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的讀后感600字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
——題記
聽著《命運交響曲》,我讀完了《名人傳——貝多芬傳》。合上書,閉了眼,貝多芬那不屈于命運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貝多芬——上帝造人的失誤。當他一步步向上攀登,揮灑汗水而成功近在眼前時,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雙耳失聰。可想而知,對于一個視音樂為生命的人,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打擊!一瞬間,世間萬物一切美妙的音律都離他而去了,他每天都活在絕望、痛苦與無奈之中。然而,他并沒有向命運屈服,他開始抗爭,開始重新攀登。就在這時,《第三交響曲》、《悲傷交響曲》在世人面前誕生了,伴隨著貝多芬不屈的信念誕生了。
貝多芬就是在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去磨練出來的。他的童年可謂悲慘,他的命運可謂坎坷。內心的孤獨,生命的苦楚,這些都成為創作的來源,不是嗎?在生命中掙扎,在痛苦中創作,譜寫著他那非同凡人的命運。貝多芬這一生有多少人能牢記著,讓人銘記于心的是那流傳于世的樂章。或許當世人聽到這宏偉的樂章,會記起做曲人坎坷的一生。
是啊,沒有風雨雷電的彩虹,不是美麗的彩虹;沒有挫折的人生,不是精彩、美好的人生。
《名人傳》的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讀完這本書,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這本書主要是寫三位非常著名的藝術家,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和作家托爾斯泰的故事。
貝多芬出生貧窮,四歲時被迫整天不斷的練習鋼琴,他的內心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他還是堅持不懈練習。就在他離成功很近的時候,疾病無情地降臨在他身上,他的聽覺越來越弱,內臟也承受著痛苦的折磨。雖然他的身體越來越弱,但他還是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第九交響曲》。此曲讓我至今感覺悅耳動聽!而且大部分優秀作品也是在他耳聾之后創作的。貝多芬最終戰勝疾病,戰勝痛苦,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于命運,他改變了自己。他的精神震驚了全世界,也震驚了我。假如我生病了,我就不會像他那么認真的去學習,他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學習。
米開朗基羅看起來比貝多芬幸福,他不殘疾也不貧窮,從小時候就接受貴族教育,很有文化素養。但他的父親看不起他,經過他的懇求后,父親終于答應可以讓他進入佛羅倫薩最大的一個畫室學習。他非常刻苦的學習,最終得到了很高的成就,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雕塑家。我也要向他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
下面就來說說托爾斯泰的故事吧。他不同于前兩位藝術家,她出生于貴族家庭,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學素養。他也獲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他不在乎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愿享受生活,不想虛度年華,他想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
看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不要向命運屈服,要掌握住自己的命運,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名人傳》的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中國有一個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的人,不僅要有超凡才華、更要有堅韌不拔,"扼住命運咽喉"的意志?!睹藗鳌贩浅:玫赜∽C了這句古訓。
作者羅曼·羅蘭筆下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盡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的偉大人物。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偉大的心魂猶如崇山峻嶺,我不能說普通人都該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該去峰頂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之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將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p>
這是作者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的末尾,向閱讀這本書的世代讀者發出的呼喊,也是他寫作《名人傳》的根本目的。
有一次,我正在寫數學暑假作業,被一題困住了,我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出來,我開始心煩氣躁,便關上作業,隨手拿了《名人傳》看起來,慢慢地,我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便愛不釋手。隨后,我的心開始平靜下來。
我又打開作業本,開始重新做那道我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到的題目,這一次,沒有用幾分鐘,就寫出來了,真神奇!
原來,《名人傳》是這樣的一本書: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當你懷疑自己的時候,找出來翻讀一下,你就會重新獲得勇氣和力量。
作者羅曼·羅蘭的目的并不是歷史和考據,他的目的是要給那些陷入絕望的靈魂以慰藉,看,超越痛苦抵達幸福的道路在這里,百年前,我們崇敬的大師們已做出了無謂的榜樣!
我們要學習貝多芬的“用痛苦換來歡樂”的精神;學習米開朗琪羅的“人,生來是為了奮斗”的自我砥礪和預言;學習列夫·托爾斯泰“人皆是我的兄弟,馬車夫也是,農奴也是”的博大襟懷!
《名人傳》的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讀完《名人傳》這部名著后,我明白了一個人生道理:不同的人生經歷造就相同的成功的成功與輝煌。只要我們勇于面對生活的挑戰,不像苦難低頭,就會有收獲。我要學習三位偉人那種勇敢、堅強、無私奉獻的精神。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德作品。這本書講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偉人的生平事跡。盡管他們處于不同的時期,但他們的成就是一樣的輝煌。他們都有一個信念,為全人類的幸福做貢獻。
貝多芬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人們稱為樂圣。他出生在德國,一生經歷坎坷,他成年后失聰。還有家庭、社會種種磨難,但也沒有悲觀失望而是勇敢的戰勝了它們。
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如:《第五交響樂》《第九交響樂》《月光奏鳴曲》等。
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他生玉佛金洛薩,他一生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坎坷經歷與曲折,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天主教皇度過的,他用自己的創作反映了自己的思想,尊嚴。他用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困難。
托爾斯泰是俄國偉大的作家,他創作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復活》,不僅展示了俄國近代歷史,還塑造了人民的靈魂。他強調道德,主張博看,盡管有許多磨難阻擋了他的主張,是他,永不放棄,一生堅持自己的信念。
這三位偉人一生都道路坎坷,但他們都沒有放棄,而是勇敢地前進。我領悟了一個道理:痛苦和磨難不會被偉大的人類所屈服,反而會使我們堅強,煥發出更耀眼的光彩。我們要勇于面對生活中的不幸與苦難,不像他們低頭,不像他們屈服,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為追求心中理想努力奮斗。
讀完《名人傳》后,我感到對他們的無比敬佩,我要向他們那樣堅持不懈、不低頭、不喪氣,努力實現我的夢想。
《名人傳》的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這是一本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書,卻讓我的寒假因它而精彩許多。它就是法國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的巨著——《名人傳》。
這本書是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和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個人的合傳。作者為什么要把它們放在一起呢?還是先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貝多芬在音樂上很有天分,可是后來他卻失聰了。這是作為一名音樂家最大的悲哀,就像獵人沒有槍,醫生沒有手術刀一樣。但是貝多芬卻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仍然將自己在音樂上的天賦發揮出來,寫出了許多傳世名曲。
米開朗基羅一生也經歷了很多的痛苦,但是和貝多芬相比,他的痛苦更多是由于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天性多疑甚至是對自己的親人也心存芥蒂。他面對教皇和權貴極其軟弱,總是做不到堅決的反抗。他不斷妥協又因此而痛苦不已。但是即使他再痛苦,他對工作依然很認真,依舊對藝術很執著。在他的作品上顯示了自己的美術天賦。
從表面上來看,托爾斯泰的生活是比較幸福的。他出生于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愛情和婚姻也很幸福,但是他又是孤獨的,因為他的妻子。孩子甚至包括他的朋友都不能夠理解他的思想,他因此痛苦不已。
作者在這本書中以激揚的文字刻畫了三位不同領域的曠世奇才,一個在痛苦中激發天才的英雄——貝多芬;一個賦予巖石生命的英雄——米開朗基羅;一個打破寧靜生活以安撫心靈的英雄——托爾斯泰。不同的人生經歷卻造就了相同的成功與輝煌。
作者以此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勇于面對生活的挑戰,不向苦難低頭,就一定會收獲自己想要的東西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