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書籍讀后感600字
今天,我讀了《小英雄雨來》這則抗日小故事,課文寫了雨來掩護革命戰士并且與鬼子英勇斗爭的故事,歌頌了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雨來從小受到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的愛國教育,所以會有后來的抗日英雄事跡。
文中“把鬼子領進地雷陣”“巧計護送八路軍”“夜送雞毛信”使我深受感動。年紀幼小的雨來可以為了國家,人民冒著死的危險,他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小雨來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世人心中。
然而,在那個烽火沖天,硝煙彌漫的時代,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國家,人民,使愛國志士死傷無數,他們多么可惡,可恨啊!同樣在一片藍天下,同樣的一片沃土上,同樣受著相同的教育,怎么有這么大的差別。
雖然雨來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但是他能認真發奮讀書,雨來勤奮學習是為了精忠報國,我們發奮學習也是為了報效祖國,我要向雨來那樣,更加發奮努力,不妄費了先烈的鮮血和生命,建設偉大的祖國。
雨來,你的事跡如石上的刻字,永遠銘記與人民心中。
紅色書籍讀后感600字(篇2)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是《革命英雄的故事》,我用了足足3天的時間把它全部看完,我被書中一個個英雄形象折服了,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心顫抖了!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革命先烈們正是他們的行動給世人留下了學習的榜樣。
其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女英雄劉胡蘭的故事:劉胡蘭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里, 年幼的她早早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一次,劉胡蘭根據組織安排,要轉移上山,可是敵人封鎖了所有入口,劉胡蘭無法離開村子。一個叛變的民兵從人群中發現了劉胡蘭,把她拉出人群,帶到了敵人的面前。敵人從叛徒的口中得知劉胡蘭是被捕人員中唯一的共產黨員和區干部,又是年齡最小的一個,便妄想從她口中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可劉胡蘭寧死不屈,敵人萬萬沒有想到共產黨的一個小姑娘竟會如此堅強。敵人的利誘和威脅都失敗,便希望通過血腥的屠殺來逼迫劉胡蘭投降。
在刑場上同志們一個個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只剩下劉胡蘭一個人,這時的劉胡蘭眼睛里冒著怒火,毫不畏懼,她斬釘截鐵地說:“怕死就不當共產黨員!”憤怒的群眾再次向刑場涌來,敵人的機關槍向幾百名手無寸鐵的鄉親們瞄準,這時劉胡蘭大義凜然地大聲喝斥敵人:“住手!要死,讓我一個人死,不許傷害群眾。”就這樣年僅十五歲的劉胡蘭昂首挺胸邁著矯健的步伐,從容地向烈士染紅的鍘刀走去……。她用年輕而寶貴的生命換來了老鄉們的安全,她卻永遠沉睡在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上,鮮血染紅了藍天。
劉胡蘭,你不會孤單寂寞,中國千千萬萬的少年兒童都在傳頌你的事跡,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毛澤東為你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鄧小平爺爺也為你親筆題詞:“劉胡蘭的高貴品質,她的精神面貌,永遠是中國青年和少年學習的榜樣。”
在中國,像劉胡蘭這樣的愛國英雄成千上萬,你看,舍身堵槍口的“黃繼光”,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楊根思”,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為了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無數的革命先烈在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這些勇士們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奮勇前進,面對敵人的槍口毫不畏懼、視死如歸,這種愛國之心是多么可貴啊!
我生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硝煙、沒有戰爭,這樣的環境是千千萬萬英雄用自己可貴的生命換來的。此時此刻我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個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我們更應該把握好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小努力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長大后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紅色書籍讀后感600字(篇3)
本書介紹的都是紅軍長征中發生的故事,有些振奮人心,有些感人肺腑,更有些催人淚下……其中,令我為之一震的,是紅軍過草地時的“魚湯宴”。
大草地位于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大約有兩萬平方公里,這里氣候惡劣、地形復雜,到處都是能置人于死地的沼澤,一丁點兒糧食都沒有,簡直就是個死亡地帶。據史料記載,約有一萬多個紅軍將士都長眠于此,死去的,和我們一樣年齡的小紅軍也數不勝數……這些,都是我不敢想象的呀!甚至連三條小魚就是他們的魚湯宴了。
當時,楊長萬排長在河邊用自制的小魚鉤釣到了三條小小的草魚,可紅軍們呢,卻竟然高興得不得了?!他們的高興是我無法想象的,像剛剛吃午飯時,桌子上都是大魚大肉,我也都司空見慣、吃膩了。于是我提起了筷子,夾了一塊肉,又是那股熟悉的味兒,我吃了幾口便不想吃了,又習慣性地留給了爸媽一些,就把它們全倒進垃圾桶里了。這樣的事情對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而他們呢?都圍看著鍋中的小魚,有的戰士竟夸贊起了小草魚。全連的官兵還喝了著我們看不上眼的魚湯一碗又一碗,一會兒就把魚湯喝完了,口中竟還“嘖嘖”夸贊這“魚湯宴”好喝。可這哪里是什么魚湯啊!一碗魚湯,竟能使全連紅軍如此滿意!這時,我想到了自己中午時的行為,不禁臉紅了,那時生活的艱苦,這小魚對他們而言已成為珍貴的食物了!長征是多么的艱苦!但正是因為長征的艱苦,才換來了我們幸福的生活。自己竟習慣性的浪費魚肉,對紅軍戰士們用生命所換來的幸福一點兒也不珍惜,全浪費了呀!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可一定要痛改前非,珍惜戰士用生命才換來的幸福哪!
紅色書籍讀后感600字(篇4)
最近,我讀了兩本紅色書籍:《建黨大業》和《我愛中國GCD》。這兩本書講述了從中國GCD建立以來,無數位革命烈士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幾位烈士有王二小、邱少云等人。
王二小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三年級時,我們還學過《歌唱二小放牛郎》。這個故事主要講在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二小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干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干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后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還有一個故事令我感動不已,那就是《烈火英魂邱少云》。主要講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邱少云犧牲后,被部隊黨委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這,是像王二小這樣千千萬萬個英雄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這樣的生活來之不易啊!而作為一個少先隊員,一個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難道不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嗎?當祖國需要我們出力的時候,我們難道不應該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嗎?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紅色書籍讀后感600字(篇5)
今天,我讀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有王樸的故事,有劉胡蘭的故事,有董存瑞的故事......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0年生在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而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還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了,走到山口時迷了路。他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讓他帶路。王二小先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臥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詞作家、曲作家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來紀念他。
讀后我想到了王二小為了保護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犧牲了自己保護了別人。他可以不保護躲藏的鄉親們,他也可以不犧牲自己,但他沒有,他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再想想我們,不用保護別人,也不用犧牲自己,在這種好的環境下,我們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想想別人再想想自己,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的,但我們不努力,只要努力也可以做到。
從現在起,我們應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在這美好的環境里發奮讀書,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同時,祝福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繁榮昌盛,立足于世界強國之首,不再受其他國家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