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
寫讀后感需要運用到平時所學的語言知識,使學生通過思考和表達方法改進自己的寫作能力。接下來給大家分享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希望對大家寫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有所幫助。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1
《父親的病》這篇散文我讀過幾遍,在不同時刻總有不同的見解。
因為庸醫的誤診,父親的病越來越重,最后不治身亡。在《朝花夕拾》里讀到了青年的魯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氣。《父親的病》里寫到,在父親因庸醫愚昧而去世后,為避開那無聊的流言,也為了母親,魯迅毅然到陌生的他鄉求學。在日本留學時,為了救國圖存,毅然謝絕了藤野先生的極力挽留,又放棄自己的專業,孤獨地投入艱難的文藝運動
雖然這一切在文中都只是輕描淡寫,但是蘊藏在字里行間的那股無形的愛國熱情,把每一位讀者的心都點燃了,這是在許多作家作品中都找不到的感覺。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2
讀完這本書后,發現這本書主要寫了魯迅自己童年的生活。他在百草園中可以自由玩耍,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還能聽長媽媽講故事并賞風景。而到了三味書屋,生活枯燥無味,被束縛了自己,只能與同伴讀書,玩的時間也很少。
在這本書刻畫了多個人物形象,慈愛的長媽媽,嚴厲的父親,和藹的壽鏡吾,擁有大愛的藤野先生,愛國的范愛農等。表達了魯迅對家人、親人、老師及朋友的懷念。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3
一點,一點,一點點地看完了《朝花夕拾》,連串的時間,連串的記憶,真想將魯迅爺爺的記憶當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詞語簡潔柔和,正是魯迅爺爺的平易近人的體現。書中的抨擊,諷刺,嘲笑,正是魯迅爺爺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表現了一個想讓讓民族進步,想讓社會安定,為孩子著想的魯迅爺爺。
這本書向我們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圖卷,封建的社會制度,社會對人民的囚禁。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4
想必大家還記得魯迅的兩個老師吧——壽境吾和藤野先生。壽鏡吾是魯迅的啟蒙老師,而藤先生則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老師。
壽鏡吾有著封建社會主義思想,但是卻讓魯迅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最后魯迅出國留學遇到了藤野先生,他沒有民族歧視,并且幫助了魯迅,魯迅棄醫從文,開始了他的創作的道路。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5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布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忽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重,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
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6
暑假中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優美。在這組文章里,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
其中寫了許多關于少年兒童的事,使我在讀文章時,仿佛也在品味著自己的生活。,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讓我讀來十分地感動,讓我懂得了知識是沒有國界的。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7
合上書,我還沉浸在魯迅質樸又不失趣味的童年故事中,因而回想起自己無憂的童年,不禁輕輕笑出了聲。正如它詩意盎然的名字一樣,飽含別樣的韻味。
我想,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才會更加嬌嫩,等到了夕陽西下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和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幾分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淡淡清香在風的呼吸里一絲絲的氤氳開來,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幼年時童真的味道卻留在心頭,慢慢蕩漾開來。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8
在開心、快樂、的寒假生活中,我閱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
《朝花夕拾》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記述了魯迅先生從童年的生活到青年時求學的不同階段的過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魯迅先生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9
我覺得幼年的魯迅和平凡的孩子一樣,充滿了歡歌笑語,充滿了鳥語花香,可是童年已離他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回味無窮的記憶,所以我們要留住自己的童年,把留在心底,也變成我們那散瑣的記憶。
在我們的童年中,也有許多記憶猶新的事情:我再上五年級的時候,星期六、星期天經常在寫完作業后到河堤上的草地上,春天時,用柳條編柳帽;夏天時,躺在草坪上沐浴陽光;秋天時,到草坪上和伙伴們一起捉迷藏;冬天時,大家一起打雪仗……那片和地上的草地,是我最難忘,最回味無窮的地方。
讀后感朝花夕拾150字篇10
《朝花夕拾》這本書中主要寫了魯迅幼年到青年的成長經歷。
在魯迅幼年到青年的時期中,主要寫了阿長給我買來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經,參加五猖會時父親卻讓我背書,去日本求學時結交的藤野先生與范愛農等幾件事情。這本書中的人物也寫得栩栩如生,其中有沒文化、粗俗而有封建但又很善良的長媽媽,有讓孩子看些不良東西的衍太太,還有出國留學后關心自己的藤野先生,以及在國外留學的朋友范愛農等幾個人物。
這本書中除了這些,還寫出了魯迅對封建社會的不滿以及諷刺,同時也對封建社會的腐敗做出了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