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1
讀完《潛意識》這本書,驚嘆于它緩解壓力,凈化心靈的力量,心醉于它運用潛意識來獲取幸福、快樂、健康以及改變命運的智慧。作者高原是中西貫穿的潛意識權威專家,潛能開發大師。作者融合入勵志大師的理論思想,潛心修行三十多年,并通過潛意識的力量獲得心靈上的富足與事業上的成功。這本書的宗旨在于激發人的潛意識,運用潛意識來獲取幸福、快樂、健康以及改變命運的具體方法。
初讀此書,一句改變9600萬人命運的超級神秘力量誤認為潛意識決定人的命運,敘述的是唯心主義觀點。細讀之下,了解到潛意識就是相對于意識的一種思想。書中提到潛意識被稱為右腦意識、宇宙意識,有一位寫過《腦內革命》藝術的作者春山茂雄稱它為祖先腦。它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既是潛力,又是一種潛能動力的方向盤和幕后的主人,她深藏在我們的深層意識當中,聚集了人類數百萬年來的遺傳基因層次的豐富信息,囊括了人類生存最重要的本能與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與宇宙法則。
由于閱歷尚淺,我只能將激發潛意識認為是人的意識對物質的主觀能動作用。意識能動性從實踐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和計劃等觀念的東西,并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轉化為客觀實際,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并能及時地給我們提出建議,接受命令,以及徹底地執行。
反觀自身,在處理人際關系的過程中,總是覺得自己不合群,不會和別人說話,這些讓我頭疼的問題在這本書中都找到了答案。這些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問題歸根究底就是不自信。自卑的淺層感受,當然是別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層的理解則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對于自己能做什么,始終沒有一個客觀和正常的判斷,總是習慣于貶低自己。所以必須開發潛意識,讓自己找到好的職場定位以解決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的工作、學習、生活。
另外,在工作中,還存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做什么的問題,找不到正確的定位,工作往往就成了一種負擔。而書中提到如果你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它就不再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理想,是人生所有的樂趣。正如斯蒂芬茨威格所說,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人生途中,即年富力強時發現自己生活的使命。因此,我對自己的潛意識做了一次深入調研,明白了找到自己最想要的,并非易事,首先要從了解自己開始。先了解過去的自己,再問問將來的自己。也明白了工作不是在標新立異,而是在尋找理想。我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目標,也有自己的煩惱、自己的抱怨,因為我已經感受到了即將肩負的責任,并勇于肩負起這種責任,用我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去證明自己。
然而,定位自身,樹立自信,對我來說遠遠不夠,初入社會,難免會遇到挫折,由于閱歷不深,也難免會傷心彷徨,讀過這本書,我才真正明白,條條大道通羅馬,人生中任何一種經歷都是一種財富,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成功機會,積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越充實,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多,而在成功的路上,自尊心尤為重要。畫家齊白石三十歲以前是個木匠,如果他當初自卑地抱怨自己這輩子只能當個木匠,那么中國畫壇將永遠少了一代宗師。鋸倒大樹,才能看到歲月的年輪。梵高的繪畫杰作向日葵當屬世界拍價之最,但他生前只賣幾個法郎;曹雪芹死后許多年,《紅樓夢》才得到世人的認可。這使我認識到,人生中遇到的逆境要比順利的時候多得多。一個人健康成熟與否,絕不僅僅在于他是否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或能否考上某某名牌大學,更要看他能否以一種良好的心態去看待生活,能否以堅強的意志去承受挫折。
要使自身潛能和力量得到充分發揮必須在逆境中不斷調整自己,除了自信不可或缺的還有自尊,只有靠自尊才能釋放內心能量,才能找回自信,才能將潛能激發出,從而使心中的巨人不被逆境所擊垮。被譽為日本管理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曾說過:我有三個缺點,但都被我變成了三個優點,第一,幼時家里窮,我懂得只有奮斗才能成功;第二,沒文化,懂得要刻苦自學;第三,自己智商低,懂得必須依靠別人的智慧和力量。這正應驗了哲學上的二律悖反原理:優點即缺點,反之亦然。通過書中較全面了解到潛意識發揮的積極作用,通過掌握這些潛能量,駕馭潛意識,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生存環境。
總之,《潛意識》這本書對于我來說值得一讀。盡管書中的有些觀點我暫時難以接受,無法深刻理解,也許我的經驗、閱歷和認識不夠,不能深切的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但我相信最終會受益匪淺。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2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五,我坐在窗邊,望著外面的天空,一副悠閑自在的樣子。不久,我拿起一本書,看起一篇文章來。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小公務員在戲院看戲,突然他打了個噴嚏,唾沫星噴到了他前面做的大將軍身上,大將軍連忙用手套擦唾沫,小公務員一見是大將軍,就道歉起來,大將軍原諒了他,可他依然一直道歉。回到家,他還是惶惶不安,第二天他又去找大將軍道歉,弄得大將軍是哭笑不得。第三天他還去找大將軍“對不起……”還沒說完,大將軍就罵他滾出去。小公務員聽了,回到家慢慢死了。
這是一個多么可笑的故事呀!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有是多么愚蠢啊!將軍既然已原諒你,那你又何必再去找麻煩呢?這是小肚雞腸,平常人們都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就是不跟小事斤斤計較,遇到什么都能理解!
啊,讓我們一起放寬心胸,不跟小事計較,快樂的成長吧!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3
一個普通的小公務員,在不小心犯下一次小得不能再小的錯誤后,竟因過度地煩惱和恐懼而去世了!而他死的原因實在可笑:在他一次去劇院看戲中,不小心打了一個大噴嚏,結果濺了他的上司──一個三品大員一臉。小公務員見狀,擔心自己因為得罪了上司而毀了自己的前途,造成許許多多的煩,便連連向上司道歉,直到上司不耐煩地命令他停止為止。回到家后,小公務員怕上司還生他的氣,便又親自登門道歉。結果反復的道歉使上司終于忍無可忍,便把他趕出大門。可小公務員仍覺得不妥,又一次登門道歉。但這次,上司卻氣急敗壞地對他吼道:“滾出去!”小公務員一聽,心想:“唉!這下完了,得罪人得罪到頭了……”回到家后,便一頭栽倒在床上,懷著無限的煩惱與恐懼死了……
說實話,這個故事不免使人發笑,但令人發笑的同時,卻又蘊含著一個可悲的現實。這其實應了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僅僅是因為一個噴嚏,就制造出了這么多個煩惱。他煩惱的是什么?是怕得罪了上司而前途被毀。況且,他的道歉是真心話嗎?不,他的道歉只是阿諛奉承。倘若換成一個老百姓,當他的噴嚏濺到他身上,他會道歉嗎?他會因此而煩惱嗎?不會。那又是誰把這樣一個健康的人害死了呢?是他的上司嗎?不,是他的自尋煩惱的小人心理和他的阿諛奉承害死了他!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也會有一些煩惱,諸如:被人欺負啦、被老師批評啦、自己有些事沒有做好啦……等等,這些事都會使我們煩惱,但如果一直為此煩惱下去,又會怎么樣呢?只會終日悶悶不樂,哪有快樂可言?
我曾有一次因為同桌故意灑了我一桌子水而煩惱了整整一節課,當然這節課老師講的什么,我也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的太傻了,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擦一擦不就好了嗎?原來我也是在自尋煩惱呀!
煩惱,是大家最不喜歡卻又最容易招來的一個字眼,我們不用刻意地去尋找它,也不用刻意去逃避它。那些常戚戚的小人,整天憂心忡忡,他能活得輕松快樂嗎?因此,我奉勸大家都來做心胸寬廣之人,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豁達大度一點,那我們的世界,不就自然成了一個只有快樂,沒有煩惱的美麗天堂了嗎?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4
《小公務員之死》這一篇文章的作者為契訶夫,他生于年,死于__,他是一個俄國的小說家、戲劇家。他的這一篇《小公務員之死》的大致內容是:
在一個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務管在劇院中觀看輕聲劇時,打了一個噴嚏,結果一些沫星子見在一個別的部門的三品文官的禿頭上了。他第一回道歉,將軍原諒了他,可他心中不安,又第二次道歉,將軍有一點不耐煩了。他十分驚恐,又第三次道歉,將軍并不理他。他十分害怕,次日第四次道歉時,將軍做出了一副哭喪的臉,揮了一下手,說他在開玩笑。他為此發覺十分恐懼,第三天,他第五次去府中道歉,將軍已經對他十分地厭煩、十分地反感,他還沒有把道歉的話說好,將軍便讓他滾了出去。這時,他十分地害怕。感到肚子里什么東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他一步一步退到門口。他來到了街上,步履艱難地走著……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中,沒脫制服,就倒在沙發上死去了。
在這一個文章中,契訶夫十分生動地寫出了一個膽怯的小文官和一個大官欺小官、官富民窮的黑暗時代,在契訶夫的筆下,我們就好像自己親身進入了這一個雜亂無章的當大官的人無法無天,可小官只可被欺負的一個十分黑暗的一個社會。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5
寒往暑來,又迎來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暑假。暑假中,我讀了一些契訶夫的文章,令我影響最深的還要數《小公務員之死》了。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夜晚,一名叫切爾維亞科夫的小公務員在看戲的時候不小心把唾沫噴在了一位退伍將軍的身上。他就給那位退伍將軍道歉。可他總覺得那位退伍將軍沒有原諒他,于是,他在第二天和第三天中不斷來到將軍家給那位將軍道歉。最后那位退伍將軍生氣了,便叫他滾出去。那位小公務員回到家,躺在沙發上,就這樣死了。
我相信那位小公務員的本意是好的。道個歉,有什么不對的呢?可他總是認為那位退伍將軍沒有原諒他。因為他的疑慮太多了,于是,他就不斷的道歉。一件沒什么大不了的事被重復許多次就惹人煩了。都是疑慮惹的禍,都是疑慮讓那位小公務員凄慘地死去。
想想我自己,有時候疑慮也太多了。一次,我不小心把書房的臺燈弄壞了,我告訴媽媽我不是故意的。媽媽說:“不要緊,不要緊。”可我覺得,媽媽在生氣。我又去告訴媽媽我真的是不小心弄壞的。媽媽回答道:“好,我知道了。”但我還是感覺媽媽的目光中帶著一道兇光。我再次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不是故意的。”“哦,好的。”媽媽說。雖然媽媽這樣說,可我總覺得心里過意不去。我來到媽媽面前說“媽媽,臺燈不是我故意弄壞的。你不要生氣。”“我沒有生氣”媽媽生氣地說。“你看,媽媽你果然在為我弄壞臺燈生氣。”我說。“我不是生你弄壞臺燈的氣,我是因為你不斷地來說而生氣的。”媽媽無奈地說。
今天,這個故事給予了我啟發:不要過多的疑慮,不要為一件事而喋喋不休。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6
暢談讀書心得,共享閱讀快樂,我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認真做事,簡單做人》。拜讀馬可奧勒留所著的《沉思錄》已經很久,感觸頗深。書中的一些經典語錄和言論鼓舞人心,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如:正如我們必須打掃、整理、維護好我們的住所,才能放心去做其他事一樣,對我們的心靈也應該如此。
如果你已取得了這些:善良、謙虛、真誠、理智、鎮定、豁達,注意不要改變它們;如果你失去了它們,迅速地找回。你沒有采取相同的方法,付出同樣多的時間,你就不要指望獲得與他人同樣的回報。
《沉思錄》的譯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說: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我們的溫也說,《沉思錄》就放在他床頭,天天都在讀,已經看了不下100遍了。由此可見該書的影響力。由于我僅僅只是通讀了一遍,加之水平有限,對該書的理解遠不如溫和何教授那么深刻、透徹,但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看待一件事物必定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將我的感受和體會寫下來,與大家交流、共享。
我們為什么閱讀?閱讀能讓我過快樂平靜地生活。作者很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讀書,這是我們天天在做的一件事情,我也是一樣。但就在我讀這本書之前,還是處于一邊讀書一邊迷茫的狀態。直到讀了這本書,看到這句話,心中豁然開朗。原來,閱讀能讓我們過快樂平靜地生活。不是嗎,通過讀書,學會了更好的思考,并成為一個更具辯別和反省能力的人;通過讀書,學會了很多知識,感覺到每天都在進步,于是我們快樂充實;通過讀書,懂得了許多道理,遠離了生活喧嘩,于是我們心態平靜。
書中的內容告訴我們:不要對生活百般挑剔
醋不好,因為它是酸的、我不喜歡蔬菜。你也許還會說:我不愛空閑,因為空閑表示孤獨、我不喜歡人群,因為亂哄哄的。但是,如果環境使得你必須獨處,你應該認為這是寧靜的時刻,要善于享用它。當你和一大群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把它視為盛會或節日,就和大家一起享受盛宴吧。當一件東西被拿走時,要立即欣然放棄,并為曾經使用過它而心存感激。當人們的行為并不如你所愿時,不妨聳聳肩,對自己說:就這樣吧。然后讓這件事過去。生活如此,工作不也是一樣嗎。不要對工作百般挑剔,要心存感恩。不要總覺得工資太低,要想想付出了多少。曾經在網上參加了一次思想調查問卷活動,其中有一道題是:您認為您是否能找到比目前這份工作更好的工作,我在回答這道題時,經過了反復的、認真的、冷靜的思考后,選擇了很難這個答案,這不是對自己不自信,而是正視客觀事實。在公布的問卷中,32.7%的人選擇了不能,44.2%的人選擇了和我一樣答案,僅有23.1%的人選擇了能。那么,既然我們沒有過人的魄力,沒有丟下一切從頭再來的勇氣,沒有高人一等的技能,為什么還不安心干好現有的工作呢?以前在工作中我也有過這樣那樣的不滿,有過這樣那樣的牢騷,為什么活總讓我干、為什么總有干不完的活也曾經報怨過,也曾經懈怠過。現在明白了,以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目前擁有的一切,真的該知足了。不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無法控制的別的人行為、想法、言論及外界環境上去,而是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作者還指出,要想獲得寧靜與自由,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些事情我們能控制,另一些事情我們不能控制。只有正視這個原則,并學會區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平靜地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勇敢地改變可以改的事情,才能擁有內在的寧靜與外在的效率。觀點、愿望、欲求與厭惡之事,是我們能控制的;是否富足或運氣亨通,他人怎樣看待我們,我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等,這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如果我們試圖控制和改變我們力所不及之事,只能帶來痛苦。我們需要定期停下來檢查一番,坐下來想一想,確定什么東西值得重視,什么不值得,什么風險值得付出代價,什么不值得。作者同時還告訴我們一個法則:保管好自己的東西,不要去索取他人的東西,好好利用賜給你的東西,不要妄想沒有賜給你的東西。這些觀點和言論,對我都有很深的啟發,值得我們深深的反思。現在大多數人們普遍都有一種感覺---累。為什么累呢?欲望太多。沒有的想擁有,已有的還想要更多,總也沒有滿足的時候。于是,幸福感極速下降,我們變得不再快樂。
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真正快樂呢?所有人都在追求快樂的生活,許多人把實現它的手段---如財富、地位---和快樂的生活本身混為一談。對這些手段的錯誤關注,使人們更加遠離快樂的生活。我們是不是也曾經這么認為:有錢了想要什么就可以買什么,當然快樂;職位越高,追隨的人越多,待遇越好,當然快樂。但在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構成生活的高尚的行動,而非那些外在的手段,盡管看起來似乎是借助這些手段才獲得了快樂的生活。這句話讀起來可能有點拗口,但細細品味卻不無道理。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簡簡單單才快樂。真正的幸福總是與外部境況無關,你的幸福只能在內心找到。驅逐想象,克制欲望,消除嗜好,把支配能力保持在自己的力量之內,那我們就能永葆快樂。
最后,我用《沉思錄》中的一名經典與大家共勉:幸福只能在內心找到。如果我們的頭腦充滿了不幸的恐懼與野心,就不可能擁有一顆輕松自在的心。
以上是我的一點讀書體會,認識比較膚淺,請大家見諒。謝謝大家!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7
公務員職業道德以其社會示范和社會導向作用直接影響政風和社會風氣。它是社會的主體性道德,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中居于首要地位。公務員是黨和政府各項政策、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者,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其道德面貌如何,能否在各自崗位上以身作則,將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實踐也證明,社會的腐敗和墮落往往是從國家官員的腐敗和墮落開始的。因此,我們應該以官德建設帶動全民的、各行各業的道德建設。
近年來,國土資源行業風險居全國第一高位,關于瀆職、腐敗案件層出不窮,違法屢禁不止,所以,做一個國土人,風險大,誘惑多,責任重,僅僅業務精通、知法懂法是不夠的,關鍵在于通過學習再學習,不斷鞏固廉政為民,秉公執法思想意識,牢樹螺絲釘和一塊磚精神,努力加強道德修養培養,堅守國土人首先思想防線,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善用權,用好權,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社會經濟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可以形成強大示范效應,引領思想道德的進步和提升。人品、官品如同干部的兩翼,缺一不可。做官必須先做好人。人品決定官品,好人不見得是好官,但好官卻首先是好人。人品高尚者,日三省其身,時刻保持警醒,面對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不喪失道德底線,不迷失人生方向,始終對群眾感情真摯,對事業忠誠可靠,對同事熱心誠懇。沒有好的人品做底子,一旦權力在手,勢必生邪心、走歪路、辦壞事。國土干部不僅要有好的人品,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國土干部的德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即要有高尚堅定的理想信念,有強烈牢固的公仆意識,有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始終保持艱苦創業的工作作風,做一名真正的國土衛士。
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是防治腐敗,促成廉政建設的重要手段。腐敗現象在全國各地滋生蔓延,嚴重破壞了政府的威望,對此,我們不僅要以法控權,強化吏治,而且應該從治本做起,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增強公務員保持廉潔的自覺性。一切腐敗行為都說明腐敗是從踐踏道德開始的。從腐敗動機的形成,到腐敗過程的實施,都起始于對道德的背離,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法則徒具其名。因此,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就成為防治腐敗的第一道線,進行公務員職業道德規范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乍看起來,中國不缺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知識、原則與規范,由于歷史悠久,我們似乎擁有豐富的傳統資源。但所謂傳統官德根本談不上是一種職業道德,它與現代的權力現實格格不入。在當代,出臺的大量文件,公布了各種組織紀律、規章制度,它們是公務員職業道德的具體體現。但社會處于持續變革中,人們針對權力的觀念以及權力的現實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對公務員職業道德進行新的總結,上升為一門學問,再反過來加深我們對公務員職業道德的認識。所以說,只有謹小慎微,從自身做起,才能不斷樹立國土人的良好形象!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8
“跪久了就站不起來了”,這句話常被網友用來戲謔某些“崇洋媚外”者身上,讀完契科夫的這篇《小公務員之死》,這話用在小說主人公這類人身上也不違和。
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他大概知道得罪了高官的后果,即使這個官不是自己部門的,所有他有些害怕,著急想澄清自己。人類好像天生對權威有種恐懼,電影《貓鼠游戲》就很直白的把人對權威的盲目服從展現出來。
正是這種對權威的盲目性,使得這名小公務員只因為一個不起眼的不禮貌行為,最后莫名其妙的死掉。這事要是攤在一個普通人身上,道個歉也就過去了,哪怕對方不接受,自己也不會有太大負罪感。可對方偏偏是一個高官,地位比自己高,他害怕對方不原諒自己,害怕打擊報復,即使他心里對這個高官十分不爽。
小說的諷刺意味很明顯,文學創作沒有國界,把文中的人物名字改成中文名,讀起來也毫不違和,相似的事情在國內不要太多,世界各地都會有。
我們為什么會恐懼?凌駕于我們之上的權威,真的就是應該這樣的嗎?
美國新一任總統特朗普被黑的厲害,包括在美國也是,除開他干的那些“壞事”來說,能黑總統也是一件挺...挺酷的事情。什么時候我們也能“黑一黑”自己的,小公務員們也就不會“死”的那么冤枉了。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9
生活在當下的我們,常常在寂寞中倍感空虛,在寂寞中變得越來越浮躁,在寂寞中逐漸迷失自己可是就在這個夜晚,我讀完東方覺慧的《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之后,在暗淡的燈光下,在寂寞中,我驛動的心就像被一泓清水洗滌過一樣顯得格外澄澈;我的心靈也因這洗滌出現了久違的寧靜。
曾經的我,也是一個有著夢想,為了夢想耐住寂寞,抵制誘惑,一步一步向前行。回想那段與寂寞為伍的日子,現在卻是倍覺珍貴。在座的同事都和我一樣經歷了司法考試前那段艱難的備考。作為允許在校生報考司法考試的第一批幸運者,我當時心里充滿了興奮,但更多的卻是壓力,試想想,一個二本大學的大三學生,面對中國第一大考,那種期待又害怕的心情實在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七月份開始備考,我跟自己說一定要努力,不求一定過A,能過C我就心滿意足了,從此C成了我的目標,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難忘的日子,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半睡覺,中間的時間除了三餐飯,一個午睡,一個下午散步時間,其他時間全部用來看書。剛開始幾天實在是不習慣,心靜不下來,看書看不進去,但是我堅持著,慢慢的我開始習慣這種類似于苦行僧般的生活,感覺那年的夏天特別的熱,沒有空調,電風扇里面吹出來的風都是熱的,下午熱的實在受不了,我就搬了椅子坐到房東家樓頂的過道里看書。整整兩個月,我記得期間我只看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司法考試以后,人閑了下來,人心卻浮躁了起來,再也找不到那時寂寞中的寧靜。突然發現夢想是寂寞中人的指明燈,有了夢想,寂寞其實只是一個實現夢想的最優環境。
想想我們每個人最初都是懷揣著純純的夢想來到這個世界,走進生活,步入社會。但時隔不久,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開始明顯,造成差距的原因就在于你是否將夢想根植灌溉,培養呵護,直至絢爛綻放。嚴峻現實不斷打擊僅有的自信,歲月日益剝蝕青春的棱角,各種誘惑糾纏,欲望膨脹,寂寞如影隨形,有的人日漸學會了與現實妥協,有的人則痛并享福的堅持。前者無錯,但后者更是生活中的英雄。
記得剛進入法院,就有老法官跟我說小袁啊,法官可是一個清貧又寂寞的職業,既然選擇了做法官,你就要學會群居的時候守住嘴,獨處的時候守住心。其實,當時在我看來法官是既受人羨慕又受人尊重的職業。但是當我真正成為一名法官,才體會到法官的真實含義,法官的收入不高,于是法官需要抵住誘惑,他們需要在清貧之中堅持對法與正義的追求;法官要贏得尊重,就需要與社會保持距離,于是法官寂寞,法官的寂寞是法官這種職業所特有的。法官是一種需要無私奉獻的職業,是一種需要抵住誘惑、淡泊名利的職業。
其實在這樣一個喧囂的年代里,在這樣一個金錢顯得越來越重要的年代里,在這樣一個越來越注重個人享受的年代里。我們法官雖然過著清貧的日子,但是,我們堅持自己的做人準則,從未想過要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為自己謀求哪怕一點點不正當的利益。我們院太多的老法官,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獻,即使臨近退休也堅持矜矜業業的工作。他們不圖名、不圖利,象革命的老黃牛一樣不用揚鞭自奮蹄,自己堅守的是清貧與寂寞,而奉獻給社會的是法的正義與公平。正是由于我們這一群體中有許許多多的象他們一樣的人堅守著清貧,淡泊著名利,才使得我們贏得了當事人的尊重,贏得了法律的尊嚴。是的,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我們經濟上清貧但我們精神上富有。
記得前不久,我的一個同班同學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聊著聊著他問起我的工資收入,我說我每月只有2000來塊錢,他開始并不相信,后來確信我只有這么多的工資時,他講他現在做律師每月的收入近萬元。我想到了我跟他的收入差距,我想以后也許跟他的差距還會更大,但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多年來一直默默堅守著法官清貧的老同志們,那些現在依然安于清貧并默默奉獻的年輕的同事們。我想我既然熱愛法律,我既然喜歡這種職業,那么我就應當以他們為榜樣,無怨無悔地安于清貧并堅守寂寞。
在我深切感受到法官職業清貧的同時,我還深深體會到伴隨法官這種職業所特有的寂寞。我們正處在一個司法改革的年代里,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舉措需要我們去學習、去接受、去實踐;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制定并頒布,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掌握;而法學殿堂的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去鉆研、去攀登。在我參加工作以來的這幾年里,可以說大部分的夜晚都是與一盞臺燈、一本書度過的,一方面自己要學習新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學習辦案的業務知識,有時還要撰寫論文。在那一個個寧靜的夜晚里,沒有人陪伴,沒有卡拉OK,沒有宴會,與自己相伴的只有書本,一本又一本,讀也讀不完。在那樣與知識相伴與寂寞相隨的日子里,我深深體會到了法官追求知識的寂寞。
但是既然自己選擇了這種職業,既然自己熱愛法律,既然自己想有所追求,既然自己感受到法學殿堂的博大精深,既然自己服膺于法學的邏輯之美和思辯之美。那么我就只有選擇刻苦鉆研,只有選擇堅守寂寞,只有選擇通過苦讀來提高自己。而如今幾年來,一千多個日子悄悄滑過,我終于熟悉了業務能夠獨擋一面,并且有論文在省獲獎,終于我感受到了堅守寂寞的力量和堅守寂寞的價值。
公務員讀書筆記2023篇10
約摸是在初中的時候,看了俄國作家寫的《小公務員之死》,多年之后,自已成了一個小公務員,對里面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寫有了新的認識。
小公務員因其“小”。內心渴望攀登權利的階梯,所以對于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十分在意。表現在平時謹小勝微,出處留意,上班時早點到,不提前下班,家中有事能不請假盡量不請假而是由同事幫忙“頂一下”,內心希望能得到好的“印象分”。
確實挺有意思,以前在部隊機關時,有同事有沒事也晚上去辦公室“露個臉”的,有家中有人去世還堅守崗位的,想不通是為什么。
新單位后,周五因會議整理錄音的事。反正沒有按C的意思周末加班搞出來。而是將錯就錯的將錄音文件交上。周一接到電話,問怎么沒有整理。周二到辦公室一切很平靜,沒有想像中的暴風驟雨。
無欲則剛,還是繼續發揮特長和優勢。不要讓自己真的成為一個小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