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閱讀和理解作品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進和提高。優秀的《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供大家參考。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1
《傅雷家書》,翻譯家傅雷與兒子傅聰的信。在這里,傅雷和夫人毫無保留地表達了自己對傅聰的關心和愛。傅雷父子像朋友般親密一起討論音樂和藝術,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在傅聰陷入低谷時,傅雷和夫人給了他無限鼓勵。
傅雷在與兒子寫信時毫不吝嗇自己的語言,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非常詳細。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說到,自己把他當成討論音樂、藝術的好對象。所以他們之間才會無話不說吧。還有一封信中寫道:“和你的話是說不完的?!边@樣的關系多么令人羨慕。
大概在每封信里,傅雷都會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想念吧不用管其他,只和兒子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也不用遮遮掩掩的.。在這本書里能看到濃濃的父母愛。能培養出大鋼琴家,跟傅雷家優越的條件想必有很大的關系。當然,跟家教也有關系。在那個年代下,他們家的條件和教育都是屬于頂尖了吧。不過,正是因為這樣的家庭,才使得傅聰童年生活枯燥無味,只能一直練琴而不能像其他小孩那樣快樂地玩耍嬉鬧。雖然童年的不幸造就了未來的成就。傅雷家的教育雖嚴,但不死板。比如,在彈鋼琴上,傅雷很支持傅聰盡情發揮,還和他一起討論。這說明傅雷是尊重孩子的,而不是讓孩子只許規規矩矩聽他的話。傅雷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個家庭學習、借鑒。
這本書能讓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傅雷家的氣氛。傅雷與兒子常常寫信,這樣遠在他鄉的傅聰能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能輕松一些??梢钥闯觯道着c傅聰都對音樂有著強烈的愛好,因為他們信中關于音樂的事占了很大一部分。這更使得他們間有話題可聊,有說不完的話,感情更深。又有多少人,跟父母沒有話題聊,與父母日漸疏遠,直到父母離開才追悔。
《傅雷家書》肯定不會是普通人家所能及的。翻譯家傅雷與夫人都是有知識的人。朱梅馥活到老學到老,堅持努力學英語。這個家真是充滿了文藝氣息呢。
看了《傅雷家書》,更希望能在這樣的家中生活了。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2
《傅雷家書》這一本書里通過傅雷與兒子的信件來往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對于在海外留學的兒子傅聰的摯愛與期望。
在傅雷叮囑傅聰關心身體之外,更多的事告訴他怎么去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如何立志成才,不要浪費光陰,而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弗雷在教育他的時候,更多的,是讓他注重精神方面的問題。
在書的前幾章中,傅雷就寫到了讓兒子讀法文不要快的同時,也寫出了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讓自己的兒子少吃點苦,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對于兒子的愛是很偉大的。盡管他并沒有直接寫出自己對兒子想說的那些話,可是他將它化為了另一種方法來告訴兒子自己對他的愛與關心。而這一方面,正是我們現在難以找到的地方。所以,他信中的每句話都充滿著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蘊含著真理。
傅雷一生孜孜不倦,在文學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為了讓他的貢獻不終結,于是就將他的兩兒子都培育成功,也繼承他為人們作出貢獻。
這一本書給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父愛如山,我們應該更加的孝順父親!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3
讀完《傅雷家書》,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家傅雷的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對親人(主要是兒子)的無私的熱愛以及有良知、正直、為人坦蕩、秉性剛毅。
感謝作家傅雷創作了這本《傅雷家書》作為我們的讀物。《傅雷家書》確實名不虛傳,我相信它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傅雷夫婦不愧為中國父母的典范。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于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以下是我摘抄的幾個精彩片段:
一、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前面的語句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于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二、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叵胍痪盼逡荒晁脑聞倧睦ッ骰販臅r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p>
這是傅雷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后,對兒子所講評的。這里面包括了,傅雷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了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p>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讀者走近《傅雷家書》,相信他們都會有收獲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4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于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后,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于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里行間的感情,還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于現在而言,傅雷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范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著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于是,對于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凈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著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著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于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致的生活感悟,以至于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于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p>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舍,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煉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于這么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5
有一種愛叫父愛,他不同于母愛,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是一杯溫開水,雖平淡無奇,可又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傅雷家書》收錄了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間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總共186篇。傅雷在書信中和兒子論藝術,論音樂之美;聊兒子的比賽、生活;說自己的處境,講社會、國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寫在信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期望。
每一封家書都值得我細細地品、慢慢地研,它擁有著文學價值與人間美好的情感。傅雷深愛著孩子,“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睘槭裁?因為父親在思念著、愛著孩子?!白约贺焸渥约憾鴽]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說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這是一位父親講給兒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對兒子說“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要求我們。傅雷給兒子深沉的愛,把兒子當作朋友,討論藝術上的問題;指導端正著兒子的品格;讓兒子產生自己的思想,有獨立的觀念。正是人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觸。天下父母之愛都一樣深沉。記得我初一住校時,約定每天與父母打一通電話,父母千叮嚀萬囑咐,給我指明學習方法,提醒我注意身體,好好學習。一次周末回家,看到一個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來是父母每天接我的電話前,先記下要和我說的話。每天雖時間不長,可在這一句句話中夾著愛。我明白了要與父母多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傅雷教他的兒子做人、做學問、愛國,言傳身教,影響著兒子的一生。而我們的父母也用他們的愛,他們的言行舉止感染著我們,扶著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父母的話,我們要用心去聽,去體會。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6
傅雷的一生苦心孤詣,含辛茹苦地培養出了兩個出色優秀的孩子。一個成為了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另一個成為了特級英語教師。這無疑體現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
在生活方面,傅雷夫婦可以說是千叮嚀萬囑咐。看現自己的.兒子即將步入千變萬化的社會,作為父母的他們不禁百感交集。他們二人便因材施教,用自己積下的經驗,告訴了兒子少走彎路,多踏捷徑,自己走過的彎路,不希望兒子重蹈覆轍。
在為人處事方面,傅雷告訴兒子,要做到堅持大我,放棄小我,切忽對個人的名利和得失大過計較。我們會發現人生總是充滿了苦悶與矛盾,當我們熱衷于個人名利,卻不可塵及時,必然會因為嫉妒與仇恨而變得無比痛苦。相反,如果我們堅持大我,為社會和人類前途命運著想時,反而可以做出貢獻,這也便是治療憤世嫉俗的最佳良方了。
同樣,傅雷給兒子的感情方面也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孩子結婚前就告訴他要自愛,因為沒有結果的戀愛會使人對愛情感到麻木。而當傅聰真正踏入愛情婚姻之后,傅雷便將自己和妻子數十年來和諧相處之道傳授給兒子,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間應相敬如賓。只有平靜、含蓄與溫和的感情才能天長地久。且不能因為藝術而放棄妻子,要知道兩個人在漫長的道路上,時時都能拉對方一把,勿讓彼此掉隊,這樣才能維持長久和諧的婚姻。
本書反映的傅雷的特點,同樣也正是中國父母的普遍特點——以孩子為中心,甚至到生活細節也能為孩子考慮到,體現出一個活靈活現,可愛至極的父親形象,又體現出了濃濃的父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7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么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里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8
感受最深的當然是傅雷夫婦對孩子的那種無私的博大的愛。傅聰從小就極有音樂天賦,20歲時留學波蘭,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父母:
車一開動,大家都變了淚人兒,呆呆的直立在月臺上,等到冗長的列車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丶业娜嗆嚿希瑐€個人都止不住流淚。傅敏(傅聰之弟)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們都沒睡好,時時刻刻驚醒。今天睡午覺,剛剛朦朧闔眼,又是心驚肉跳的醒了。昨夜月臺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嘗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難過,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驗。今兒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點勁都沒有。
媽媽隨時隨地都想哭,眼睛已經腫得不像樣了,干得發痛了,還是忍不住要哭。只說了句:“一天到晚堆著笑臉”,她又嗚咽不成聲了。真的,孩子,你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著笑臉”!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哪一首最重要的問題,傅聰與父親爭論激烈。傅聰根據自己的音樂感受,不同意父親認為第九首《“克勒策”奏鳴曲》最為重要的觀點,認為《第十小提琴奏鳴曲》最重要。雙方爭執不下。父親認為傅聰太狂妄,“才看過多少書?”,而當時國外音樂界一般都認同第九首最為重要。所以父親堅持己見,這樣雙方發生了嚴重的沖突。在父親勃然大怒的情況下,倔強的傅聰毅然離家出走,住在父親好友毛楚恩的友人陳伯庚家近一月余。后因傅雷的姑夫去世,覺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認真,感慨萬千,遂讓傅聰弟弟傅敏接傅聰回家,雙方才講和。)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欺凌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這是家書收錄的第一封家信。傅雷對孩子要求極嚴,他為人極為嚴肅,甚至刻板、不近人情。妻子朱梅馥女士是傅雷青梅竹馬的戀人,兩人情深意篤,相敬如賓。就連她也說有時和傅雷在一起是“精神上備受折磨”。傅雷性格倔強,一生追求藝術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聰年少氣盛,更是一個“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人,所以導致后來的父子反目,傅聰離家出走。其實還是性格使然。但這件事對傅雷的打擊很大,在這封家書里傅雷表達了作為一個父親的真誠的愧疚之情。自從有了元元之后,我身兼老師和父親的雙重身份,對傅雷的這種感情應該說是體會更深。我現在明白了并且有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也許有的人不會同意,那就是:一個沒做過父親(母親)的人也絕不會是一個好的老師。在我看來,在很多方面做父母和做老師是相通的,他們面對的都是孩子,都是要教育的對象,并且都是未成年人,而父母或老師手中有一種權力,這種權力好象是天生的,你擁有它是天經地義的一樣,所以我們有時就不免濫用這種寶貴的權力而做出一些讓人后悔的事來。
傅雷其實就是這樣,他可能覺得作為父親,管教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做父親的擁有不容質疑的絕對權威,他不允許兒子來挑戰這種權威。其實做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試想想,當老師這么多年,做出的傷害學生的事情還少嗎?給他們帶來的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傷痛還少嗎?真是不堪回首,不敢回首啊。
所以讀到這一段感觸特別深,我完全能體會傅雷內心深處的痛苦和內疚。往事已矣,“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后來者當深戒之,更重要的是做好后面的事。
《傅雷家書》讀后感大全篇9
這是一部充滿了父愛與諄諄教誨的教育的書信集.在這部作品中,傅雷不僅僅是作為一名關愛兒子的父親,關注著兒子的一舉一動,也作為一個'過來人'的長輩,對兒子即將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做推測,更作為一個指路人,為兒子設計好應對即將到來的事的辦法,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也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理智的分析,幫助兒子吸取經驗,讓他引以為戒.
這是一部很好的藝術學徒修養作品,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的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是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等各個領域,都有極為淵博的知識.即使兒子遠在千里之外,正在準備一場極為重要的音樂演出,而他卻好象在對待即將赴考的孩子一樣,殷切的關注著他的沒一個舉動,設身處地的預想他要在去的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設計好應該如何去應對,傅雷在這兒所透露出來的,不僅僅是他高深的藝術造詣,更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應有的關愛.
1955年1月16日的那封家書,是寫在兒子成功之時,作者的兒子在那時剛剛取得了音樂會的成功,邊寄了一封家書給父親,傅雷在受到家書的時候,一方面為兒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驕傲,真心的為兒子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不忘告誡兒子,不要為勝利而沖昏了頭腦,要兒子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傅雷對兒子的祝福,表現了他作為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但他在祝福兒子的同時也不忘教育兒子,卻體現了他最為一個長輩對晚輩的嚴厲要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事業卻是無限的,通過親生兒女,來延續希望,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是一項為人父母所應盡的義務.從傅雷的行為中,也不難看出,他是一個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在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對世界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