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讀后感600字
在作品中,作者寫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nóng)村婦女的群像。這些婦女勤勞、樸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zhàn)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勤勞、能干,編葦席,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系。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并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
白洋淀的婦女不僅是勤勞、能干、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wèi)戰(zhàn)爭中的巨大變化。作者通過塑造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歌頌了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zhàn)的革命斗志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荷花淀》讀后感600字(篇2)
《荷花淀》這本書,是作家孫犁叔叔寫的。他描寫了中國人們與日本侵略者的頑強斗爭,用明麗流暢的語言描寫出勞動人們的團結、樸實和勤勞。
在白洋淀事跡之二蘆花蕩中,刻畫了一個為八路軍送軍需用品的老頭。他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的穿過鬼子的封鎖線為八路軍辦事。
一次他送兩個要去參加八路軍的的女孩去部隊,在路上被鬼子發(fā)現(xiàn),大女孩為了保護小女孩受了傷,老頭為了報復日本鬼子,他在鬼子洗澡的時候撐起小船,把鬼子引進了事先布置好的魚鉤陣,鬼子們被魚鉤扎得鮮血直流,叫苦不迭。
而老頭卻調(diào)轉船頭,用船篙搗鬼子的頭,那架勢真像搗老玉米,終于為大女孩兒報了仇。
老頭的動作雖然有些滑稽可笑,但也充分表現(xiàn)了他仇恨敵人的心情,也表達了他打擊日被侵略者無畏的精神和決心。
大女孩為保護小女孩受了傷,也許他們并不相識,但善良友愛使他們親如姐妹,患難與共,親熱無比,我相信參軍后,她們會在戰(zhàn)場上成為出色的英雄小姐妹!
在紀念一章中,鬼子進入村子,八路軍為了保護老百姓,和敵人打了起來,一位八路軍由于連續(xù)射擊,累得口干舌燥,但此時水缸里一點水都沒有,一位婦女就拉開門,冒著槍林彈雨去井上打水,險些送了性命,在八路軍沖鋒之前,還把家中僅有的一點糧食送給了他,她是多么熱愛八路軍呀!
朋友,翻開這本書,你就會了解到當有外來侵略者的時候,我們是怎樣抗擊侵略的。這里軍民一心,八路軍有勇有謀,一心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老百姓勤勞樸實,團結互助,擁護八路軍,配合他們打擊敵人,重建美好家園。當你讀這本書時,你的心情會隨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而變化,時而為失敗而沮喪,時而又為勝利歡天喜地。
閑暇時閱讀《荷花淀》這本書吧,我相信它會成為你最愛不釋手的一本書!
《荷花淀》讀后感600字(篇3)
爸爸常常給我講戰(zhàn)爭年代的故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荷花淀》一文讓我真正明白了抗戰(zhàn)勝利的原因。
在月明風清的夜晚,丈夫干完活回家,妻子用葦眉子編席,聊聊家常,生兒育女,該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水生及他的戰(zhàn)友們卻要在這大好月色下奔赴疆場。為了國家,為了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來侵略,他們拋棄了夫妻感情,拋棄了個人恩怨,堅定地走上戰(zhàn)場。
每一位妻子都深深地想念著丈夫,無奈之下,她們決定去部隊探望。不料非但沒找到丈夫,反而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鬼子”。那時她們正乘著小船滑行在水中。看見鬼子后,她們便迅速地撐著小船,小船也不辜負他們,“嗖嗖”地向前竄。生長在這荷花淀里的婦女們水性好,將小船停在水淺的蘆葦蕩里。
槍聲頓時響起,婦女們迅速鉆進水中,半晌才發(fā)現(xiàn)是她們的丈夫正向鬼子開槍。個個英姿颯爽,鬼子全部殲滅。一個個年輕的小伙子鉆進水中打撈戰(zhàn)利品,因為有年輕婦女們的吸引,使這場游擊戰(zhàn)大獲全勝。以后婦女們也便跟著丈夫一起“解放中國”!
為什么小小的日本會侵略比它大得多的中國?因為政府的昏庸無能,因為封建思想在民間扎根,使得中國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適時地進行革命。可中國為什么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因為華夏子孫有著同樣的信念:解放中國!
回憶起電視上經(jīng)常演的“甲午大海戰(zhàn)”。雄健的中國船隊輸給了日本,那是因為北洋水師沒有嚴明的紀律,更重要的是那時的中國沒有團結的精神!像鄧世昌等人寧死也不投降,多少民族英雄犧牲在挺立的中國國旗下,但在那兵荒馬亂的戰(zhàn)爭年代,也不乏像汪精衛(wèi)這樣甘愿臣服于日本的大漢奸。
如今的中國,可謂是世界強國,習近平主席對中國的偉大復興之夢更是振奮人心。這讓我懂得團結一心必定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荷花淀》讀后感600字(篇4)
孫犁小說中的故鄉(xiāng)場景描寫不僅充滿生活實感,還在于作者對故鄉(xiāng)充滿感情的詩意描繪上。例如在《荷花淀》的開頭,作者是這樣寫的: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多么富有詩意的畫面啊!皎潔的月光、涼爽的庭院、雪白的葦眉子、年輕的女人……短短的幾十個字,作者給人們呈現(xiàn)了一幅美輪美灸的水鄉(xiāng)農(nóng)家場景。
這些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幾乎讓人們感覺不到戰(zhàn)爭帶來的沉重壓迫感。“作者敢于打破現(xiàn)實生活的既定框架,將殘酷的現(xiàn)實斗爭點染了無數(shù)新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正是其故鄉(xiāng)情結的特別彰顯。孫犁就是用這樣充滿詩意的畫筆,描繪出了一幅幅充滿故鄉(xiāng)風情的美妙畫卷,展現(xiàn)了冀中平原與白洋水淀上優(yōu)美的富有詩意的故鄉(xiāng)場景。
作為一個本質(zhì)上的農(nóng)民,孫犁深深地眷戀著冀中平原這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的土地,這里是他的根,只有深深的扎根在去故鄉(xiāng)的土地上,才能創(chuàng)作更為輝煌的作品。作為一個農(nóng)民知識分子作家,孫犁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觸角伸展到廣大的冀中農(nóng)村的每一個角落,用自己充滿感情的彩筆,深情地記錄著冀中農(nóng)村在那個時代所發(fā)生的風云變幻,生動地書寫著冀中農(nóng)民在那片土地上所進行的戰(zhàn)爭與革命。孫犁就像艾青一樣,眼里飽含著感激的淚水,寫下了對故鄉(xiāng)這片土地深沉的愛,詠唱著故鄉(xiāng)美麗廣闊的平原水淀,禮贊著故鄉(xiāng)純樸善良的父老鄉(xiāng)親。
《荷花淀》讀后感600字(篇5)
此書為《白洋淀紀事》的姊妹篇。書中的散文絲毫沒有聯(lián)系,但就這樣拼拼湊湊著,竟是一幅美麗又十分真實的鄉(xiāng)村油畫,雖作在艱難的抗日戰(zhàn)爭中,卻仍有一絲幸福、一絲溫馨纏繞在字里行間。
雖是這樣,但我最喜歡的仍是與書同名的一篇散文《荷花淀》。文章中水生的陽剛,和水生嫂的賢惠開朗在抗日戰(zhàn)爭中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水生和水生嫂生活在美麗平靜的村莊中,可最終還是因為為國戰(zhàn)爭而分離了,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言,也沒有纏纏綿綿的不舍,平淡的如無味的白開水。但在這涓涓細流下,隱藏著多少洶波濤洶涌的情感?大概是中華民族的堅強勇敢的崇高精神罷。
然而,如果人物只顧個人對安寧的生活向往而置國家利益不顧,我們會對他們報以鄙夷;如果人物為國家利益而完全置生活不顧,我們又多多少少感到一些遺憾。作者便將著兩種愛——對美好田園的愛,對安康祖國的愛——毫無矛盾的結合在一起,體現(xiàn)了一份真摯和諧美好的人情,也是對人性美好一面做出的詮釋。
在很多人認為,“田園”是一個安逸平靜的象征,如陶淵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雖然是如此,但我覺得“田園”不應該只存在安逸與平靜,也存在著深沉的家國精神。如果只有安逸與平靜,為何桃源人在聽到漁人講述那亂世后“皆相嘆惋”的場面?
是“方宅十余畝,草屋89間”的般安逸,也是“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的那般熱血。這,大概就是那時田園的模樣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