子被貶到嶺南,托生為唐敖的女兒小山。唐敖殿試落第,心情沉悶,就隨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經舵工多九公導游,觀覽了海外異國風情,看到許多奇人異事。后來進入小蓬萊,求仙棄世,一去不返。小山思親心切,讓舅父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回家,歷經磨難后終于找到小蓬萊,卻意外地在泣紅亭中錄下一卷“天書”,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跡。并遵照父親的意思改名為唐閨臣。
第二部分寫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紅亭天書上載得分毫不差。這些才女及第后,拜見宗師,連日飲宴,賦詩游戲,表演了書、畫、棋、醫、卜、星相、音韻、算術等,以及燈謎、酒令、斗草、投壺等,盡歡而散,唐閨臣也重返仙山。這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兒子聯合劍南節度使文蕓,起兵反對武則天,一些才女也因姻親關系加入軍中,不少人殉難,終于打破了“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座大陣,武則天失敗。后來唐中宗復辟,仍尊則天為“大圣皇帝”,則天又下新詔,宣布明年重開女試,并命前科錄取的.才女重赴“紅文宴”。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十分突出,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對嫁娶、葬殯、飲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辦法。他還通過對各國風土人情的描述,無情地批判了好吃懶做、說謊、奉承、不學無術等多種社會現象,對好讓不爭、待人寬大的“君子之風”、大人之度則給予贊揚和肯定。然而,書中的一個更重要、更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像男尊女卑的現象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見,控訴封建制度,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鏡花緣簡短讀后感篇10
李汝珍,是清的一位男小說家,他生性耿直,對八股文允滿了不滿,于是在作官的道路上盡遇坎坷,一直沒有名氣,只能做縣官。他終于明白自己不屬于這條路,用自己的才華和淵博的知識,花了20年的時間寫完了《鏡花緣》。
《鏡花緣》這本書主要講述林之洋、唐敖與多九公三位好友一齊出海游歷,他們一共游歷了三十二個國家,結識了不下十位的花仙。
在這三十二個國家中,最吸引我的就屬“大人國”了。唐敖早就聽聞大人國只能乘云能在地下行走,十分感興趣,便在“大人國”中暢心游玩。在去往“大人國”的途中,唐敖和多九公遇到一位并不削發的僧,老僧告訴他們,“大人國”中的人有云霧護足并非自幼生的,是按人心決定的。云霧是五彩的,此人最為善良,黃色的僅次于五彩的,而黑色最為卑賤人心惡毒。在市內,唐敖和林之洋看見一位乞丐和酒肉和尚腳登彩云,心生疑惑。多九公告訴他們,腳登云之顏色在行為惡善,不在于富貴貧賤。心角寬廣,光明正大的,腳登彩云;心胸狹隘,滿腔奸私暗昧的,腳便登黑云。云由足生,色隨心變。如果惡心痛改前非,一心向善,云也會隨之改變。
林之洋聽了,只罵道老天不公,云只生在“大人國”,不生在其他國和自己的國家。如果有了云,每人都可以輕易分辨此人的善惡,善于辨別,還讓人自我監督,告誡自己心生善良。
這篇文章,林汝珍批判了當時黑暗與不公的社會,以及他對公平、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與向往。這本書表達了林汝珍對現實社會的批判,以及對理想國度的描繪與建構。我們何嘗不也想有個自己理想的、美好的國度呢?
李汝珍的耿直與對當時黑暗、不公社會的批判,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作者在書中運用了夸張的寫作手法,利用諷刺的語氣突出自己對社會的厭惡,也讓語言變得更幽默風趣。使我們本應為他感到不公而又微微上場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