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左右
令我記憶最深刻的幾句話,是這樣寫的:“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償不了這個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有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是的,巴爾扎克說的好:“有些罪過只能補償,不能洗刷!”
傅雷在多篇家書中表達了對兒子的深沉的感情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也對嚴厲的教導給兒子留下的傷害感到愧對。
傅雷家書是一本極具教育意義的書,在平淡的語句中,傅雷一位嚴父的形象躍然紙上,在施蟄存的紀念傅雷一文中,曾說過,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相當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由此可見,傅雷是一位成功的父親,也是品德端正高尚的人。
傅雷家書帶給了我很多啟示,傅雷那具有浩然之氣的剛直,他的孩子們藝術的涵養(yǎng),學問的淵博,都讓人對這個家庭肅然起敬,只愿家書中那種剛直的精神,永存這世間。
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左右(篇2)
感謝讀書會這次活動,讓我讀到了這本書。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對我來說,借來的書很多時候放到期限到或者過期還沒去翻,這次有任務了就逼著自己一點一點看,結果竟然看完了。我借到的版本是由付敏所編,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說實話,看了一遍,我還想再看一遍,正如傅雷的朋友樓適夷說的: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涉及到的不僅僅是音樂、美術、學習,感情,還有做人、做事乃至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
傅聰剛離開國家,傅雷就很細心地跟他講: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是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能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鍛煉你的——不可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方面。他想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要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讀他們的書信,我們能想到得到這樣一個場景,兒子在數(shù)萬里之外,正準備一場重要的演奏,父親卻好似對即將赴考的身邊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視著他的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預想他在要走的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并替她設計應該如何對待。說實話,合起書來,我常常自我反省:我對孩子有沒有這種耐心,有沒有這么全面地去考慮過他要面對的事情。
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左右(篇3)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偉大的父親,無論這個父親是知識淵博的或只是一個只會下地耕作的農(nóng)民,他們一樣的偉大。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讀著讀著就讓人對這么一份父子情欽佩。他們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對兒子學業(yè)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
傅雷先生在信上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yǎng),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我們又何曾如此跟家里的長輩提及過這些問題?在學校的生活,父母不知道,也不想讓父母知道,更別說戀愛。不否認,我們曾經(jīng)都是乖乖孩子,也曾認認真真地聽著媽媽的話,按照著父親的指導去做事去學習,但是越長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有時候總覺得父輩們都是老一代的思想,不能理解我們的想法,說了也白說或著遭到批評,或許也是我們太任性。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按著自己的意思與心情去做事,盡管每次都會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體鱗傷,但是不論我們是多么的任性,不論我們曾經(jīng)是多么地傷害了父親,他總是一如既往地關心著我們,從不因我們的一時不懂事而丟棄我們,這種感情也叫父愛。無論我們走得多遠,總有那么一根線,牽著我們,一頭系在家的門前,另一頭系在我們的心上,無論我們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總有那么一個港灣,讓我們的發(fā)動機有著驅動的能量,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為家里的那一根頂梁柱父親。
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左右(篇4)
《傅雷家書》是一本好書,絕對的好書。這本書寫得十分感人,不只是父親傅雷對兒子嚴格苛刻的態(tài)度,還有傅雷對兒子的關愛,從這本書中,我看出來一個嚴格的父親是如何從這寫家書中變成了一個溫柔而又慈愛的父親,看出了這些父母是如何告誡自己孩子,如何關心自己孩子,如何鼓勵自己孩子的。
《傅雷家書》是各個家庭家書的典范,是一部嚴格的教育精華。傅聰,世界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也是《傅雷家書》這本書能夠成就的原因。從這本書中,我看出了傅雷家庭嚴格的家教,傅雷一貫嚴肅的家風,還有他對遠行在外的傅聰無盡的愛。從這本書的每一部分,每一片段,每一細節(jié)都可以體現(xiàn)。
我對于傅雷的死,是感到無比可惜而感慨的。從中也能體會到社會的不良于黑暗:能把這么一位偉人逼近絕路的人與事可不多。傅雷要是能夠在世,能夠活到一百歲,他也許能更偉大,能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親眼見證傅聰和傅敏的成就,能親眼見證這個世界是如何回報他的成就,回報他的未來,而不是被劃為右派,收到無限的摧殘與迫害,最后走上絕路的。
他要是能夠活到一百來歲,我甚至能夠有機會去親眼看看這么個偉人的容貌,我是多么愿意能與傅雷合影的啊!
真的當你認認真真細細地品味這本書,你會從中悟出許多道理。那些在更年期時期的父母,讀了這本書可以增長教育孩子的方法與知識;那些正在度過青春期,打著青春的幌子撒野的少年,讀了這本書,可以更加理解為人父母的不易。甚至那些鋼琴喜愛者,讀了這本書,也可以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左右(篇5)
筆落在紙頁上。字留在信封間那濃烈的滾滾情意卻流露在心底,流動,見字如面。
手中捧著信箋,輕著翻閱。隔著紙頁間,依舊能夠感受到那灼燒著我眼眶的感覺。瀏覽點點字意,仿佛如若重溫,相見如面。“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一一這一類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的,可是不敢說……”《傅雷家書》中無不體現(xiàn)出父母對兒子的濃濃情意,即作為一個長者對兒子的教導與見解。此選文更是讓我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子女一點一滴,無微不至的關愛。
兒時,父母總是在我們身前遮風擋雨,有感觸有讓我們不快的地方。就我們而言,父母的眼里,批評即然我們厭煩的遍遍教導,無不在我們的未來起到好的作用效果。為人之父母。我不辛苦。無不為子女奮斗奔波,相處甚少。《傅雷家書》中在傅雷寫給孩子的信中也有提到自己因教子極嚴,而讓孩子童年并不愉快。為此還在噩夢中度過了些時日,對此悔恨。
每一個父親母親何嘗不是如此,所以對孩子嚴加管教,確實心疼孩子。這些令我們厭煩的管教,才會讓我們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學習,最后的成果才回你人滿意。我也曾悔恨過,也曾與父母嘮過許多不愉快,可當自己長大后明白父母的苦心后才漸漸發(fā)覺,往來種種,無不讓父母感到心寒。
讀過《傅雷家書》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不僅孩子會感到自責,父母也會因此而悔恨,正如傅雷所說,“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父母也會因為你而流淚。
作為子女的我們漸漸已經(jīng)長大成熟,就慢慢在相處中慢慢彌補對父母的過錯吧,別讓它成為人生中的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