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讀后感600字
抗日英雄讀后感600字篇1
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的中國夢。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民族英魂楊靖宇,狼牙山顛五壯士,鐵血軍魂劉老莊連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正所謂“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當然,在這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還有一群為戰(zhàn)士們療傷的醫(yī)者為戰(zhàn)士們進行簡單的醫(yī)療,而這一切因為白求恩的到來而改變了。
他因為一個小小的醫(yī)學夢不遠萬里的來到中國,在硝煙戰(zhàn)火中忘我的救治八路軍。他為中國獻出了他生命中最后的1年零8個月。他在死亡的邊緣救死扶傷,他在戰(zhàn)火中傳遞愛與希望。他是白求恩,他如星星之火,照亮前方,他以精湛的醫(yī)術晚回了戰(zhàn)士的生命,他以他的仁愛溫暖了一方國土,一切源于夢想。
說到夢想,也許在賣火柴小女孩眼里,夢想是奶奶溫暖的雙臂;在鄧亞萍眼里,夢想是堅持,是心中永不服輸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夢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在“千手觀音”邰麗華的眼里,夢想是聾人可以“聽”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殘朋友可以“行走”。而正是因為夢想才讓中國騰飛。
中國之所以不再是“東亞病夫”,是因為那些英勇犧牲的戰(zhàn)士,他們夢想有一天,自己能為祖國戰(zhàn)死沙場,讓祖國富強;中國之所以在奧運會上大放異彩,是因為那些運動健兒,他們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獲得金牌,為祖國爭光;中國之所以能在航空事業(yè)取得傲人的成績,是因為那些航天員和工作人員,他們夢想著有一天能為祖國的航空事業(yè),做出貢獻……正是這些有自己的夢,有中國夢,勇敢拼搏的人,使我們的祖國放光發(fā)亮。
夢是我們最堅強的依靠,讓我們挺到最后一秒,夢是我們用驕傲的青春共同打造,努力是我們的訊號,這就是追逐永不放慢的步調。夢想起航就算是風浪滔天也要努力追夢,不怕前方有再多險阻,筑夢讓中國更強。放手翱翔,張開夢的翅膀在此刻,中國夢已無可阻擋。讓我們勇往直前,使夢在未來綻放!
抗日英雄讀后感600字篇2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古老國度,在如河的歲月中,涌現(xiàn)出了千千萬萬的愛國英雄,他們的愛國事跡讓我們深深感動。還有一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讓我們記恨在心。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抗日英雄傳》讀后心中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但又讓心情久久不能平津。
文章中,趙一曼擔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在一次戰(zhàn)斗中,她不幸被捕。兇惡的敵人想從趙一曼口中得知抗聯(lián)所在地,但趙一曼鎮(zhèn)定自若,寧死不屈。敵人想盡各種方法,趙一曼一次又一次忍受敵人的酷刑的摧殘。在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趙一曼,就這樣永遠離開我們了,她犧牲時,年僅三十一歲。
趙一曼這個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她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她的一句話使我久久不能忘卻,她說:“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失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這種浩然正氣永遠震撼和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巍峨、險峻是山的個性;澎湃、激蕩是水的個性;堅強、無畏是中國人的個性!中國人特有的情懷,也是所有中國人一生不變的情懷!祖國的山河無限壯麗,愛國豪情在我們的心中如彩虹般絢麗。
文章中還寫了,英國不斷向我國偷運鴉片,從每年4000多箱增加到4萬多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和人民健康。1838年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則徐去廣東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洲后,他一面加緊整頓海防,一面限令外同煙商交出鴉片不然就處死刑。他還在虎門進行了有名的“虎門銷煙”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就在這大快人心的時候,腐敗無能的道光皇帝竟然聽信了奸臣的饞言,就把林則徐撤職。流放到新疆。
我十分崇拜林則徐,但對他的遭遇,我深感不平,又為中國有這么一個腐敗無能昏庸無道的皇帝而感到氣憤。這樣下去,中國遲早會被道光皇帝給毀了。
林則徐那高昂的愛國熱情,還有他那不顧個人安危,敢于和帝國主義斗爭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祖國有這么一個愛國志士真幸運,林則徐,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設會的深淵......
現(xiàn)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里,特別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國力不斷加強,我們的生活更加富裕。
偉大的中華民族,已經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打心里為自己生長在這樣一個國家而自豪!你們自豪嗎?
抗日英雄讀后感600字篇3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每當響起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會想起人們心中那個久久不能忘懷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回顧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跡。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i源縣上莊村, 11 歲那年,日本鬼子從張家口打到了王二小的家鄉(xiāng),他的爸爸媽媽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也被抓去當了勞工,二小恨透了日本鬼子,他在八路軍鞏固區(qū)加入了抗日兒童團,并做了很多對抗日有益的事情。
1941 年 9 月 16 日 ,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日本鬼子又一次沿著山溝掃蕩,在他們迷路的時候,抓住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讓他帶路,王二小毫不畏懼,巧妙的與鬼子周旋,把鬼子引進了八路軍埋伏圈,鬼子被消滅了,可我們的小英雄王二小也被鬼子活活的摔死在了大山的深處,他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大堤,染紅了藍藍的天空。
讀完了這篇作品,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跡深深的打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我們現(xiàn)在是和平時期,但我們仍然要學習王二小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當逃兵,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我們更要學習王二小愛國家,愛集體的精神,不能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同學吵架、鬧矛盾,影響班級的榮譽,給班級抹黑。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 70 多年了,但他的英雄事跡將永遠鼓勵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抗日英雄讀后感600字篇4
“白山黑水烽煙起,抗日聯(lián)軍舉義旗。誰言女中無英豪?牡丹江畔鬼神泣!”我默默合上《抗日英雄》這本書,一道淚水也悄悄地從我的臉頰邊流下,我完全被感染了……這本書內記載了許多抗日英雄的故事,但是,最令我震撼的卻是,《誓死不屈的抗聯(lián)八女》也就是,《八女投江》的故事。
在1938年10月上旬,東北抗聯(lián)第5軍西征部隊在牡丹江下游支流烏斯渾河西岸遭敵襲擊。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8名女戰(zhàn)士,毅然放棄渡河,在冷云率領下,分成3個戰(zhàn)斗小組,一齊向日偽軍開火,抗聯(lián)主力部隊才得以順利突出重圍。但是,誓死不屈的8位女英雄在彈盡絕緣的情況下,毀掉槍支,相互挽著肩膀,在朝陽的輝映下,唱著《國際歌》集體投江,壯烈殉國。
國難當頭,她們毅然選擇了保衛(wèi)國家,沒有退縮,沒有逃避,她們的高尚氣節(jié)強烈地感染著我們!是戰(zhàn)爭使她們八姐妹走到了一起,也是戰(zhàn)爭讓她們壯烈犧牲的。誰言女中無英豪?在她們中最小的僅僅只有13歲,而的也才只有23歲!
說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趙一曼,她也是一位女戰(zhàn)士,也同樣是一位女英雄!她在中華民族遭到劫難之際,義無返顧地走在抗日的最前面;她在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中,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她在日寇的各種刑法下,寧死不屈,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反滿抗日……趙一曼用自己的生命表現(xiàn)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和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她的英雄形象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開拓前進!難道趙一曼不是和那八位姐妹一樣是一位女中豪杰嗎?
八女英靈,永垂不朽。不懼生死,一心為國。烏斯渾河,背水一戰(zhàn)。八女投江,氣貫長虹。女中豪杰,化作青史!
抗日英雄讀后感600字篇5
有一種氣概叫寧死不屈;有一種精神叫舍己為人;有一種人叫抗戰(zhàn)英雄。-----題記
有這么八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出生不同的家庭,國難當頭,她們毅然選擇了保衛(wèi)國家。戰(zhàn)爭,讓這八個姐妹走到了一起,她們相挽著在烏斯渾河邊,鋪展在我們的視野中,燒灼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她們就是由冷云、李鳳善、黃桂清、楊貴珍、胡秀芝、安順福、郭桂琴、王惠民組成的抗聯(lián)八女。
在敵人的襲擊下,她們并沒有退縮,頂著彈盡援絕的壓力勇往直前。她們?yōu)榱它h,為了趕出日本鬼子,不惜以身犯險。“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lián)戰(zhàn)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zhàn)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這一番話不知感動了多少人的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們選擇了為國犧牲。從她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心為國的寶貴品質。今天,這樣的事實是多么讓人難以想象,但這是遠去的歲月留給我們的斷痕。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從腳下這個時代走過去,站在烏斯渾河畔,以真誠和耐心,去感知、熟悉并在內心里呼應那段已經被我們疏離和即將遺忘的日子。“白山黑水烽煙起,抗日聯(lián)軍舉義旗。誰言女中無英豪,牡丹江畔鬼神泣!”這首詩便是她們最真實的寫照。
說起一心為國,趙一曼就是一個最真實的例子。面對白色恐怖,趙一曼以非凡的膽識和勇氣,毅然加入了共產黨。在中華民族遭到劫難之際,趙一曼義無反顧地走上抗日最前線。被敵人抓去,她寧死不屈。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她也毫不屈服。終于,她為國犧牲了。這一個又一個的例子如一支支劍,時刻提醒著我們曾經有這么一群人,她們?yōu)閲溃瑸槿嗣穸馈T鴰缀螘r,人們常被“人活著為了什么 ?活著有什么意義?”這樣的問題而困惑,找不到人生的坐標,碌碌無為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樣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價值是給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取,這就是無私奉獻精神。她們一生只選擇一種姿勢――站立。狂風襲來時,她們不肯倒下;大雪壓頂時,她們不肯屈服;洪水肆虐時,她們不肯俯首;刀斧臨頭的黃昏,她們不肯折腰。她們雖然以逝,但她們的行為猶如一盞明燈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她們是夕陽,但并不遜色,夕陽的余輝別具一種魅力。是一彎殘月,也要輝映大地;是一座古橋,也要背風負雨;是一棵古柏也要裝點大地;是匹老馬,也要指點迷途。我要向她們學習,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與理想,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不要辜負當初那些犧牲的人。我要成為一名老師,教我的學生們,也讓他們長大后報效祖國。所以我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好大學。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這是毛澤東說過的話。只有平凡中的奉獻者,才有今天的社會的平安與發(fā)展。這正是抗聯(lián)八女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