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后感六年級作文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斗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他孤獨的活著,他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直痛苦的活著卻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后創作的。他最后終于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于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于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于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照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只要你不屈服于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斗,幸福就產生在奮斗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世界上曾經有一位音樂家,由于不出眾的外表,他不常與人親近,但由于他特有的性格和那屬于他的思想方式,造就了一位世界級的音樂大師——路德維?!ゑT·貝多芬。
《名人傳》讀后感六年級作文(篇2)
《名人傳》是最偉大的傳記作家羅曼。羅蘭用生來獨具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探索精神和藝術感受力,音樂性的,神秘的敏感描寫了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傳”、最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傳”和最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傳”。所以讀起來深度、廣度不同凡響。
書中有很多出自名人的名言:如貝多芬:“一心向善,愛自由高于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如米開朗琪羅:“愈是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蓖袪査固骸霸谶@個美麗的世界上,在這片繁星點綴的廣裘天空下,人們難道不可以安適地生活嗎?他們在這里怎么會懷有一些兇狠的、復仇的情感,懷有消滅同類的狂怒呢?人類心中所有惡的東西都應該在與大自然接觸時消失掉,這是善與美直接的表現?!?/p>
看了《名人傳》后,我特別感動貝多芬在耳朵全聾時,貧困、殘疾、孤獨、痛苦的他,竟創造那么美的交響曲,帶給人歡樂。
看了《名人傳》后,我特別感動米開朗琪羅對工作的投入:一連好幾個月,仰著頭畫教堂的拱頂,他的眼睛弄壞了,連字也看不清了;為建造尤利烏斯二世陵寢,三年間,他沒有休息過。他從腳手架上摔下來,腿部受了重傷,還在全身心撲在創作上。
看了《名人傳》后,我特別感動托爾斯泰的深刻思想,博愛精神,他把自己的財產散發給窮人,他愛兒童創辦學?!抑懒藧凼橇Φ幕A!愛是生存的理由!愛是托爾斯泰代表作《戰爭與和平》的精髓!
精讀細讀《名人傳》一定會得益不淺,《名人傳》我還會再讀你的。
《名人傳》讀后感六年級作文(篇3)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
——題記
用苦痛換來歡樂
回想起他的音樂,悠揚而深情,充滿著憂郁氣息的色彩:有輕快舒展的,像《田園》;有深情濃郁的,像《命運》;有悠揚振奮的,像《英雄》……每當聽起這些蘊藏深長的交響曲,不由地感嘆貝多芬那超乎常人的思維與獨特的理解,就因為這些才締造出那么多發人深省的曠世音樂。
這位音樂大師卻是在那鮮為人知的過去中磨練出來的。他的童年可謂悲慘,他的命運可謂坎坷。在創作名曲時,他幾乎都是呆在黑暗的小閣樓。內心的孤獨,生命的苦楚,這些都成為他的創作來源,不是嗎?在生命中掙扎,在痛楚中創作,譜寫著非同于凡人的命運,謳歌著苦痛換來的歡樂。貝多芬大師的一生,只是為了藝術犧牲罷了。讓人銘記于心的是久傳于世的樂章。
愈使我痛苦就愈讓我喜歡
米開朗琪羅,這位大師的一生都在忍受著政治、教皇、家庭的脅迫,性格上的優柔寡斷更使得他無力反抗。自閉,使得他無法主宰自己,而且否定了自己,摧殘自己。他的天才與一個在背叛他的心靈結合在一起。性格上的脆弱造成他一生的悲劇情節。然而他用一種極為謙卑的愛來愛著自己的親人。但,終生陪伴他的只有永遠的孤獨?;赝^去,他創作許多應該給他帶來希望與自豪的作品,但他無法聊以自慰。他做了他可能做的一切,但他覺得自己虛度了一生。可憐白發生!
懷著怎樣一種沉重的心情讀完他的一生,我知道他一定要用一種輕蔑的眼神注視著我想要對他表示關懷與同情。悲憫的一生。他以怎樣一種勇氣叩問這個丑陋的世界。也許值得同情的是像我們這些卑微的以他人的傷痛搜刮快樂的根本不懂得生命的人。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在我小學的讀書生涯,列夫·托爾斯泰這位老先生可謂我的指明燈:史詩般的恢弘氣魄與明亮詩意的《戰爭與和平》,波瀾與不安騷動的《安娜·卡列尼娜》,還有悲天憫人的《復活》。
這位老先生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世人播撒愛的種子,然而諷刺的是他為了尋求真理客死異鄉,且無親朋好友在他的身邊。為什么他會在耄耋之年獨自踏上火車之路,爾后不治而逝?哎,還不是他的思想與家人之間的不同,使得其溝壑越來越深,終于……
漫天花雨,是你們高貴靈魂的祭。
《名人傳》讀后感六年級作文(篇4)
今天我讀了名人傳這本書,這本傳記主要記述了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基羅這三位偉大的人物苦難的一生,同時也頌贊了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性格。
這本書中的三個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畫家;一個是作家。但是他們在各自不同的工作中,都是偉大的探險家,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雖然,在成功的旅途中,他們的道路并不平坦:貝多芬遺囑之中的“孤獨,孤獨,孤獨”體現出了他悲慘的遭遇,米開朗基羅晚年遭受病痛的折磨,托爾斯泰因堅持真理受到了莫名其妙的誹謗。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逆境之中永不放棄,不因一時的悲苦而消極沉淪。這也是爸爸經常說到的。
讀完了這本書,我領悟到了它獨特的魅力,書中的三位主人公悲慘的遭遇仿佛近在眼前,我不知道羅曼羅蘭是怎么寫出來的,這么優美的詞句,真心佩服呀!!!!!
冰心有一首詩說過: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是呀!要想成功,就只能奮斗。羅曼羅蘭的作品,其實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越是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遭遇,越能磨煉人的意志。”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就應該想起這本書中的三位主人公,像他們一樣戰勝困難,努力前進。
這本書雖然結束了,但我們應該將這個道理裝進心中,戰勝困難,朝著目標前進。
《名人傳》讀后感六年級作文(篇5)
這個暑假,我讀了名人傳,作者是羅曼羅蘭。書中介紹了三個名人,他們分別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這三個人物,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最喜歡的還是貝多芬。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看《名人傳》,看著看著我就睡著了,第二天起來,咦,書到哪去了呢?找來找去,找不到,我急得都快哭了,結果走到客廳里才發現,居然爸爸在看它,我把書搶回來,和他說:“等我看完了你再看吧。”
爸爸沒辦法,只好還給了我,我就把《名人傳》趕緊藏到別的地方去了。
這是一本好書,尤其是《貝多芬傳》,介紹了他苦難而輝煌的一生,雙耳失聰,雙目失明,但他剛好是一名音樂家,既看不見,也聽不見,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傷啊,如果是別人,就已經不想活下去了吧。可是他沒有,他堅持了下來,完成了自己的音樂事業。
貝多芬為了夢想并沒有選擇輕生,反而奮勇地前進,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點挫折,跟他比起來其實不算什么,可我們是多么軟弱啊。向貝多芬學習就要迎難而上,跨過坎坷的道路,不要把挫折當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只要一路向前,就一定可以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很大,受益匪淺,人生就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越過了那些障礙,我們就能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