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伴我成長讀后感600字
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后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從這一本書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以后一定會多多珍惜童年時光的。
閱讀伴我成長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也是世界的本色。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以十年為跨度,書寫了命運跟隨時代的變遷,以不凡之舉造就了《平凡的世界》。
故事的開頭“時令已到驚蟄,雪當然再不會留存?!北銓⑽覀兝肓四莻€平凡的世界——雙水村。在那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他們的屋舍是最不起眼的,只是那千萬村落中的一個。但在平凡中卻又能從作者一處處細膩的描寫中窺見不凡。
書中的人物孫少平,年少的他本該意氣風發,大展宏圖之志,然而家境的貧困,導致了他的自卑。可他卻從未抱怨,他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這是他唯一能改變的,無論是在搬磚還是挖煤,他總要擠出時間看書,因為它可以在書中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他渴望像鳥兒一樣在無垠的藍天中翱翔,即使故事的最后,他還是回到了礦區,那個把他曾奮斗過的地方。也許有人會認為他放棄了,不,不是的,經歷磨難的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平凡,所以他選擇了平凡,成就了平凡。就如書中說道:“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p>
是的,平凡的世界鑄就了一群不平凡的人。問心一句,那我們呢?很多人總把平凡當作自己平庸的借口,或許平庸是人生的常態,大部分人也都只是普通人,但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去對抗人生的平庸。雖然你無法知道自己的起跑線在哪,但你永遠可以左右自己要跑多遠,哪里才是終點。畢竟只要春天不死,就會有迎春的花朵年年開放。
更羨慕街邊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閃,便覺得歲月悠長,山河無恙。“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既生于平凡,便擇于平凡,終歸于平凡。
閱讀伴我成長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霧都孤兒》是跟《茶花女》一起借的,剛看《霧都孤兒》的開頭時,可憐的奧利弗的遭遇讓我糾結的以為這又是一個悲劇的故事,看到后面才知道原來不是每一部小說都是悲劇的收場。
《霧都孤兒》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奧里弗的孤兒,出身的低下,讓他的童年是在濟貧院里度過的。后來,他被送到一個棺材鋪里當學徒。因不堪忍受老板娘的壓迫,他向倫敦逃去。路上,他遇上了一個外號機靈鬼的人,把他騙進了賊窩,在兩次偷盜中,他都遇到了好人,把他留在家里撫養,但又一次次的被抓回去。終于,由于南西變好,告訴了他們偶然聽到的一個秘密,說奧里弗的同父異母哥哥為了財產,要殺他,于是逮捕了賊窩的人,但出于同情,奧里弗放過了他的哥哥。奧里弗的災難終于結束了,他被他第一次偷的那位老紳士收為義子。奧里弗這才知道,他偷的兩次,被偷的竟然是他父親的好友和他的親姨媽。
這本書中最讓我敬佩的是奧利弗他并未向侮辱屈服,折磨也未能改變他善良的本性,在重重艱難之后他獲得了幸福,奧利弗十分堅強和勇敢,而那些撒謊、欺詐、偷盜的人,真的很可惡。奧利弗的罪惡不是天生的,是因外界的不良影響而造成的,他的本性是好的,所以到最后奧利弗也沒有變成真正的壞人。當然開心的結局也不只是奧利弗一個人的努力, 善良的布朗羅,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奧利弗,正因為他的善良,才使奧利弗得救,他讓世界少了一個壞人多了一個好人,讓奧利弗遠離污濁的世界。 還有為了營救奧利弗,不顧賊頭的監視和威脅,向布朗羅報信的南希,他們都是奧利弗幸福的推手。
《霧都孤兒》讓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也讓我看到了善良的力量,奧利弗、布朗羅、南希,他們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榜樣,我們都要在平凡中活出自己的偉大。
閱讀伴我成長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今天,買了一本書,書名叫《讀者》,我在課上讀了一會兒,使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里面有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他寫的是關于戴高樂的軍事理論被德國人使用的一個小故事。戴高樂不僅是法國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著述頗豐的軍事家。他一生寫了不少的關于軍事理論的書。而關于戴高樂的這個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喊結束之后,作戰勇敢的戴高樂得到了培養和提升,先后在軍校、軍事學院和部隊講課、學習和任職,期間他潛心研究軍事理論,與20世紀30年代寫出了一系列軍事著作,其中包括《未來的軍隊》一書。書中講述了在未來戰爭中大量使用坦克和機械化部隊與空軍、陸軍的協同作戰的必要性。他竭力主張在法國組建一支由職業軍人做成的配備坦克和飛機等先進武器的機械化部隊,但是戴高樂的主張卻沒有被法國軍事機構認同和采納,甚至一些官員還紛紛批判他的理論是“離經叛道”就連一向器重他的恩師貝當元帥也把他的理論當成是“玩笑”,因為他們堅信,不惜巨資修筑的馬其諾防線固若金湯足以抵擋敵人的進攻,不必費心勞神的去搞什么機械化部隊。
理論的不到重視,自然他的書也幾乎無人問津。《未來的軍隊》一書賣了還不到1500冊。
沒想到的是墻內開花墻外香,法國人不看的書卻被一個德國人看了起來,一下子就買了200冊。后來一個將軍得到了著本書并結合自己的思想,組建了機械化軍隊,輕而易舉的過了法國的防線并迅速的占領了法國。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以為的墨守成規,就會被動挨打。用你棄用的兵法打敗你,代價就是這么低廉。他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不要夜郎自大,要學會低頭,總昂著頭小心會被絆倒。
閱讀伴我成長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簡愛》這本小說,主要通過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由于后來洛伍德學校生活學習條件的改善,善良的譚波爾小姐的關心和教育,使得簡愛得以在那里生活八年,如她自己所說,較為和諧的思想,較有節制的感情,已經在我的心中扎了根。
然而,譚波爾小姐結婚離去給予她的刺激,使她感到保持平靜的理由已經不復存在,她追求的本性,她往日的激情,又在她矛盾復雜的個性中占了上風,使她想起真正的世界是廣闊的,一個充滿希望和憂慮,激情和興奮的變化紛呈的天地,正等待著敢于闖入,甘冒各種風險尋求人生真諦的人們。
她對八年來的生活常規突然感到了厭倦,于是她毅然登上了廣告,應聘去桑菲爾德做了家庭教師,走上了新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