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一座城讀后感600字
當你一個人到了一座城市的時候,有沒有這種感覺:走出出站口時,想有個人在那兒等你;想打電話時,有人接;想休息時,有人幫你拎行李;不知道路時,有人會提醒你下車;想吃喝拉撒時,有人帶你去 ;肩頭哆嗦時,有人把衣服披上你的肩頭;孤單時,有人給你唱歌陪你說笑;難過時,有人給你一個雖不寬廣但結實的臂膀,但很多事,不是想,就能做到。每當那個時刻,我就好想有一個人,能為我守一座城。這樣,不論刮風下雨,不管日月交替,他都會在那兒等我。
已經忘了是何時開始關注那座城,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那座城的名字變得異常的親切和溫暖。 總會有意無意地去了解與那座城有關的人和事,雖然明知與你不會有絲毫關系。 會去關注那里的天氣,會去查閱那里的名勝,會去看看那里的城市圖片,因為想要知道,那個生你養你的城,到底是怎樣的;想要找到,你每天在那座城中穿行的印跡。
很奇妙的感覺,真的會因為愛上一個人而去愛上座城。 其實知道,戀上一座陌生的城,需要莫大的勇氣。 明知道沒有結果,明知道不可能天長地久,還是任性地戀著,不愿放手。 終于開始有爭吵,終于開始看到彼此的缺點,終于,在被思念包圍時感覺到了無力。
戀上不屬于自己的城,時常心生茫然與彷徨,在那個遙遠的城,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在想什么。夢里,去過無數次那座有你的城,醒來,卻依舊身在這個沒有你的地方。 喜歡一座城,不是因為這座城的本身,而是因為某一個人;于是,這座城,便成為了心之所向,想要真實地站在那片土地,走過你每天的必經之路,嘗嘗你經常提起的美食,呼吸著你呼吸的空氣。 這一切,只因為你。
曾經邂逅的那些老鄉,在這座城里終老,只知道心安是歸處,這座城給了我靜好的歲月和現世的安穩。
人常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么人與城的緣分呢?更是不可言說。其實,回首,城市還是那座城市,除了街道寬了,高樓多了,其余皆未改變;唯一改變的是人的心境,從初來乍到的惆悵迷茫,到如今的安之若素,其中的起起落落豈是言語可以道盡?是這座城,承載著那些深喜淺憂,那些一去不返的流年。
某一天開始,你隨意,我隨便。這個世界沒有人非要對別人負責。我們似乎就從來也沒有管的住過自己。一間房,兩張床,無數荒蕪的寂寞相愛,遍地的身不由己,愛吧,這個世界需要做著愛著。我們只是逼著自己最后不再認識自己。邂逅的瞬間,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個陌生人。是浮華的化妝舞會,散場以后,一個落寞而黯淡的女子,是煙花一樣虛空的美麗。喜歡這樣的文字,把自己沉在一個最卑微的姿態局里,不需要任何人的理會,獨自一個人在角落里笑著哭泣,不需要誰再來打擾屬于我的寧靜生活。
終于明白,戀一座城,猶如戀一個人,愛的不僅僅是那俊美容顏,更有那眉角眼梢暗自流轉的悲喜,因為那關乎你的疼痛,關乎你的心啊。有時候,一個人,走進你心里,不知不覺。只有等他走遠,你才有了長久的注視。這種注視,不是愛情的甜蜜,只是默默的咀嚼,滋味苦中有澀,只能一個人品味。然后,你步入孤獨;最后,心傷結了疤,你笑著流淚,那種隱痛,恍然還在心口。心給了別人,就收不回了,別人又給了別人,愛便流通于世。
有的時候,距離是一種寬恕。并不是所有的感動都可以開花,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可以天長地久,因為愛,所以疼;因為疼,所以離開。不是不愛,只因太在乎,才有了頻頻回顧。季節是光陰里最忠實的尺子,冷靜地丈量著時間的長短厚薄,冷暖溫寒。 那些心情,那些花開的痕跡,一波三折后,老去。
愿有一屋,不求華麗;不被打擾,幸福終老。所以,今生有了這樣一座城,就算那些在汽笛聲中再也到達不了的遠方,也都成了美好的深深的想念。一座城,治愈你的憂傷。如果,我說如果,還沒有遇到那個肯為你守候一座城的人,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心。早安,親們。
愛上一座城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第41屆中國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世博會的吉祥物是‘海寶’作為代表東道國特色的標志物,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征,在“世界第一大拱橋”——盧浦大橋下舉行。有20萬名志愿者,排隊時維持秩序、提供場館各類信息服務、提供手語翻譯、協助走失人員尋找與接送等。
6月12日我與爸爸坐著大巴,前往上海世博園區。一路上,導游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著上海市的風土人情與上海世博園區的各館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窗外的美景,令人贊不絕口。幾百公里的路程很快就結束了。
我們順利到達上海市,市區的立交橋縱橫在馬路上空。一幅幅世博宣傳圖懸掛在兩邊的墻上。世博安保工作全面展開,對每一輛車進行檢查。
在離17號停車場不到五百米地方,就有許多中外游客沿街行走,我們的車停好后。便也在8號門等待入園。排了2小時的隊,進園后,我不禁感嘆:人真多,熙熙攘攘,人流如潮。據說,預計今天參觀者達45萬人。
我們首先乘坐世博會低碳環保汽車來到日本館,排了長達3小時的隊,才進入館中,首先讓我們映入眼簾的便是日本館那粉紅的櫻花了,一片片櫻花從天上飄落下來;未來展區則是一座能容納600名觀眾的劇場,在這里將以中日友好的象征——朱鹮為主題展開舞臺表演。未來科技的展示中,包括能識別笑容后自動進行抓拍的“萬能相機”,以及30種不同類別的機器人。“生活墻”將客廳的墻壁和電視機一體化,主持人通過動作進行直觀操作,就能夠欣賞到視頻,這些圖像信息能跟隨人體移動,日本的科技可真發達。
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日本館,開到了法國館。
法國館位于盧浦大橋附近的黃浦江南岸,法國是一個‘感性城市’。一樓的主要展示是法國名車的展示,一邊欣賞館內,一邊欣賞館外的夜景。能通過水的反射現象盡顯現水之美。法國館的中心是一座法式園林,我們可以在陽光和水的環繞中,聽鳥鳴聲,同時,現場還會播放法國城市環境聲效。館中的游客摩肩接踵,彩色噴泉十分耀眼,迷人。我又和爸爸來到法國館上空乘坐纜車,看遍上海世博會夜景,坐上一輛5人坐的纜車,先從湖底繞行一周,然后,有如巨龍一般直沖云霄。“在纜車上,可以看遍整個上海世博會的夜景了”。我大聲高呼起來。爸爸說:“是呀,我們現在是“一覽眾山小”。說著拿起相機開始拍攝。這時的纜車已經停留在五千米的高空不動了,我嚇得‘啊啊’大叫起來。爸爸鎮定自若地對我說“害怕就喊出來,千萬不要往下看。”纜車又重新啟動,繼續低頭俯視夜景。在車上,看遍英國館、德國館、冰島館、摩洛哥館……真爽。
由于我們沒有預約到中國國家館,很遺憾,沒有能夠一睹館中的豪華與建造的精巧,只是在館外與它合影。但是我們有機進入了中國管轄的中國省市館。
省市館里的城市各具特色。江蘇管理那13項非文化遺產令人好奇;新疆館里的新疆舞,孔雀舞,令人如癡如醉;青海管理的三江源,氣勢宏大,如千軍撲地,萬馬失蹄,又如百鳥爭鳴,如虎嘯獅吼;陜西館門口的高仿真機器人唐明皇與楊貴妃成為人們欣賞的對象,房屋仿造唐朝時代的宮殿建造的,上有“人文陜西”四個大字。北京館里的奧運火炬和100多個大小胡同令人向往。國際閱兵式壯觀雄偉的場面,再次呈現在我們面前。劉歡老師的《我和你》回音無限;內蒙古大草原,一望無垠,仿佛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一匹匹駿馬,栩栩如生,目光炯炯有神,想要在這片大草原上馳騁,又像在歡迎游客的到來……
這次來世博會我知道了許多:世博會就是講究要低碳,要環保,從今天開始我們保護樹木,植樹造林,低碳生活,做一名“環保的小學生”!
愛上一座城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因為城里的一道生動風景,因為一段往事,因為一池蕩漾的湖水。澳門對我來說就是如此。現在但凡聽到或看到有關澳門的消息,我就會想起一些往事。
初中時的很多個寒暑假,因為父親工作的關系,我都會前往澳門。第一次去澳門之前,我在網上查了有關澳門的知識:它是鄰近珠海的小城,是中國南部沿海對外開放及交流的重要門戶之一。由于葡萄牙曾管理澳門長達150年,澳門的建筑、街道、文化、藝術、語言都展現了葡萄牙風格。
在還沒有進入澳門之前,總有一種未知的神秘感。去過一次之后,我不禁感慨,澳門不愧是中西方文化的包容和諧之地。當然,澳門的“賭城”之風也果然是名不虛傳。
隨著去澳門的次數越來越多,當有人問起澳門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時,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水塘。然后對方就會露出一臉困惑的表情,表示不知道澳門還有這么個地方。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水塘是一般的旅游團隊不易走到的地方。
提起水塘,要先說珠海。澳門這么小,沒有任何的自然資源,哪來的生活、飲用水呢?這當然要靠珠海了。珠海有個竹仙洞,位于南屏將軍山與灣仔加林山之間,那里山溪清潔無污染,水質甘甜純凈,1958年修建了第一座對澳門供水的水庫。從此,那里的水源源不斷地引流向澳門的水塘,形成一道風景———水塘湖,水流經過水塘邊特設的水處理廠處理,便生生不息地流進了52萬澳門人的家里與心田。
在澳門,我曾多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沒有珠海,澳門人會口渴。的確,水塘是澳門人的生命線,而竹仙洞就是那生命線的源泉。
水塘位于澳門半島新口岸水塘巷,鄰近港澳碼頭,景色很美。
白天,可見來往于港澳的飛航船只的出發與歸來。入夜,可觀遠處新葡京變幻莫測的美妙霓虹,靜靜的水面被東望洋山上燈塔的探照燈溫暖地照射著。
環繞水塘的是全長約2400米的呈半島型的步行道,步行道兩邊都是健身器械,這里是澳門居民晨晩鍛煉的好去處,有足夠充裕的金屬與木質相結合的轉椅供游人休息;側面的馬路還是著名的亞洲三級方程式賽車道,旁邊的階梯就是看臺。
水塘還能接收到移動、聯通的信號,持內地手機號的人常常到這里打電話發短信,是一舉幾得的好地方。連續兩年的寒假,我都陪父親在澳門度過,連續兩年我都到水塘給家人、同學或朋友發去祝福的短信,落款總是:我在澳門水塘祝福你!儼然一個澳門人。
其實,成為哪里的人并不重要,我更愿意把地球看成是人類共有的不分彼此的家園。而一個人對某個地方心生好感,以致難忘,一定是因為那里的某些人或某些事,而不是單純因為美景,尤其對于那些行色匆匆的旅行客而言更是如此。而我也正是因為一日夜里散步時遇見的一位女孩,才對水塘的印象如此深刻。
環水塘有2400米長的步行道,同時也有2400米長、1米多寬的鑄鐵狀網伸出罩住水塘的部分水面,使其不受垃圾的污染。但據我多次觀察,并沒有見過有什么人將垃圾扔在網罩或步行道上。
那晚我和媽媽正在步行道上散步,一位看上去十八,九歲膚色較黑的女孩突然擋在了我們前面,她先用廣東話對我們說著什么,后來見我們聽不懂的樣子,便改用并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經過幾番溝通,我才聽明白了,她是找我們借紙巾。她指著稍遠處的一只小狗說,她的狗狗隨地拉了大便,她要把糞便清理一下。我們趕緊把兜里剩的半包紙巾給了她。她連聲道謝并開心地笑了。在那一刻,我覺得她的笑容真的很美。
我不知她的姓名,但她的笑容美,行為也美,我就姑且叫她“小美”吧。
遺憾的是,美好的經歷總是讓人產生不愉快的聯想。我馬上想起了在北京住家小區的花園里曾見到的一幕:當時是白天,一位比“小美”長得漂亮且長發飄逸的時尚女孩也是在遛狗,小狗同樣也是隨地大便,但那個女孩卻視若無睹,揚長而去。嗚呼,我總不能尖刻地叫這個女孩“小丑”吧?我寧愿相信她只是異類。
水塘是澳門人的生命線,澳門人用他們的方式,維護著這一湖水的潔凈。他們的環保理念讓人肅然起敬。
感恩大地山川,愛護人類共有的生存空間,無論是澳門人還是內地人,只要是地球人,就是我們的本分。
愛上一座城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念與不念,它都在我心底的某個角落——題記
十一黃金周,延輝街車水馬龍,游人川流不息,小城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
延輝門,彩旗搖曳。我站在城墻的垛口,若聞炮聲隆隆,金戈鐵馬,一代名將叱咤風云,仰天長嘯:還我河山!一種傷感,在內心汩汩灼燒,一個人一座城,歲月留下歷史的印記,時光無法斑駁袁督師曾經的風采。拾掇心情,沿階而下。我漫步在街頭巷尾,視線越過眾多的游客,盡頭依稀有姑姑的身影一閃而過。遠在千里之外,姑姑您可知道我正重溫三年前我們同行的路?我的思緒在溫煦的的陽光下悠然飛翔。
依舊是青石板鋪就的步行街,您踏上去眼里竟有淚花閃動。“我回來啦!”姑姑喃喃低語,陪伴在她身邊的我心為之一動。我扶著姑姑,一行人緩步登上城樓, 姑姑站在高高的城墻上俯視,小城風貌盡收眼底。“咔嚓!”姑父按下快門,“有了它,老太婆就有了念想。”“哦?”我的臉上寫滿了好奇。姑姑點頭微笑, 她娓娓的訴說如畫筆,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我的眼前徐徐展開。古城東墻下,幾戶人家低矮的民房,幾畦菜園,也是一道風景。昏黃燈光下,一老者正在給六歲的女孩講訴小城的前世。恍惚間,人馬車炮紛至沓來,喊殺聲四起。從明朝末年開始,小城隨著寧遠大捷聲名鵲起。幾百年的滄桑,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隨著爺爺的故事走進小女孩的夢中,童年因此變得多姿多彩。十六歲求學在外,十八歲隨夫支援大西北,最后落戶于西安,姑姑是全家人的驕傲。她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世俗的繁華,卻無法抹去家鄉小城的特有韻味。
高高的首山,綿延的城墻,善良美麗的菊花女,海濱沙灘上的貝殼 ,是盛開在姑姑記憶里一朵朵小花,時時呼喚她回來。“孩子,你知道嗎?只有腳踏在故鄉的土地上,我的心才最平靜。”原來別處的風景再美,卻少了那份與生俱來的情愫。生于興城,長于興城,看慣了潮起潮落,也目睹了這座歷史小城的變遷,與我安然享受這一切;與姑姑卻魂牽夢系。幾十年來,姑姑的腳步來去匆匆,雙眸盛滿了太多的眷戀。
歲月流逝,漸漸地我讀懂了她的心。我倘佯在小城,懷著一份柔情與它親近。水門洞,那些伸手就可觸摸得到的苔蘚,可有姑姑記憶中的模樣?魁星樓下,東城墻外的菜園里,一個小女孩邊背課文邊拔蘿卜,清脆的聲音驚飛了白菜上的蝴蝶、果樹上的麻雀,也綻開了父母的笑臉,這里有姑姑童年的影子吧;細雨霏霏,光著腳丫在土路上瘋跑,泥巴弄臟了花衣裳,是否還記得小伙伴們在胡同里的迷藏?……一一回味姑姑夢中的念想,它們在時光的搖籃里輕輕哼唱。道路已拓寬,柏油路四通八達,將姑姑的記憶延伸到海濱、鄉村 ,那里有她牽掛的至親好友,他們與姑姑回首的雙眸遙遙相望。
這份思念,我感覺得到,日子因此變得充盈。我睜大眼睛,尋找近處的風景,流年里的小城,變化有跡可循。姑姑,咱們的小城已成為中國泳裝名城,網絡里百度得到她的芳蹤。您最愛吃的花生、白蘿卜條,如今蜚聲中外,金秋十月,打包幾箱快遞到西安,在飯桌上您也能咀嚼出家鄉的味道。
10月18日,天高云淡,我有幸隨著興城作家采風團出行。姑姑,上次歸來適逢冬季,您泡了幾日溫泉仍覺意猶未盡;由于封海封船,只能在碼頭上眺望菊花島(已改名覺華島),您心有不甘。現在觀海景有了新去處——龍回頭下的興海棧道,風光旖旎,別有風韻:站在吟詩亭,望水天一色;信步觀日橋,腳下微微搖蕩,那感覺如退潮的波浪翻滾。對面小山上樹木高低錯落,綠意蔥蘢,間或有香椿紅葉點綴其間,煞是可愛;許愿樹,枝葉間紅絲帶飄飄。面對此情此景,我想起了姑姑,特地把手機里拍的幾組照片,用彩信發過去。目光在山水間游離,仿佛姑姑邊翻閱短信邊笑,眼角兩朵金絲菊悄然綻放。
客車沿著濱海大道向臨海產業區疾馳,窗外紅海灘一閃而過。海鷗在低空盤旋,時不時有垂釣的游人映入眼簾 ,儼然一副風景畫。姑姑,您一直說興城是個旅游城市,可知今日的小城又有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說大學城豐富了它的文化底蘊,那臨海產業區就是渤海灣一道亮麗的風景。哈爾濱紅光鍋爐廠、沈陽晨光塑料有限公司、興城三泳裝制衣廠等多家企業紛紛入駐該園。隆隆的機器聲,給多少小城人帶來了希望。
走走停停,碎碎念念,土生土長的我再次欣賞到小城的別樣風采。歸途中,打開手機相冊,姑姑與我相視,笑意盈盈。有些人,有些地方,記得那么清晰,她們時常以一尾尾小魚的姿態游進你我的夢里;也許多年以后,姑姑和我相繼隨著心底的記憶,恒化為渤海灣邊的兩塊礁石,任憑潮起潮落,風吹雨打,也沖刷不掉刻在上面的兩個字“興城”。
愛上一座城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時間來到了二十三世紀,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已逐漸成為主導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技改變了我們的城市,科技也正在改變著未來。
如今,我們的城市里已經沒有汽車了,大家都是乘坐著一種像火箭一樣的飛行器穿梭在天空中,這種飛行器比火箭小,有八角形的、有飛船形的、還有大盤子等新奇的形狀,它也可以稱做“小型火箭”,這種火箭比汽車快多了。它是靠太陽能發電,這樣就再也沒有了汽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空氣越來越新鮮,天也越來越藍,人們貪婪地呼吸這新鮮的空氣。
不光是出行有了變化,連建筑也有了變化。現在我們住的房子可以360°大旋轉,這樣,不管陽光照著哪,你都可以在陽光下做任何事情。這樣,每間房子就可以擁有一個小花園哦!你可以在花園里種些你喜歡的花草樹木,養些小動物。此外,每一個家庭都會有一個機器人女仆和一只電子看門狗,女仆可以幫你端茶送水,煮菜做飯,照顧小孩,澆花林草。電子狗可以記住每一個來往客人的氣味,哪怕只來過一次。這樣的話,如果主人不在家時,它就會開門請這位客人進來。而且,那時已不再用鑰匙了,電子狗聞見主人的氣味時,就會把門打開,搖著尾巴,跳著歡快的舞步歡迎主人回來。
如今已經沒有國家的區分了,所以也沒有了戰爭,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大家都和平共處、守望相助,一起歡歌笑語,度過美好的一天又一天。為此,科學家還研制出了一種“語言丸”,這種藥丸分各國語言,有英語、有日語、有法語等多國和多種動物語言,吃下去后,甜甜的,入口即化,像一顆糖,而且,你就可以立刻掌握你想學會的語言,這樣就可以讓大家的語言溝通更方便了。
這個時代已經不存在貨幣了,每個人、每個家庭按需所取,想要什么只要打個電話去訂購,第二天就會有人準時送來。這時候,工作已成為了一種樂趣,有許多人都是義務工作,像送物品的人,他肯義務的'幫送物品,他一定是個很樂于助人的人。這樣,大家的生活也就變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這時候的地球人最喜好的大概就是去外星旅游,大多數人都選擇去火星,也有的去月球,還有的去水星等不同的星球。
在遼闊無垠的大洋海底,科學家建起了“水下城堡”,那是一個建在水里令人驚嘆的大型建筑,人們可以通過小型潛水艇來到“水下城堡”,來這里觀賞這些精美的魚類,這里還有一個很受歡迎的水下餐廳,在這里可以吃到所有的海鮮。如果有了“語言丸”,進入到水里的人只需吃下“語言丸”,就可以與水底的`小動物進行交流,如果那只動物同意,那個人就可以把它帶回家做寵物哦!
電子科技的高速發展還使我們的手機不再是單純的一種通訊工具,它的功能更加強大,新增了許多功能,例如紅外線探測儀,它可以幫助我們尋人、找物;GPS導航可以為我們帶路,求援,強大的衛星視頻導航功能能幫助人們快速準確的找到求救人的所在地,哪怕求救人身處深山,或海洋之上,只要你是在地球上,不管在哪個角落,都能找到你。它作為身體檢測儀時,可以檢測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它還可以幫我們進行磁療,離子療。比如你發燒了,燒到多少度,應不應該吃藥,吃什么藥,食用說明它都會顯示出來,當然,還有一系列更加人性化的功能噢!
我們的電視也變得越來越神奇了,寬大的屏幕,不僅可以折疊,而且它能隨時隨地接收衛星信號,由于采用的是太陽能,使它的攜帶變得十分方便,我們的電視最強大的功能是既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又可以把世界上每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即時放給我們看。比如,我輸入美國某個地點,就能即時看到哪里的景象,甚至能看到它交通路口繁忙的情況。它不但觸屏功能沒有少,同時電視屏幕想要多大就有多大,地圖已經被收進了電視,在電視屏幕中我們就能看見全球的地形地貌,當然,包括地球上的每個角落奧!
由于我們不再使用汽車、火車等陸地工具,所以,為我們節省了許多土地,政府又再次把這些土地開墾了出來,種上了綠色的植物,這些植物為我們居住的環境帶來了活力、生機,使我們的城市更適合人類居住。
科技不僅讓未來的城市更加繁華、更加新奇和更加的奧妙有趣。而且給人類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它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更環保,更神奇,科技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