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感悟200字
寫讀后感需要在閱讀原文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因此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內容和思想。傾城之戀感悟200字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傾城之戀感悟200字,供大家參考。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1
首先,我要跟大家道歉一下,我的讀后感拖了好久。其實,《傾城之戀》我已經看了兩遍了,至于為什么遲遲沒有寫讀后感,其一是,我看了兩遍,我還是沒怎么看懂;其二,就是最近白天工作,晚上偷懶不想寫,所以就拖到現在了。
《傾城之戀》講的是一個經歷了婚姻失敗的女人(白流蘇)在家中受盡了家人的冷嘲熱諷,為了脫離這個這個家庭,獲得自己的婚姻而兩次離開上海,到達自己陌生的香港。在香港中,與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斗智斗勇,并在戰爭中獲得了自己的愛情?!秲A城之戀》的`結局是平庸,是戰爭中的結合。
我看了《傾城之戀》后,我不是很明白,為什么題目是《傾城之戀》,按照我的理解就是,白流蘇和范柳原的結合是在戰爭中,是在日本攻陷香港的時候,是整個香港城成全了他們。
《傾城之戀》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是白流蘇與范柳原第一次在香港的交往,一個是為了不結婚而戀愛,一個是為了結婚而戀愛,兩人你來我往,最終,流蘇失敗而回到上海。但是流蘇為爭取自己婚姻幸福做出了巨大努力,也為她的結局奠定了基調。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2
“香港的陷落幫助了她。但是在這個不合理的世界里,誰知道原因是什么,結果是什么?誰知道呢,也許是因為需要幫助她,一座大城市倒塌了。成千上萬的人死亡,成千上萬的人受苦,隨之而來的是翻天覆地的改革。塔索認為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沒有任何微妙之處。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來,踢了踢桌子底下的蚊香托盤
《傾城之戀》這是我在這篇文章中,甚至在張愛玲所有作品中最喜歡的一句話。似乎這里面有無盡的命運。難道只有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白流蘇和范柳媛之間的愛情才有了歸宿?這種依賴真的是愛嗎?也許他們之間的愛更像是一場游戲,兩個人之間的交易。
塔塞爾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選擇在一個壓抑和不正常的生活環境中逃離。她勇敢地與前夫離婚,無視公眾的蔑視,這是她的勇氣。但與此同時,她在經濟上總是一個軟弱無助的女人。逃跑的方法是依靠男人找到自己的棲息地,所以她必須妥協。現實和性格的矛盾迫使她學習計算。不幸的命運使她學會了保護自己,但它使她簡單而真誠的感情縈繞在懷疑、猜疑、金錢、責任和虛榮之上。但是她怎么能被責備呢?她承認劉媛很可愛,給了她很好的刺激,但她和他在一起的目的是為了經濟安全。說到柳媛,他不就是這樣嗎?作為一個年輕人,他對自己的性格也有不愉快的記憶,也沒有家庭的打算。他根本無法控制愛情,也無法給對方承諾和信心。也許或者肯定的是,他過去只是把流蘇視為眾多的其中之一。在它新鮮之后,它需要兩次注射,并且責任是不需要的。愛只是一種解脫,流蘇自然知道這一點?!爱斈惚粴⒌臅r候,我的故事就結束了。殺了我,你的故事還很長!”在流蘇的心里,自然知道柳媛,她也知道只有這個城市的災難才實現了他們。戰爭帶來了畸形,但卻給流蘇和柳媛帶來了“完美”。意外的墮落,讓他們放棄一切,讓他們從捉迷藏的悟性走向突破一切的結合——流蘇得到了一個名字,而劉源愿意承擔起這個責任。戰爭使人真實。當你死的時候,你會突然覺得瞬間的變化正在消失,陰陽是分開的,你不能容忍任何猶豫,因為生與死只是瞬間的,金錢、權利、美麗等等都不重要。只有現在你才能抓住它,只有他(她)還在他周圍呼吸。
“他只是一個自私的男人,她只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無處可住,但普通夫婦總有容身之地?!焙蛢鹤訝渴?,和他一起變老是一種選擇。
范柳媛在最后一刻還醒著。“現在你應該相信‘死亡是豐富的’,我們自己不能做到。”……“一個善于低頭的女人最終會成為一個穩定的妻子。讓他在疲憊和放縱的時候有個地方可去。男人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女人。
我喜歡小說里的一段話:“當流蘇走到這一步,她后悔有劉媛在身邊,一個人好像有兩具尸體,所以她有雙重危險。一顆子彈沒打中她,他也被允許被擊中。如果他死了,如果他殘廢了,她的處境就更不堪設想了。如果她受傷了,為了怕把他拖下水,她不得不橫下心來乞求死亡。即使他死了,他也不是獨自死去的。她希望劉元也這樣想。她什么都不知道。此刻,她只有他,而他只有她?!?/p>
兩個人之間的一點點溫暖讓時間在瞬間變得永恒。此刻復雜的感情應該是幸福存在的原因。如果這可以稱為愛,那么它就是。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如果沒有戰爭,這兩個人將仍然生活在他們自己的殼里,慢慢地前進,沒有人會把他們的心交給對方。他們將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看似富有,但卻蒼白而悲傷。
當我第一次閱讀時,我總覺得悲劇是女人的?,F在方覺得悲劇是屬于女人和男人的。
一個巨大的變化改變了一切,但如果是為了實現這樣的關系,代價太大,機會幾乎為零。
這種愛可能只存在于童話中。
一個成人的童話,有一個快樂的結局,但顯示出悲傷,欣賞生活在這個世界的艱辛和荒謬的命運無常。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3
李碧華說,文壇寂寞的恐怖,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一位”,一個對于她來說永遠不算太過華麗的詞匯。
因為她的獨一無二,因為那些些漫著舊上海繁華氣息的文字,因為一件件流光溢彩的華麗旗袍,人們便無可救藥的愛上了這位民國年間的傳奇女子。
張愛玲,我也深深愛著著她,愛到無可自拔,從《傾城之戀》到《半生緣》,再到《十八春》……
無可厚非的是,只“張愛玲”三個字,就有無限的吸引力。是的,二十世紀唯一的天才女作家。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樣一段唯美的句子曾使相貌平平的李貴妃大受皇帝的寵幸,而理所當然,《傾城之戀》這樣一個唯美的名字也使得人們都這樣一部小說,有著不可置否的無比期待。
而張愛玲卻讓讀者失望了,書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蘇并不是貌美驚人,范柳原也不是風流倜儻,而不期然的因素讓他們的結合更是讓人無法理解。把“傾城”一詞的本來意義,顛覆、淪陷,這樣一來,傾城之戀名副其實,香港的淪陷成全了白流蘇和范柳原,使他們在逆境中互相依賴,然后在一起。
白家,一個“破落戶”,他們家的離婚女兒,窮酸刻薄的兄嫂,軟弱無能的母親。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女主人翁被逼出娘家,跟一個飽經世故,奸狡巨猾的老留學生談戀愛,正要餡入泥淖時將近毀滅時,一場震驚世界的變故把她救了出來,突然得到一個平凡的歸宿。
這是《傾城之戀》給人的印象,有人說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寶塔。
張愛玲的語言具有極強的畫面感,白流蘇”和“范柳原”,有著鮮明人物標簽的角色。一個是存活在家庭的閑言冷語中的離婚女子,一個是不肯屈從命運擺布的堅強男子,兩個人像兩條射線,各自站在愛情的兩個端點,卻向同一個方向延伸,越來越近,卻在戰戰兢兢中因為戰爭而走到了一起。
她跟他在去幫妹妹寶絡相親的晚宴上相遇,他請她跳舞,她會她妹妹不會的一切所謂跟得上潮流的事情,他被她吸引。
他看上了她,而不是她的妹妹。于是在以后的日子中她便越受排擠,都說她不是好人,一個讓人看笑話的女子,連家里的侄女兒也欺負起她來。于是,她聽了徐太太的建議去了香港,經過一番周折,見到了范柳原,然后他們在一起了。在香港,流蘇過的是平淡無奇的生活,而范柳原依然繼續他的風流日子。
這樣一段感情本來就不被世人所承認,而白家的人也只是為了打發她出門,所以注定不會有應有的幸福。
在淺水灣一邊山的高墻下,范柳原對流蘇說:“這堵墻,不知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幸惶欤覀兊奈拿髡麄€的毀掉了,什么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墻。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墻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歷史上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這是作品最后給流蘇和柳原的結局,作品中的香港是一座空城,地理上的純粹的空城。白流蘇和范柳原的婚姻,只是形式上的,這樣的婚姻雖不缺少愛情,卻總少了些現實的意味兒。《傾城之戀》,將戀情倒出后,人是活人,城卻是空城。傾城的是作品中的另一個城,傾心的城,比喻上的城,無愛之空城。
《傾城之戀》,從一個反思維的角度寫了時勢成全的一對平凡的戀情,恰倒好處的為香港的陷落臆造了一個的借口,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精美得無與倫比,拒絕了做作拒絕了高姿態,以一種平凡的方式訴說二三十年代的愛情。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4
在《傾城之戀》中流蘇只是一個生長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離了婚,在一個特定的機會下結識了范柳原。在日常世界里,他們間存在一場征服的戰爭,他們內心明爭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歡他用更優厚的條件前來議和。我一直很喜歡這段話,大概意思是一個女人勾引一個男人會被人說成蕩婦,被男人勾引便是該死,如果勾引一個男人,男人還不領情不上鉤,那么便是雙料的該死。充滿了洞悉一切的淋漓盡致的明快。后來戰爭爆發,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東西,成就了他們的感情。最感動的是最后他們默默握著彼此的手的那夜,剎那間的了解和感動也夠他們一起生活十年八年。這樣的結局,即便是合,溫暖之外更多的是荒涼。末一段中張愛玲說: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語把它們留給別的女人,這是好現象,說明在他眼里已經把她當作自己人,名正言順的妻子。如此悵然的結局不無對愛情的挪揄嘲諷。
張愛玲十八歲時被父親關起來,她患了痢疾父親見死不救。她的第一個丈夫傷了她的心。第二個丈夫在婚前剝奪了她做母親的權利和樂趣,堅決逼她墮胎??梢哉f,張愛玲生命里最重要的三個男人都是對不住她的。每次讀她的文字都會心痛著,這樣一個聰明的女子不應該受到這樣的虧欠和辜負。這使得我得以貼近她思想的軌跡和文字的脈絡,明白她的小說何以如此悲情,更明白為什么她最喜歡的詞是荒涼。
在張愛玲看來,所謂言情,不過在講一場風花雪月的傳奇,無情的言情。每個人都在追求什么,但真正的感情不存在,即使有,那也是虛幻的,在世情和言情間,多半讓世情的虛無吞沒言情。愛恨離愁僅僅是一出演著演著忘記了對白的悲喜劇,靜默中說與別人聽,賺了別人的嘆息,忘記了自己的眼淚,回頭看看“本是無一物,何處惹塵?!?脫不了鏡花水月罷了。壓抑,蒼涼,絕望,空虛,恐懼——全部全部的感覺中只有這些荒涼是真實而且長久的,感動自己的人已走遠,或者從來未曾出現過,在滾滾紅塵中,等了很久,遇著了,不早不晚遇著了也不過如此。交錯后便是支離破碎的感傷,長久長久欲說還休的沉寂。連最初等待的熱情也失去了。只覺得冷,無邊無際的空虛如潮水般陣陣來襲。人性軟弱,在她看來也是一種罪,張愛玲對人性惡的興趣表現在塑造人物時不遺余力赤裸裸地刻畫上,她的筆下沒有完人,有的只是男人和女人,充滿欲望,把握不住自己的男人和女人。同時,他們又是最堅強的——沒有什么比絕望中的情色男女更堅強或者說麻木。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5
近段,聽朋友推薦讀張愛玲的作品,對張愛玲其人早有耳聞,只是無緣拜讀其作,偶然看了電視劇《傾城之戀》,心有所動,便買了一本細琢,想體味一番書中描寫與劇中演繹的落差究竟在何處?
相比而言,我更欣賞劇中的白流蘇,文雅而不缺浪漫,莊重而略帶叛逆,任性而又不失自尊,一個在娘家眾親人的譏笑,冷漠和無情的壓力之下,而致使她不得不選擇離開的女人,她想要獨立卻無更大能力,想要自強而又奈,抱著對愛情的一絲僥幸期待和違心不為,而被迫投入范柳原的懷抱。她雖不值得尊敬,卻也沒讓人感覺可悲,可憐!
范柳原邀白流蘇的香港之行是“用心”的,而白流蘇的接受也有“有心”的,一個“用心”用在“只想曾經擁有,卻未想天長地久”,一個“有心”有在對愛情的“僥幸”期待,敢用一生去做籌碼,范柳原認定白流蘇無力逃出他的“手心”,白流蘇賭定自己將會是范柳原一生牽掛不忘的女人。不僅僅是因為她被范柳原的風度和魅力所征服,還為了擺脫那最痛苦的成分-----家庭的壓力!因此,她不惜將自己暫時“淪”為情婦!
如果不是香港城市的淪陷,也許真的改寫不了白流蘇“情婦”的無奈命運,之所以范柳原最終會選擇和她結婚,她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應該感謝戰爭!在戰爭中,讓兩個對愛情都存有私心雜念的人徹底結合在一起,真切感受到:當成千上萬的人死去,當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逃命生存,而唯有他們彼此還可以相互擁抱,相互依靠,乃至相互安慰,掩護,生存時,在那一瞬間,兩個人內心的自私轉化成諒解和真誠,兩顆心才緊緊地貼在一起。是呀!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人生尚且如此,何況愛情!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鄙离x別都由不得我們個人來支配,可我們能夠選擇,并且能夠做到的是,永遠和相愛的人,一起手牽著手,微笑著,一直走下去,一生一世都不離開!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6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了《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悲劇的結尾。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比悲劇更像悲劇。
白流蘇,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在那個曖昧的時代和同樣曖昧的舊上海,離婚是要受道德譴責的。而白公館無疑屬于守舊的那一派,“他們家用的是老鐘,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彪x了婚的白流蘇,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應錢財盤剝凈盡之后,她的存在無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以外,恐怕再無其他了。
范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加上生活的紙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腳底下的泥”。愛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內心深處是渴望安穩的。
愛情總是發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間。就這樣,兩個各懷鬼胎的人遇到一處,展開了一場相互試探的愛情攻防戰。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希望他能承諾她一紙婚姻。一個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個安穩于是兩人各自為了捍衛那一點自由或者追逐物質上的算計,相互不妥協。當終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尋不到現實的依托時,兩個人方始彼此親近。
在連續的試探之后,流蘇沒有尋到半點進展,索性有些氣急敗壞,遂惱了起來:“你干脆說不結婚,完了!還繞得大彎子!什么做不了主?連我這樣守舊的人家,也還說‘初嫁從親,再嫁從身’哩!你這樣無拘無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誰替你做主?”接著更是賭氣狠下心來從香港輾轉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這次又加上了“淫蕩”的惡名。可見她不惜為爭取婚姻冒了極大的險。此時,心跡更是表露無疑,思忖再尋個職業,也怕自貶了身價,被柳原瞧不起,“否則他更有了借口。拒絕和她結婚了?!睓嗪獾慕Y果是:“無論如何得忍些時”。這是在和自己打賭。她并不見得有多大勝算的把握。如果柳原還再來找她,就算贏了一步,這是她此時的底線。果然,過了些時日,香港來了電報。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許多,也將自己放開了些,同他上了床,雖然不見得是主動,但也并沒有拒絕。然而,此時,“他們還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兩個世界的人”。
人說“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個女人,心里必定會沉潛下來很多東西”,也許這就是白流蘇期翼的那一點點“真”。
在《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只是一個生長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離了婚,在一個特定的機會下結識了范柳原。我一直很喜歡這段話:“在日常世界里,他們間存在一場征服的戰爭,他們內心明爭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歡他用更優厚的條件前來議和。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是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也許流蘇是幸運的,一場陷落讓她等到了一個男人,一段婚姻。然而這終究是偶然的,正如張愛玲所說“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币粋€女人,把命運當作賭注,想來沒有什么比這更可悲的了。
也有人說,范柳原同白流蘇調情不過是為了男人的征服欲,因為她善于低頭,容易掌控。這種說法是立不住腳的。憑范柳原的經驗,玩弄女人于掌骨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況他從來不缺少女人。薩黑荑妮就是一例。他并不滿足于這些,他在長久的游戲中早將生活堪破。煙花雖然極盡絢爛,總是稍縱即逝的,隨后是更廣闊的岑寂。他渴望安穩,渴望實在的溫暖。這是他的理想,盡管此時并不切近。因此,他可以不在乎流蘇的過去,不在乎她是否完美,單只看到她“善于低頭”。
后來戰爭爆發,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東西,成就了他們的感情。
那場戰事催化了結果的到來。“流蘇擁被坐著,聽著那悲涼的風。她確實知道淺水灣附近,灰磚砌的那一面墻,一定還屹然站在那里。風停了下來,像三條灰色的龍,蟠在墻頭,月光中閃著銀鱗。她仿佛做夢似的,又來到墻根下,迎面來了柳原。她終于遇見了柳原?!薄霸谶@動蕩的世界里,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康米〉闹挥兴蛔永锏倪@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此時,她終于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間,他們達到了某種契合?!八麄儼驯舜丝吹猛该魍噶?,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最感動的是最后他們默默握著彼此的手的那夜,剎那間的了解和感動也夠他們一起生活十年八年。這樣的結局,即便是合,溫暖之外更多的是荒涼。
末一段中張愛玲說: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語把它們留給別的女人,這是好現象,說明在他眼里已經把她當作自己人,名正言順的妻子。如此悵然的結局不無對愛情的挪揄嘲諷。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這樣的選擇。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還是清醒的,“現在你可該相信了:‘死生契闊’,我們自己哪做得了主?……”一個善于低頭的女人,也許終會成為一個安分的妻。讓他在勞累和放縱之余有一個去處。男人的歸宿最終只是一個女人。
初讀時,總覺得悲劇是女人的?,F在方覺得,悲劇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7
第一次讀張愛玲的書,她在我心中是神秘而向往的,她有令人傾心的容貌,有令人贊嘆的才華,有令人羨慕的顯赫家世。她是歷史上的一個傳奇,可惜自古紅顏多薄命。這樣一個女子,她,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傾城之戀》中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第一爐香對我來說記憶最為深刻,講的是一支站前香港的故事,每個男女都在紅燈綠酒中沉醉著,像大多數女孩一樣,女主角葛薇龍是一個極其普通的香港女孩。生活收到物質的束縛,讓她不得不投奔她的姨媽,也就是書中的梁太太。從此之后薇龍的生活卷入一個紙醉金迷的漩渦當中,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也就是薇龍最后的歸宿——喬琪喬。
文中有一段對喬琪喬的外貌描寫讓人不禁會產生遐想:他很白,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了下去了。天色已經暗了,月這才上來,黃黃的,像玉色緞子上刺繡時彈落了一點香灰,燒糊了一小片。這一段外貌描寫是薇龍對喬琪喬的第一印象,這個外表英俊又放蕩不羈的公子哥在不經意間就捕獲了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的心。
薇龍是喜歡喬琪喬的,只是她抓不住他。薇龍仔細再向那人一看,嚇得心里撲通撲通跳——花匠哪兒有這么臃腫?熱帶地方的天,說亮就亮,天一白,樓下那模模糊糊的肥人的影子便清晰起來,原來是兩個人緊緊的偎在一起走路,粗看好像一個人。那兩個人聽見樓上狗叫,一抬頭望見了薇龍,不及躲避,早給她認清了喬琪和睨兒的臉。一個自私的男人,一個多情的女人,他們之間總是有著各種沖撞和矛盾,張愛玲筆下的薇龍,在尊嚴面前是高傲的,在愛情面前是卑微的。她(薇龍)躺在床上,看著窗子外面的天,中午的太陽煌煌地照著,天卻是金屬品的冷冷的白色,像刀子一般割痛了眼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窗外的景物當中,這一刻仿佛張愛玲就是葛薇龍,她內心的痛苦與煎熬一絲不留地傳遞給讀者,她正在給你講述著她自己的故事。
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也是所有事件的操縱者——梁太太。也是葛薇龍的姨媽,是她在香港唯一的親人。她是一個早年喪夫的寡婦,但歲月的摩擦剝奪了她的年紀,卻把美貌留下了。這個利欲熏心的女人,在她眼里,所謂的親情根本值不了幾個錢。她把薇龍帶進她奢華的世界,讓她成為自己捕獲男人的獵物。最終也是她親手將她送給喬琪喬。在文中她曾對喬琪喬說:“我看你將就一點罷,你要娶個闊小姐,你的眼界又高,差一點的門戶,你又看不上眼。真是幾千萬家財的人家出身的女孩子,嬌縱慣了的,哪里會像薇龍這么好說話?處處地方你不免受了拘束。你要錢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錢做什么?當然,過了七八年,薇龍的收入想必大為減色。等她不能賺錢養家了,你盡可以離婚。在英國的法律上,離婚是相當困難的,唯一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對方犯奸的證據,那還不容易?”喬琪喬當初并不愿意娶薇龍,他對薇龍僅僅只是因為有利可圖。薇龍對喬琪喬的最后的真心都成了奢望。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竟是這樣無奈的選擇。張愛玲的故事完了,第一爐香也燒完了。在她的故事里,女人把婚姻當zuoai情的賭注,賭局還沒開始,就輸了。
文中有一段對喬琪喬的外貌描寫讓人不禁會產生遐想:他很白,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了下去了。天色已經暗了,月這才上來,黃黃的,像玉色緞子上刺繡時彈落了一點香灰,燒糊了一小片。這一段外貌描寫是薇龍對喬琪喬的第一印象,這個外表英俊又放蕩不羈的公子哥在不經意間就捕獲了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的心。薇龍是喜歡喬琪喬的,只是她抓不住他。薇龍仔細再向那人一看,嚇得心里撲通撲通跳——花匠哪兒有這么臃腫?熱帶地方的天,說亮就亮,天一白,樓下那模模糊糊的肥人的影子便清晰起來,原來是兩個人緊緊的偎在一起走路,粗看好像一個人。那兩個人聽見樓上狗叫,一抬頭望見了薇龍,不及躲避,早給她認清了喬琪和睨兒的臉。一個自私的男人,一個多情的女人,他們之間總是有著各種沖撞和矛盾,張愛玲筆下的薇龍,在尊嚴面前是高傲的,在愛情面前是卑微的。她(薇龍)躺在床上,看著窗子外面的天,中午的太陽煌煌地照著,天卻是金屬品的冷冷的白色,像刀子一般割痛了眼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窗外的景物當中,這一刻仿佛張愛玲就是葛薇龍,她內心的痛苦與煎熬一絲不留地傳遞給讀者,她正在給你講述著她自己的故事。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8
《傾城之戀》中的范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故事,可謂有九曲回腸之纏繞和復雜,他們并非那種獻身革命的英雄人物,但他們之間的情感經歷富有張力,他們的故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顯得那么“動聽”和富有魅力。對此,張愛玲曾說:“我以為這樣寫是更真實的。我知道我的作品里缺少力,但既然是個寫小說的,就只能盡量表現小說里人物的力,不能替他們創造出力來。而且我相信,他們雖然不過是軟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
這些動聽的情節包括范柳原和白流蘇人性的可愛處、可笑處、可憐處、可悲處、可鄙處、可親可信處等,而她們身后香港陷落這個宏闊背景,是他們之間某種關系的宏大隱喻,這種關系就是范、白之間特殊的戰爭……是男與女的“戰爭”、生與死的“戰爭”、愛與恨的“戰爭”,即人性之間的“戰爭”。于是我們看到這種戰爭在不斷地展開著,看到兩個難分上下、同樣聰明而自私的男女,怎樣斤斤計較著自己的得失,怎樣絞盡腦汁地算計著對方,期期艾艾地強迫著對方,又被對方強迫著進一步,退半步。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9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張愛玲在《傾城之戀》里反復吟詠的一句話,它不僅僅表達了張愛玲最高的感情理想,也是所有女生對感情的最高憧憬。
是啊,無論什么樣的女生,最后都是期望結婚的。正因只有婚姻能代表這個男生是真的愛自己,它是男生對一個女生最高的承諾。
電影讓人感動的地方也正是在那里。范柳原終究是娶了白流蘇啊!不管他一開始有幾分真心,不管這中間他用了多少玩女生的慣常伎倆,不管他們來來回回持續了多久的"拉鋸戰",試探了多少對方的真情假意。
但最終他是娶了她呀,是當著外人對她說了句:不,她不是白女士,她是范太太。
就為了這句活,流蘇淚如雨下,正因她已經等得太久太久了。"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正因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顛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
我堅信是戰爭成全了流蘇,成全了范柳原的真心,經歷過生死的人會不一樣,是生死將范柳原從一個風流公子變成了一個能安下心來居家過日子的男生
如果我是流蘇,不知道我會不會要感謝這場戰爭,或許會吧。
這樣說好像很不人道,但在那流離失所的亂世里,我會只想和所愛的人做一對平凡的夫妻。
記得以前看《天若有情》里王琪和方以安討論位置問題。方以安說:一個人的位置就應是在對方心里。王琪聽了,笑笑說:那是正因你還年輕,一個人只有在他家里有了位置,才說明在他心里有了位置。娶了白流蘇的范柳原才是讓人感動的范柳原,否則也只但是是和所有的男歡女愛一樣玩了一場曖昧的游戲,縱然使人傾心,卻不會讓人感動。
不管是什么成全了他們的感情,最終他們是走到了一齊。不想去感嘆戰爭的殘酷,不想去感嘆女生的悲哀,只想為他們說一句:真好。"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真好。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了《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杯具的結尾。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比杯具更像杯具。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10
《傾城之戀》是個很美好的故事。
白流蘇:歷經滄桑的成年女子,眉目清秀姿色尚存,結束了一段不如意的感情,經受著世俗的冷眼,哪怕是家人,亦有輕視,認為她不再有翻身的可能性,極盡冷嘲熱諷。她亦無謀生的資本,只好忍耐著生存,心里有著卑微亦有自尊,其實她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在哪里,只因不愿意將就那個不愛自己的人,面對看不到盡頭的生活,沒有逆來順受,選擇了一條較勇敢的路。
范柳原:放蕩公子哥一樣的存在,但在文章中并不是從正面描寫,而只是太太小姐們如此傳言而已。太太們想把女兒許配過去,小姐們想搭上這位鉆石王老五,如此趨之若鶩,所以憑添了他的自傲。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太太小姐們未達到自己的目的,未免氣結,說話有口不擇言的可能性。
流蘇成天郁郁寡歡,陪妹妹去相親,本意作陪襯,這一陪襯就襯出了一部傾城之戀。
范柳原看上了她,一次舞蹈,念念不忘,請徐太出面,將流蘇誑到香港。
一位是感情失敗,有幾分清醒,更多的是無奈與無力,封建落敗家庭的小姐,“近三十的女人,往往有著反常的嬌嫩”。一位是留洋歸來,幾分精明,幾分放蕩的青年。
這樣的兩個人相遇,步步為營小心翼翼,互相試探互相遠離。明明已經起了意,眉目流轉之間皆是情,卻還是忍耐著不表露聲色,互相貶損奚落。他對她時而一本正經一往情深,時而又游蕩不羈。誰都無法跨出一步,像少年人樣敞開心扉去愛,所以互相氣惱互相折磨。
流蘇想要一份生活的保障,離開大家庭窒息的環境,她開頭根本也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找個可靠的男人生活,這樣的思想也是人之常情。因為她知道自己,既沒錢又沒有養活自身的本領,雖頗有幾分姿色,但再美的容顏亦如曇花一現,很容易就過氣,所以她對自己不敢抱希望。而范柳原有著幾分精明,幾分玩世不恭,不想用婚姻束縛了自己,但他對流蘇也有著那么一點深情,在香港剛見面,就敢于對流蘇說,我在這兒等你呢。是不是有點輕浮了,但又未嘗不是真情實意。
幸運的是,因為一座城池的傾覆,成全了他們的愛情。在生死天災面前,所有的算計,計較暫且放入一邊,只想好好愛,盡量愛,城池的傾覆,斷了多少故事的尾巴。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人,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p>
范柳原表面上放蕩不羈,放浪形駭,沒個正經,比方他說“我不能想像你穿著旗袍在森林里跑,不過我也不能想象你不穿著旗袍”,是不是油嘴滑舌很流氓?但同時,他也有著西式紳士般的優雅,風情。內心善良脆弱,纖弱敏感,當他對流蘇說,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時,是那樣的固執哀懇,無助孤單。
而他對著一堵墻,卻想起地老天荒的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么都完了…只剩下這堵墻,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墻根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他對流蘇是喜歡的,他對她講,“你知道么?你的特長是低頭”。而徐志摩在《致沙揚娜拉》中有寫道:“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詩句極其傳神的道盡了女性的柔媚與羞澀?;蛟S在范柳原眼里,流蘇的低頭,亦是風情萬種,嬌柔嫵媚。
他半夜打電話給流蘇,“從你的房間看出去的月亮是怎樣的呢?”讀到這兒,我不由得又想到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愛情名句:今晚的月色真美!其實后面接句是:我想和你談戀愛。只是當事人含蓄內斂,羞于直白表達,只能說前半句。當時的柳原,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而他對著流蘇念著“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時,卻很是悲涼,大概人真的喜歡上一件事物時,會產生不真實的,患得患失的感覺吧。
哪怕有這許多的喜歡,甚至是有一點愛了,他亦沒有正式想要訂婚成親,只準備去英國。雖然他給流蘇安頓好了住所,吃喝不愁,可是對于流蘇來說,名分真的是很重要,流蘇無奈得甚至已接受自己這尷尬的&39;不明不白的身份。然后,天下亂了,河山頹了,冰河鐵馬,流彈槍雨就落了下來,在生死面前,他卸下了所有的防備與放蕩,留下來與流蘇組成了一個家。是為傾城之戀。
張愛玲祖奶奶真是毒辣啊,每篇文章中都有流轉至今的名言,在這篇中,例如:
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
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
一般的男人,喜歡把好女人教壞了,又喜歡感化壞的女人,使她變為好女人。
你們男人就是這樣,當面何嘗不奉承著她,背后就說得她一個錢不值。
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一個不吃醋的女人,多少有點病態。
根本你認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
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一點賤。
一個女人上了男人的當,就該死,女人給當給男人上,那更不好,如果一個女人想給當給男人上而失敗了,反而上了人家的當,那是雙料的淫惡,殺了她也還污了刀。
總之,沒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長期的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痛苦的事。
近三十的女人往往有著反常的嬌嫩,一轉眼就憔悴了。
傾城之戀感悟200字篇11
“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被毀掉了,什么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墻。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墻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绷f的這番話,原來是他們愛情的讖言。多驕傲的人啊,非得要等到文明被毀掉,什么都完了的時候,才肯透露出自己對對方的愛。
白流蘇,一個結過婚,卻未得到真正的愛的窮遺老的女兒;范柳原,一個人人傾慕,卻也未得到真愛的富家庶出子。兩個內心孤單得要死的人,遇到了一起,自然會產生別樣的情愫,然而雖然他們內心孤獨,卻要裝得很驕傲,這是他們武裝自己的方式。他們就像是兩只刺猬,拔了刺,又害怕受傷;不拔刺,又永遠無法真正的靠近。所以他們就只有這樣若即若離著,生怕自己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流蘇,太想太想結婚,她急切需要經濟的保障,她所有的本事是應付人的本事,她深諳自己應該保持怎樣的狀態來使柳原對她保持不滅的興趣,她有著她的矜持,她有著她最美的姿勢——低頭,而當她低下頭的時候,心卻高昂著。柳原也是個固執的孩子,他明明愛流蘇,卻不敢真正的大聲說出來,最多在無法壓抑的時候,望著窗外的白月亮,在電話中低訴,我愛你,同時乞求流蘇的愛,何其卑微。所以流蘇以為這是個夢,想必柳原也愿意流蘇把這當成是夢,所以當白天到來的時候,他們一如既往的保持著自己驕傲的姿態。
流蘇要回上海,以此表明她的矜持和高貴,柳原卻也不強留,因為他拿穩了她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去。兩個人,誰也不肯退一步,在不是百分百確定對方是真愛自己的時候之前,他們絕不讓自己吃半點虧,可天知道,愛情這樣的東西,你不付出,又怎么聽得到回聲。只是一個秋天,流蘇覺得自己老了兩年,自尊、愛情和家庭使她不堪重負,她哭了,發現有些東西忍無可忍。在細雨迷蒙的碼頭,柳原說:”你就是醫我的藥瓶?!彼t了臉。這樣的別離讓兩個人都有著無法承受的思量,在那個夜晚,柳原在流蘇的房間看月亮,更想看透的是流蘇的心。終究還是他們還是在那樣的夜晚,昏昏的吻到另一個世界。
柳原要去英國,流蘇決定在香港等他,在一幢由她主宰的房子里等待她的愛人,她用一周的愛情下了賭注,流蘇骨子里好賭。然而,戰爭的炮火卻響起,在生命都受到威脅的時刻,她束手無策,她的本事可以對付人,但是對付不了戰爭,她只是一個軟弱的很的女人。在她最軟弱的時候,柳原出現了,回到了所愛的女人的身邊,他要保護她,在槍林彈雨中,他們彼此才發現,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們對于彼此透明的很,彼此了解彼此的每一點想法,一個本是自私的男子,一個本事自私的女人,然而終究是遇上了這樣的對方,使得自己不得不放下假惺惺的防備,用真心握住彼此。
殘酷的戰爭成就了流蘇和柳原美滿的愛情,這樣的想法是流蘇的,也是張愛玲的,驕傲的人其實不是流蘇和柳原,而是張愛玲自己,創作出這樣的小說,本身就只要張愛玲可以做到,只有她才是如此的驕傲。在我看來,張愛玲最經典的照片,就是那張穿著旗袍,微微叉腰,昂著頭的那張黑白照片。那樣的姿態是完完全全屬于張愛玲一個人的姿態。驕傲和孤獨相互映襯,一種曠世而孤立的感覺。小說中的流蘇和柳原,是驕傲的擺弄著愛情,然而,他們的這樣的虛張聲勢的驕傲,卻更讓我感覺到他們內心的不安和卑微,因為覺得自己的卑微,而不甘于卑微,所以裝作很驕傲,直到遇見一個正真對的人,才卸下了防備。張愛玲又何嘗不是?一個驕傲的才女愛上一個多情的男人,最后自己卻弄得傷痕累累。晚年的張愛玲,遠居異國,過著近乎隱居的生活,最后孤獨的安靜的離開我們。她的一生,沒有經歷她筆下那樣美麗的愛情,她所苦苦追尋的美麗的愛情只能停留在筆墨之間,在她的文字里,她給自己營造了最美的愛的世界。流蘇的愛情可以說是張愛玲自己所期盼的吧,只是流蘇成為了張愛玲的理想,她自己的愛情沒有的得到成全,那些傾國傾城的人都是傳奇,不是自己的事兒。
我想,這樣的傾城之戀也絕對不是我的事兒,我遇不到,也擔當不起,今天是5.12周年祭,回想去年的今天,那樣的災難,有沒有鍛造一段傾城之戀呢?但是試想,無論是誰,也不愿花這樣的代價來成全一段愛情。
文盡于此,而意味無窮?!秲A城之戀》,我喜愛的小說,我喜愛的張愛玲,卻是我承擔不起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