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讀后感600字
《陳涉世家》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
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秦國經過數代人的經營,到了秦始皇時代,終于制六合,吞八荒,吞并六國,統一天下。本以為是曠古鑠今,傳承萬世的基業,卻在一個“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的陳勝的首先發難之下,一潰而終至亡國。
史家們(包括司馬遷)分析秦的亡國,都說是因為秦政過于暴苛,而沒有順應形勢,施行仁政。是啊,民眾們經過了那么多年的戰亂,其實心里是盼望著能夠過上沒有戰爭的日子,享受和平的安定。估計秦始皇是因為慣性的問題,沒能及時的剎住車,又或者是他天生有暴力傾向,根本從意識人就沒有想過要剎車,他延續著他的暴政,說不定更加暴虐。他活著的時候,由于他足夠的強大,人們還沒敢有太大的反抗,等他身死,篡位而立的胡亥根本沒有能力掌控全局。陳涉就是在一次明知左右都是死的情況下,冒險而借扶蘇的名義自立為王,帶頭起來反抗秦朝的。
陳勝從小就有鴻鵠之志,他在起兵的時候,就用了一句口號“將相王候寧有種乎!”,充分體現了他的心志,也完全挑起了起義民眾的雄心。他們采用了“魚腹丹書”這種老調卻屢試不爽的辦法,讓自己成功的登上王位,一呼而百喏,登時全國各地到處都起兵開始造反了。
陳勝吳廣的起義雖然是農民起義,但我認為這只能說明他在起義的時候的身份是農民,他的實質的目的一是為了解當時的困境,二是為了貪求富貴。所以,當他取得了短暫的勝利,他就被迎面而來的富貴沖昏了頭腦,開始享受并夸耀起來。他有一個從前一起耕地的朋友,當時陳涉說了一句“茍富貴,毋相忘”,朋友還嘲笑他丑小鴨想變白天鵝。此時陳涉真的富貴了,當王了,他就跑來求見,好不容易見到后,看到陳涉現在的生活是如此富麗堂皇、奢侈腐敗,在一種羨慕、嫉妒的情緒下,開始到處散播陳涉以前貧窮時的舊事,結果陳涉將他殺了,也斷絕了與故舊知交的來往。然后陳涉又任命了一些官吏,專門來督察部下的過失,以苛刻的手段對付自己不喜歡的人,于是許多將領也不再依附他了。陳涉后來之所以失敗,原因大多在此。
陳涉稱王總共只有六個月的時間。可是他卻是一支星星火種,終于引發了燎原之勢。而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它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歷史意義。
《陳涉世家》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陳勝、吳廣的揭竿起義,給人以多么大的鼓舞啊!
陳勝幼年給人傭耕,后來被征發派去駐守漁陽,遇到了大雨,幾百人被困大澤鄉,延誤了時期,在當時,誤期要被殺頭。于是,陳勝、吳廣決定起義,陳勝帶兵攻下大澤鄉,繼而又占領了許多地方,最后被推舉為王。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多么樸素的覺醒!陳勝、吳廣正是懷著這種“鴻鵠之志”帶領農民揭竿起義,并取得戰爭勝利。
故事的波瀾起伏,陳勝的血氣方剛讓我執欣賞不已。像《三國演義》中:本是董卓結呂布,卻弄出呂布殺董卓;本是關公尋劉備,卻弄出張飛欲殺關公;本是孔明氣死周瑜,卻弄出孔明哭周瑜……… 本是秦王斬陳涉,卻弄出陳涉攻城為王。誰曾說過天命難違,這難道不是人定勝天嗎?任何事,應該我們努力、拼搏,而不是說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不是嗎?
現在的青少年,也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的抱負,有戰勝一切,追求夢想的決心。在陳涉那個年代,雖然反天子是大逆不道,但在我看來,這是他的遠見卓識所在,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是不會看著國君昏庸無能而使國家就此衰落下去的。他憑借自己的勇敢與智慧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想陳涉從一小小的傭耕而一舉成名,不就是因為他的抱負與反抗的決心嗎?
現在,許多同學初中沒有上完就出去打工,他們不知道,沒有知識到外面是多么無助。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從小就有遠大的抱負,有崇高的理想,而不是糊涂地過完一生。只要有目標,有追求,就一定會走向成功。陳涉傭耕時,也時時想著進取,盼著美好的明天。我們應該像他一樣,從平凡中創出非凡的人生,用自己的膽量與智慧追求成功與幸福,只要我們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就一定會有贏來彩虹的那一天。
《陳涉世家》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烈日當頭,幾位雇農在田地里勞作。一個雇農突然抬起頭,對同伴們說道:“如果以后大家當了官,一定要互相提拔。”這是一句很不切實際的話,起碼其他雇農是這么認為的。他們嘲笑這個雇農的異想天開。雇農嘆了口氣說:“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出此言者,雇農也;雇農者,陳勝也!
陳勝,字涉,原本是一名普通的雇農。秦二世元年七月,他和吳廣以及九百名徭役負責運送一些物品去邊境小鎮,可是連續幾天的大雨,使得路途泥濘,他們為此耽誤了很長時間。陳勝料定所有人將會因為遲到而被打死,他感到機會,推翻暴秦的機會就在眼前。于是,陳勝跳上車,對那九百徭役說:“兄弟們,我們已經延誤了時間,無論去逃都必死無疑。不如大家一起組建軍隊、推翻暴秦,自己當家!”眾徭役齊聲叫好。于是,陳勝吳廣便假借秦太子扶蘇和大將軍梁項之名,四處招募有志之士,組建了一支龐大、強悍的軍隊。陳勝自立為陳王,率領軍隊浩浩蕩蕩地向秦都咸陽進攻。為了讓將士更忠于自己,陳勝想到了一招——裝神弄鬼以達到讓將士以為自己有神助:他先在一塊玉帛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放進魚的肚子里,將士們剖開魚,發現里面的帛,以為是上天相助。此外,他還讓吳廣半夜在樹林里的祠堂前點上火,學狐貍叫:“大楚興,陳勝王!”這樣一來,大家就更賣命的打仗。不久,陳勝發現了一個問題:手下全都是農民百姓,這些窮慣了的大老粗都有個壞毛病——搶戰利品。陳勝訓了他們幾次,沒想到適得其反,農民兄弟們反了,爭相占領土地,不聽陳勝的話,再加上二世的平叛大軍,內外夾擊。陳勝只能朝天大呼:“天要亡我!”不久,陳勝起義軍四分五裂,陳勝死去(死因不詳)。
陳勝死了,他沒能看到秦王朝被推翻,他也不知道,自己無意間創下了一個記錄:世界上最早的人民起義軍。但正是他,引領著人們向殘暴的皇權發起挑戰,讓人民為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奮斗!陳勝的起義失敗了,可他封賞的王侯將相卻毀滅了秦朝。也許他們會朝天大喊:“我不負陳公啊!”人民起義者陳勝百世流芳!陳勝萬歲!自由萬歲!
《陳涉世家》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已經不止一次讀《陳涉世家》但每次也沒作較深的思考就這樣簡簡單單的過去,目標只在于讓學生弄懂字詞句的意思也就大功告成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運用,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能對教材有新的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更重要的在于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人文要求,教會學生處理人際關系,正確看待社會,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所以這次布置了《陳涉世家》的讀后感,而且我想對于這一單元每學習一課都要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
《陳涉世家》主要寫了陳勝吳廣領導農民在大澤鄉起義的事。讀了之后頗有感觸。
感觸一:陳勝的遠大志向。在那樣一個時代,作為一個被雇用耕地的人,他的地位多么低可想而知,可是就是這樣一種情況下,陳勝卻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發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響徹天地的問語。他的志向不小。試問一下自己我們的志向在哪里呢恐怕有些人還沒有志向吧!
感觸二:陳勝洞察時事的能力。他有著一雙犀利的觀察社會的眼睛,在當時路遇大雨時有較清醒地頭腦去分析,當時人們可能的悲慘結局。現在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年代,可是有些人依然我行我素,看不清現代社會,不重視學習,坐以待斃。這是行不通的。應該趕快加入學習的行列,不管你從事哪一個行業,離不開的是學習,而現在信息更新又快,沒有信息便沒有一切機會,所以需要我們廣泛的涉獵,爭取從多種渠道去得知信息,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當今社會。
感觸三:陳勝的起義準備穩打穩扎、步步為營。盡管他對當時的時事所作的分析準確無誤但是當他行動起來時,他表現得小心翼翼,先是去占卜,當形勢都非常有利于他時他沒有馬虎大意而是進行一番更周密的安排計劃為萬無一失,他不但把寫著陳勝王的字條放在于肚子里,而且還在晚上點鬼火,裝鬼叫,讓人們不再疑慮,為起義做好輿論準備。這些都做好之后,他沒有直接去殺都尉,而是先激怒都尉,讓都尉先表現出兇狠再對都尉下手,一件件事做下來人們的心已經都歸順于他了,再做起事來豈不容易得多了,陳勝肯定研究過心理學,很懂得摸透人們的內心。當今社會有些人也有著遠大的志向,但具體實現起志向來就不如陳勝作的這樣天衣無縫了,他們往往不太考慮現實生活和自己的實際就匆匆的作起來,以至于面對他們的只有失敗。想做一件事就一定把它做好,想好,把可能出現的情況都作出判斷與應對,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再做,相信結果就不會這么糟甚至會比較喜人的。
感觸四:吳廣甘當配合角色。在奪得政權時,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可以說吳廣與陳勝的功勞相差無幾,在這樣一個時刻,吳廣沒有計較這些,而是甘當與陳勝合作,甘為陳勝之下,他有著寬闊的胸懷,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是顯而易見的。
從這篇文章里我學到了很多,相信你讀了之后也會收獲不小吧!
《陳涉世家》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身為一介草民,為人傭耕,居然敢不思勞作,“輟耕之壟上”,說出了“茍富貴,勿相忘”的豪言壯語。
身為一組士卒的小頭目,面對一群頻臨死亡的士卒,吼出了“等死,死國可乎?”的驚天之言。
臨危不懼,視死如歸,運籌帷幄,率九百戍邊將士,打破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神話,揭開了中國歷史轟轟烈烈的一頁。
從為人傭耕到一封侯拜相,陳涉可謂中國農民第一人,在貧賤之時,就有鴻鵠之志,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21 陳涉世家 目錄
正如毛澤東,從小就具有反抗精神,率領中國人民打敗了三座大山;正如周恩來,從小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為中國人民的獨立自主躬耕一輩子;正如童第周,一定要爭氣,成為中國生物學界第一人。
沒有遠大的理想,就不可能有學習的動力,我們新時代的青少年,更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只有在這種遠大理想的支撐下,我們才能堅持不懈的學習,才有持之以恒的動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