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讀后感600字初一
看完后整體的感覺是沒看夠,它不只是一部很炫的科幻小說,?也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立于現實,高于現實,又不脫離現實,整部三體是層層遞進,情節(jié)和情感也在逐步推進,大劉構筑一個很大的框架,前后又緊密相連,最后形成了一個非常完美、完整的閉環(huán),佩服大劉的掌控力。第一部也許不太像科幻,甚至有點點無味,但作為鋪墊,為讀者營造了宇宙觀。第二部、第三部逐步到達了沸騰,嘆為觀止,尤其是第三部對人性、群體的人性掌握非常深入,引人入勝,應該是讀者做筆記最多的一部吧。
大劉對細節(jié)刻畫入微,從微觀到宏觀,包羅萬象,對物理、數學、計算機、心理學、宗教等各個學科的運用信手拈來,讓你在腦海中構建了一個宏偉的宇宙世界,有血有肉的世界;對人物的塑造非常到位,都不是完美的人,也都是真實的人,身邊的人,不管是出場的時間長短,都能讓你記住TA,里面的愛情不轟動,但內斂又很有力量。
有興趣的話,可以按時間軸,把三體作為一個歷史來研究一下,研究它的技術、文化、信仰、科技、人物特點等等。
再說說程心吧,我比較憐惜的一個人物,這是一個入地獄的角色,有過怨言,更多的是心疼,不是她選擇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她。她本一柔弱女子,被歷史推到了那個位置,成為了多數的代言人,她不完美,無大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平凡,責任心害了她,但她是善良的,有犧牲自我的精神,她作出的是當下誰也不知道對錯的決定,也不是出于私心,歷史的發(fā)展有偶然性,并不會是某個人造就的;結果她是被罵得最慘的人,作為旁觀者,大家都是出色的,有大是大非觀,她并不無辜的,但她也不是背鍋的;也許大劉不忍心她的悲慘,最后給了她一份愛情,她和關一帆在一起的時候,能感覺到她是幸福的,做回了一個小女人,做回了自己。大劉把這個角色定義為女性,也是對女性的敬重,這個角色用她女性和母性的偉大撐起了這個世界。
對于她的感情,還好沒和云天明甜蜜地走在一起,要不那就是言情小說了,她從來沒有愛過天明,有的只是愧疚和感激,但那不是愛情,這也是高于現實的地方吧(太多人選擇彼此也只是因為對方還不錯,是個好人而已);對云天明來說,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他也是幸福的——我愛你,與你無關,他們給了愛情的定義。
羅輯,歷經滄桑,完成了自我蛻變,奉獻了自己,也曾經擁有過甜美的感情;維德,是一個孤獨者吧,悲慘的孤獨者。
最后想說看書需要堅持,一鼓作氣,再而衰。
三體讀后感600字初一【篇2】
從《三體》到《黑暗森林》,之中有很多描寫革命斗爭的都聯系上了時期,雖然發(fā)生的事件都是以未來和現有科學理論為材料,但其中對錯誤的斗爭方式和時期的黑暗事件的諷刺異常明顯。我是個90后,沒有親身經歷過時期,從歷史了解到的,是關于那十年間的許多在現在看來是荒唐的事!而作者換湯不換藥的描寫讓我們更為接近地接觸到那一段沉重的歷史。
革命需要血的代價。在“地球三體運動”一章中,描寫了一群地球叛軍(說是叛軍可他們的思想也是想把地球變美好,可是他們的思想太負面了,居然認為人類無藥可救必須滅亡!)信仰三體文明跟廣大人類唱反調。如果說一切事物的結局就是毀滅與虛無,人類終將消亡,地球終將步入末日,宇宙終將走向無盡黑暗。那最終有什么意義呢?還是說本來就沒有什么意義,其中演變的過程才是永恒的真理?宏觀上去想,沒有什么是永恒的!就如那個可怕的“農場主假說”:一個農場里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喂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到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于是它也發(fā)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jié)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殺了!
剛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的后背冷汗直冒!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存在高維的生物拿我們當雞看,就如上帝一般,那么人類的所有文明豈不是都是笑話!
之后想想,嗤笑一聲,這不是杞人憂天嗎?就算真的存在,也不能夠是人類的腦袋能夠想象出來的場景,那跟現在,真的是太遙遠太遙遠……
有如史強那般的現實樂觀主義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對生活的態(tài)度。畢竟跟那些以紀年級的時間單位相比,人短短一生幾十年連滄海一瓢都談不上吧?偏偏現實中連這些都不珍惜,不可學。
三體讀后感600字初一【篇3】
《三體》的引人入勝沒有讀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從前我對宇宙的認識,除了星空還是星空,無非就是恒星、行星和星云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系。人類是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我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沒有想過有一天外星生命會“光臨”地球。這一切在《三體》中都出現了,《三體》將我?guī)胍粋€全新的宇宙,還讓我見識了一個不同的人類社會。
“有時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覺得群星像發(fā)光的沙漠,我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這是其中的主要人物葉文潔所說的一句話。從科學的角度說,以地球如今的文明程度,或許真的不具備探索遙遠宇宙的能力。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識只是極其淺薄的。如果真的有高級外星生物的入侵,或許人類連組織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也是使得人類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最強大的動力。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渺小,必須認識到宇宙的殘酷和無垠。因為我們的微不足道,我們才有更加奮發(fā)圖強的必要,危機意識是個人包括集體以及國家長盛不衰的必要因素。放到宇宙這個大世界里,危機意識也是一個星球文明長盛不衰的必備條件。
從這本書中,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人性;人性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東西之一,有關人性的討論和思考在人類社會已經持續(xù)了數千年之久。是非對錯,黑白善惡具有相對性,這讓人性顯得更為復雜。《三體》中所描寫的全人類與個人之間的取舍:羅輯的個人享樂被舍棄合乎情理,而程心與云天明的愛情被摧殘的觸目驚心就很難讓人接受,大多數人所謂的“為地球文明的延續(xù)”更讓人心寒。
《三體》引發(fā)的我對于生命的思考:有時覺得生命珍貴無比,重如泰山;有時候又覺得生命是那么渺小,不值一提。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人類不應該安于現狀,在獲得一點點的自由之后就迷失自我,開始爾虞我詐,毫無人性可言,在紙醉金迷之中忘記了宇宙的殘酷。我們應該去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我們應該在歲月長河里那有限的時間內去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生命和命運都可以由自己決定。
三體讀后感600字初一【篇4】
每當我抬起頭來仰望星空,我總會想到那一本震撼我的書——《三體》。
這是一本要揭開神秘宇宙的書,作者以不一樣的文筆,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各種各樣的宇宙,讓我們不由得想到:這一切真的會發(fā)生嗎?
在這本書中的外星世界,并沒有外星人的長相,也沒有外星人的世界,只有他們強悍的科技。他們猶如一個神一般,將一個質子展開,刻上電路,使它變成一個智能AI。這是人類不敢想象的,更可怕的是,他們竟然用這一個小東西鎖死了人類的科技,難道,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只是蟲子嗎?
到現在人們還沒有證明外星人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是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的話,我們已經落后了。人類發(fā)展至今,連宇宙的一點影子都沒有看見,更別說去翱翔宇宙了,如果真的有三體星系,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未來,我們會怎么樣呢?是顫抖嗎?是恐懼嗎?是逃亡嗎?在這本書里面,并沒有明確的說出,但是在最后一章,可以說明那是人類的態(tài)度,末日來了,一切都被鎖死,什么都做不了了,那不是皆大歡喜嗎?那不就可以享受了嗎?反正又沒有人管,那是一個人類的墮落,這也是一種扭曲的人性,沒有恐怖,也沒有殘忍,只有一種放蕩的失望。
但是最后那位警官所說的話也讓我驚嘆,蟲子哪有滅亡的時候?是啊!你能滅絕蚊子嗎?你能滅絕蒼蠅,我們都不行,那是因為蟲子有一種頑強的力量,雖然弱小但也可以支撐,雖然無力但也可以生存,這不就是人類正能量的態(tài)度嗎?這不就是人類的道德嗎?道德不一定是高尚,不一定是偉大,也不一定是成功,道德也可以是一種堅持,一種頑強,難道不是嗎?
我從這本書里又讀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在復雜的世界里,每一個人都在盡自己的職責。這是我在讀書時所產生的感受,三體人在為自己的種族負責,科學家在為自己的研究負責,警察在為自己的人民負責……宇宙其實就是在攀登責任的階梯,宇宙其實就是這樣,其實宇宙的本身也是很的有序。但是,宇宙的熵會逐漸增長,有序度會逐漸下降,本來一切都會有序的圍繞一個點,但是這個點也需要依靠,但是總有一個人將要面臨最后的負責啊!但是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呀!每一個種族被負責,每一份資源就會被減少,但是這還沒有計算不正常的情況,就像三體人那樣,他們生活在沒有順序的世界里,誰也不知道今天有沒有太陽,誰也不知道現在是早上還是晚上,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誰會先來,他們必須對自己負責,所以,外星人入侵地球,可能真的不再是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了,可能會真的成為未來。
《三體》這本書可能為我們揭開宇宙的一層面紗,值得好好品讀。
三體讀后感600字初一【篇5】
讀《三體》的時候正好在改論文,每天白天改論文改到沒感情,晚上打開小夜燈一臉好奇的看書,想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了啥。
剛開始的時候覺著物理名詞太多了,有點無聊,后來讀到射手與農場主的故事,好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有點害怕,又覺得很有意思。射手的故事是神槍手在靶子上每隔10cm打個洞,生活在靶子平面上的微型生物中的科學家發(fā)現,它們的世界每隔固定距離有個洞。農場主的故事是農場主養(yǎng)了一群火雞,每天上午十點喂食,火雞中的科學家通過一年的觀察發(fā)現每天上午十點食槽會被填滿,它宣布了這個發(fā)現。可是當天上午十點食槽沒有被填滿,因為當天是感恩節(jié),所有火雞都被抓起來殺掉了。我想會不會地球只是更高等生物的擺件兒?會不會有非常多的未知和超自然力?
未被探明邊際的宇宙中有眾多星系和智慧文明。這些智慧文明藏匿于宇宙深處的一個個角落,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宇宙像一片黑暗森林,黑暗中藏著很多獵手,他們不敢暴露自己的存在,因為一旦暴露,信息接收者一方面可能由于爭奪黑暗森林中的資源消滅暴露者,一方面可能由于無法確定暴露者是否對自己的生存有所威脅而決定率先動手消除潛在風險。而在黑暗森林中可能有很多獵手同時接收到了信息,那么暴露者幾乎必死無疑。
地球文明被三體文明發(fā)現了,三體文明發(fā)展程度遠高于地球文明,那是一個在成千上萬次行星毀滅中延續(xù)文明的高度紀律化和科技空前發(fā)展的文明,而地球文明更像是一個詩情畫意充滿想象甚至不懂宇宙規(guī)則,敢在黑暗森林中點火照明的小孩子。地球文明將被三體艦隊在400年后消滅。
羅輯,作為破壁人發(fā)現并證實了宇宙的黑暗森林理論。在三體文明對地球文明產生重大威脅的時候,他通過布設宇宙中恒星級氫彈的位置,建立起暴露三體文明位置的威脅,逼迫三體艦隊退回并撤除智子封鎖。此后近百年間,羅輯成為面壁人,坐在地上對著墻壁守著三體文明位置發(fā)射平臺按鈕,他要讓監(jiān)控著整個地球的三體文明看到他冷峻堅定的目光。他為地球文明爭取到了寶貴的發(fā)展時間。
章北海,一個堅信地球文明將失敗的失敗主義者。當成為恒星級戰(zhàn)艦執(zhí)行艦長的那一刻,他實施了逃逸行動,并與前來追擊的四艘恒星級戰(zhàn)艦共同在三體“水滴”擊潰地球太空艦隊的戰(zhàn)爭中幸免于難。五艘戰(zhàn)艦未能躲避爭取生存權的博弈論,最后相互攻擊,存留下一艘追擊戰(zhàn)艦,作為人類文明的一顆種子,在廣袤又黑暗的太空中漂流著尋找新的居住地,也探索著太空中的未知科學和生存博弈理論。
程心,圣母滅世。程心在一個個關鍵的時間節(jié)點秉持著把愛的光芒散布人間的原則做著一個個錯誤的決定,把人類文明推到了絕境。她當選面壁人的五分鐘內,三體文明發(fā)動了攻擊摧毀了所有發(fā)射平臺,在發(fā)動攻擊到攻擊到達的兩分鐘內,她無法下決心暴露三體位置,從此地球文明只能聽憑三體文明擺布。如果說這次當選面壁人是因為全體人類支持她,她只是一個人背了鍋。那么接下來她阻止光速船艦發(fā)展,可以說憑借一己之力切斷了人類文明逃走的后路。這個人物形象多次對故事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可是總是讓愛壓制住理性,毫不理智。我覺得她能活下來都是由于有好的隊友帶著。(看到她在三體進攻的時候把發(fā)射遙控器給扔出去了,我生氣的關上手機深呼吸勸自己平靜)
我覺得《三體》故事宏大可是構思又很精巧。想起來小時候很喜歡看儒勒·凡爾納的《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覺得很有趣,以前的科幻小說是在荒無人煙的陸地上憑借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生活、歷經艱險,有很多奇妙的未知。而這些科幻小說的元素早就變成了現實。現在在我們看來很不切實際的空間站、光速飛船、星際戰(zhàn)艦以后會不會也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